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长方形纸片ABCD,点E,下列三角形与下图全等的三角形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四章三角形定向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在中,、分别平分、,过点作直线平行于,分别交、于点、,当大小变化时,线段和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不能确定
2、如图,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他的依据是( )
A. B. C. D.
3、下列四个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
①同位角相等;
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③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④三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已知长方形纸片ABCD,点E、F分别在边AB、CD上,连接EF,将∠BEF对折,点B落在直线EF上的点B′处,得折痕EM,将∠AEF对折,点A落在直线EF上的点A′处,得折痕EN,则图中与∠B′ME互余的角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和,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
A. B. C. D.
6、如图,在中,AD是角平分线,且,若,则的度数是( )
A.45° B.50° C.52° D.58°
7、如图,等腰中,,,于D,点O是线段AD上一点,点P是BA延长线上一点,若,则下列结论:①;②;③是等边三角形;④.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下列三角形与下图全等的三角形是( )
A. B. C. D.
9、如图,∠BAD=90°,AC平分∠BAD,CB=CD,则∠B与∠ADC满足的数量关系为( )
A.∠B=∠ADC B.2∠B=∠ADC
C.∠B+∠ADC=180° D.∠B+∠ADC=90°
10、如图,在和中,,,,,连接,交于点,连接.下列结论:①;②;③平分;④平分.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为△ABC的中线,为△的中线,为△的中线,……按此规律,为△的中线.若△ABC的面积为8,则△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0,4),点A为x轴上一动点,连接AB.以AB为边作等腰Rt△ABE,(B、A、E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且∠BAE为直角),连接OE.当OE最小时,点E的纵坐标为______.
3、如图,等腰△ABC中,AB=AC,ÐA=40°,点D在边AC上,ÐADB=100°,则ÐDBC的度数为____________ °.
4、如图,点D是的平分线OC上一点,过点D作交射线OA于点E,则线段DE与OE的数量关系为:DE______OE(填“>”或“=”或“<”).
5、如图,在△ABC中,CA=CB,∠ACB=120°,E为AB上一点,∠DCE=∠DAE=60°,AD=2.4,BE=7,则DE=_____.
三、解答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
1、如图,在中,、分别是上的高和中线,,,求的长.
2、已知:在△ABC中,AD平分∠BAC,AE=AC.求证:AD∥CE.
3、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分别在边BC,AC上,AD=AE.
(1)若∠BAD=30°,则∠EDC= °;若∠EDC=20°,则∠BAD= °.
(2)设∠BAD=x,∠EDC=y,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并给出证明.
4、如图,点D,E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求证:BD=CE.
5、如图,在等边△ABC中,点P是BC边上一点,∠BAP=(30°<<60°),作点B关于直线AP的对称点D,连接DC并延长交直线AP于点E,连接BE.
(1)依题意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AEB的度数;
(2)用等式表示线段AE,BE,C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分析:①涉及的知识要素:图形轴对称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②通过截长补短,利用60°角构造等边三角形,进而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从而达到转移边的目的.
请根据上述分析过程,完成解答过程.
6、如图,AD,BC相交于点O,AO=DO.
(1)如果只添加一个条件,使得△AOB≌△DOC,那么你添加的条件是 (要求:不再添加辅助线,只需填一个答案即可);
(2)根据已知及(1)中添加的一个条件,证明AB=DC.
7、数学课上,王老师布置如下任务:
如图,已知∠MAN<45°,点B是射线AM上的一个定点,在射线AN上求作点C,使∠ACB=2∠A.
下面是小路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
作法:①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l,直线l交射线AN于点D;
②以点B为圆心,BD长为半径作弧,交射线AN于另一点C,则点C即为所求.
根据小路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
(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2)完成下面的证明:
证明:连接BD,BC,
∵直线l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DA= ,( )(填推理的依据)
∴∠A=∠ABD,
∴∠BDC=∠A+∠ABD=2∠A.
∵BC=BD,
∴∠ACB=∠ ,( )(填推理的依据)
∴∠ACB=2∠A.
8、如图,在中,,,,BD是的角平分线,点E在AB边上,.求的周长.
9、如图,在中,,AD是角平分线,E是AB边上一点,连接ED,CB是的平分线,ED的延长线与CF交于点F.
(1)求证:;
(2)若,,则______度.
10、如图,,,求证:.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分析】
由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则,同理可得,则,可得答案.
【详解】
解:,
,
平分,
,
,
,
同理,
,
即.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C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仍可辨认的有1条边和2个角,且边为两角的夹边,即可根据来画一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详解】
根据题意可得,已知一边和两个角仍保留,且边为两角的夹边,
根据两个三角形对应的两角及其夹边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即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掌握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3、B
【分析】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详解】
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错误,是假命题;
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错误,是假命题;
③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正确,是真命题;
④三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正确,是真命题,
综上所述真命题有2个,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命题真假的判断,要说明一个命题是正确的,需要根据命题的题设和已学的有关公理、定理进行说明、推理、证明,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4、C
【分析】
先由翻折的性质得到∠AEN=∠A′EN,∠BEM=∠B′EM,从而可知∠NEM=×180°=90°,然后根据余角的定义找出∠B′ME的余角即可.
【详解】
解:由翻折的性质可知:∠AEN=∠A′EN,∠BEM=∠B′EM.
∠NEM=∠A′EN+∠B′EM=∠AEA′+∠B′EB=×180°=90°.
由翻折的性质可知:∠MB′E=∠B=90°.
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知:∠B′ME的一个余角是∠B′EM.
∵∠BEM=∠B′EM,
∴∠BEM也是∠B′ME的一个余角.
∵∠NBF+∠B′EM=90°,
∴∠NEF=∠B′ME.
∴∠ANE、∠A′NE是∠B′ME的余角.
综上所述,∠B′ME的余角有∠ANE、∠A′NE、∠B′EM、∠BEM.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质、余角的定义,掌握翻折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5、C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再解不等式可得答案.
【详解】
解:设三角形的第三边为,由题意可得:
,
即,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
6、A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DCA,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C和∠B即可.
【详解】
解:∵AD是角平分线,,
∴∠DCA==30°,
∵AD=AC,
∴∠C=(180°-∠DCA)÷2=75°,
∴∠B=180°-∠BAC-∠C=180°-60°-75°=45°,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
7、A
【分析】
①利用等边对等角得:∠APO=∠ABO,∠DCO=∠DBO,则∠APO+∠DCO=∠ABO+∠DBO=∠ABD,据此即可求解;②因为点O是线段AD上一点,所以BO不一定是∠ABD的角平分线,可作判断;③证明∠POC=60°且OP=OC,即可证得△OPC是等边三角形;④证明△OPA≌△CPE,则AO=CE,得AC=AE+CE=AO+AP.
【详解】
解:①如图1,连接OB,
∵AB=AC,AD⊥BC,
∴BD=CD,∠BAD=∠BAC=×120°=60°,
∴OB=OC,∠ABC=90°﹣∠BAD=30°
∵OP=OC,
∴OB=OC=OP,
∴∠APO=∠ABO,∠DCO=∠DBO,
∴∠APO+∠DCO=∠ABO+∠DBO=∠ABD=30°,故①正确;
②由①知:∠APO=∠ABO,∠DCO=∠DBO,
∵点O是线段AD上一点,
∴∠ABO与∠DBO不一定相等,
则∠APO与∠DCO不一定相等,故②不正确;
③∵∠APC+∠DCP+∠PBC=180°,
∴∠APC+∠DCP=150°,
∵∠APO+∠DCO=30°,
∴∠OPC+∠OCP=120°,
∴∠POC=180°﹣(∠OPC+∠OCP)=60°,
∵OP=OC,
∴△OPC是等边三角形,故③正确;
④如图2,在AC上截取AE=PA,
∵∠PAE=180°﹣∠BAC=60°,
∴△APE是等边三角形,
∴∠PEA=∠APE=60°,PE=PA,
∴∠APO+∠OPE=60°,
∵∠OPE+∠CPE=∠CPO=60°,
∴∠APO=∠CPE,
∵OP=CP,
在△OPA和△CPE中,
,
∴△OPA≌△CPE(SAS),
∴AO=CE,
∴AC=AE+CE=AO+AP,
∴AB=AO+AP,故④正确;
正确的结论有:①③④,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8、C
【分析】
根据已知的三角形求第三个内角的度数,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由题可知,第三个内角的度数为,
A.只有两边,故不能判断三角形全等,故此选项错误;
B.两边夹的角度数不相等,故两三角形不全等,故此选项错误;
C.两边相等且夹角相等,故能判断两三角形全等,故此选项正确;
D. 两边夹的角度数不相等,故两三角形不全等,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9、C
【分析】
由题意在射线AD上截取AE=AB,连接CE,根据SAS不难证得△ABC≌△AEC,从而得BC=EC,∠B=∠AEC,可求得CD=CE,得∠CDE=∠CED,证得∠B=∠CDE,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解:在射线AD上截取AE=AB,连接CE,如图所示:
∵∠BAD=90°,AC平分∠BAD,
∴∠BAC=∠EAC,
在△ABC与△AEC中,
,
∴△ABC≌△AEC(SAS),
∴BC=EC,∠B=∠AEC,
∵CB=CD,
∴CD=CE,
∴∠CDE=∠CED,
∴∠B=∠CDE,
∵∠ADC+∠CDE=180°,
∴∠ADC+∠B=180°.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答的关键是作出适当的辅助线AE,CE.
10、C
【分析】
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对每个结论推理论证即可.
【详解】
∵
∴
∴
又∵,
∴
∴
故①正确
∵
∴
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有
则
故②正确
作于,于,如图所示:
则°,
在和中,,
∴,
∴,
在和中,
∴,
∴
∴平分
故④正确
假设平分
则
∵
∴
即
由④知
又∵为对顶角
∴
∴
∴
∴在和中,
∴
即AB=AC
又∵
故假设不符,故不平分
故③错误.
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共有3个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灵活的选择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从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可知,要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知道这两个三角形分别有三个元素(其中至少一个元素是边)对应相等,这样就可以利用题目中的已知边角迅速、准确地确定要补充的边角,有目的地完善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从而得到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思路.
二、填空题
1、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中线性质,可得△的面积=,△的面积=,……,进而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由题意得:△的面积=,△的面积=,……,△的面积==.
故答案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中线的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的面积平分,是解题的关键.
2、-2
【分析】
过E作EF⊥x轴于F,由三垂直模型,得EF=OA,AF=OB,设A(a,0),可求得E(a+4,a),点E在直线y=x-4上,当OE⊥CD时,OE最小,据此求出坐标即可.
【详解】
解:如图,过E作EF⊥x轴于F,
∵∠AOB=∠EFA=∠BAE=90°,
∴∠ABO+∠OAB=90°,∠EAF+∠OAB=90°,
∴∠ABO=∠EAF,
∵AB=AE,
∴△ABO≌△EAF,
∴EF=OA,AF=OB=4,
取点C(4,0),点D(0,-4),
∴∠OCD=45°,
∵CF=4- OF,OA=4- OF,
∴CF=OA =EF,
∴∠ECF=45°,
∴点E在直线CD上,当OE⊥CD时,OE最小,
此时△EFO和△ECO为等腰Rt△,
∴OF=EF=2,
此时点E的坐标为:(2,-2).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是确定点E运动的轨迹,确定点E的位置.
3、30
【分析】
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
解:∵AB=AC,ÐA=40°,
∴,
∵∠ADB=∠DBC+∠C=100°,
∴∠DBC=30°,
故答案为:3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4、=
【分析】
首先由平行线的性质求得∠EDO=∠DOB,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EOD=∠DOB,最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即可判断.
【详解】
解:∵ED∥OB,
∴∠EDO=∠DOB,
∵D是∠AOB平分线OC上一点,
∴∠EOD=∠DOB,
∴∠EOD=∠EDO,
∴DE=OE,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等角对等边,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EOD=∠EDO是解题的关键.
5、4.6
【分析】
在AB上截取BF=AD,连接CF,通过证明△ADC≌△BFC,可得∠ACD=∠BCF,CD=CF,由“SAS”可得△DCE≌△FCE,可得DE=EF,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
解:如图,在AB上截取BF=AD,连接CF,
∵CA=CB,∠ACB=120°,
∴∠CAB=∠CBA=30°,
∵∠DAE=60°
∴∠DAC=∠DAE﹣∠CAB=30°
∴∠DAC=∠CBA,且AD=BF,AC=BC
∴△ADC≌△BFC(SAS)
∴∠ACD=∠BCF,CD=CF,
∵∠ACB=∠ACE+∠ECF+∠BCF=∠ACE+∠ECF+∠ACD=∠DCE+∠ECF=120°
∴∠ECF=60°=∠DCE,且CE=CE,DC=CF
∴△DCE≌△FCE(SAS)
∴DE=EF
∴DE=BE﹣BF=BE﹣AD=7﹣2.4=4.6,
故答案为4.6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添加恰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6cm
【分析】
先根据中线的定义结合已知条件求得AB,然后再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
解:∵是边上的中线,
∴是的中点,
∴,
∵,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掌握三角形中线的定义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
2、见解析.
【分析】
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AD=∠BAC,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定理得到∠E=∠BAC,从而得到∠BAD=∠E,即可证明AD∥CE.
【详解】
解:∵AD平分∠BAC,
∴∠BAD=∠BAC,
∵AE=AC,
∴∠E=∠ACE,
∵∠E+∠ACE=∠BAC,
∴∠E=∠BAC,
∴∠BAD=∠E,
∴AD∥CE.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外角定理,熟知相关定理并灵活应用是解题关键.
3、(1)15,40;(2)y=x,见解析
【分析】
(1)设∠EDC=m,则∠B=∠C=n,根据∠ADE=∠AED=m+n,∠ADC=∠B+∠BAD即可列出方程,从而求解.
(2)设∠BAD=x,∠EDC=y,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C,∠ADE=∠AED=∠C+∠EDC=∠B+y,由∠ADC=∠B+∠BAD=∠ADE+∠EDC即可得∠B+x=∠B+y+y,从而求解.
【详解】
解:(1)设∠EDC=m,∠B=∠C=n,
∵∠AED=∠EDC+∠C=m+n,
又∵AD=AE,
∴∠ADE=∠AED=m+n,
则∠ADC=∠ADE+∠EDC=2m+n,
又∵∠ADC=∠B+∠BAD,
∴∠BAD=2m,
∴2m+n=n+30,解得m=15°,
∴∠EDC的度数是15°;
若∠EDC=20°,则∠BAD=2m=2×20°=40°.
故答案是:15;40;
(2)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y=x,
证明:设∠BAD=x,∠EDC=y,
∵AB=AC,AD=AE,
∴∠B=∠C,∠ADE=∠AED,
∵∠AED=∠C+∠EDC=∠B+y,
∴∠ADC=∠B+∠BAD=∠ADE+∠EDC,
∴∠B+x=∠B+y+y,
∴2y=x,
∴y=x.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灵活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
4、见解析
【分析】
过A作AF⊥BC于F,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F=CF,DF=EF,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证明:如图,过A作AF⊥BC于F,
∵AB=AC,AD=AE,
∴BF=CF,DF=EF,
∴BF-DF=CF-EF,
∴BD=CE.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注意: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5、(1)图见解析,∠AEB=60°;(2)AE=BE+CE,证明见解析
【分析】
(1)依题意补全图形,如图所示:然后连接AD,先求出,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到,AD=AB=AC,∠AEC=∠AEB,求出,即可求出,再由进行求解即可;
(2)如图,在AE上截取EG=BE,连接BG.先证明△BGE是等边三角形,得到BG=BE=EG,∠GBE=60°. 再证明∠ABG=∠CBE,即可证明△ABG≌△CBE得到AG=CE,则AE=EG+AG=BE+CE.
【详解】
解:(1)依题意补全图形,如图所示:连接AD,
∵△ABC是等边三角形,
∴∠BAC=60°,AB=AC,
∵,
∴,
∵B、D关于AP对称,
∴,AD=AB=AC,∠AEC=∠AEB,
∴,
∴,
∴,
∴
∴∠AEB=60°.
(2)AE=BE+CE.
证明:如图,在AE上截取EG=BE,连接BG.
∵∠AEB=60°,
∴△BGE是等边三角形,
∴BG=BE=EG,∠GBE=60°.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BC,∠ABC=60°,
∴∠ABG+∠GBC=∠GBC+∠CBE=60°,
∴∠ABG=∠CBE.
在△ABG和△CBE中,
∴△ABG≌△CBE(SAS),
∴AG=CE,
∴AE=EG+AG=BE+CE.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轴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等,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6、(1)OB=OC(或,或);(2)见解析
【分析】
(1)根据SAS添加OB=OC即可;
(2)由(1)得△AOB≌△DOC,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结论.
【详解】
解:(1)添加的条件是:OB=OC(或,或)
证明:在和中
所以,△AOB≌△DOC
(2)由(1)知,△AOB≌△DOC
所以,AB=D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1)见解析;(2)DB;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BDC; 等边对等角.
【分析】
(1)根据题目中的小路的尺规作图过程,直接作图即可.
(2)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等边对等角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解:(1) 根据题目中的小路的设计步骤,补全的图形如图所示;
(2)解:证明:连接BD,BC,
∵直线l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DA= DB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填推理的依据)
∴∠A=∠ABD,
∴∠BDC=∠A+∠ABD=2∠A.
∵BC=BD,
∴∠ACB=∠BDC ,(等边对等角)(填推理的依据)
∴∠ACB=2∠A.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尺规作图能力以及垂直平分线和等边对等角的性质,熟练掌握垂直平分线和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8、
【分析】
由题意结合角平分线性质和全等三角形判定得出,进而依据的周长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
∴,
∵BD是的角平分线,
∴,
在和中,
,
∴,
∴,
∵,
∴的周长.
【点睛】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角平分线性质,熟练掌握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角平分线性质进行边的等量替换是解题的关键.
9、(1)见解析,(2)46
【分析】
(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得到∠B=∠ACB=∠BCF,由AD是角平分线,得到BD=CD,证△BDE≌△CDF即可;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E=DF=DA,根据求得∠DAB,进而求出∠B的度数即可.
【详解】
(1)证明:∵,
∴∠B=∠ACB,
∵CB是的平分线,
∴∠ACB=∠BCF,
∴∠B=∠BCF,
∵AD是角平分线,AB=AC,
∴BD=CD,
∵∠BDE=∠CDF,
∴△BDE≌△CDF(AAS);
∴;
(2)∵△BDE≌△CDF;
∴ED=FD,
∵,
∴ED=AD,
∵,
∴,
∴,
∴∠B=∠ACB=∠BCF=23°,
∴,
故答案为:46.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是熟练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证明和计算.
10、证明过程见解析
【分析】
先证明,得到,,再证明,即可得解;
【详解】
由题可得,在和中,
,
∴,
∴,,
又∵,
∴,
在和中,
,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准确分析证明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尺规作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三个说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尺规作图,下列四个命题是真命题的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