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精品备课】北师大版 6年级下册数学 第4单元第3课时 正比例(2)(表格式教案)

    【精品备课】北师大版 6年级下册数学 第4单元第3课时 正比例(2)(表格式教案)第1页
    【精品备课】北师大版 6年级下册数学 第4单元第3课时 正比例(2)(表格式教案)第2页
    【精品备课】北师大版 6年级下册数学 第4单元第3课时 正比例(2)(表格式教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学年四 比例和反比例正比例第3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四 比例和反比例正比例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探究新知,拓展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正比例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正比例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对小学生来说正比例的意义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教科书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了系列情境,引导学生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从变化中看到“不变”,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正比例的过程。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根据正比例的特征,判断一些变量关系是否成正比例,体会正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并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了生活中常见的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正比例奠定了基础。但是,毕竟是小学生,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学习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时,要结合具体的情境给出描述性定义。要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通过一系列实例(正例、反例)来丰富对正比例的认识。
    教学策略
    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发现、讨论、交流、汇报,经历正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培养学生有序、有据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4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丰富的事例,进一步认识正比例。
    2.掌握成正比例变化的量的变化规律,根据正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和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正比例的意义和怎样判断两个变化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难点
    判断两个变化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上节课中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许多成正比例的量,今天老师就遇到了问题,你能帮老师解答吗?请看题目:一些人买同一种苹果,购买苹果的质量和应付的钱数如下,请把下表填写完整。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生:质量是6千克,总价是18元;质量是5千克,总价是15元;质量是4千克,总价是12元;质量是3千克,总价是9元。
    师:同学,你真棒!我们再接着看下面的问题。观察下表,回答问题:
    (1)表中有哪两个量?
    生:有质量和总价两个量
    (2)总价是怎样随着质量变化的?
    生:总价随着质量的减少而减少
    (3)相对应的总价和质量的比各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生:30:10=3,27:9=3,24:8=3……我发现总价比质量=单价(一定)
    师:同学,你真棒!当总价和质量的比值一定时,它们成正比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变化的量,它们也成正比例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究新知
    1、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正比例吗?
    师: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正比例吗?你是怎么想的?与同伴交流。请暂停一下,先想一想,现和小伙伴们说一说。
    生1: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可以看出圆的面积随着半径的变化而变化。我想它们是成正比例的。
    生2:它们是否成正比例,要看圆的面积与半径的比值。我用列表的方法列出半径和它对应的面积,半径是1,面积是3.14;半径是2,面积是12.56;半径是3,面积是28.26。
    圆的面积
    3.14
    12.56
    28.26
    半径
    1
    2
    3
    计算圆的面积与半径的比值如下,3.14:1=3.14,12.56:2=6.28,28.26:3=9.42
    圆的面积与半径的比值不相等,圆的面积与半径不成正比例。
    师:同学,你真棒!我们再看下面的问题
    2、乐乐和爸爸的年龄
    师:乐乐和爸爸的年龄变化情况如下,把表填写完整。请暂停一下,做一做吧。
    生:乐乐8岁,爸爸34岁;乐乐9岁,爸爸35岁;乐乐10岁,爸爸36岁;乐乐11岁,爸爸37岁。
    师:他们的年龄成正比例吗?为什么?请按下暂停键和小伙伴们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1:我计算了爸爸的年龄和乐乐的年龄的比值,32:6= 163 ,33:7= 337 ,34:8= 174
    乐乐的年龄与爸爸年龄的比值不是一个确定的值,所以,他们的年龄不成正比例。
    生2:我发现了爸爸的年龄-乐乐的年龄=26,它们的差相等,而不是它们的比值相等,所以,他们的年龄不成正比例。
    师:同学,你们真棒!两个变量是否成正比例,关键是它们的比值是否一定。我们看下一题。
    3、举例
    师:你能分别举一个成正比例和一个不成正比例的例子,与同伴交流。请按下暂停键和小伙伴们说一说吧。
    生:圆的半径与周长成正比例。因为圆的周长:半径=π,比值一定。
    一本书看的页数与未看的页数不成正比例,因为看的页数+未看的页数=书的总页数。
    师:同学,你真棒!你们还有其他的例子,课下再和小伙伴们分享你的例子吧。
    4、归纳
    师:同学,你知道怎样判断两个变量成正比例了吗?
    比值一定时,两个变量成正比例。
    我们通常用列表的方法来判断。用列表的方法要分三步:一是通过列举并用表格表示相关的两个变量之间的数值对应关系,二是计算两个变量每一对数值的比值,三是根据上述比值是否不变来判断这两个变量是否成正比例。
    同学,你学会了吗? 们去做练习吧。
    评 补 栏
    课堂练习
    1、出示题目1
    师:根据下表中底是6cm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相对应的数据,判断他们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cm2
    6
    12
    18
    24
    30
    平行四边形的高/cm
    1
    2
    3
    4
    5
    从表中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随高的变化而变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的比值不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成正比例。
    同学,你是这样做的吗?
    2、出示题目2
    师:判断下面个体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每袋大米的质量一定,大米的总质量和袋数。
    一个人的身高和年龄
    宽不变,长方形的周长与长。
    大米的总质量和袋数成正比例。因为大米的总质量:袋数=每袋大米的质量(一定)。
    一个人的身高和年龄不成正比例。因这一个人的身高长到一定高度就不长了,但年龄还在变化。
    长方形的周长与长不成正比例。我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分析假设宽是1不变,长是1时,周长是4;长是2时,周长是6;长是3,周长是8,周长与长的比分别是4:1,6:2,8:3,它们的比值不相等。
    同学,你明白了吗?
    3、出示题目3
    把表填完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应付金额与所买邮票的数量成正比例吗?
    买邮票的数量/枚
    应付金额/元
    1
    0.8
    2
    1.6
    3
    4
    5
    6
    7
    8
    根据表中的数据,1枚邮票0.8元,2枚邮票1.6元,3枚邮票就是2.4元,4枚邮票3.2元,5枚邮票4.0元,6枚邮票4.8元,7枚邮票5.6元,8枚邮票6.4元。
    应付的钱数随购买邮票枚数的变化而变化,并且钱数与枚数的比值不变,也就是单价都是0.8元,所以应付的钱数与买邮票的枚数成正比例。
    同学,你做对了吗?
    四、拓展知识:你知道吗?
    阅读下面的材料,你发现了什么?
    生:因为同一时间的身高与影长成正比例,身高与影长相等时,金字塔的高度与它的影长相等。在古代人们就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了。
    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生:通常用列表的方法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成正比例。用列表的方法要分三步:一是通过列举并用表格表示相关的两个变量之间的数值对应关系,二是计算两个变量每一对数值的比值,三是根据上述比值是否不变来判断这两个变量是否成正比例。
    生:两个变量是否成正比例,关键是它们的比值是否一定。
    师:同学,你们真棒!学会了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成正比例的量,只要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板书设计
    正比例
    圆的面积半径 比值不一定,不成比例
    爸爸的年龄-乐乐的年龄=26(一定)不成比例
    圆的半径与周长成正比例。
    一本书看的页数与未看的页数不成正比例。
    两个变量是否成正比例,关键是它们的比值是否一定。
    教学反思
    优点:
    在本课的设计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关注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各环节,引导学生在观察、对比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新知,引导孩子们充分感知,充分表述自己的发现,从而归纳出正比例的意义。
    缺点:
    课堂结构设计不够合理,练习题的设计有些乱,层次不够分明;未充分照顾到学困生,发言面不够广。
    改进措施:
    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安排各环节时间。

    相关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反比例表格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反比例表格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探究体验,经历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探究体验,经历过程,正比例的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第4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第4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复习导入,探究体验,经历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