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四章三角形定向测评试卷(无超纲带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四章三角形定向测评试卷(无超纲带解析)第1页
    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四章三角形定向测评试卷(无超纲带解析)第2页
    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四章三角形定向测评试卷(无超纲带解析)第3页
    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沪教版 (五四制)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沪教版 (五四制)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三个说法,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四章三角形定向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若三条线段中a=3,b=5,c为奇数,那么以a、b、c为边组成的三角形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已知:如图,∠ACD是△ABC的外角.求证:∠ACD=∠A+∠B.
    证法1:如图,
    ∵∠A=70°,∠B=63°,
    且∠ACD=133°(量角器测量所得)
    又∵133°=70°+63°(计算所得)
    ∴∠ACD=∠A+∠B(等量代换).
    证法2:如图,
    ∵∠A+∠B+∠ACB=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又∵∠ACD+∠ACB=180°(平角定义),
    ∴∠ACD+∠ACB=∠A+∠B+∠ACB(等量代换).
    ∴∠ACD=∠A+∠B(等式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法1用特殊到一般法证明了该定理
    B.证法1只要测量够100个三角形进行验证,就能证明该定理
    C.证法2还需证明其他形状的三角形,该定理的证明才完整
    D.证法2用严谨的推理证明了该定理
    3、在△ABC中,∠A=∠B=∠C,则∠C=(  )
    A.70° B.80° C.100° D.120°
    4、下列三个说法:
    ①有一个内角是30°,腰长是6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②有一个内角是120°,底边长是3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③有两条边长分别为5,12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3 B.2 C.1 D.0
    5、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的两边长为,,则它的周长为( )
    A. B. C. D.或
    6、如图,已知为的外角,,,那么的度数是( )

    A.30° B.40° C.50° D.60°
    7、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互相重合
    B.一个三角形被截成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度
    C.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D.在ABC中,,则ABC为直角三角形
    8、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和7cm,则下列长度的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
    A.3cm B.4cm C.7cm D.10cm
    9、如图,钝角中,为钝角,为边上的高,为的平分线,则与、之间有一种等量关系始终不变,下面有一个规律可以表示这种关系,你发现的是( )

    A. B.
    C. D.
    10、如图,ABC≌DEF,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若BC=7,EC=4,则CF的长是( )

    A.2 B.3 C.4 D.7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在△ABC中,CA=CB,∠ACB=120°,E为AB上一点,∠DCE=∠DAE=60°,AD=2.4,BE=7,则DE=_____.

    2、如图,∠ACB=90°,AC=BC,AD⊥CD于点D,BE⊥CD于点E,有下面四个结论:① △CAD≌△BCE; ② ∠ABE=∠BAD; ③ AB=CD; ④ CD=AD+DE.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

    3、如图,为△ABC的中线,为△的中线,为△的中线,……按此规律,为△的中线.若△ABC的面积为8,则△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

    4、如图,在等边△ABC中,E为AC边的中点,AD垂直平分BC,P是AD上的动点.若AD=6,则EP+CP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

    5、如图,△ABC中,AB平分∠DAC,AB⊥BC,垂足为B,若∠ADC与∠ACB互补,BC=5,则CD的长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
    1、如图,在△ABC中,∠BAC=90°,AB=AC,射线AE交BC于点P,∠BAE=15°;过点C作CD⊥AE于点D,连接BE,过点E作EF∥BC交DC的延长线于点F.
    (1)求∠F的度数;
    (2)若∠ABE=75°,求证:BE∥CF.

    2、在复习课上,老师布置了一道思考题:如图所示,点M,N分别在等边的边上,且,,交于点Q.求证:.同学们利用有关知识完成了解答后,老师又提出了下列问题:

    (1)若将题中“”与“”的位置交换,得到的是否仍是真命题?请你给出答案并说明理由.
    (2)若将题中的点M,N分别移动到的延长线上,是否仍能得到?请你画出图形,给出答案并说明理由.
    3、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

    (1)如图(1),若∠DCE=33°,则∠BCD= ,∠ACB= .
    (2)如图(1),猜想∠ACB与∠DCE的大小有何特殊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2),若是两个同样的直角三角板60°锐角的顶点A重合在一起,则∠DAB与∠CAE的数量关系为 .
    4、如图,在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BE与CD交于点F,,,.求和的度数.

    5、阅读下面材料:活动1利用折纸作角平分线
    ①画图:在透明纸片上画出(如图1-①);②折纸:让的两边QP与QR重合,得到折痕QH(如图1-②);③获得结论:展开纸片,QH就是的平分线(如图1-③).

    活动2利用折纸求角
    如图2,纸片上的长方形ABCD,直线EF与边AB,CD分别相交于点E,F.将对折,点A落在直线EF上的点处,折痕EN与AD的交点为N;将对折,点B落在直线EF上的点处,折痕EM与BC的交点为M.这时的度数可知,而且图中存在互余或者互补的角.
    解答问题:(1)求的度数;
    (2)①图2中,用数字所表示的角,哪些与互为余角?
    ②写出的一个补角.
    解:(1)利用活动1可知,EN是的平分线,EM是的平分线,所以 , .由题意可知,是平角.所以(∠ +∠ )= °.
    (2)①图2中,用数字所表示的角,所有与互余的角是: ;
    ②的一个补角是 .

    6、如图,已知AB=AC,AD=AE,BD和CE相交于点O.求证:OB=OC.

    7、中,,以点为中心,分别将线段,逆时针旋转得到线段,,连接,延长交于点.
    (1)如图1,若,的度数为________;

    (2)如图2,当吋,
    ①依题意补全图2;
    ②猜想与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8、如图,在等边中,D为BC边上一点,连接AD,将沿AD翻折得到,连接BE并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CF.

    (1)若,求的度数;
    (2)若,求的大小;
    (3)猜想CF,BF,A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9、如图,已知△ABC≌△DEB,点E在AB上,AC与BD交于点F,AB=6,BC=3,∠C=55°,∠D=25°.
    (1)求AE的长度;
    (2)求∠AED的度数.

    10、如图,点C是线段AB上一点,与都是等边三角形,连接AE,BF.

    (1)求证:;
    (2)若点M,N分别是AE,BF的中点,连接CM,MN,NC.
    ①依题意补全图形;
    ②判断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到合题意的边,进而求得三角形的个数.
    【详解】
    解:c的范围是:5﹣3<c<5+3,即2<c<8.
    ∵c是奇数,
    ∴c=3或5或7,有3个值.
    则对应的三角形有3个.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2、D
    【分析】
    利用测量的方法只能是验证,用定理,定义,性质结合严密的逻辑推理推导新的结论才是证明,再逐一分析各选项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证法一只是利用特殊值验证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证法2才是用严谨的推理证明了该定理,
    故A不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证法1测量够100个三角形进行验证,也只是验证,不能证明该定理,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的验证与证明,理解验证与证明的含义及证明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3、D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①,进而根据已知条件,将代入①即可求得
    【详解】
    解:∵在△ABC中,,∠A=∠B=∠C,

    解得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4、C
    【分析】
    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判断即可.
    【详解】
    解:①当一个是底角是30°,一个是顶角是30°时,两三角形就不全等,故本选项错误;
    ②有一个内角是120°,底边长是3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本选项正确;
    ③当一条直角边为12,一条斜边为12时,两个直角三角形不全等,故本选项错误;正确的只有1个,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5、D
    【分析】
    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两边分别为和,但没有明确哪是底边,哪是腰,所以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
    【详解】
    解:当4为底时,其它两边都为5,
    4、5、5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
    当4为腰时,其它两边为4和5,
    4、4、5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
    综上所述,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或.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对于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若条件中没有明确哪边是底哪边是腰时,应在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前提下分类讨论.
    6、B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
    解:∵∠ACD=60°,∠B=20°,
    ∴∠A=∠ACD−∠B=60°−20°=40°,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关键是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解答.
    7、C
    【分析】
    分别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判断.
    【详解】
    A.等腰三角形中顶角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故此选项错误;
    B.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故此选项错误;
    C.有两个角是60°,则第三个角为,所以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
    D.设,则,故,解得,所以,,此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定义以及三角形内角和,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8、C
    【分析】
    设三角形第三边的长为x cm,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出x的取值范围,找出符合条件的x的值即可.
    【详解】
    解:设三角形的第三边是xcm.则
    7-3<x<7+3.
    即4<x<10,
    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此类求三角形第三边的范围的题,实际上就是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列出不等式,然后解不等式即可.
    9、B
    【分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依次推理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由三角形内角和知∠BAC=180°-∠2-∠1,
    ∵AE为∠BAC的平分线,
    ∴∠BAE=∠BAC=(180°-∠2-∠1).
    ∵AD为BC边上的高,
    ∴∠ADC=90°=∠DAB+∠ABD.
    又∵∠ABD=180°-∠2,
    ∴∠DAB=90°-(180°-∠2)=∠2-90°,
    ∴∠EAD=∠DAB+∠BAE=∠2-90°+(180°-∠2-∠1)=(∠2-∠1).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外角性质及三角形的高的定义,解答的关键是找到已知角和所求角之间的联系.
    10、B
    【分析】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根据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解:ABC≌DEF,

    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BC=7,EC=4,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4.6
    【分析】
    在AB上截取BF=AD,连接CF,通过证明△ADC≌△BFC,可得∠ACD=∠BCF,CD=CF,由“SAS”可得△DCE≌△FCE,可得DE=EF,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
    解:如图,在AB上截取BF=AD,连接CF,

    ∵CA=CB,∠ACB=120°,
    ∴∠CAB=∠CBA=30°,
    ∵∠DAE=60°
    ∴∠DAC=∠DAE﹣∠CAB=30°
    ∴∠DAC=∠CBA,且AD=BF,AC=BC
    ∴△ADC≌△BFC(SAS)
    ∴∠ACD=∠BCF,CD=CF,
    ∵∠ACB=∠ACE+∠ECF+∠BCF=∠ACE+∠ECF+∠ACD=∠DCE+∠ECF=120°
    ∴∠ECF=60°=∠DCE,且CE=CE,DC=CF
    ∴△DCE≌△FCE(SAS)
    ∴DE=EF
    ∴DE=BE﹣BF=BE﹣AD=7﹣2.4=4.6,
    故答案为4.6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添加恰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
    2、①②④
    【分析】
    由∠ACB=90°,BE⊥CD,AD⊥CD,得到∠ACD+∠BCE=90°,∠ADC=∠CEB=90°,则∠ACD+∠CAD=90°,AD∥BE,即可判断②,即可利用AAS证明△CAD≌△BCE,即可判断①;则AD=CE,得到CD=CE+DE=AD+DE,即可判定④;由AB>AC>CD,得到AB≠CD,即可判断③.
    【详解】
    解:∵∠ACB=90°,BE⊥CD,AD⊥CD,
    ∴∠ACD+∠BCE=90°,∠ADC=∠CEB=90°,
    ∴∠ACD+∠CAD=90°,AD∥BE,
    ∴∠CAD=∠BCE,∠ABE=∠BAD,故②正确;
    又∵AC=CB,
    ∴△CAD≌△BCE(AAS),故①正确;
    ∴AD=CE,
    ∴CD=CE+DE=AD+DE,故④正确,
    ∵AB>AC>CD,
    ∴AB≠CD,故③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④.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3、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中线性质,可得△的面积=,△的面积=,……,进而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由题意得:△的面积=,△的面积=,……,△的面积==.
    故答案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中线的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的面积平分,是解题的关键.
    4、6
    【分析】
    要求EP+CP的最小值,需考虑通过作辅助线转化EP,CP的值,从而找出其最小值求解.
    【详解】
    解:作点E关于AD的对称点F,连接CF,

    ∵△ABC是等边三角形,AD是BC边上的中垂线,
    ∴点E关于AD的对应点为点F,
    ∴CF就是EP+CP的最小值.
    ∵△ABC是等边三角形,E是AC边的中点,
    ∴F是AB的中点,
    ∴CF=AD=6,
    即EP+CP的最小值为6,
    故答案为6.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轴对称等知识,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和轴对称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
    5、10
    【分析】
    构造,再证得,求得EB=BC,再通过等量代换、等角的补角相等求得∠E=∠CDE,则CE=2BC=10.
    【详解】
    解:延长AD.和CB交于点E.

    ∵AB平分∠DAC
    ∴∠EAB=∠CAB
    又∵
    ∴∠ABE=∠ABC
    又∵AB=AB

    ∴BC=EB=5,∠E=∠ACB,
    又∵
    ∴∠ACB=∠CDE
    ∴∠E=∠CDE
    ∴.CD=CE
    又∵CE=2BC=10
    ∴CD=10
    故答案为:1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角的补角相等,能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找到角与角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1);(2)证明见详解.

    【分析】
    (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由各角之间的关系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最后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
    (2)由题意及各角之间的关系可得,得出,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
    【详解】
    解:(1)∵,,,
    ∴,,
    ∵,
    ∴,,
    ∴,
    ∴,
    ∵,
    ∴,,
    ∴;
    (2)∵,,
    ∴,
    由(1)可得,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点睛】
    题目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
    2、
    (1)仍是真命题,证明见解析
    (2)仍能得到,作图和证明见解析
    【分析】
    (1)由角边角得出和全等,对应边相等即可.
    (2)由(1)问可知BM=CN,故可由边角边得出和全等,对应角相等,即可得出.
    (1)




    在和中有



    故结论仍为真命题.
    (2)
    ∵BM=CN
    ∴CM=AN
    ∵AB=AC,,
    在和中有




    故仍能得到,如图所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从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可知,要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知道这两个三角形分别有三个元素(其中至少一个元素是边)对应相等,这样就可以利用题目中的已知边角迅速、准确地确定要补充的边角,有目的地完善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从而得到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思路.
    3、(1)57°,147°;(2)∠ACB=180°-∠DCE,理由见解析;(3)∠DAB+∠CAE=120°
    【分析】
    (1)根据角的和差定义计算即可.
    (2)利用角的和差定义计算即可.
    (3)利用特殊三角板的性质,角的和差定义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1)由题意,


    故答案为:57°,147°.
    (2)∠ACB=180°-∠DCE,
    理由如下:
    ∵ ∠ACE=90°-∠DCE,∠BCD=90°-∠DCE,
    ∴ ∠ACB=∠ACE+∠DCE+∠BCD
    =90°-∠DCE+∠DCE+90°-∠DCE
    =180°-∠DCE.
    (3)结论:∠DAB+∠CAE=120°.
    理由如下:
    ∵∠DAB+∠CAE=∠DAE+∠CAE+∠BAC+∠CAE=∠DAC+∠EAB,
    又∵∠DAC=∠EAB=60°,
    ∴∠DAB+∠CAE=60°+60°=120°.
    故答案为:∠DAB+∠CAE=120°.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的和差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4、87°,40°
    【分析】
    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
    解:∵,,
    ∴,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和外角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准确识图,理清角之间的关系,准确进行计算.
    5、(1),,,90;(2)①∠1、∠2;②∠CME或∠NEB.
    【分析】

    【详解】
    解:(1)∵折叠
    ∴EN是的平分线,EM是的平分线,
    ∴∠NEA=∠NEA′=,∠BEM=∠B′EM=,
    ∵是平角.
    ∴∠NEM=∠NEA′+∠B′EM==+,
    故答案为:,,,90;

    (2)①∵∠1=∠2,∠A′EN=∠3,∠NEM=90°,
    ∴∠A′EN+∠1=∠NEM=90°,
    ∴互为余角为∠1和∠2,
    故答案为:∠1、∠2;
    ②∵∠A′EN=∠3,∠3+∠NEB=180°,
    ∴∠A′EN的补角为∠NEB.
    ∵∠B=90°,
    ∴∠2+∠EMB=90°,
    ∴∠3=∠EMB,
    ∵∠CME+∠EMB=180°,
    ∴∠3+∠CME=180°,
    ∴∠A′EN的补角为∠CME,
    ∴∠A′EN的补角为∠CME或∠NEB.
    故答案为∠CME或∠NEB.
    【点睛】
    本题考查折叠性质,平角,角平分线,余角性质,补角性质,掌握折叠性质,平角,角平分线,余角性质,补角性质是解题关键.
    6、见解析
    【分析】
    根据SAS证明△AEC与△ADB全等,进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
    证明:在△AEC与△ADB中,

    ∴△AEC≌△ADB(SAS),
    ∴∠ACE=∠ABD,
    ∵AB=AC,
    ∴∠ABC=∠ACB,
    ∴∠OBC=∠OCB,
    ∴OB=O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EC≌△ADB是本题的关键.
    7、
    (1)120°
    (2)①图形见解析;②
    【分析】
    (1)根据进而判断出点E在边AB上,得出△ADE≌△ABC(SAS),进而得出∠AED=∠ACB=90°最后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2)①依题意补全图形即可;②先判断出△ADE≌△ABC(SAS),进而得出∠AEF=90°,即可判断出Rt△AEF≌Rt△ACF,进而求出∠CAF=∠CAE=30°,即可得出结论.
    (1)
    (1)如图1,

    在Rt△ABC中,∠B=30°,
    ∴∠BAC=60°,
    由旋转知,∠CAE=60°=∠CAB,
    ∴点E在边AB上,
    ∵AD=AB,AE=AC,
    ∴△ADE≌△ABC(SAS),
    ∴∠AED=∠ACB=90°,
    ∴∠CFE=∠B+∠BEF=30°+90°=120°,
    故答案为120°;
    (2)
    (2)①依题意补全图形如图2所示,

    ②如图2,连接AF,
    ∵∠BAD=∠CAE,
    ∴∠EAD=∠CAB,
    ∵AD=AB,AE=AC,
    ∴△ADE≌△ABC(SAS),
    ∴∠AED=∠C=90°,
    ∴∠AEF=90°,
    ∴Rt△AEF≌Rt△ACF(HL),
    ∴∠EAF=∠CAF,
    ∴∠CAF=∠CAE=30°,
    在Rt△ACF中,CF=AF,且AC2+CF2=AF2,

    【点睛】
    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判断出△ADE≌△ABC是解本题的关键.
    8、(1)20°;(2);(3)AF= CF+BF,理由见解析
    【分析】
    (1)由△ABC是等边三角形,得到AB=AC,∠BAC=∠ABC=60°,由折叠的性质可知,∠EAD=∠CAD=20°,AC=AE,则∠BAE=∠BAC-∠EAD-∠CAD=20°,AB=AE,,∠CBF=∠ABE-∠ABC=20°;
    (2)同(1)求解即可;
    (3)如图所示,将△ABF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得到△ACG,先证明△AEF≌△ACF得到∠AFE=∠AFC,然后证明∠AFE=∠AFC=60°,得到∠BFC=120°,即可证明F、C、G三点共线,得到△AFG是等边三角形,则AF=GF=CF+CG=CF+BF.
    【详解】
    解:(1)∵△ABC是等边三角形,
    ∴AB=AC,∠BAC=∠ABC=60°,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EAD=∠CAD=20°,AC=AE,
    ∴∠BAE=∠BAC-∠EAD-∠CAD=20°,AB=AE,
    ∴,
    ∴∠CBF=∠ABE-∠ABC=20°;
    (2)∵△ABC是等边三角形,
    ∴AB=AC,∠BAC=∠ABC=60°,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AC=AE,
    ∴ ,AB=AE,
    ∴,
    ∴;
    (3)AF= CF+BF,理由如下:
    如图所示,将△ABF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得到△ACG,
    ∴AF=AG,∠FAG=60°,∠ACG=∠ABF,BF=CG
    在△AEF和△ACF中,

    ∴△AEF≌△ACF(SAS),
    ∴∠AFE=∠AFC,
    ∵∠CBF+∠BCF+∠BFD+∠CFD=180°,∠CAF+∠CFA+∠ACD+∠CFD=180°,
    ∴∠BFD=∠ACD=60°,
    ∴∠AFE=∠AFC=60°,
    ∴∠BFC=120°,
    ∴∠BAC+∠BFC=180°,
    ∴∠ABF+∠ACF=180°,
    ∴∠ACG+∠ACF=180°,
    ∴F、C、G三点共线,
    ∴△AFG是等边三角形,
    ∴AF=GF=CF+CG=CF+BF.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旋转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9、(1);(2).
    【分析】
    (1)先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得;
    (2)先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
    【详解】
    解:(1)∵,
    ∴,
    ∵,
    ∴;
    (2)∵,
    ∴,
    ∵,
    ∴.
    【点睛】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和对应边相等是解题关键.
    10、
    (1)证明见解析;
    (2)①补全图形见解析;②是等边三角形,证明见解析.
    【分析】
    (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知,,.结合题意易得出.即可利用“SAS”证明,即得出;
    (2)①根据题意补全图形即可;
    ②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再由题意点M,N分别是AE,BF的中点,即得出.即可利用“SAS”证明,得出结论,.最后根据,即得出,即可判定是等边三角形.
    (1)
    ∵与都是等边三角形,
    ∴,,,
    ∴,即,
    在和中,
    ∴,
    ∴,
    ∴.
    (2)
    ①画图如下:

    ②是等边三角形.
    理由如下:∵,
    ∴,.
    ∵点M,N分别是AE,BF的中点,
    ∴,
    在和中,
    ∵,
    ∴,
    ∴,,
    ∴,即,
    ∴是等边三角形.
    【点睛】
    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线段的中点.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初中数学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三角形与下图全等的三角形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长方形纸片ABCD,点E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