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沪教版 (五四制)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沪教版 (五四制)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习题,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三角形的外角和是,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有下列说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四章三角形同步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等腰中,,,于D,点O是线段AD上一点,点P是BA延长线上一点,若,则下列结论:①;②;③是等边三角形;④.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点A在DF的延长线上,∠D=∠BAC=90°,∠E=30°,∠C=45°,若BC//DA,则∠ABF的度数为( )
A.15° B.20° C.25° D.30°
3、如图,AD是的角平分线,,垂足为F.若,,则的度数为( )
A.35° B.40° C.45° D.50°
4、三角形的外角和是( )
A.60° B.90° C.180° D.360°
5、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互相重合
B.一个三角形被截成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度
C.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D.在ABC中,,则ABC为直角三角形
6、如图,在△ABC中,BD平分∠ABC,∠C=2∠CDB,AB=12,CD=3,则△ABC的周长为( )
A.21 B.24 C.27 D.30
7、BP是∠ABC的平分线,CP是∠ACB的邻补角的平分线,∠ABP=20°,∠ACP=50°,则∠P=( )
A.30° B.40° C.50° D.60°
8、有下列说法:①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②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与顶角互余;③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④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个.
A.1 B.2 C.3 D.4
9、如图,在△ABC和△DEF中,∠A=∠D,AF=DC,添加下列条件中的一个仍无法证明△ABC≌△DEF的是( )
A.BC=EF B.AB=DE C.∠B=∠E D.∠ACB=∠DFE
10、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和,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点,在直线上,且,且,过,,分别作,,,若,,,则的面积是______.
2、如图,AB=CD,若要判定△ABD≌△CDB,则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____________.
3、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若∠A=70°,则∠B=_____.
4、如图,中,,点在边上,,若,则的度数为_______.
5、如图,在△ABC中,∠C=62°,△ABC两个外角的角平分线相交于G,则∠G的度数为_____.
三、解答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
1、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
(1)如图(1),若∠DCE=33°,则∠BCD= ,∠ACB= .
(2)如图(1),猜想∠ACB与∠DCE的大小有何特殊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2),若是两个同样的直角三角板60°锐角的顶点A重合在一起,则∠DAB与∠CAE的数量关系为 .
2、如图是由边长为1的小等边三角形构成的网格,每个小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为格点,线段的端点都在格点上.要求以为边画一个等腰,且使得点为格点.请在下面的网格图中画出3种不同的等腰.
3、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36、37页告诉我们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
已知:∠AOB.
求作:∠A′O′B′,使∠A′O′B′=∠AOB.
作图:
(1)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C、D;
(2)画一条射线O′A′,以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
(3)以点C′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与第2步中所画的弧相交于点D′;
(4)过点D′画射线O′B′,则∠A′O′B′=∠AOB.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完成下面证明过程(将正确答案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证明:由作图可知,在△O′C′D′和△OCD中,
,
∴△O′C′D′≌ ,
∴∠A′O′B'=∠AOB.
(2)这种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依据是 .(填序号)
①AAS;②ASA;③SSS;④SAS
4、已知:如图,AD,BE相交于点O,AB⊥BE,DE⊥AD,垂足分别为B,D,OA=OE.求证:△ABO≌△EDO.
5、阅读下面材料:活动1利用折纸作角平分线
①画图:在透明纸片上画出(如图1-①);②折纸:让的两边QP与QR重合,得到折痕QH(如图1-②);③获得结论:展开纸片,QH就是的平分线(如图1-③).
活动2利用折纸求角
如图2,纸片上的长方形ABCD,直线EF与边AB,CD分别相交于点E,F.将对折,点A落在直线EF上的点处,折痕EN与AD的交点为N;将对折,点B落在直线EF上的点处,折痕EM与BC的交点为M.这时的度数可知,而且图中存在互余或者互补的角.
解答问题:(1)求的度数;
(2)①图2中,用数字所表示的角,哪些与互为余角?
②写出的一个补角.
解:(1)利用活动1可知,EN是的平分线,EM是的平分线,所以 , .由题意可知,是平角.所以(∠ +∠ )= °.
(2)①图2中,用数字所表示的角,所有与互余的角是: ;
②的一个补角是 .
6、在中,,,点D是直线AC上一动点,连接BD并延长至点E,使.过点E作于点F.
(1)如图1,当点D在线段AC上(点D不与点A和点C重合)时,此时DF与DC的数量关系是______.
(2)如图2,当点D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时,依题意补全图形,并证明:.
(3)当点D在线段CA的延长线上时,直接用等式表示线段AD,AF,EF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
7、△ABC中,AB=AC,BD平分∠ABC交AC于点D,从点A作AE∥BC交BD的延长线于点E.
(1)若∠BAC=40°,求∠E的度数;
(2)点F是BE上一点,且FE=BD.取DF的中点H,请问AH⊥BE吗?试说明理由.
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点E在BC上,连接DE、AC相交于点F,∠BAE=∠CAD,AB=AE,AD=AC.
(1)求证:∠DEC=∠BAE;
(2)如图2,当∠BAE=∠CAD=30°,AD⊥AB时,延长DE、AB交于点G,请直接写出图中除△ABE、△ADC以外的等腰三角形.
9、已知,∠A=∠D,BC平分∠ABD,求证:AC=DC.
10、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D=3,DC=5,动点M从A点出发沿线段AD—DC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动点N同时从C点出发沿线段CD—DA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A运动.ME⊥PQ于点E,NF⊥PQ于点F,设运动的时间为秒.
(1)在运动过程中当M、N两点相遇时,求t的值.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求DM的长.(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3)当DEM与DFN全等时,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DN的长.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分析】
①利用等边对等角得:∠APO=∠ABO,∠DCO=∠DBO,则∠APO+∠DCO=∠ABO+∠DBO=∠ABD,据此即可求解;②因为点O是线段AD上一点,所以BO不一定是∠ABD的角平分线,可作判断;③证明∠POC=60°且OP=OC,即可证得△OPC是等边三角形;④证明△OPA≌△CPE,则AO=CE,得AC=AE+CE=AO+AP.
【详解】
解:①如图1,连接OB,
∵AB=AC,AD⊥BC,
∴BD=CD,∠BAD=∠BAC=×120°=60°,
∴OB=OC,∠ABC=90°﹣∠BAD=30°
∵OP=OC,
∴OB=OC=OP,
∴∠APO=∠ABO,∠DCO=∠DBO,
∴∠APO+∠DCO=∠ABO+∠DBO=∠ABD=30°,故①正确;
②由①知:∠APO=∠ABO,∠DCO=∠DBO,
∵点O是线段AD上一点,
∴∠ABO与∠DBO不一定相等,
则∠APO与∠DCO不一定相等,故②不正确;
③∵∠APC+∠DCP+∠PBC=180°,
∴∠APC+∠DCP=150°,
∵∠APO+∠DCO=30°,
∴∠OPC+∠OCP=120°,
∴∠POC=180°﹣(∠OPC+∠OCP)=60°,
∵OP=OC,
∴△OPC是等边三角形,故③正确;
④如图2,在AC上截取AE=PA,
∵∠PAE=180°﹣∠BAC=60°,
∴△APE是等边三角形,
∴∠PEA=∠APE=60°,PE=PA,
∴∠APO+∠OPE=60°,
∵∠OPE+∠CPE=∠CPO=60°,
∴∠APO=∠CPE,
∵OP=CP,
在△OPA和△CPE中,
,
∴△OPA≌△CPE(SAS),
∴AO=CE,
∴AC=AE+CE=AO+AP,
∴AB=AO+AP,故④正确;
正确的结论有:①③④,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A
【分析】
先求出∠EFD=60°,∠ABC=45°,由BC∥AD,得到∠EFD=∠FBC=60°,则∠ABF=∠FBC-∠ABC=15°.
【详解】
解:∵∠D=∠BAC=90°,∠E=30°,∠C=45°,
∴∠EFD=60°,∠ABC=45°,
∵BC∥AD,
∴∠EFD=∠FBC=60°,
∴∠ABF=∠FBC-∠ABC=15°,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平行线的性质,熟知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是解题的关键.
3、B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ACB=90°,利用三角形全等,求出DC=DE,再利用外角求出答案.
【详解】
解:∵∠CAB=40°,∠B=50°,
∴∠ACB=180°−40°−50°=90°,
∵CE⊥AD,
∴∠AFC=∠AFE=90°,
∵AD是△ABC的角平分线,
∴∠CAD=∠EAD=×40°=20°,
又∵AF=AF,
∴△ACF≌△AEF(ASA)
∴AC=AE,
∵AD=AD,∠CAD=∠EAD,
∴△ACD≌△AED (SAS),
∴DC=DE,
∴∠DCE=∠DEC,
∵∠ACE=90°−20°=70°,
∴∠DCE=∠DEC=∠ACB−∠ACE=90°−70°=20°,
∴∠BDE=∠DCE+∠DEC=20°+20°=40°,
故选:B.
【点睛】
考查角平分线、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知识,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相应各个角的度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D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邻补角的性质即可得.
【详解】
解:如图,,
,
又,
,
即三角形的外角和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邻补角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题关键.
5、C
【分析】
分别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判断.
【详解】
A.等腰三角形中顶角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故此选项错误;
B.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故此选项错误;
C.有两个角是60°,则第三个角为,所以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
D.设,则,故,解得,所以,,此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定义以及三角形内角和,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6、C
【分析】
根据题意在AB上截取BE=BC,由“SAS”可证△CBD≌△EBD,可得∠CDB=∠BDE,∠C=∠DEB,可证∠ADE=∠AED,可得AD=AE,进而即可求解.
【详解】
解:如图,在AB上截取BE=BC,连接DE,
∵BD平分∠ABC,
∴∠ABD=∠CBD,
在△CBD和△EBD中,
,
∴△CBD≌△EBD(SAS),
∴∠CDB=∠BDE,∠C=∠DEB,
∵∠C=2∠CDB,
∴∠CDE=∠DEB,
∴∠ADE=∠AED,
∴AD=AE,
∴△ABC的周长=AD+AE+BE+BC+CD=AB+AB+CD=27,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注意掌握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7、A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一个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可求出∠P的度数.
【详解】
∵BP是△ABC中∠ABC的平分线,CP是∠ACB的外角的平分线,
∴∠ABP=∠CBP=20°,∠ACP=∠MCP=50°,
∵∠PCM是△BCP的外角,
∴∠P=∠PCM−∠CBP=50°−20°=30°,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时注意:一个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8、B
【分析】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断即可.
【详解】
解:①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说法正确;
②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与底角互余,原说法错误;
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在它的对称轴上,原说法错误;
④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说法正确.
综上,正确的有①④,共2个,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9、A
【分析】
根据AF=DC求出AC=DF,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逐个判断即可.
【详解】
解:∵AF=DC,
∴AF+FC=DC+FC,
即AC=DF,
A、BC=EF,AC=DF,∠A=∠D,不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不能推出△ABC≌△DEF,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AB=DE,∠A=∠D,AC=DF,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能推出△ABC≌△DEF,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B=∠E,∠A=∠D,AC=DF,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AS,能推出△ABC≌△DEF,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ACB=∠DFE,AC=DF,∠A=∠D,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能推出△ABC≌△DEF,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能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两直角三角形全等还有HL.
10、C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再解不等式可得答案.
【详解】
解:设三角形的第三边为,由题意可得:
,
即,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
二、填空题
1、15
【分析】
根据AAS证明△EFA≌△AGB,△BGC≌△CHD,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
解:(1)∵EF⊥FG,BG⊥FG,
∴∠EFA=∠AGB=90°,
∴∠AEF+∠EAF=90°,
又∵AE⊥AB,即∠EAB=90°,
∴∠BAG+∠EAF=90°,
∴∠AEF=∠BAG,
在△AEC和△CDB中,
,
∴△EFA≌△AGB(AAS);
同理可证△BGC≌△CHD(AAS),
∴AG=EF=6,CG=DH=4,
∴S△ABC=ACBG=(AG+GC)BG=(6+4)3=15.
故答案为:15.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1=∠2(或填AD=CB)
【分析】
根据题意知,在△ABD与△CDB中,AB=CD,BD=DB,所以由三角形判定定理SAS可以推知,只需添加∠1=∠2即可.由三角形判定定理SSS可以推知,只需要添加AD=CB即可.
【详解】
解:∵在△ABD与△CDB中,AB=CD,BD=DB,
∴添加∠1=∠2时,可以根据SAS判定△ABD≌△CDB,
添加AD=CB时,可以根据SSS判定△ABD≌△CDB,,
故答案为∠1=∠2(或填AD=C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3、或或
【分析】
分①是顶角,是底角,②是底角,是底角,③是底角,是顶角三种情况,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
【详解】
解:由题意,分以下三种情况:
①当是顶角,是底角时,
则;
②当是底角,是底角时,
则;
③当是底角,是顶角时,
则;
综上,的度数为或或,
故答案为:或或.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正确分三种情况讨论是解题关键.
4、
【分析】
先求出∠EDC=35°,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C=∠EDC=35°,再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即可求解.
【详解】
解:∵∠1=145°,
∴∠EDC=35°,
∵DE∥BC,
∴∠C=∠EDC=35°,
又∵∠A=90°,
∴∠B=90°-∠C=55°,
故答案为:5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C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
5、59°
【分析】
先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AB+∠CBA=180°-∠C=118°,从而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DAB+∠EBA=2∠C+∠CAB+∠CBA=242°,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由此求解即可.
【详解】
解:∵∠C=62°,
∴∠CAB+∠CBA=180°-∠C=118°,
∵∠DAB=∠C+∠CBA,∠EBA=∠C+∠CAB,
∴∠DAB+∠EBA=2∠C+∠CAB+∠CBA=242°,
∵△ABC两个外角的角平分线相交于G,
∴,,
∴,
∴∠G=180°-∠GAB-∠GBA=59°,
故答案为:59°.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1)57°,147°;(2)∠ACB=180°-∠DCE,理由见解析;(3)∠DAB+∠CAE=120°
【分析】
(1)根据角的和差定义计算即可.
(2)利用角的和差定义计算即可.
(3)利用特殊三角板的性质,角的和差定义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1)由题意,
;
;
故答案为:57°,147°.
(2)∠ACB=180°-∠DCE,
理由如下:
∵ ∠ACE=90°-∠DCE,∠BCD=90°-∠DCE,
∴ ∠ACB=∠ACE+∠DCE+∠BCD
=90°-∠DCE+∠DCE+90°-∠DCE
=180°-∠DCE.
(3)结论:∠DAB+∠CAE=120°.
理由如下:
∵∠DAB+∠CAE=∠DAE+∠CAE+∠BAC+∠CAE=∠DAC+∠EAB,
又∵∠DAC=∠EAB=60°,
∴∠DAB+∠CAE=60°+60°=120°.
故答案为:∠DAB+∠CAE=120°.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的和差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答案见解析
【分析】
AB为4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因此只要找到另一腰也4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即可
【详解】
解:如图,
……
[答案不唯一]
【点睛】
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绘图,掌握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性质即可.
3、
(1)CD,O′D′,△OCD,
(2)③
【分析】
(1)根据SSS证明△D′O′C′≌△DOC,可得结论;
(2)根据SSS证明三角形全等.
(1)
证明:由作图可知,在△D′O′C′和△DOC中,
,
∴△O′C′D′≌△OCD(SSS),
∴∠A′O′B′=∠AOB.
故答案为:CD,O′D′,△OCD,
(2)
解:上述证明过程中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依据是SSS,
故答案为:③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象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见解析
【分析】
利用AAS即可证明△ABO≌△EDO.
【详解】
证明:∵AB⊥BE,DE⊥AD,
∴∠B=∠D=90°.
在△ABO和△EDO中
,
∴△ABO≌△EDO.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5、(1),,,90;(2)①∠1、∠2;②∠CME或∠NEB.
【分析】
【详解】
解:(1)∵折叠
∴EN是的平分线,EM是的平分线,
∴∠NEA=∠NEA′=,∠BEM=∠B′EM=,
∵是平角.
∴∠NEM=∠NEA′+∠B′EM==+,
故答案为:,,,90;
(2)①∵∠1=∠2,∠A′EN=∠3,∠NEM=90°,
∴∠A′EN+∠1=∠NEM=90°,
∴互为余角为∠1和∠2,
故答案为:∠1、∠2;
②∵∠A′EN=∠3,∠3+∠NEB=180°,
∴∠A′EN的补角为∠NEB.
∵∠B=90°,
∴∠2+∠EMB=90°,
∴∠3=∠EMB,
∵∠CME+∠EMB=180°,
∴∠3+∠CME=180°,
∴∠A′EN的补角为∠CME,
∴∠A′EN的补角为∠CME或∠NEB.
故答案为∠CME或∠NEB.
【点睛】
本题考查折叠性质,平角,角平分线,余角性质,补角性质,掌握折叠性质,平角,角平分线,余角性质,补角性质是解题关键.
6、(1)(2)见解析(3)
【分析】
(1)利用边相等和角相等,直接证明,即可得到结论.
(2)利用边相等和角相等,直接证明,得到和,最后通过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即可证明结论成立.
(3)要证明,先利用边相等和角相等,直接证明,得到和,最后通过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即可证明结论成立.
【详解】
(1)解:
,,
,
在和中,
,
.
(2)解:当点D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时,如下图所示:
,,
,
在和中,
,
,,
.
(3)解:,如下图所示:
,,
,
在和中,
,
,,
.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熟练利用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然后利用边相等以及边与边之间关系,即可证明结论成立,这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7、(1)∠E=35°;(2)AH⊥BE.理由见解析.
【分析】
(1)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已知顶角,可以求出底角,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CBD的度数,最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
(2)由“SAS”可证△ABD≌△AEF,可得AD=AF,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
【详解】
解:(1)∵AB=AC,
∴∠ABC=∠ACB,
∵∠BAC=40°,
∴∠ABC=(180°-∠BAC)=70°,
∵BD平分∠ABC,
∴∠CBD=∠ABC=35°,
∵AE∥BC,
∴∠E=∠CBD=35°;
(2)∵BD平分∠ABC,∠E=∠CBD,
∴∠CBD=∠ABD=∠E,
∴AB=AE,
在△ABD和△AEF中,
,
∴△ABD≌△AEF(SAS),
∴AD=AF,
∵点H是DF的中点,
∴AH⊥BE.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8、(1)见解析;(2)△AEF、△ADG、△DCF、△ECD
【分析】
(1)根据已知条件得到∠BAE=∠CA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D=∠AB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C=∠AEB,于是得到结论;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证明:(1)如图1,∵∠BAE=∠CAD,
∴∠BAE+∠CAE=∠CAD+∠CAE,
即∠BAC=∠EAD,
在△AED与△ABC中,
∴△AED≌△ABC,
∴∠AED=∠ABC,
∵∠BAE+∠ABC+∠AEB=180°,
∠CED+∠AED+∠AEB=180°,
∵AB=AE,
∴∠ABC=∠AEB,
∴∠BAE+2∠AEB=180°,
∠CED+2∠AEB=180°,
∴∠DEC=∠BAE;
(2)解:如图2,
①∵∠BAE=∠CAD=30°,
∴∠ABC=∠AEB=∠ACD=∠ADC=75°,
由(1)得:∠AED=∠ABC=75°,
∠DEC=∠BAE=30°,
∵AD⊥AB,
∴∠BAD=90°,
∴∠CAE=30°,
∴∠AFE=180°−30°−75°=75°,
∴∠AEF=∠AFE,
∴△AEF是等腰三角形,
②∵∠BEG=∠DEC=30°,∠ABC=75°,
∴∠G=45°,
在Rt△AGD中,∠ADG=45°,
∴△AD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③∠CDF=75°−45°=30°,
∴∠DCF=∠DFC=75°,
∴△D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④∵∠CED=∠EDC=30°,
∴△ECD是等腰三角形.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9、见解析
【分析】
证明△BAC≌△BDC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BC平分∠ABD,
∴∠ABC=∠DBC,
在△BAC和△BDC中,
∴△BAC≌△BDC,
∴AC=DC.
【点睛】
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意义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是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0、(1)2;(2)当0≤t≤3时,DM=3-t,当3<t≤8时,DM=t-3;(3)2或1
【分析】
(1)根据题意得: ,解得:,即可求解;
(2)根据题意得:当0≤t≤3时,AM=t,则DM=3-t,当3<t≤8时,DM=t-3,即可求解;
(3)根据ME⊥PQ,NF⊥PQ,可得∠DEM=∠DFN=90°,再由∠ADC=90°,可得∠DME =∠FDN,从而得到当DEM与DFN全等时,DM=DN,根据题意可得M到达点D时, ,M到达点C时, ,N到达点D时, ,N到达点A时,,然后分两种情况:当时和当时,即可求解.
【详解】
解:(1)根据题意得: ,解得:,
即在运动过程中当M、N两点相遇时,t的值为2;
(2)根据题意得:当0≤t≤3时,AM=t,则DM=3-t,
当3<t≤8时,DM=t-3;
(3)∵ME⊥PQ,NF⊥PQ,
∴∠DEM=∠DFN=90°,
∴∠EDM+ ∠DME =90°,
∵∠ADC=90°,
∴∠EDM+∠FDN =90°,
∴∠DME =∠FDN,
∴当DEM与DFN全等时,DM=DN,
∵M到达点D时, ,M到达点C时, ,
N到达点D时, ,N到达点A时,,
当时,DM=3-t,CN=3t,则DN=5-3t,
∴3-t=5-3t,解得:t=1,
∴此时DN=5-3t=2,
当时,DM=3-t,DN=3t-5,
∴3-t=3t-5,解得: ,
∴DN=3t-5=1,
综上所述,当DEM与DFN全等时,所有满足条件的DN的长为2或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动点问题,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答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精练,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尺规作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习题,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直线l1l2,被直线l3,如图,AB=AC,点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之比为3,如图,点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