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三章相交线 平行线章节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所示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2、如图,在、两地之间要修条笔直的公路,从地测得公路走向是北偏东,,两地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接通,若公路长千米,另一条公路长是千米,且从地测得公路的走向是北偏西,则地到公路的距离是( )
A.千米 B.千米 C.千米 D.千米
3、如图,将军要从村庄A去村外的河边饮马,有三条路AB、AC、AD可走,将军沿着AB路线到的河边,他这样做的道理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4、如图,已知直线AD∥BC,BE平分∠ABC交直线DA于点E,若∠DAB=54°,则∠E等于( )
A.25° B.27° C.29° D.45°
5、如图所示,下列条件中,不能推出AB∥CE成立的条件是( )
A.∠A=∠ACE B.∠B=∠ACE C.∠B=∠ECD D.∠B+∠BCE=180°
6、下列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7、∠A两边分别垂直于∠B的两边,∠A与∠B的关系是( )
A.相等 B.互补 C.相等或互补 D.不能确定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只有一条.
②过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只有一条.
③因为a∥b,c∥d,所以a∥d.
④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如图,∠1=35°,∠AOC=90°,点B,O,D在同一条直线上,则∠2的度数为 ( )
A.125° B.115° C.105° D.95°
10、如图,AB∥CD,AE∥CF,∠A=41°,则∠C的度数为( )
A.139° B.141° C.131° D.129°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AD是∠EAC的平分线,AD∥BC,∠B=40°,则∠DAC的度数为____.
2、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DE平分∠ADC,若∠ABC =m°,∠ADC =n°,则∠E=_________°.
3、如图,AB∥CD且被直线AE所截,∠1=80°,则∠2的度数是 ___.
4、两个角和的两边互相平行,且角比角的2倍少30°,则这个角是____________度.
5、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折叠,如果∠1=65°,那么∠2等于_____.
三、解答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
1、在三角形ABC中,于D,F是BC上一点,于H,E在AC上,.
(1)如图1,求证:;
(2)如图2,若,请直接写出图中与互余的角,不需要证明.
2、直线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M、N,NP平分∠MND.
(1)如图1,若MR平分∠EMB,则MR与NP的位置关系是 .
(2)如图2,若MR平分∠AMN,则MR与NP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3)如图3,若MR平分∠BMN,则MR与NP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3、如图,,P为,之间的一点,已知,,求∠1的度数.
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已知OE平分∠BOD,且∠AOC:∠AOD=3:7.
(1)求∠DOE的度数;
(2)若∠EOF是直角,求∠COF的度数.
5、如图,AB∥DG,∠1+∠2=180°.
(1)试说明:AD∥EF;
(2)若DG是∠ADC的平分线,∠2=142°,求∠B的度数.
6、感知与填空:如图①,直线AB∥CD.求证:∠B+∠D=∠BED.
证明:过点E作直线EF∥CD,
∠2=______,( )
AB∥CD(已知),EF∥CD
_____∥EF,( )
∠B=∠1,( )
∠1+∠2=∠BED,
∠B+∠D=∠BED,( )
方法与实践:如图②,直线AB∥CD.若∠D=53°,∠B=22°,则∠E=______度.
7、已知:如图,BC,AF是直线,AD∥BC,∠1=∠2,∠3=∠求证:AB∥CD.
证明:∵AD∥BC(已知),
∴∠3= ( ).
∵∠3=∠4(已知),
∴∠4= ( ).
∵∠1=∠2(已知),
∴∠1+∠CAF=∠2+∠CAF( ).
即∠BAF= .
∴∠4=∠BAF.( ).
∴AB∥CD( ).
4.如图,点O是直线AB上的一点,∠BOC:∠AOC=1:2,OD平分∠BOC,OE⊥OD于点O.
(1)求∠BOC的度数;
(2)试说明OE平分∠AOC.
8、如图,已知∠A=120°,∠FEC=120°,∠1=∠2,试说明∠FDG=∠EFD.请补全证明过程,即在下列括号内填上结论或理由.
解:∵∠A=120°,∠FEC=120°(已知),
∴∠A= ( ).
∴AB∥ ( ).
又∵∠1=∠2(已知),
∴AB∥CD ( ).
∴EF∥ ( ).
∴∠FDG=∠EFD ( ).
9、补全下列推理过程:已知:如图,CE平分∠BCD,∠1=∠2=70°,∠3=40°,求证:AB∥CD.
证明:∵CE平分∠BCD(______)
∴∠1=_____(_______)
∵∠1=∠2=70°(已知)
∴∠1=∠2=∠4=70°(________)
∴AD∥BC(________)
∴∠D=180°-_______=180°-∠1-∠4=40°
∵∠3=40°(已知)
∴______=∠3
∴AB∥CD(_______)
10、如图,AE=AF,以AE为直径作⊙O交EF点D,过点D作BC⊥AF,交AE的延长线于点B.
(1)判断直线B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AE=5,AC=4,求BE的长.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分析】
根据对顶角的定义进行判断: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详解】
解:A.∠1与∠2没有公共顶点,不是对顶角;
B.∠1与∠2有公共顶点,并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是对顶角;
C.∠1与∠2虽然有公共顶点,但两个角的两边不互为反向延长线,不是对顶角;
D.∠1与∠2虽然有公共顶点,但两个角的两边不互为反向延长线,不是对顶角.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熟记对顶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B
【分析】
根据方位角的概念,图中给出的信息,再根据已知转向的角度求解.
【详解】
解: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BG=48°,
∵∠ABC=180°−∠ABG−∠EBC=180°−48°−42°=90°,
∴AB⊥BC,
∴A地到公路BC的距离是AB=8千米,
故选B.
【点睛】
此题是方向角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解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有机结合,体现了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D
【分析】
根据垂线段最短即可完成.
【详解】
根据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可知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线的性质的简单应用,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掌握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是关键.
4、B
【分析】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求∠ABC=54°,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求∠EBC=27°,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求∠E.
【详解】
解:∵AD∥BC,
∴∠ABC=∠DAB=54°,∠EBC=∠E,
∵BE平分∠ABC,
∴∠EBC=∠ABC=27°,
∴∠E=27°.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关键是求出∠EBC=27°.
5、B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分析即可.
【详解】
A、∠A和∠ACE是AB与CE被AC所截形成的内错角,则∠A=∠ACE时,可以推出AB∥CE,不符合题意;
B、∠B和∠ACE不属于AB与CE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任何角,则∠B=∠ACE时,无法推出AB∥CE,符合题意;
C、∠B和∠ECD是AB与CE被BD所截形成的同位角,则∠B=∠ECD时,可以推出AB∥CE,不符合题意;
D、∠B和∠BCE AB与CE被BD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则∠B+∠BCE=180°时,可以推出AB∥CE,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理解并熟练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
6、C
【分析】
根据对顶角的定义作出判断即可.
【详解】
解: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可知:只有C选项的是对顶角,其它都不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对顶角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7、C
【分析】
分别画出∠A两边分别垂直于∠B的两边,然后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如图所示:BE⊥AE,BC⊥AC,
∴∠BCF=∠AEF=90°,
∴∠A+∠AFE=90°,∠B+∠BFC=90°,
∴∠A=∠B
如图所示:BD⊥AD,BC⊥AC,
∴∠ADE=∠BCE=90°,
∴∠A+∠BEC=90°,∠CBE+∠BEC=90°,
∴∠A=∠CBE,
∵∠CBE+∠DBC=180°,
∴∠A+∠DBC=180°,
综上所述,∠A与∠B的关系是相等或互补,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直的定义,同角的余角相等,以及等角的补角之间的关系,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进行求解.
8、A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判断即可.
【详解】
∵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条,
∴①的说法不正确;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②的说法不正确,④的说法正确;
∵a∥b,c∥d,无法判定a∥d
∴③的说法不正确.
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熟练掌握性质,灵活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9、A
【分析】
利用互余角的概念与邻补角的概念解答即可.
【详解】
解:∵∠1=35°,∠AOC=90°,
∴∠BOC=∠AOC−∠1=55°.
∵点B,O,D在同一条直线上,
∴∠2=180°−∠BOC=125°.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的和差运算,互余角的关系以及邻补角的关系.准确使用邻补角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0、A
【分析】
如图,根据AECF,得到∠CGB=41°,根据ABCD,即可得到∠C=139°..
【详解】
解:如图,∵AECF,
∴∠A=∠CGB=41°,
∵ABCD,
∴∠C=180°-∠CGB=139°.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知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
1、40°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AD=∠B,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DAC=∠EAD,即可得答案.
【详解】
∵AD∥BC,∠B=40°,
∴∠EAD=∠B=40°,
∵AD是∠EAC的平分线,
∴∠DAC=∠EAD=40°,
故答案为:40°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2、
【分析】
作EF∥AB,证明AB∥ EF∥CD,进而得到∠BED=∠ABE+∠CDE,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到,即可求出.
【详解】
解:如图,作EF∥AB,
∵AB∥CD,
∴AB∥ EF∥CD,
∴∠ABE=∠BEF,∠CDE=∠DEF,
∴∠BED=∠BEF+∠DEF=∠ABE+∠CDE,
∵BE平分∠ABC,DE平分∠ADC,
∴,
∴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知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公理的推论,根据题意添加辅助线是解题关键.
3、
【分析】
根据对顶角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
解:∵
∴
又∵
∴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了对顶角以及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或
【分析】
设为∠1和为∠2,根据图形可证得两角相等或互补,再利用方程建立等量关系求解即可.
【详解】
解:设的度数为,则的度数为,
如图1,和互相平行,可得:∠2=∠3,
同理:∠1=∠3,
∴∠2=∠1,
∴当两角相等时:,
解得:,
如图2,和互相平行,可得:∠2+∠3=,
而和互相平行,得∠1=∠3,
∴∠2+∠1=,
∴当两角互补时:,
解得:,
,
故填:或.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方程的应用,分类讨论思想是关键.
5、50°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计算即可;
【详解】
解:如图所示,由折叠可得,∠3=∠1=65°,
∴∠CEG=130°,
∵AB∥CD,
∴∠2=180°﹣∠CEG=180°﹣130°=50°.
故答案为:5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应用,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
(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
(1)由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可推出.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即得出.最后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条件,即可判断;
(2)由可推出,,即得出,.由,可推出,即得出.由,可直接推出.由此即可判断哪些角与互余.
(1)
证明:∵,,
∴,
∴.
∵,
∴,
∴.
(2)
与互余的角有:.
证明:∵,
∴,,
∴,.
∵,
∴,
∴.
∵,
∴,即.
综上,可知与互余的角有:.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余角的概念.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条件和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MR//NP;(2)MR//NP,理由见解析;(3)MR⊥NP,理由见解析
【分析】
(1)根据AB∥CD,得出∠EMB=∠END,根据MR平分∠EMB,NP平分∠EBD,得出,可证∠EMR=∠ENP即可;
(2)根据AB∥CD,可得∠AMN=∠END,根据MR平分∠AMN,NP平分∠EBD,可得,得出∠RMN=∠ENP即可;
(3设MR,NP交于点Q,过点Q作QG∥AB,根据AB∥CD,可得∠BMN+∠END=180°,根据MR平分∠BMN,NP平分∠EBD,得出,计算两角和∠BMR+∠NPD=,根据GQ∥AB,AB∥CD,得出∠BMQ=∠GQM,∠GQN=∠PND,得出∠MQN=∠GQM+∠GQN=∠BMQ+∠PND=90°即可.
【详解】
证明:(1)结论为MR∥NP.
如题图1∵AB∥CD,
∴∠EMB=∠END,
∵MR平分∠EMB,NP平分∠EBD,
∴,
∴∠EMR=∠ENP,
∴MR∥BP;
故答案为MR∥BP;
(2)结论为:MR∥NP.
如题图2,∵AB∥CD,
∴∠AMN=∠END,
∵MR平分∠AMN,NP平分∠EBD,
∴
∴∠RMN=∠ENP,
∴MR∥NP;
(3)结论为:MR⊥NP.
如图,设MR,NP交于点Q,过点Q作QG∥AB,
∵AB∥CD,
∴∠BMN+∠END=180°,
∵MR平分∠BMN,NP平分∠EBD,
∴,
∴∠BMR+∠NPD=,
∵GQ∥AB,AB∥CD,
∴GQ∥CD∥AB,
∴∠BMQ=∠GQM,∠GQN=∠PND,
∴∠MQN=∠GQM+∠GQN=∠BMQ+∠PND=90°,
∴MR⊥NP,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定义,角的和差,掌握平行线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定义,角的和差是解题关键.
3、30°
【分析】
首先过点P作射线,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过点P作射线,如图①.
∵,,
∴.
∴.
∵,∴.
又∵.
∴.
【点睛】
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数量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性质是由平行关系来寻找角的数量关系.
4、(1);(2)
【分析】
(1)由∠AOC:∠AOD=3:7,先求解 再利用对顶角相等求解 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答案;
(2)先求解 再利用平角的定义可得答案.
【详解】
解:(1) ∠AOC:∠AOD=3:7,
OE平分∠BOD,
(2)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平角的定义,垂直的定义,角的和差运算,掌握“几何图形中角的和差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
5、(1)见解析;(2)∠B=38°.
【分析】
(1)由AB∥DG,得到∠BAD=∠1,再由∠1+∠2=180°,得到∠BAD+∠2=180°,由此即可证明;
(2)先求出∠1=38°,由DG是∠ADC的平分线,得到∠CDG=∠1=38°,再由AB∥DG,即可得到∠B=∠CDG=38°.
【详解】
(1)∵AB∥DG,
∴∠BAD=∠1,
∵∠1+∠2=180°,
∴∠BAD+∠2=180°.
∵AD∥EF .
(2)∵∠1+∠2=180°且∠2=142°,
∴∠1=38°,
∵DG是∠ADC的平分线,
∴∠CDG=∠1=38°,
∵AB∥DG,
∴∠B=∠CDG=38°.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知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6、∠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两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量代换;31.
【分析】
过点E作直线EF//CD,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2=∠D;由两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得出AB//EF;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B=∠1;由∠1+∠2=∠BED,等量代换得出∠B+∠D=∠BED;方法与实践:如图②,由平行的性质可得∠BOD=∠D=53°,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
解:过点E作直线EF∥CD,
∠2=∠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CD(已知),EF∥CD
AB//EF,(两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B=∠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2=∠BED,
∠B+∠D=∠BED,(等量代换 )
方法与实践:如图②,
∵直线AB∥CD
∴∠BOD=∠D=53°
∵∠BOD=∠E+∠B
∴∠E=∠BOD-∠B=53°- 22°=31°.
故答案依次为:∠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两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量代换;3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
(1)∠BOC=60°
(2)见解析
【分析】
(1)根据∠AOB是平角,∠BOC:∠AOC=1:2即可求解;
(2)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和相加等于90°的两个角互余、等角的余角相等来分析即可.
【详解】
(1)∵∠AOB=∠BOC+∠AOC=180°,
又∠BOC:∠AOC=1:2,
∴∠AOC=2∠BOC,
∴∠BOC+2∠BOC=180°,
∴∠BOC=60°;
(2)∵OD平分∠BOC,
∴∠BOD=∠DOC,
∵∠DOC+∠COE=90°,∠AOB是平角,
∴∠AOE+∠BOD=90°,
∴∠AOE=∠COE
即OE平分∠AO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垂直的定义,正确理解角平分线的定义,余角的性质以及平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8、∠FEC;等量代换;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分析】
利用平行线的判定,由已知得AB∥EF、AB∥CD,可推出EF∥CD,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结论
【详解】
解:∵∠A=120°,∠FEC=120°(已知),
∴∠A=∠FEC(等量代换),
∴AB∥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又∵∠1=∠2(已知),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EF∥C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
∴∠FDG=∠EF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故答案为:∠FEC;等量代换;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学会分析,正确的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9、见解析
【分析】
由已知CE平分∠BCD可得∠1= ∠4,利用等式的性质得出∠1=∠2=∠4=70°,根据直线判定定理得出AD∥BC,利用平角定义求出∠D=180°-∠BCD即可.
【详解】
证明:∵CE平分∠BCD( 已知 ),
∴∠1= ∠4 ( 角平分线定义 ),
∵∠1=∠2=70°已知,
∴∠1=∠2=∠4=70°(等量代换),
∴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180°-∠BCD=180°-∠1-∠4=40°,
∵∠3=40°已知,
∴ ∠D =∠3,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故答案为:已知;∠4 ,角平分线定义 ;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CD;∠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判定,角平分线定义,平角,掌握平行线判定方法,角平分线定义,平角是解题关键.
10、(1)BC与⊙O相切,见解析;(2).
【分析】
(1)连接O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ED=∠ODE,∠OED=∠F,求得∠ODE=∠F,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到OD∥A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ODB=∠ACB,推出OD⊥BC,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2)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到,于是得到结论.
【详解】
解:(1)BC与⊙O相切,
理由:连接OD,
∵OE=OD,
∴∠OED=∠ODE,
∵AE=AF,
∴∠OED=∠F,
∴∠ODE=∠F,
∴OD∥AC,
∴∠ODB=∠ACB,
∵DC⊥AF,
∴∠ACB=90°,
∴∠ODB=90°,
∴OD⊥BC,
∵OD是⊙O的半径,
∴BC与⊙O相切;
(2)∵OD∥AC,
∴,
∵AE=5,AC=4,
即,
∴BE=.
【点睛】
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是重要考点,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能与构成同位角的有,如图,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直线AB,下列关于画图的语句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不能推出a∥b的条件是,如图,能与构成同位角的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