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方差与频数分布同步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在一个样本中,4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小组内,第1,2,3,5小组的频数分别是6,5,15,7,则第4小组的频数是( )
A.7 B.8 C.9 D.10
2、甲、乙、丙、丁四名学生近4次数学测验成绩的平均数都是110分,方差分别是S甲2=6,S乙2=24,S丙2=25.5,S丁2=36,则这四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riusDisease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英文单词CoronaVriusDisease中字母r出现的频数是( )
A.2 B.11.1% C.18 D.
4、一组数据1,1,1,3,4,7,12,若加入一个整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统计量是( )
A.众数 B.平均数 C.中位数 D.方差
5、某校随机抽查了10名学生的体育成绩,得到的结果如表:
成绩(分) | 46 | 47 | 48 | 49 | 50 |
人数(人) | 1 | 2 | 3 | 2 | 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10名同学的体育成绩的方差为50
B.这10名同学的体育成绩的众数为50分
C.这10名同学的体育成绩的中位数为48分
D.这10名同学的体育成绩的平均数为48分
6、如图是某校九年级部分男生做俯卧撑的成绩(次数)进行整理后,分成五组,画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到右前4个小组的频率分别是0.05,0.15,0.25,0.30,第五小组的频数为25,若合格成绩为20,那么此次统计的样本容量和本次测试的合格率分别是( ).
A.100,55% B.100,80% C.75,55% D.75,80%
7、甲、乙、丙、丁四名学生近4次数学测验成绩的平均数都是90分,方差分别是S甲2=5,S乙2=20,S丙2=23,S丁2=32,则这四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为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喜好,某校从八年级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要求每人只选取一种喜欢的书籍,如果没有喜欢的书籍,则作“其它”类统计.下图是整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由这两个统计图可知喜欢“科普常识”的学生有90人
B.若该年级共有1200名学生,则可估计喜爱“科普常识”的学生约有360个
C.由这两个统计图不能确定喜欢“小说”的人数
D.在扇形统计图中,“漫画”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
9、年将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冬季奥运会,北京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某队要从两名选手中选取一名参加比赛,为此对这两名队员进行了五次测试,测试成绩如图所示,选手成绩更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都一样 D.不能确定
10、七年级若干名学生参加歌唱比赛,其预赛成绩(分数为整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成绩80分以上(不含80分)的进入决赛,则进入决赛的学生的频数和频率分别是( )
A.14,0.7 B.14,0.4 C.8,0.7 D.8,0.4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小宇调查了初一年级三个班学生的身高,并进行了统计,列出如下频数分布表:
身高/厘米 频数 班级 | 150≤x<155 | 155≤x<160 | 160≤x<165 | 165≤x<170 | 170≤x<175 | 合计 |
1班 | 1 | 8 | 12 | 14 | 5 | 40 |
2班 | 10 | 15 | 10 | 3 | 2 | 40 |
3班 | 5 | 10 | 10 | 8 | 7 | 40 |
若要从每个班级中选取10名身高在160cm和170cm之间同学参加学校的广播操展示,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 _____(填“1班”,“2班”或“3班”)的可供挑选的空间最大.
2、南京2021年11月1号的最高气温为22℃,最低气温为12℃,该日的气温极差为 __.
3、某选手在比赛中的成绩(单位:分)分别是90,87,92,88,93,方差是5.2(单位:分2),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那么该选手成绩的方差会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或“不能确定”).
4、阅读下列材料:为了在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人参加全省跳水比赛,对他们的跳水技能进行考核.在相同条件下,各跳了10次,成绩(单位:分)如下:
甲 | 76 | 84 | 90 | 86 | 81 | 87 | 86 | 82 | 85 | 83 |
乙 | 82 | 84 | 85 | 89 | 79 | 80 | 91 | 89 | 74 | 79 |
回答下列问题:
(1)甲成绩的平均数是_______,乙成绩的平均数是_______.
(2)经计算知,这表明______(用简明的文字语言表述).
(3)你认为选谁去参加比赛更合适?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5、分析数据的频数分布,首先计算出这组数据中________的差,参照这个差值决定________和________,对数据进行分组;然后列________来统计数据,进而画________更直观形象的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某校开展了以“不忘初心跟党走”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学校对本校八年级学生9月份“阅读该主题相关书籍的读书量”(简称“读书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对所有随机抽取学生的“读书量”(单位:本)进行了统计,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1)请直接补全条形统计图;
(2)本次所抽取学生9月份“读书量”的众数为 本,中位数为 本;
(3)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请你估计该校八年级1000名学生中,9月份“读书量”不少于4本的学生人数.
2、甲、乙两班各10名同学参加“国防知识”比赛,其预赛成绩如下表:
| 6分 | 7分 | 8分 | 9分 | 10分 |
甲班 | 1人 | 2人 | 4人 | 2人 | 1人 |
乙班 | 2人 | 3人 | 1人 | 1人 | 3人 |
(1)填写下表:
| 平均数 | 中位数 | 众数 |
甲班 | 8 | 8 |
|
乙班 |
|
| 7和10 |
(2)利用方差判断哪个班的成绩更加稳定?
3、某中学为了解八年学级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次数,随机调查了该年级20名学生,统计得到该20名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次数如下:
3,5,3,6,3,4,4,5,2,4,5,6,1,3,5,5,4,4,2,4
根据以上数据,得到如下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人数 | 1 | 2 | a | 6 | b | 2 |
(1)表格中的a= ,b= ;
(2)在这次调查中,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次数的众数为 ,中位数为 ;
(3)若该校八年级共有700名学生,根据调查统计结果,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次数大于4次的人数.
4、今年5月22日,我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让国人吃饱饭的伟大科学家袁隆平先生不幸逝世.“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倡导“光盘行动”,让同学们珍惜粮食,某校政教处在某天午餐后,随机调查了部分同学这餐饭菜的剩余情况,并将结果统计后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
(1)这次被调查的同学共有______名;
(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学校政教处通过数据分析,估计这次被调查的所有学生一餐浪费的食物可以供200人食用一餐,据此估算,该校3800名学生一餐浪费的食物可供多少人食用一餐?
5、一个口袋中有10个黑球和若干个白球,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球,记下其颜色后再把它放回口袋中摇匀,重复上述过程,共试验100次,其中75次摸到白球,估计袋中共有多少球?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分析】
每组的数据个数就是每组的频数,40减去第1,2,3,5小组数据的个数就是第4组的频数.
【详解】
解:第4小组的频数是40−(6+5+15+7)=7,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频数和频率的知识,注意掌握每个小组的频数等于数据总数减去其余小组的频数,即各小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和.
2、A
【分析】
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即可.
【详解】
解:∵S甲2=6,S乙2=24,S丙2=25.5,S丁2=36,
∴S甲2<S乙2<S丙2<S丁2,
∴这四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最稳定的是甲,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差;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掌握方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3、A
【分析】
根据CoronaVriusDisease中共有18个字母,其中r出现2次可得答案.
【详解】
解:CoronaVriusDisease中共有18个字母,其中r出现2次,
∴频数是2,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频数的定义:熟知定义是解题的关键:频数是指变量值中代表某种特征的数出现的次数.
4、A
【分析】
依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A、原来数据的众数是1,加入一个整数a后众数仍为1,符合题意;
B、原来数据的平均数是,加入一个整数a,平均数一定变化,不符合题意;
C、原来数据的中位数是3,加入一个整数a后,如果a≠3中位数一定变化,不符合题意;
D、原来数据的方差加入一个整数a后的方差一定发生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众数、中位数、方差、平均数,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5、C
【分析】
根据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及方差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46+47×2+48×3+49×2+50×2)=48.2,故D选项错误,
这组数据的方差为×[(46﹣48.2)2+2×(47﹣48.2)2+3×(48﹣48.2)2+2×(49﹣48.2)2+2×(50﹣48.2)2]=1.56,故A选项错误,
∵这组数据中,48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48,故B选项错误,
∵这组数据中间的两个数据为48、48,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48,故C选项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及方差,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数序排列,在中间的一个数字(或两个数字的平均值)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就叫这组数据的众数;熟练掌握定义及公式是解题关键.
6、B
【分析】
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意义,从左到右各个小组的频率之和是1,结合题意,可得第五小组的频率,进而根据同时每小组的频率=小组的频数:总人数可得此次统计的样本容量;又因为合格成绩为20,可得本次测试的合格率,即答案.
【详解】
解:由频率的意义可知,从左到右各个小组的频率之和是1,从左到右前四个小组的频率分别是0.05,0.15,0.25,0.30,
∴第五小组的频率是,
∴此次统计的样本容量是.
∵合格成绩为20,
∴本次测试的合格率是.
故选B.
【点睛】
本题属于统计内容,考查分析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率的求法.解本题要懂得频率分布直分图的意义,了解频率分布直分图是一种以频数为纵向指标的条形统计图.
7、A
【分析】
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即可.
【详解】
解:∵S甲2=5,S乙2=20,S丙2=23,S丁2=32,
∴S甲2<S乙2<S丙2<S丁2,
∴这四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最稳定的是甲,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差;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
8、C
【分析】
根据两个统计图的特征依次分析各选项即可作出判断,先根据其他类求得总人数,进而根据扇形统计图求得喜欢“科普常识”的学生人数,从而判断A选项,根据喜欢“科普常识”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乘以全年级人数即可判断B选项,根据总人数减去其他项的人数即可求的喜欢“小说”的人数,从而判断C选项,根据喜欢“漫画”的人数求得百分比,进而求得所占圆心角的度数从而判断D选项.
【详解】
A.喜欢“科普常识”的学生有30÷10%×30%=90人,正确,不符合题意;
B.若该年级共有1200名学生,则由这两个统计图可估计喜爱“科普常识”的学生约有1200×30%=360个,正确,不符合题意;
C.喜欢“小说”的人数为30÷10%-60-90-30=120人,错误,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在扇形统计图中,“漫画”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360°×60÷(30÷10%)=72°,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9、A
【分析】
分别计算计算出甲乙选手的方差,根据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解答即可.
【详解】
解:甲选手平均数为:,
乙选手平均数为:,
甲选手的方差为:,
乙选手的方差为:
∵可得出:,
则甲选手的成绩更稳定,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10、D
【分析】
根据题意,成绩分式为整数,则大于80.5的频数为5+3=8,根据频率等于频数除以总数即可求得
【详解】
依题意,成绩分式为整数,则大于80.5的频数为5+3=8,
学生总数为.
则频率为.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题意求频数和频率,读懂题意以及统计图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1班
【分析】
根据各个班身高在160cm和170cm之间同学的人数,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身高在160cm和170cm之间同学人数:1班26人,2班13人,3班18人,因此可挑选空间最大的是1班,
故答案为:1班.
【点睛】
此题考查频数分布表的表示方法,从表格中获取数据和数据之间的关系是正确判断的前提.
2、10℃
【分析】
用最高温度减去最低温度即可.
【详解】
解:该日的气温极差为22﹣12=10(℃).
故答案为:10℃.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减法,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在生活中运用方法,难度不大.
3、变小
【分析】
求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数据的方差,通过方差大小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为88,90,92,
平均数为
方差为
∵5.2>2.67,
∴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方差变小了,
故答案为:变小.
【点睛】
本题考查了方差、算数平均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方差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
4、84 83.2 甲的成绩比乙稳定 甲 甲的平均成绩高且比较稳定
【分析】
(1)利用平均数等于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即可求解;
(2)根据题意得:,则甲的成绩比乙稳定,即可求解;
(3)根据甲的平均成绩高且比较稳定,即可确定甲去.
【详解】
(1)甲成绩的平均数是: ;
乙成绩的平均数是: ;
(2)∵,
∴,
∴甲的成绩比乙稳定,
(3)甲去参加比赛更合适,理由:甲的平均成绩高且比较稳定.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求平均数,运用平均数和方差作决策,熟练掌握平均数等于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是解题的关键.
5、最大值与最小值 组距 组数 频数分布表 频数分布直方图
【分析】
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即可得出
【详解】
分析数据的频数分布,首先计算出这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参照这个差值决定组距和组数,对数据进行分组;然后列频数分布表来统计数据,进而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更直观形象的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
故答案为:最大值与最小值;组距;组数;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
【点睛】
本题考查频数直方分布图,掌握频数直方分布图的步骤与画法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
1、(1)见解析;(2)3,3;(3)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中,9月份“读书量”不少于4本的学生有300人.
【分析】
(1)由2本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总人数,再根据百分比之和为1求出读书4本的人数所占百分比,最后乘以总人数得到其人数即可补全图形;
(2)根据众数、中位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3)总人数乘以样本中“读书量”不少于4本的学生人数所占百分比即可.
【详解】
解:(1)抽样调查的学生总数为:=50(人),
“读书量”4本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是1-10%-10%-20%-40%=20%,
“读书量”4本的人数有:50×20%=10(人),
补全图1的统计图如下,
(2)根据统计图可知众数为3,
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中位数是第25、26个数的平均数,
则中位数是=3(本);
故答案为:3,3;
(3)根据题意得,1000×(10%+20%)=300(人),
答: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中,9月份“读书量”不少于4本的学生有300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2、(1)8;8;7.5;(2)甲班的成绩更加稳定
【分析】
(1)分别求出甲、乙两班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即可得到答案;
(2)分别求出甲、乙两个班的方差,即可进行判断.
【详解】
解:(1)甲班的众数为:8;
乙班的平均数为:;
乙班的中位数为:;
故答案为:8;8;7.5;
(2)甲班的方差为:
;
乙班的方差为:
;
∵,
∴,
∴甲班的成绩更加稳定;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利用方差判断稳定性,也考查了加权平均数、众数、中位数,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正确的进行数据的处理.
3、(1)4,5;(2)4,4;(3)245人
【分析】
(1)根据所给数据分别求出次数为3和次数为5的人数即可;
(2)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3)先求出样本中八年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次数大于4次的人数占比,然后估计总体即可.
【详解】
解:(1)由所给数据可知:次数为3的人数有4人,即;次数为5的人数有5人,即,
故答案为:4,5;
(2)由表格可知次数为4的人数最多,即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次数的众数为4,
∵一共有20名学生参加调查,
∴中位数为次数排在第10位和第11位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即,
故答案为:4,4;
(3)由表格可知,样本中一共有5+2=7名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次数大于4次,
∴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次数大于4次的人数为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众数,频数分布表,用样本估计总体,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知相关知识.
4、(1)1000;(2)补图见解析;(3)大约可供760人食用一餐.
【分析】
(1)用“没有剩”的人数除以其所占百分比即可得到总人数;
(2)先求出“剩少量”的人数,然后补全统计图即可;
(3)先求出样本中,浪费的粮食可供人食用的人数占比,然后估计总体即可.
【详解】
解:(1)由题意得这次被调查的同学共有名;
(2)由(1)可知,“剩少量”的人数=1000-400-250-150=200人,
∴补充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3)∵1000人浪费的粮食可供200人食用一餐.
∴,
∴这餐饭3800名学生浪费的粮食大约可供760人食用一餐.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信息相关联,用样本估计总体,画条形统计图等等,准确读懂统计图是解题的关键.
5、40
【分析】
根据频率稳定性定理,用频率的集中趋势来估计概率,这个固定的近似值就是这个事件的概率,进而得出得到白球的概率,即可得出等式求出即可.
【详解】
解:设小球共有x个,根据题意可得:
解得:x=40.
经检验x=40,为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答:袋中共有40个球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和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得出求白球的频率公式是解题关键.
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精练,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数学老师将本班学生的身高数据,2020年某果园随机从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22页。
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