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测评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7077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测评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7077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测评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70772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章测评(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Na—23 Mg—24 S—32 Cu—64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十分重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A.食盐、淡水 B.钠、镁C.烧碱、氯气 D.溴、碘解析海水蒸发结晶得食盐,蒸馏得淡水,均为物理变化,A项正确;电解熔融的氯化钠、氯化镁制得钠、镁,均为化学变化,B项错误;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为化学变化,C项错误;海水中溴元素和碘元素以Br-和I-的形式存在,以海水为原料制备溴、碘需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答案A2.用于飞机制造业的重要材料是( )A.不锈钢 B.Cu—Sn合金C.Mg—Al合金 D.Al—Si合金解析Mg—Al合金质量轻、强度高,是制飞机、汽车等的理想材料。答案C3.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都可用铝制容器贮存B.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小C.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D.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增大解析浓硫酸吸水质量增大,B项错误;浓硫酸常温下与铜不反应,C项错误;浓硫酸吸水、浓硝酸挥发都会使酸液的浓度减小,D项错误。答案A4.下列有关物质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浓氨水、浓硝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凉处B.液溴易挥发,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加水封C.在储存铵态化肥时,应密封包装并放在阴凉通风处D.碘易升华,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并置于阴凉处解析A项,浓氨水和浓硝酸易挥发、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B项,液溴易挥发且有毒,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可加水封;C项,铵态化肥易分解,应置于阴凉通风处;D项,碘单质为固体,应保存在广口瓶中,方便取出。答案D5.向含有KI、NaBr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充分反应。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剩余的固体物质是( )A.KI和NaBr B.KCl和NaClC.KCl和NaBr D.KCl、NaCl和I2解析向含有NaBr、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充分反应,发生反应:Cl2+2KI2KCl+I2,Cl2+2NaBr2NaCl+Br2,蒸干并灼烧时Br2易挥发,I2易升华,最后剩余的固体为KCl和NaCl,B项正确。答案B6.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H2SO3、N)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退色 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后,溶液略显橙色,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对上述物质不能确认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A.Br- B.SC.H2SO3 D.N解析①加热产生使品红溶液退色的气体,则溶液中含有H2SO3。②加碱后加热产生NH3,说明有N。③加入氯水后,溶液略显橙色,说明原溶液中有Br-,再加入BaCl2有不溶于HNO3的沉淀,说明此时溶液中含有S,但Cl2能将H2SO3氧化为H2SO4,故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S。答案B7.导学号50534128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选项气体abcANO2浓硝酸铜片NaOH溶液BSO2浓硫酸Cu酸性KMnO4溶液CCO2稀盐酸CaCO3浓硫酸DNH3浓氨水生石灰碱石灰 解析A项不能用NaOH溶液提纯NO2,因NO2与NaOH溶液反应;B项铜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D项 NH3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H3。答案C8.某稀溶液中含4 mol KNO3和2.5 mol H2SO4,向其中加入1.5 mol Fe粉,充分反应后产生的NO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36 L B.28 LC.224 L D.11.2 L解析硝酸钾与硫酸的混合液,就相当于存在稀硝酸,与铁反应时离子方程式为Fe+4H++NFe3++NO↑+2H2O,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知1.5mol铁过量、5molH+不足,计算时以氢离子的量来算,5molH+反应生成1.25mol的NO,NO的体积为1.25mol×22.4L·mol-1=28L。反应后继续发生Fe+2Fe3+3Fe2+,但不再生成气体。答案B9.将X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气体,有沉淀生成,X、Y不可能是( )选项XYASO2H2SBCl2CO2CNH3CO2DSO2Cl2 解析A选项,SO2+2H2S3S↓+2H2O,正确;B选项,CO2不与BaCl2发生反应,错误;C选项,NH3+H2ONH3·H2O、2NH3·H2O+CO2(NH4)2CO3+H2O、(NH4)2CO3+BaCl2BaCO3↓+2NH4Cl,正确;D选项,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H2SO4+BaCl2BaSO4↓+2HCl,正确。答案B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共热:N+S+Ba2++OH-BaSO4↓+NH3↑+H2OB.氯化铵溶液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N+OH-NH3·H2OC.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共热:N+OH-NH3↑+H2OD.碳酸铵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C+CO2+H2OHC解析A项中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S+Ba2++2OH-BaSO4↓+2NH3↑+2H2O;B项中反应原理正确,且符合离子方程式书写要求;C项中反应物均为固体,不能书写离子方程式;D项中电荷不守恒、质量不守恒。答案B11.导学号505341291.52 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 mL、密度为1.40 g·mL-1、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 120 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1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 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 mol·L-1C.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D.得到2.54 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0 mL解析A.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NaOH,生成Mg(OH)2和Cu(OH)2沉淀,固体质量增加的是OH-的质量,且有n(OH-)=n(e-),设合金中镁、铜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有 解得则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该硝酸的浓度c==14.0mol·L-1。C.NO2和N2O4都来自硝酸,设混合气体中NO2的物质的量为x,根据电子守恒得:x+(0.05mol-x)×2=,x=0.04mol,NO2的体积分数为80%。D.硝酸的物质的量为50×10-3L×14.0mol·L-1=0.7mol,加入氢氧化钠后溶液中溶质只有NaNO3,所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640mL。答案D12.氮及其化合物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B.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C.上述所有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氮气可在足量的氧气中通过一步反应生成NO2解析N2与O2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NO,NO与O2转化为NO2,即N2与O2不能一步转化为NO2,故D项不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3.(12分)由海水可以制备金属镁,其流程如下所示:(1)海水提镁要用到海滩上的贝壳,贝壳的作用是 ,贝壳所经历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 (2)Mg(OH)2沉淀中混有的Ca(OH)2应怎样除去?写出实验步骤: 。 (3)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个步骤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溶解时: 。 过滤时: 。 蒸发时: 。 解析以海水为原料制备金属镁,其流程为:海水→Mg(OH)2→MgCl2·6H2O→MgCl2→Mg。答案(1)用来制反应所需的碱 CaCO3CaO+CO2↑,CaO+H2OCa(OH)2(2)加入MgCl2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水洗涤(3)搅拌,加速溶解 引流,防止液体洒出 搅拌,防止液滴飞溅14.导学号50534130(14分)资料显示:“氨气可在纯氧中安静燃烧……”某校化学小组学生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图中铁夹等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氨气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实验。(1)用装置A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大试管内碳酸盐的化学式是 ,碱石灰的作用是 。 (2)将产生的氨气与过量的氧气通到装置B(催化剂为铂石棉)中,用酒精喷灯加热。氨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试管内气体变为红棕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将过量的氧气与装置A产生的氨气分别从a、b两管进气口通入到装置C中,并在b管上端点燃氨气。①两气体通入的先后顺序是 ,其理由是 。 ②氨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NH4)2CO3(或NH4HCO3) 吸收水和二氧化碳(2)4NH3+5O24NO+6H2O 2NO+O22NO2(3)①先通入O2,后通入NH3 若先通入NH3,NH3在空气中不能点燃,逸出会造成污染②4NH3+3O22N2+6H2O15.(14分)在已经提取NaCl、Br2、Mg等化学物质的富碘卤水中,采取下面的工艺流程生产单质碘。试回答下列问题:(1)乙、丁中溶质的化学式:乙. ,丁. 。 (2)第④步操作中用稀硫酸浸洗的目的是 (填字母)。 A.除去未反应的NB.除去未反应的I-C.除去未反应的FeD.除去碱性物质(3)第⑦步操作可供提纯I2的两种方法是 和 (不要求写具体步骤)。 (4)实验室检验I2的方法是 。 (5)甲物质见光容易分解变黑,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答案(1)FeI2 FeCl3 (2)C (3)萃取 蒸馏 (4)取样品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则说明试样中含有I2 (5)2AgI2Ag+I216.(12分)某氮肥NH4HCO3中混有少量(NH4)2CO3,现采用下列方案测定该氮肥中(NH4)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5.7 g上述样品与2.0 mol·L-1 NaOH溶液混合,完全溶解后,低温加热使其充分反应(该温度下铵盐不分解),并使生成的氨气全部被硫酸吸收,测得氨气的质量与所用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点前样品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为使生成的氨气被硫酸吸收时不发生倒吸,可以选用下列装置中的 。 (3)样品中(NH4)2CO3的质量分数是 %(保留一位小数)。 (4)当V[NaOH(aq)]=50 mL时,生成NH3的质量为 。 答案(1)HC+OH-C+H2O(2)ABD(3)16.8(4)0.68 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4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产品或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有一根粗铝条含铁和硅两种杂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鲁科版第4节 海水中的化学元素第2课时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的是,将KCl和KBr的混合物1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第3节 硫的转化第1课时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