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基础强化沪教版(上海)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三章相交线 平行线月考试题(无超纲)

    2021-2022学年基础强化沪教版(上海)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三章相交线 平行线月考试题(无超纲)第1页
    2021-2022学年基础强化沪教版(上海)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三章相交线 平行线月考试题(无超纲)第2页
    2021-2022学年基础强化沪教版(上海)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三章相交线 平行线月考试题(无超纲)第3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已知,,平分,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三章相交线 平行线月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能表示点到直线(或线段)的距离的线段有( )

    A.五条 B.二条 C.三条 D.四条
    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和∠3是同位角 B.∠1和∠5是同位角
    C.∠1和∠2是同旁内角 D.∠5和∠6是内错角
    3、下列关于画图的语句正确的是( ).
    A.画直线
    B.画射线
    C.已知A、B、C三点,过这三点画一条直线
    D.过直线AB外一点画一直线与AB平行
    4、如图,∠1=35°,∠AOC=90°,点B,O,D在同一条直线上,则∠2的度数为 ( )

    A.125° B.115° C.105° D.95°
    5、如图,点A是直线l外一点,过点A作AB⊥l于点B.在直线l上取一点C,连结AC,使AC=AB,点P在线段BC上,连结AP.若AB=3,则线段AP的长不可能是(  )

    A.3.5 B.4 C.5 D.5.5
    6、如图,已知,,平分,则( )

    A.32° B.60° C.58° D.64°
    7、如图,直线l1l2,直线l3与l1、l2分别相交于点A,C,BC⊥l3交l1于点B,若∠2=30°,则∠1的度数为(  )

    A.30° B.40° C.50° D.60°
    8、用等腰直角三角板画∠AOB=45°,将三角板沿OB方向平移到如图所示的虚线M处后绕点M逆时针旋转22°,则三角板的斜边与射线OA的夹角α为(  )度.

    A.25° B.45° C.30° D.22°
    9、如图,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FEC=30°,则∠AGE的度数为( )

    A.30° B.60° C.80° D.不能确定
    10、如图所示,直线l1l2,∠1和∠2分别为直线l3与直线l1和l2相交所成角.如果∠1=52°,那么∠2=(  )

    A.138° B.128° C.52° D.152°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从人行横道线上的点P处过马路,下列线路中最短的是________.

    2、如图,BD平分,,,要使,则______°.

    3、如图所示,直线a,b被c所截,∠1=30°,∠2:∠3=1:5,则直线a与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4、如图,AD是∠EAC的平分线,AD∥BC,∠B=40°,则∠DAC的度数为____.

    5、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60°,则∠2的度数为________.

    三、解答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
    1、如果把图看成是直线AB,EF被直线CD所截,那么
    (1)∠1与∠2是一对什么角?
    (2)∠3与∠4呢?∠2与∠4呢?

    2、如图,已知AEBF,AC⊥AE,BD⊥BF,AC与BD平行吗?补全下面的解答过程(理由或数学式).
    解:∵AEBF,
    ∴∠EAB= .( )
    ∵AC⊥AE,BD⊥BF,
    ∴∠EAC=90°,∠FBD=90°.
    ∴∠EAC=∠FBD( )
    ∴∠EAB﹣ =∠FBG﹣ ,
    即∠1=∠2.
    ∴ ( ).

    3、如图,直线交于点,于点,且的度数是的4倍.

    (1)求的度数;
    (2)求的度数.
    4、如图,AE=AF,以AE为直径作⊙O交EF点D,过点D作BC⊥AF,交AE的延长线于点B.
    (1)判断直线B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AE=5,AC=4,求BE的长.

    5、已知,在下列各图中,点O为直线AB上一点,∠AOC=60°,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

    (1)如图1,三角板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则∠BOC的度数为   °,∠CON的度数为   °;
    (2)如图2,三角板一边OM恰好在∠BOC的角平分线OE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此时∠BON的度数为   °;
    (3)在图2中,延长线段NO得到射线OD,如图3,则∠AOD的度数为   °;∠DOC与∠BON的数量关系是∠DOC ∠BON(填“>”、“=”或“<”);
    (4)如图4,MN⊥AB,ON在∠AOC的内部,若另一边OM在直线AB的下方,则∠COM+∠AON的度数为 °;∠AOM﹣∠CON的度数为   °
    6、如图,点O在直线AB上,过点O作射线OC,OP平分∠AOC,ON平分∠POB.∠AOC=38°,求∠CON的度数.

    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已知OE平分∠BOD,且∠AOC:∠AOD=3:7.
    (1)求∠DOE的度数;
    (2)若∠EOF是直角,求∠COF的度数.

    8、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已知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在格点上,利用格点和直尺按下列要求画图:
    (1)过点C画AD的平行线CE;
    (2)过点B画CD的垂线,垂足为F.

    9、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C,∠FOE=90°,若∠AOD=70°,求∠AOF度数

    10、小明同学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如图①,已知:AB∥CD,E为AB、CD之间一点,连接BE,ED,得到∠BED.
    求证:∠BED=∠B+∠D.
    小亮帮助小明给出了该问的证明.
    证明:
    过点E作EF∥AB
    则有∠BEF=∠B
    ∵AB∥CD
    ∴EF∥CD
    ∴∠FED=∠D
    ∴∠BED=∠BEF+∠FED=∠B+∠D
    请你参考小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
    (1)直线l1∥l2,直线EF和直线l1、l2分别交于C、D两点,点A、B分别在直线l1、l2上,猜想:如图②,若点P在线段CD上,∠PAC=15°,∠PBD=40°,求∠APB的度数.
    (2)拓展:如图③,若点P在直线EF上,连接PA、PB(BD<AC),直接写出∠PAC、∠APB、∠PBD之间的数量关系.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分析】
    直接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
    【详解】
    解:线段的长是点到的距离,
    线段的长是点到的距离,
    线段的长是点到的距离,
    线段的长是点到的距离,
    线段的长是点到的距离,
    故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距离的线段共有五条.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一个长度,而不是一个图形,也就是垂线段的长度,而不是垂线段.
    2、B
    【分析】
    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截线的同旁,在被截的两直线的同一侧的角叫做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个角分别在截线的两侧,且夹在两条被截直线之间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截线同旁,且在被截两条直线之内的两角叫做同旁内角,可得答案.
    【详解】
    解:A、∠1和∠3是同位角,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1和∠5不存在直接联系,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C、∠1和∠2是同旁内角,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1和∠6是内错角,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用旁内角,利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3、D
    【分析】
    直接利用直线、射线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
    【详解】
    解:A、画直线AB=8cm,直线没有长度,故此选项错误;
    B、画射线OA=8cm,射线没有长度,故此选项错误;
    C、已知A、B、C三点,过这三点画一条直线或2条、三条直线,故此选项错误;
    D、过直线AB外一点画一直线与AB平行,正确.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直线、射线的定义及画平行线,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
    4、A
    【分析】
    利用互余角的概念与邻补角的概念解答即可.
    【详解】
    解:∵∠1=35°,∠AOC=90°,
    ∴∠BOC=∠AOC−∠1=55°.
    ∵点B,O,D在同一条直线上,
    ∴∠2=180°−∠BOC=125°.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的和差运算,互余角的关系以及邻补角的关系.准确使用邻补角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5、D
    【分析】
    直接利用垂线段最短以及结合已知得出AP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过点A作AB⊥l于点B,在直线l上取一点C,连接AC,使AC=AB,P在线段BC上连接AP.
    ∵AB=3,
    ∴AC=5,
    ∴3≤AP≤5,
    故AP不可能是5.5,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线段最短,正确得出AP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
    6、D
    【分析】
    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DB=∠B,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DE=2∠ADB=64°,最后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AD∥BC,∠B=32°,
    ∴∠ADB=∠B=32° .
    ∵DB平分∠ADE,
    ∴∠ADE=2∠ADB=64°,
    ∵AD∥BC,
    ∴∠DEC=∠ADE=64°.
    故选:D.
    【点睛】
    题目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找出题中所需的角与已知角之间的关系.
    7、D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垂直的定义解答即可.
    【详解】
    解:∵BC⊥l3交l1于点B,
    ∴∠ACB=90°,
    ∵∠2=30°,
    ∴∠CAB=180°−90°−30°=60°,
    ∵l1l2,
    ∴∠1=∠CAB=60°.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答.
    8、D
    【分析】
    由平移的性质知,AO∥SM,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WMS=∠OWM,即可得答案.
    【详解】
    解:由平移的性质知,AO∥SM,
    故∠WMS=∠OWM=22°;
    故选D.

    【点睛】
    本题利用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及平移的基本性质: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9、B
    【分析】
    由翻折变换的性质求出∠GEF的度数,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AD∥BC,∠FEC=30°,
    ∴∠AGE=∠GEC,
    由翻折变换的性质可知∠GEF=∠FEC=30°,
    ∴∠AGE=∠GEC=∠GEF+∠FEC=30°+30°=60°.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找到相等(或互补)的角是关键.
    10、B
    【分析】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出∠1=∠3=52°.再由∠2与∠3是邻补角,得∠2=180°﹣∠3=128°.
    【详解】
    解:如图.

    ∵l1//l2,
    ∴∠1=∠3=52°.
    ∵∠2与∠3是邻补角,
    ∴∠2=180°﹣∠3=180°﹣52°=128°.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邻补角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邻补角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PC
    【分析】
    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
    ∴从人行横道线上的点P处过马路,线路最短的是PC,
    故答案为:P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
    2、20
    【分析】
    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再由可得再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解: BD平分,,

    由,
    而,

    解得:
    所以当时,,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3、平行
    【分析】
    根据∠2:∠3=1:5,求出的度数,然后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解:∵∠2:∠3=1:5,
    ∴∠2=30°,
    ∴∠1=∠2,
    ∴a∥b,
    故答案为:平行.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的和差倍分求角度以及平行的判定,根据题意求出∠2=30°是解本题的关键.
    4、40°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AD=∠B,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DAC=∠EAD,即可得答案.
    【详解】
    ∵AD∥BC,∠B=40°,
    ∴∠EAD=∠B=40°,
    ∵AD是∠EAC的平分线,
    ∴∠DAC=∠EAD=40°,
    故答案为:40°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5、120°
    【分析】
    要求∠2的度数,只需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其对顶角的度数.
    【详解】
    解:∵a∥b,∠1=60°,
    ∴∠3=120°,
    ∴∠2=∠3=120°.
    故答案为:120°

    【点睛】
    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本题应用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的性质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三、解答题
    1、(1)∠1与∠2是一对同位角;(2)∠3与∠4是一对内错角,∠2与∠4是一对同旁内角
    【分析】
    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截线的同旁,被截两直线的同一侧的角,我们把这样的两个角称为同位角;内错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个角分别在截线的两侧,且夹在两条被截直线之间,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截线同旁,且在被截直线之间的两角,叫做同旁内角;由以上概念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直线AB,EF被直线CD所截,
    (1)∠1与∠2是一对同位角;
    (2)∠3与∠4是一对内错角,∠2与∠4是一对同旁内角.
    【点睛】
    本题考查同位角、内错角以及同旁内角的识别,掌握这几种角的基本定义是解题关键.
    2、∠FBG;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EAC;∠FBD;AC;B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分析】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EAB=∠FBD+∠2,再证∠1=∠2,然后由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AE∥BF,
    ∴∠EAB=∠FBG(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C⊥AE,BD⊥BF,
    ∴∠EAC=90°,∠FBD=90°.
    ∴∠EAC=∠FBD(等量代换),
    ∴∠EAB﹣∠EAC=∠FBG﹣∠FBD,
    即∠1=∠2.
    ∴AC∥B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故答案为:∠FBG;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AEC,∠FBD;AC,B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1)∠AOD=36°,∠BOD=144°;(2)∠BOE =54°
    【分析】
    (1)先由的度数是的4倍,得到∠BOD=4∠AOD,再由邻补角互补得到∠AOD+∠BOD=180°,由此求解即可;
    (2)根据垂线的定义可得∠DOE=90°,则∠BOE=∠BOD-∠DOE=54°.
    【详解】
    解:(1)∵的度数是的4倍,
    ∴∠BOD=4∠AOD,
    又∵∠AOD+∠BOD=180°,
    ∴5∠AOD=180°,
    ∴∠AOD=36°,
    ∴∠BOD=144°;
    (2)∵OE⊥CD,
    ∴∠DOE=90°,
    ∴∠BOE=∠BOD-∠DOE=54°.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线的定义,邻补角互补,熟练掌握邻补角互补是解题的关键.
    4、(1)BC与⊙O相切,见解析;(2).
    【分析】
    (1)连接O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ED=∠ODE,∠OED=∠F,求得∠ODE=∠F,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到OD∥A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ODB=∠ACB,推出OD⊥BC,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2)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到,于是得到结论.
    【详解】
    解:(1)BC与⊙O相切,
    理由:连接OD,
    ∵OE=OD,
    ∴∠OED=∠ODE,
    ∵AE=AF,
    ∴∠OED=∠F,
    ∴∠ODE=∠F,
    ∴OD∥AC,
    ∴∠ODB=∠ACB,
    ∵DC⊥AF,
    ∴∠ACB=90°,
    ∴∠ODB=90°,
    ∴OD⊥BC,
    ∵OD是⊙O的半径,
    ∴BC与⊙O相切;
    (2)∵OD∥AC,
    ∴,
    ∵AE=5,AC=4,
    即,
    ∴BE=.

    【点睛】
    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是重要考点,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5、(1)120;150;(2)30°;(3)30,=;(4)150;30.
    【分析】
    (1)根据∠AOC=60°,利用两角互补可得∠BOC=180°﹣60°=120°,根据∠AON=90°,利用两角和∠CON=∠AOC+∠AON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OM平分∠BOC,可得出∠BOM=60°,由∠BOM+∠BON=∠MON=90°可求得∠BON的度数;
    (3)根据对顶角求出∠AOD=30°,根据∠AOC=60°,可得∠DOC=∠AOC﹣∠AOD=60°﹣30°=30°=∠BON.
    (4)根据垂直可得∠AON与∠MNO互余,根据∠MNO=60°(三角板里面的60°角),可求∠AON=90°﹣60°=30°,根据∠AOC=60°,求出∠CON=∠AOC﹣∠AON=60°﹣30°=30°即可.
    【详解】
    解:(1)∵∠AOC=60°,∠BOC与∠AOC互补,∠AON=90°,
    ∴∠BOC=180°﹣60°=120°,∠CON=∠AOC+∠AON=60°+90°=150°.
    故答案为120;150;
    (2)∵三角板一边OM恰好在∠BOC的角平分线OE上,
    由(1)得∠BOC=120°,
    ∴∠BOM=∠BOC=60°,
    又∵∠MON=∠BOM+∠BON=90°,
    ∴∠BON=90°﹣60°=30°.
    故答案为30°;
    (3)∵∠AOD=∠BON(对顶角),∠BON=30°,
    ∴∠AOD=30°,
    又∵∠AOC=60°,
    ∴∠DOC=∠AOC﹣∠AOD=60°﹣30°=30°=∠BON.
    故答案为30,=;
    (4)∵MN⊥AB,
    ∴∠AON与∠MNO互余,
    ∵∠MNO=60°(三角板里面的60°角),
    ∴∠AON=90°﹣60°=30°,
    ∵∠AOC=60°,
    ∴∠CON=∠AOC﹣∠AON=60°﹣30°=30°,
    ∴∠COM+∠AON=∠MON+2∠CON=90°+2×30°=150°,
    ∴∠AOM﹣∠CON=∠MON﹣2∠CON=90°﹣2×30°=30°.
    故答案为150;30.
    【点睛】
    本题考查图中角度的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性质,互为余角,补角,掌握角度的和差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性质,互为余角,补角是解题关键.
    6、61.5°
    【分析】
    由题意易得∠AOP=∠COP=∠AOC=19°,然后根据邻补角可得∠BOP=161°,进而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求解.
    【详解】
    解:∵OP平分∠AOC,∠AOC=38°,
    ∴∠AOP=∠COP=∠AOC=×38°=19°,
    ∴∠BOP=180°﹣∠AOP=180°﹣19°=161°,
    ∵ON平分∠POB
    ∴∠PON=∠BOP=×161°=80.5°,
    ∴∠CON=∠PON﹣∠COP=80.5°﹣19°=61.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邻补角及角的和差关系,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邻补角及角的和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7、(1);(2)
    【分析】
    (1)由∠AOC:∠AOD=3:7,先求解 再利用对顶角相等求解 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答案;
    (2)先求解 再利用平角的定义可得答案.
    【详解】
    解:(1) ∠AOC:∠AOD=3:7,


    OE平分∠BOD,

    (2)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平角的定义,垂直的定义,角的和差运算,掌握“几何图形中角的和差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
    8、(1)见解析;(2)见解析
    【分析】
    (1)根据要求作出图形即可.
    (2)根据要求作出图形即可.
    【详解】
    解:(1)根据题意得:AD是长为4,宽为3的长方形的对角线,
    所以在点C右上方长为4,宽为3的长方形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与AD平行,
    如图,直线CE即为所求作.
    (2)根据题意得:CD是长为6,宽为3的长方形的对角线,
    所以在点B右下方长为6,宽为3的长方形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与CD垂直,
    如图,直线BF即为所求作.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画平行线和垂线,熟练掌握平行线和垂线的画法是解题的关键.
    9、55°
    【分析】
    由题意利用对顶角可得∠COB=∠AOD=70°,再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可得∠EOB=∠EOC=35°,进而利用邻补角的性质得出∠AOF=180°-∠EOB-∠FOE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解:∵∠AOD=70°,
    ∴∠COB=∠AOD=70°,
    ∵OE平分∠BOC,
    ∴∠EOB=∠EOC=35°,
    ∵∠FOE=90°,
    ∴∠AOF=180°-∠EOB-∠FOE=55°.
    【点睛】
    本题考查角的运算,熟练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之和等于180°是解题的关键.
    10、(1)55°;(2)当P在线段CD上时,∠APB=∠PAC +∠PBD;当P在DC延长线上时,∠APB=∠PBD-∠PAC;当P在CD延长线上时,∠APB=∠PAC-∠PBD;
    【分析】
    (1)过点P作PG∥l1,可得∠APG=∠PAC=15°,由l1∥l2,可得PG∥l2,则∠BPG=∠PBD=40°,即可得到∠APB=∠APG+∠BPG=55°;
    (2)分当P在线段CD上时;当P在DC延长线上时;当P在CD延长线上时,三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
    【详解】
    解:(1)如图所示,过点P作PG∥l1,
    ∴∠APG=∠PAC=15°,
    ∵l1∥l2,
    ∴PG∥l2,
    ∴∠BPG=∠PBD=40°,
    ∴∠APB=∠APG+∠BPG=55°;

    (2)由(1)可得当P在线段CD上时,∠APB=∠PAC +∠PBD;
    如图1所示,当P在DC延长线上时,过点P作PG∥l1,
    ∴∠APG=∠PAC,
    ∵l1∥l2,
    ∴PG∥l2,
    ∴∠BPG=∠PBD=40°,
    ∴∠APB=∠BPG-∠APG=∠PBD-∠PAC;

    如图2所示,当P在CD延长线上时,过点P作PG∥l1,
    ∴∠APG=∠PAC,
    ∵l1∥l2,
    ∴PG∥l2,
    ∴∠BPG=∠PBD=40°,
    ∴∠APB=∠APG-∠BPG=∠PAC-∠PBD;
    ∴综上所述,当P在线段CD上时,∠APB=∠PAC +∠PBD;当P在DC延长线上时,∠APB=∠PBD-∠PAC;当P在CD延长线上时,∠APB=∠PAC-∠PB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相关试卷

    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直线A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下列各题中,属于尺规作图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直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