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习题,共34页。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四章三角形重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将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这个三角形木架具有稳定性.解释这个现象的数学原理是( )
A.SSS B.SAS C.ASA D.AAS
2、在△ABC中,∠A=∠B=∠C,则∠C=( )
A.70° B.80° C.100° D.120°
3、如图,在中,AD是角平分线,且,若,则的度数是( )
A.45° B.50° C.52° D.58°
4、BP是∠ABC的平分线,CP是∠ACB的邻补角的平分线,∠ABP=20°,∠ACP=50°,则∠P=( )
A.30° B.40° C.50° D.60°
5、如图,ABC的面积为18,AD平分∠BAC,且AD⊥BD于点D,则ADC的面积是( )
A.8 B.10 C.9 D.16
6、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3,6 B.2,4,7 C.3,3,5 D.3,3,7
7、如图,ABC中,∠ABC=45°,CD⊥AB于D,BE平分∠ABC,且BE⊥AC于E,与CD相交于点F,DH⊥BC于H,交BE于G,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BCD为等腰三角形;②BF=AC;③CE=BF;④BH=CE.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如图,已知Rt△ABC中,∠C=90°,∠A=30°,在直线BC上取一点P,使得△PAB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如图,∠A=α,∠DBC=3∠DBA,∠DCB=3∠DCA,则∠BDC的大小为( )
A. B. C. D.
10、下列三个说法:
①有一个内角是30°,腰长是6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②有一个内角是120°,底边长是3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③有两条边长分别为5,12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3 B.2 C.1 D.0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在△ABC中,点D在CB的延长线上,∠A=60°,∠ABD=110°,则∠C等于___.
2、如图,点E,F分别为线段BC,DB上的动点,BE=DF.要使AE+AF最小值,若用作图方式确定E,F,则步骤是 _____.
3、如图,在△ABC中,点D为BC边的中点,点E为AC上一点,将∠C沿DE翻折,使点C落在AB上的点F处,若∠AEF=50°,则∠A的度数为__.
4、已知△ABC的面积是12,AB=AC=5,AD是BC边上的中线,E,P分别是AC,AD上的动点,则CP+EP的最小值为_______.
5、如图,已知,点,,,在射线ON上,点,,,在射线OM上,,,,均为等边三角形,若,则的边长为______.的边长为______.
三、解答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
1、如图所示,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交于点,已知,.求证:
(1);
(2).
2、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36、37页告诉我们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
已知:∠AOB.
求作:∠A′O′B′,使∠A′O′B′=∠AOB.
作图:
(1)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C、D;
(2)画一条射线O′A′,以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
(3)以点C′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与第2步中所画的弧相交于点D′;
(4)过点D′画射线O′B′,则∠A′O′B′=∠AOB.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完成下面证明过程(将正确答案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证明:由作图可知,在△O′C′D′和△OCD中,
,
∴△O′C′D′≌ ,
∴∠A′O′B'=∠AOB.
(2)这种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依据是 .(填序号)
①AAS;②ASA;③SSS;④SAS
3、如图,在△ABC中,∠BAC=90°,AB=AC,射线AE交BC于点P,∠BAE=15°;过点C作CD⊥AE于点D,连接BE,过点E作EF∥BC交DC的延长线于点F.
(1)求∠F的度数;
(2)若∠ABE=75°,求证:BE∥CF.
4、如图,是的中线,分别过点、作及其延长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1)求证:;
(2)若的面积为8,的面积为6,求的面积.
5、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
(1)如图(1),若∠DCE=33°,则∠BCD= ,∠ACB= .
(2)如图(1),猜想∠ACB与∠DCE的大小有何特殊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2),若是两个同样的直角三角板60°锐角的顶点A重合在一起,则∠DAB与∠CAE的数量关系为 .
6、如图,在△ABC中,AD⊥BE,∠DAC=10°,AE是∠BAC的外角∠MAC的平分线,BF平分∠ABC交AE于点F,求∠AFB的度数.
7、如图,,,求证:.
8、如图,四边形中,,,于点.
(1)如图1,求证:;
(2)如图2,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点在上,连接,且,求证:;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点在的延长线上,连接,交于点,连接,且,当,时,求的长.
9、如图,已知点E、C在线段BF上,,,.求证:ΔABC≅ΔDEF.
10、如图,在等边△ABC中,点P是BC边上一点,∠BAP=(30°<<60°),作点B关于直线AP的对称点D,连接DC并延长交直线AP于点E,连接BE.
(1)依题意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AEB的度数;
(2)用等式表示线段AE,BE,C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分析:①涉及的知识要素:图形轴对称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②通过截长补短,利用60°角构造等边三角形,进而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从而达到转移边的目的.
请根据上述分析过程,完成解答过程.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分析】
根据三根木条即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确定唯一三角形即可得.
【详解】
解:三根木条即为三角形的三边长,
即为利用确定三角形,
故选:A.
【点睛】
题目主要考查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确定唯一三角形,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解题关键.
2、D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①,进而根据已知条件,将代入①即可求得
【详解】
解:∵在△ABC中,,∠A=∠B=∠C,
∴
解得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3、A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DCA,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C和∠B即可.
【详解】
解:∵AD是角平分线,,
∴∠DCA==30°,
∵AD=AC,
∴∠C=(180°-∠DCA)÷2=75°,
∴∠B=180°-∠BAC-∠C=180°-60°-75°=45°,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
4、A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一个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可求出∠P的度数.
【详解】
∵BP是△ABC中∠ABC的平分线,CP是∠ACB的外角的平分线,
∴∠ABP=∠CBP=20°,∠ACP=∠MCP=50°,
∵∠PCM是△BCP的外角,
∴∠P=∠PCM−∠CBP=50°−20°=30°,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时注意:一个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5、C
【分析】
延长BD交AC于点E,根据角平分线及垂直的性质可得:,,依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可得:,,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SΔABD=SΔADE,SΔBDC=SΔCDE,得出SΔADC=12SΔABC,求解即可.
【详解】
解:如图,延长BD交AC于点E,
∵AD平分,,
∴,,
在和中,
,
∴,
∴,
∴SΔABD=SΔADE,SΔBDC=SΔCDE,
∴SΔADC=12SΔABC=12×18=9,
故选:C.
【点睛】
题目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是解题关键.
6、C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逐项判断即可求解.
【详解】
解:A、因为 ,所以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因为 ,所以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因为 ,所以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因为 ,所以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
7、C
【分析】
根据∠ABC=45°,CD⊥AB可得出BD=CD;利用AAS判定Rt△DFB≌Rt△DAC,从而得出BF=AC;再利用AAS判定Rt△BEA≌Rt△BEC,即可得到CE=BF;由CE=BF,BH=BC,在三角形BCF中,比较BF、BC的长度即可得到CE<BH.
【详解】
解:∵CD⊥AB,∠ABC=45°,
∴△B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D=CD,故①正确;
在Rt△DFB和Rt△DAC中,
∵∠DBF=90°﹣∠BFD,∠DCA=90°﹣∠EFC,且∠BFD=∠EFC,
∴∠DBF=∠DCA.
又∵∠BDF=∠CDA=90°,BD=CD,
∴△DFB≌△DAC.
∴BF=AC,故②正确;
在Rt△BEA和Rt△BEC中
∵BE平分∠ABC,
∴∠ABE=∠CBE.
又∵BE=BE,∠BEA=∠BEC=90°,
∴Rt△BEA≌Rt△BEC.
∴CE=AC=BF,故③正确;
∵CE=AC=BF,BH=BC,
在△BCF中,∠CBE=∠ABC=22.5°,∠DCB=∠ABC=45°,
∴∠BFC=112.5°,
∴BF<BC,
∴CE<BH,故④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SSA、HL.在复杂的图形中有45°的角,有垂直,往往要用到等腰直角三角形,要注意掌握并应用此点.
8、B
【分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结合图形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以点A、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BC于两个点,然后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BC于点,如图所示:
∵∠C=90°,∠A=30°,
∴,
∵,
∴是等边三角形,
∴点重合,
∴符合条件的点P有2个;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9、A
【分析】
根据题意设,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公式定理,进而表示出,进而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根据即可求解
【详解】
解:∵∠A=α,∠DBC=3∠DBA,∠DCB=3∠DCA,设,
∴
即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0、C
【分析】
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判断即可.
【详解】
解:①当一个是底角是30°,一个是顶角是30°时,两三角形就不全等,故本选项错误;
②有一个内角是120°,底边长是3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本选项正确;
③当一条直角边为12,一条斜边为12时,两个直角三角形不全等,故本选项错误;正确的只有1个,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50°
【分析】
首先根据平角的概念求出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的度数.
【详解】
解:∵∠ABD=110°,
∴,
∴
故答案为:50°.
【点睛】
此题考查了平角的概念,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角的概念,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①连接,作;②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③连接交于点;④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
【分析】
按照①连接,作;②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③连接交于点;④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的步骤作图即可得.
【详解】
解:步骤是①连接,作;
②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
③连接交于点;
④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
如图,点即为所求.
故答案为:①连接,作;②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③连接交于点;④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作线段、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尺规作图的方法是解题关键.
3、65°度
【分析】
由点D为BC边的中点,得到BD=CD,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DF=CD,∠EFD=∠C,得到DF=B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FD=∠B,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和平角的定义得到∠A=∠AFE,于是得到结论.
【详解】
解:∵点D为BC边的中点,
∴BD=CD,
∵将∠C沿DE翻折,使点C落在AB上的点F处,
∴DF=CD,∠EFD=∠C,
∴DF=BD,
∴∠BFD=∠B,
∵∠A=180°-∠C-∠B,∠AFE=180°-∠EFD-∠DFB,
∴∠A=∠AFE,
∵∠AEF=50°,
∴∠A=(180°-50°)=65°.
故答案为:65°.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翻折变换的图形能够重合的性质,以及等边对等角的性质,熟知折叠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
【分析】
作BM⊥AC于M,交AD于P,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BC,求得点B,C关于AD为对称,得到BP=CP,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CP+EE=BP+EP=BE≥BM,根据数据线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作BM⊥AC于M,交AD于P,
∵△ABC是等腰三角形,AD是BC边上的中线,
∴AD⊥BC,
∴AD是BC的垂直平分线,
∴点B,C关于AD为对称,
∴BP=CP,
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CP+EP=BP+EP=BE≥BM,
∵AC=BC=5,
∵S△ABC=BC•AD=AC•BM=12,
∴BM=AD=,
即EP+CP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轴对称等知识,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和轴对称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
5、2a 2n﹣1a
【分析】
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1OB1=∠A1B1O=30°,OA1=A1B1=A2B1=a,利用同样的方法得到A2O=A2B2=2a=21a,A3B3=A3O=2A2O=4=22a,利用此规律即可得到AnBn=2n﹣1a.
【详解】
解:∵△A1B1A2为等边三角形,∠MON=30°,
∴∠A1OB1=∠A1B1O=30°,OA1=A1B1=A2B1=a,
同理:A2O=A2B2=2=21a,
A3B3=A3O=2A2O=4a=22a,
…….
以此类推可得△AnBnAn+1的边长为AnBn=2n﹣1a.
故答案为:2a;2n﹣1a.
【点睛】
本题考查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掌握三角形边长的变化规律.
三、解答题
1、
(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直接证明;
(2)根据(1)中结论可得,再由等角对等边得出,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证明.
(1)
解:在与中,
,
∴;
(2)
由(1)可得:,
∴,
∵,
∴,
∴,
即.
【点睛】
题目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角对等边的性质,理解题意,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2、
(1)CD,O′D′,△OCD,
(2)③
【分析】
(1)根据SSS证明△D′O′C′≌△DOC,可得结论;
(2)根据SSS证明三角形全等.
(1)
证明:由作图可知,在△D′O′C′和△DOC中,
,
∴△O′C′D′≌△OCD(SSS),
∴∠A′O′B′=∠AOB.
故答案为:CD,O′D′,△OCD,
(2)
解:上述证明过程中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依据是SSS,
故答案为:③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象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1);(2)证明见详解.
.
【分析】
(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由各角之间的关系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最后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
(2)由题意及各角之间的关系可得,得出,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
【详解】
解:(1)∵,,,
∴,,
∵,
∴,,
∴,
∴,
∵,
∴,,
∴;
(2)∵,,
∴,
由(1)可得,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点睛】
题目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
4、
(1)见解析
(2)的面积为20.
【分析】
(1)根据已知条件得到、,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进行证明即可.
(2)分别根据和的面积,用CF表示AF、DF,通过,得到,,用CF表示出AE的长,最后利用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1)
(1)解:由题意可知:
是的中线
在与中
.
(2)
解:的面积为8,的面积为6.
,即
,即
由(1)可知:
,
.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根据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利用其性质,证明对应边相等,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1)57°,147°;(2)∠ACB=180°-∠DCE,理由见解析;(3)∠DAB+∠CAE=120°
【分析】
(1)根据角的和差定义计算即可.
(2)利用角的和差定义计算即可.
(3)利用特殊三角板的性质,角的和差定义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1)由题意,
;
;
故答案为:57°,147°.
(2)∠ACB=180°-∠DCE,
理由如下:
∵ ∠ACE=90°-∠DCE,∠BCD=90°-∠DCE,
∴ ∠ACB=∠ACE+∠DCE+∠BCD
=90°-∠DCE+∠DCE+90°-∠DCE
=180°-∠DCE.
(3)结论:∠DAB+∠CAE=120°.
理由如下:
∵∠DAB+∠CAE=∠DAE+∠CAE+∠BAC+∠CAE=∠DAC+∠EAB,
又∵∠DAC=∠EAB=60°,
∴∠DAB+∠CAE=60°+60°=120°.
故答案为:∠DAB+∠CAE=120°.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的和差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6、∠AFB=40°.
【分析】
由题意易得∠ADC=90°,∠ACB=80°,然后可得,进而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求解.
【详解】
解:∵AD⊥BE,
∴∠ADC=90°,
∵∠DAC=10°,
∴∠ACB=90°﹣∠DAC=90°﹣10°=80°,
∵AE是∠MAC的平分线,BF平分∠ABC,
∴,
又∵∠MAE=∠ABF+∠AFB,∠MAC=∠ABC+∠ACB,
∴∠AFB=∠MAE﹣∠ABF=.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7、证明过程见解析
【分析】
先证明,得到,,再证明,即可得解;
【详解】
由题可得,在和中,
,
∴,
∴,,
又∵,
∴,
在和中,
,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准确分析证明是解题的关键.
8、(1)见解析;(2)见解析;(3)2
【分析】
(1)过点B作于点Q,根据AAS证明△得,再证明四边形是矩形得BQ=CG,从而得出结论;
(2) 在GF上截取GH=GE,连接AH,证明AH=FH,GE=GH即可;
(3) 过点A作于点P,在FC上截取,连接,证明得,可证明AC是EH的垂直平分线,再证明和△得可求出,从而可得结论.
【详解】
解:(1)证明:过点B作于点Q,如图1
∵
又,
∴△
∴四边形是矩形
;
(2)在GF上截取GH=GE,连接AH,如图2,
又
(3)过点A作于点P,在FC上截取,连接,如图3,
由(1)、(2)知,,
∵
∴
∵
∴
∴
∴∠
∵
∴∠
∴
∵
∴∠
∴
∴AC是EH的垂直平分线,
∴
∴
又∵
∴
∴∠
∴∠
∵∠,
∴∠
∴
∵
∴
∴
∵∠
∴,即
∴
∵,即
∴
在和中,
AH=AM∠HAB=∠MADAB=AD
∴△
∴
∴
∴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9、见解析
【分析】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证明.再由,可推出.最后即可利用“ASA”直接证明.
【详解】
证明:
,即.
∴在和中,
.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线段的和与差.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1)图见解析,∠AEB=60°;(2)AE=BE+CE,证明见解析
【分析】
(1)依题意补全图形,如图所示:然后连接AD,先求出,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到,AD=AB=AC,∠AEC=∠AEB,求出,即可求出,再由进行求解即可;
(2)如图,在AE上截取EG=BE,连接BG.先证明△BGE是等边三角形,得到BG=BE=EG,∠GBE=60°. 再证明∠ABG=∠CBE,即可证明△ABG≌△CBE得到AG=CE,则AE=EG+AG=BE+CE.
【详解】
解:(1)依题意补全图形,如图所示:连接AD,
∵△ABC是等边三角形,
∴∠BAC=60°,AB=AC,
∵,
∴,
∵B、D关于AP对称,
∴,AD=AB=AC,∠AEC=∠AEB,
∴,
∴,
∴,
∴
∴∠AEB=60°.
(2)AE=BE+CE.
证明:如图,在AE上截取EG=BE,连接BG.
∵∠AEB=60°,
∴△BGE是等边三角形,
∴BG=BE=EG,∠GBE=60°.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BC,∠ABC=60°,
∴∠ABG+∠GBC=∠GBC+∠CBE=60°,
∴∠ABG=∠CBE.
在△ABG和△CBE中,
∴△ABG≌△CBE(SAS),
∴AG=CE,
∴AE=EG+AG=BE+CE.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轴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等,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四个命题是真命题的有,下列三个说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之比为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点A,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如图,点D,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之比为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