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单元总结提升(23张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单元总结提升(23张PPT),共23页。
第五单元 单元总结提升内容索引知识结构 网络构建线索梳理 纵跨横联情境在线 热点解读知识结构 网络构建返 回线索梳理 纵跨横联一、“希腊化时代”文明的影响“希腊化时代”的文明是一种综合古代东西方文明诸因素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文明,它对以后地中海地区及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1.政治:东方的君主专制制度与西方的城邦体制出现了一种结合。在希腊、马其顿地区,君主政治代替了城邦政治。在埃及、叙利亚、两河流域以及小亚细亚、中亚等原属东方文明的地区,在承袭东方原有体系的同时,也增添了一些希腊的因素,主要代表就是希腊人在东方建立的自治城市。2.经济:希腊化世界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及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希腊化各国的君主改变了以往东方宫廷和国库贮藏巨额金银的习惯,将大量金银铸成货币以便于流通,形成了一种融合东西方特色的新型经济。随着亚历山大对东方生活方式的迷恋,新的经济中心在东方建立。3.文化:富于理性和逻辑的西方哲学与古代埃及、西亚丰富的数学、天文学知识相结合,使“希腊化时代”的自然科学发生了突破性的飞跃发展。东西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也相互影响,希腊雕像的艺术风格甚至传到了中国。4.思想:亚历山大帝国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胸怀,希腊人从此走出了狭小的城邦界限,人们开始以一种全新的、平和的目光看待世界和别人,强调人生而平等,充满世界主义精神的斯多亚哲学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二、古今中外战争对文化的影响1.伴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到希腊文化。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在亚历山大在世期间及其死后不久,希腊文化迅速传入伊朗、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以色列和埃及。亚历山大还把希腊的影响传播到以前从未到达的印度和中亚地区。在希腊文化时代(亚历山大征服后的几百年间),东方思想,特别是宗教思想传入到希腊世界。就是这种希腊文化——主要指具有希腊特征但也深受东方影响的文化,最终对罗马产生了影响。2.蒙古西征使中西文化交流有了一个新的飞跃,使先进的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国当时科技成果的精品,得以西传到穆斯林世界,再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同时,先进的阿拉伯文明中的精品也传入中国,甚至欧洲基督教文化也经由阿拉伯世界,直接流入中国。3.近代的殖民战争对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殖民者把西方文化带到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造成了当地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另一方面,殖民者推广自己的价值观念,虽然其目的是要淡化被侵略地区的民族意识,但是在客观上,却激发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进一步觉醒。返 回4.两次世界大战都非常的残酷,但是它给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交流和碰撞提供了契机。在这一过程中,被压迫民族的民族意识被最大限度地激发,这为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在努力发展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多样性的文化。情境在线 热点解读1.社会情境新加坡的儒家文化已不是原初的儒家文化,而是结合现代性进行过滤与改造的现代化。如“忠”被阐释为忠于国家,具有国民意识;“礼义”被阐释为待人接物以礼相待、坦诚守信,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心等等。显然,提倡“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等八德是为了巩固新加坡民族国家的利益。正是新加坡对儒家文化的成功改造才使其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对新加坡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对我们今天利用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种文化之所以被称为先进文化,是因为其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极大的开放性,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要想重焕生机,就必须进行自我修正,祛除其中的非理性因素,与现代文明形成良好的融合与对接,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与源泉。——郭小香《20世纪以来儒家文化在新加坡传播的政治解读》解读 在20世纪,儒家文化依然在新加坡有影响,但是新加坡的儒家文化是经过改造的儒家文化,就如同汉代的儒家吸收了道家、黄老学派、阴阳家思想,宋明理学吸收了佛道思想一样,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被改造后,儒家思想焕发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对我们中国的新时期的思想也有借鉴作用。2.生活情境哥伦比亚诗人何塞·马利亚·托雷斯在1856年写了一首题为《两个美洲》的长诗,诗中有这样的字句:这些为联合而诞生的民族,今天却四分五裂,孤立无援;团结是它们的责任,相爱是它们的法律;它们有着共同的根和共同的使命——拉丁美洲人,面对着撒克逊人——这个死敌正威胁着毁掉它们的自由,撕碎它们的旗。解读 这首诗反映了创造“拉丁美洲”一词的最初目的就是将天主教的美洲和盎格鲁—撒克逊人新教的美洲区别开来。“两个美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别。即拉丁美洲与盎格鲁―撒克逊美洲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大量混血成分以及文化传统中强烈的人道主义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拉丁美洲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混血民族。共同斗争锤炼民族特征,在高度紧张的斗争时刻,各种感情都会在浓缩的时间进程中经受检验、凝练和提升。拉丁美洲漫长的斗争史巩固了各国之间的感情,一代代先驱涌现,他们又以自己身体力行的榜样继续培育这种精神。3.学术情境蒙古西征之后,东西方通道大开,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但其《马可·波罗行纪》问世后一直争议不断,很多人对其是否到过中国存疑。马可·波罗生前曾面对亲友的责难,表白绝非言过其实,其所见异事“尚未说到一半”。1995年,英国学者吴芳思(Frances Wood)著《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否认其到过中国;1999年,中国著名元史专家杨志玖出版《马可·波罗在中国》,确认马可·波罗到过中国,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论争的主要问题大体为:中国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有无直接记载马可·波罗的史料;马可·波罗书中没有提及长城、筷子、茶叶、中医(如针灸)、汉字、印刷术、妇女缠足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书中的许多中国地名用的是波斯语名等。有人从争辩双方的学术背景方面进行了论证,几乎中国所有蒙元史学者都认可马可·波罗到过中国;英国学者吴芳思是否认派的代表,其不是研究蒙元史的专家,只是中国问题的研究者。——据刘大年《历史学理论的建设问题》等解读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的著名旅行家,他在中国生活多年,其回忆录反映了他到过中国的经历。他有关中国的大量记载是不可能凭想象编造出来的。但是他的行纪并不是历史学家的历史考察报告,只是一位长期在中国生活过的商人的回忆录,因此,不能用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著作来衡量。在浩若烟海的史籍中,只有个别学者找到说服力不强的零星记载;行纪中没有提及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马可·波罗行纪》可能是旅行家粉饰虚构之作。但是马可·波罗生活年代也可能大致为元朝,此时的秦汉长城因多是土堆的,早已毁坏,其遗迹一般不易找到,我们现在所见长城是明代所修,他是不可能看到的。因此,马可·波罗有可能到过中国。4.学习情境下面是古罗马莱奥尼门改造前后的平面图。左边是原来的大门(公元前1世纪中叶),右边是重建后的大门(公元1世纪下半叶)。——[英]约翰·B·沃德珀金斯《罗马建筑》返 回解读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时间和空间关系,对重建后的莱奥尼门可得出如下两方面的认识:第一方面建筑特色,通过两幅插图,我们得出将希腊式和罗马式建筑融为一体;第二方面艺术价值,通过两幅插图,我们可以得出将建筑的力度与外观的美感融为一体;使人在宏伟建筑前同样感到自己的伟大,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