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第3节 硫的转化第1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第3节 硫的转化第1课时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课时 自然界中的硫课后篇巩固提升A组 基础巩固1.下列有关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B.硫的化学性质与氧气相同C.硫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D.硫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解析S与O2的化学性质相似,但不完全相同,O2比S的氧化性强。答案B2.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的气体,下列收集SO2的装置中合理的是( )解析二氧化硫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排除C选项;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除B选项;因为二氧化硫有毒,所以应该在密闭装置内收集,排除A选项;D选项烧杯中的倒扣漏斗有防止倒吸的作用,NaOH溶液可以吸收多余的尾气,从而防止污染空气。答案D3.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能与硫发生反应,且硫作为还原剂的是( )A.Cu B.H2 C.Fe D.O2解析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当与H2、金属单质等强还原剂反应时,硫作氧化剂,而与O2、浓硝酸等强氧化剂反应时,硫作还原剂。答案D4.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通过品红溶液B.通过澄清石灰水C.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D.先通过足量酸性KMnO4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解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性白色固体,但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还原性,二氧化碳没有漂白性和还原性,所以检验二氧化硫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先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使二氧化硫充分被吸收,二氧化碳不反应,然后再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含有二氧化碳,否则不含二氧化碳。答案D5.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退色,其实质相同的是( )①品红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溴水 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⑤含I2的淀粉溶液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③⑤解析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含I2溶液的淀粉溶液退色的原因均为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且SO2作还原剂。答案C6.下列气体中,能使品红溶液退色,加热后又恢复品红原来颜色的气体是( )A.SO2 B.CO2C.NO D.Cl2解析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反应可生成无色物质而具有漂白性,但二氧化硫漂白后的无色化合物受热易恢复原色,故A项符合题意;二氧化碳不能使品红溶液退色,故B项不符合题意;NO不能使品红溶液退色,故C项不符合题意;Cl2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退色,但退色后的溶液加热后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故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A7.为了证明铁与硫反应产物中铁的化合价,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的一部分: 请回答以下提出的问题:(1)混合粉末A中硫粉过量的原因是 ; (2)反应在“惰性气体环境”中进行的原因是 ; (3)操作①是用烧热的玻璃棒点触混合粉末,反应即可持续进行,说明 ; (4)操作②的作用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也可改用 ; (5)操作③稀硫酸煮沸的目的是 。 答案(1)防止因铁粉过量而使滤渣C中含铁粉,剩余铁粉与H2SO4反应生成Fe2+干扰实验(2)防止空气中的O2参与反应(3)硫和铁粉反应是放热的(4)除去混合物中的硫粉 3S+6KOH2K2S+K2SO3+3H2O CS2(5)防止稀硫酸中溶解的氧气氧化生成的Fe2+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 ,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过程中,装置B中产生的现象为 ,这说明SO2具有 ; (3)装置C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 (4)尾气可采用 溶液吸收。 解析此实验是探究SO2的性质,根据装置图中试剂可知主要是探究SO2的还原性及漂白性。尾气SO2的处理方法是用NaOH溶液吸收。答案(1)蒸馏烧瓶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2)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还原性(3)品红溶液退色后,关闭分液漏斗旋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4)NaOH(答案合理即可)B组 能力提升1.关于S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有的反应中显示氧化性,在有的反应中显示还原性B.是酸性氧化物,溶于水得稳定的亚硫酸C.S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一定得到Na2SO3D.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解析亚硫酸不稳定,易分解,B项错误;SO2和NaOH反应还可能生成NaHSO3,C项错误;S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D项错误。答案A2.关于SO2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B.SO2具有漂白性,常用于漂白纸浆等C.将SO2通入BaCl2或Ba(NO3)2溶液中都没有沉淀生成D.SO2、CO2都能使KMnO4溶液退色解析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是由于S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3在水中电离所致,并非SO2本身电离而导电,因此SO2不是电解质,而是非电解质;S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产生沉淀,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SO2在水中生成的H2SO3会与N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S与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CO2不与KMnO4反应。答案B3.下列有关S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SO3极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H2SO4B.标准状况下,1 mol SO3的体积约为22.4 LC.将SO3加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D.SO2、SO3均具有漂白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退色解析标准状况下,SO3是无色固体,1molSO3的体积小于22.4L,B项错误;SO3与BaCl2在水溶液中反应可生成BaSO4沉淀,C项错误;SO3不具有漂白性,D项错误。答案A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O2SO2+OH-HSB.向氯水中通入少量的SO2Cl2+SO2+2H2O4H++2Cl-+SC.将SO2通入到饱和的NaHCO3溶液中2H++CH2O+CO2↑D.将SO2通入到BaCl2溶液中SO2+H2O+Ba2+BaSO3↓+2H+解析A中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SO2+2OH-S+H2O;C中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HC+SO2S+2CO2↑+H2O;D项中SO2和BaCl2溶液不能反应。答案B5.在通常情况下,A是淡黄色的固体单质。根据如右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BC ; ②CD 。 (2)将气体C通入新制氯水,氯水退色,生成两种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解析(1)根据A通常是淡黄色固体单质和物质转化关系分析可知A是硫黄,B是硫化氢,C是二氧化硫,D是三氧化硫,E是硫酸。据此可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二氧化硫有还原性,氯水有氧化性,在二氧化硫气体使氯水退色的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生成两种酸”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这两种酸是H2SO4和HCl。答案(1)①2H2S+3O22SO2+2H2O②2SO2+O22SO3(2)SO2+Cl2+2H2OH2SO4+2HCl6.导学号50534115(1)加热条件下浓硫酸能将木炭粉氧化成CO2,本身被还原成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试用如下表所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编号①②③④装置 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 → → → 。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退色,C瓶的溶液不退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 ,B瓶溶液的作用是 ,C瓶溶液的作用是 。 (4)装置②中所加固体药品是 ,可验证的产物是 ,确定装置②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 。 (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 ,可验证的产物是 。 解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很多相似性。区别二者时,可以利用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和漂白性,二氧化硫既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也能使品红溶液退色。但是应该注意二者与澄清石灰水作用产生相似的实验现象,因此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这两种气体。用澄清石灰水验证二氧化碳的时候,必须先将二氧化硫除去,以免产生干扰。答案(1)2H2SO4(浓)+CCO2↑+2H2O+2SO2↑(2)④ ② ① ③(3)验证产物中有SO2气体 将产物中的SO2全部氧化吸收 确认产物中的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吸收(4)无水硫酸铜(或变色硅胶) 水蒸气 由于产物通过①③时会带出水蒸气,所以②必须在①③之前(5)澄清石灰水 CO2(二氧化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鲁科版第4节 海水中的化学元素第2课时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的是,将KCl和KBr的混合物1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科版必修1第3节 硫的转化第2课时课时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以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是,45 ml,在通常情况下,A是固体单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