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ABC≌DEF,点B,有下列说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四章三角形难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所给的各组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11,13 B.5,12,7 C.5,5,11 D.5,12,132、如图,已知为的外角,,,那么的度数是( )A.30° B.40° C.50° D.60°3、下列三角形与下图全等的三角形是( )A. B. C. D.4、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3,6 B.2,4,7 C.3,3,5 D.3,3,75、如图,工人师傅在安装木制门框时,为防止变形,常常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条,这样做的数学依据是(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三角形具有稳定性D.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6、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cm和3cm,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A.6cm B.5cm C.3cm D.1cm7、如图,ABC≌DEF,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若BC=7,EC=4,则CF的长是( )A.2 B.3 C.4 D.78、有下列说法:①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②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与顶角互余;③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④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个.A.1 B.2 C.3 D.49、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点A在DF的延长线上,∠D=∠BAC=90°,∠E=30°,∠C=45°,若BC//DA,则∠ABF的度数为( )A.15° B.20° C.25° D.30°10、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B=35°,则∠BAD=( )A.110° B.70° C.55° D.35°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ABC中,AB平分∠DAC,AB⊥BC,垂足为B,若∠ADC与∠ACB互补,BC=5,则CD的长为_________.2、如图,点,在直线上,且,且,过,,分别作,,,若,,,则的面积是______.3、如图,PA=PB,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___________,使得△PAD≌△PBC.4、如图,AB,CD相交于点O,,请你补充一个条件,使得,你补充的条件是______.5、在△ABC中,已知∠B是∠A的2倍,∠C比∠A大20°,则∠A=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1、如图,在中,,,点D是内一点,连接CD,过点C作且,连接AD,BE.求证:.2、如图,在△ABC中,AD⊥BE,∠DAC=10°,AE是∠BAC的外角∠MAC的平分线,BF平分∠ABC交AE于点F,求∠AFB的度数.3、命题:如图,已知,共线,(1),那么.(1)从①和②两个条件中,选择一个填入横线,使得上述命题为真命题,你选择的条件为_______(填序号);(2)根据你选择的条件,判定的方法是________;(3)根据你选择的条件,完成的证明.4、已知:如图,∠ABC=∠DCB,∠1=∠2.求证AB=DC.5、如图,在中,AD平分,于点E.求证:.6、如图是由边长为1的小等边三角形构成的网格,每个小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为格点,线段的端点都在格点上.要求以为边画一个等腰,且使得点为格点.请在下面的网格图中画出3种不同的等腰.7、如图,E为AB上一点,BD∥AC,AB=BD,AC=BE.求证:BC=DE.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点E在BC上,连接DE、AC相交于点F,∠BAE=∠CAD,AB=AE,AD=AC.(1)求证:∠DEC=∠BAE;(2)如图2,当∠BAE=∠CAD=30°,AD⊥AB时,延长DE、AB交于点G,请直接写出图中除△ABE、△ADC以外的等腰三角形.9、如图,在中,、分别是上的高和中线,,,求的长.10、针对于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这条性质,老师带领同学们做了进一步的猜想和证明,提问:如果一个三角形中,一个角的平分线和它所对的边的中线重合,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已知:在△ABC中,AD 平分∠CAB,交BC 边于点 D,且CD=BD,求证:AB=AC.以下是甲、乙两位同学的作法.甲:根据角平分线和中线的性质分别能得出一组角等和一组边等,再加一组公共边,可证△ACD≌△ABD,所以这个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乙:延长AD到E,使DE=AD,连接BE,可证△ACD≌△EBD,依据已知条件可推出AB=AC,所以这个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1)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人都正确 B.甲正确,乙错误 C.甲错误,乙正确(2)选择一种你认为正确的作法,并证明.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判断选择即可.【详解】∵2+11=13,∴A不符合题意;∵5+7=12,∴B不符合题意;∵5+5=10<11,∴C不符合题意;∵5+12=17>13,∴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构成三角形的条件,熟练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解:∵∠ACD=60°,∠B=20°,∴∠A=∠ACD−∠B=60°−20°=40°,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关键是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解答.3、C【分析】根据已知的三角形求第三个内角的度数,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由题可知,第三个内角的度数为,A.只有两边,故不能判断三角形全等,故此选项错误;B.两边夹的角度数不相等,故两三角形不全等,故此选项错误;C.两边相等且夹角相等,故能判断两三角形全等,故此选项正确;D. 两边夹的角度数不相等,故两三角形不全等,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4、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逐项判断即可求解.【详解】解:A、因为 ,所以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因为 ,所以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因为 ,所以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因为 ,所以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5、C【分析】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工人师傅在安装木制门框时,为防止变形,常常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条,这样做的数学依据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熟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是解题的关键.6、C【分析】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求解.【详解】解:设第三边长为xcm,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3-2<x<3+2,解得:1<x<5,只有C选项在范围内.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掌握第三边的范围是:大于已知的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7、B【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根据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ABC≌DEF,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BC=7,EC=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B【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断即可.【详解】解:①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说法正确;②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与底角互余,原说法错误;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在它的对称轴上,原说法错误;④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说法正确.综上,正确的有①④,共2个,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A【分析】先求出∠EFD=60°,∠ABC=45°,由BC∥AD,得到∠EFD=∠FBC=60°,则∠ABF=∠FBC-∠ABC=15°.【详解】解:∵∠D=∠BAC=90°,∠E=30°,∠C=45°,∴∠EFD=60°,∠ABC=45°,∵BC∥AD,∴∠EFD=∠FBC=60°,∴∠ABF=∠FBC-∠ABC=15°,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平行线的性质,熟知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是解题的关键.10、C【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AD⊥BC,然后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解答.【详解】解:∵AB=AC,D是BC的中点,∴AD⊥BC,∵∠B=35°,∴∠BAD=90°−35°=55°.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是基础题,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0【分析】构造,再证得,求得EB=BC,再通过等量代换、等角的补角相等求得∠E=∠CDE,则CE=2BC=10.【详解】解:延长AD.和CB交于点E.∵AB平分∠DAC∴∠EAB=∠CAB又∵∴∠ABE=∠ABC又∵AB=AB∴∴BC=EB=5,∠E=∠ACB, 又∵∴∠ACB=∠CDE∴∠E=∠CDE∴.CD=CE又∵CE=2BC=10∴CD=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角的补角相等,能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找到角与角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5【分析】根据AAS证明△EFA≌△AGB,△BGC≌△CHD,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1)∵EF⊥FG,BG⊥FG,∴∠EFA=∠AGB=90°,∴∠AEF+∠EAF=90°,又∵AE⊥AB,即∠EAB=90°,∴∠BAG+∠EAF=90°,∴∠AEF=∠BAG,在△AEC和△CDB中,,∴△EFA≌△AGB(AAS);同理可证△BGC≌△CHD(AAS),∴AG=EF=6,CG=DH=4,∴S△ABC=ACBG=(AG+GC)BG=(6+4)3=15.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3、∠D=∠C或∠PAD=∠PBC或∠DBC=∠CAD或PD=PC 或AC=BD.【分析】已有∠P是公共角和边PA=PB,根据全等三角全等的条件,利用AAS需要添加∠D=∠C,根据ASA需要添加∠PAD=∠PBC或∠DBC=∠CAD,根据边角边需要添加 PD=PC 或PC=PD.填入一个即可.【详解】解:∵PA=PB,∠P是公共角,∴根据AAS可以添加∠D=∠C,,在△PAD和△PBC中,∵PA=PB,∠P是公共角,∠D=∠C,∴△PAD≌△PBC(AAS).根据ASA可以添加∠PAD=∠PBC,在△PAD和△PBC中,∵PA=PB,∠P是公共角,∠PAD=∠PBC,∴△PAD≌△PBC(ASA).根据ASA可以添加∠DBC=∠CAD,∴180°-∠DBC=180°-∠CAD,即∠PAD=∠PBC,在△PAD和△PBC中,∵PA=PB,∠P是公共角,∠PAD=∠PBC,∴△PAD≌△PBC(ASA).根据SAS可添加PD=PC在△PAD和△PBC中,∵PA=PB,∠P是公共角,PD=PC,∴△PAD≌△PBC(SAS).根据SAS可添加BD=AC,∵PA=PB,BD=AC,∴PA+AC=PB+BD即PC=PD,在△PAD和△PBC中,∵PA=PB,∠P是公共角,PD=PC,∴△PAD≌△PBC(SAS).故答案为:∠D=∠C或∠PAD=∠PBC或∠DBC=∠CAD或PD=PC 或AC=BD.【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添加条件,掌握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与定理是解题关键.4、(答案不唯一)【分析】在与中,已经有条件: 所以补充可以利用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详解】解:在与中, 所以补充: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利用边边边公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是解本题的关键.5、40°【分析】根据已知得出∠B=2∠A,∠C=∠A+20°,代入∠A+∠B+∠C=180°得出方程∠A+2∠A+∠A+20°=180°,求出即可.【详解】解:∵∠B是∠A的2倍,∠C比∠A大20°,∴∠B=2∠A,∠C=∠A+20°,∵∠A+∠B+∠C=180°,∴∠A+2∠A+∠A+20°=180°,∴∠A=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用了方程思想.三、解答题1、证明见解析.【分析】先根据角的和差可得,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证出,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证.【详解】证明:,,,,,在和中,,,.【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2、∠AFB=40°.【分析】由题意易得∠ADC=90°,∠ACB=80°,然后可得,进而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求解.【详解】解:∵AD⊥BE,∴∠ADC=90°,∵∠DAC=10°,∴∠ACB=90°﹣∠DAC=90°﹣10°=80°,∵AE是∠MAC的平分线,BF平分∠ABC,∴,又∵∠MAE=∠ABF+∠AFB,∠MAC=∠ABC+∠ACB,∴∠AFB=∠MAE﹣∠ABF=.【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3、(1)①(2)SAS(3)见解析【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析得出答案;(2)根据(1)直接填写即可;(3)利用SAS进行证明.(1)解:∵,∴∠A=∠F,∵AC=EF,∴当时,可根据SAS证明;当时,不能证明,故答案为:①;(2)解:当时,可根据SAS证明,故答案为:SAS;(3)证明:在△ABC和△FDE中,,∴.【点睛】此题考查了添加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正确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4、见解析【分析】由“ASA”可证△ABO≌△DCO,可得结论.【详解】证明:如图,记的交点为 ∵∠ABC=∠DCB,∠1=∠2,又∵∠OBC=∠ABC−∠1,∠OCB=∠DCB−∠2,∴∠OBC=∠OCB,∴OB=OC,在△ABO和△DCO中,,∴△ABO≌△DCO(ASA),∴AB=DC.【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本题的关键.5、证明见解析.【分析】延长CE交AB于F,求出∠AEC=∠AEF,∠FAE=∠CAE,根据ASA证△FAE≌△CAE,推出∠ACE=∠AFC,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AFC=∠B+∠ECD,代入即可.【详解】证明:延长CE交AB于F,∵CE⊥AD,∴∠AEC=∠AEF,∵AD平分∠BAC,∴∠FAE=∠CAE,在△FAE和△CAE中,∵ ,∴△FAE≌△CAE(ASA),∴∠ACE=∠AFC,∵∠AFC=∠B+∠ECD,∴∠ACE=∠B+∠EC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点,关键是作辅助线后求出∠AFC=∠ACE.6、答案见解析【分析】AB为4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因此只要找到另一腰也4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即可【详解】解:如图,……[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绘图,掌握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性质即可.7、见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详解】证明:∵,∴. 在和中,,∴,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8、(1)见解析;(2)△AEF、△ADG、△DCF、△ECD【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得到∠BAE=∠CA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D=∠AB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C=∠AEB,于是得到结论;(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证明:(1)如图1,∵∠BAE=∠CAD, ∴∠BAE+∠CAE=∠CAD+∠CAE,即∠BAC=∠EAD,在△AED与△ABC中,∴△AED≌△ABC,∴∠AED=∠ABC,∵∠BAE+∠ABC+∠AEB=180°,∠CED+∠AED+∠AEB=180°,∵AB=AE,∴∠ABC=∠AEB,∴∠BAE+2∠AEB=180°,∠CED+2∠AEB=180°,∴∠DEC=∠BAE;(2)解:如图2, ①∵∠BAE=∠CAD=30°,∴∠ABC=∠AEB=∠ACD=∠ADC=75°,由(1)得:∠AED=∠ABC=75°,∠DEC=∠BAE=30°,∵AD⊥AB,∴∠BAD=90°,∴∠CAE=30°,∴∠AFE=180°−30°−75°=75°,∴∠AEF=∠AFE, ∴△AEF是等腰三角形, ②∵∠BEG=∠DEC=30°,∠ABC=75°,∴∠G=45°,在Rt△AGD中,∠ADG=45°,∴△AD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③∠CDF=75°−45°=30°,∴∠DCF=∠DFC=75°,∴△D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④∵∠CED=∠EDC=30°,∴△ECD是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6cm【分析】先根据中线的定义结合已知条件求得AB,然后再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是边上的中线,∴是的中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掌握三角形中线的定义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10、(1)C ;(2)见解析【分析】(1)甲同学证明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没有边边角的判定,故错误,而乙的证明则正确,因此可作出判断;(2)按照乙的分析方法进行即可.【详解】(1)甲同学证明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角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故错误,而乙的证明则正确,故选C;(2)依据题意,延长AD至E,使DE=AD,连接BE,如图. ∵D为BC中点.∴. 在△CAD和△BED中∴△CAD≌△BED(SAS).∴,∵AD平分∠BAC,∴∴∴ ∴AB=AC∴△ABC为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构造辅助线得到全等三角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三个说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长方形纸片ABCD,点E,如图,点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练习,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为估计池塘岸边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