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07分数的加法和减法-0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01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7045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案,共2页。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将这节课上了两遍,经过课堂上的不断实践,我认识到这节课还缺少某些东西,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弥补:1.学习素材的选择可以再生活化、趣味化上课之前,我努力追求课堂的干净利落,去除了教材设置的系列情境,直奔算理与算法这一主题。上完课后回头反思,发现这样的设计未必恰当。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喜欢活泼多样的学习素材,教师如果为了教学的需要而将所有计算背后的情境都舍弃掉,并非合乎孩子的认知规律。即使教师个人认为教材设计的情境不适于学生,也完全可以再创设更贴近于学生的实际情境,而不必一头扎进计算里去。学习素材的生活化和趣味化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参与的兴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将分数加减计算的意义蕴含其中,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除此之外,练习题的设计也可以再生活化、趣味化。虽然此次会议的主旨是“关注常态”,但教师完全可以基本练习之后设计一些活泼、开放、趣味性较强的题目,让学生积极参加其中,同时体会到数学的妙处,及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直观工具的运用可以再明确化、深刻化运用直观的目的是为了寓于形象中的抽象。因此,运用直观手段时应当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上去。在分析算理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借助折纸涂色表示分数,观察并发现八分之一加八分之三的方法与道理。但在操作之后,学生仅仅从表面上看到“1个加3个是4个,即”,却未能从深层次理解这样相加的道理,原因在于教师个人的认识与引导不到位。备课过程中,我一直认为折纸、涂色、表示分数会从直观上给学生留有一种表象,即同分母分数相加的过程,却并没对这一过程进行深究,更没有想到利用此学具让学生观察分数相加前后的“变”与“不变”,从而探究出“分母为何不变”的道理。课后,经过大家的提醒,我才意识到纸片的作用还可以如此深挖。由此想到,使用直观工具的时候,一定要防止表面化和片面化。应该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东西,引导学生发现、归纳隐藏在表象之后的深刻道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下册8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下面我就对我的教学进行反思,不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小数加减法公开课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下册6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示课题,精讲多炼,归类整理,分层练习,课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