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直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三章相交线 平行线专项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1)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a∥b,b∥c,则a∥c
(2)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a⊥b,b⊥c,则a⊥c
(3)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a∥b,a⊥c,则b⊥c
(4)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a⊥b,b⊥c,则a∥c.
A.1 B.2 C.3 D.4
3、如图所示,下列条件中,不能推出AB∥CE成立的条件是( )
A.∠A=∠ACE B.∠B=∠ACE C.∠B=∠ECD D.∠B+∠BCE=180°
4、如图,直线AB经过点O,射线OA是北偏东40°方向,则射线OB的方位角是( )
A.南偏西50° B.南偏西40° C.北偏西50° D.北偏西40°
5、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在同一平面内,若 ,则 a∥c”时,首先应假设( )
A.a∥b B.b∥c C.a 与 c 相交 D.a 与 b
6、如图,AB∥CD,AE∥CF,∠A=41°,则∠C的度数为( )
A.139° B.141° C.131° D.129°
7、若∠1与∠2是内错角,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
A.∠1=∠2 B.∠1>∠2 C.∠1<∠2 D.∠1=∠2或∠1>∠2或∠1<∠2
8、如图,直线a∥b,Rt△ABC的直角顶点C在直线b上.若∠1=50°,则∠2的度数为( )
A.30° B.40° C.50° D.60°
9、直线、、、如图所示.若∠1=∠2,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BCD B.∠EFB=∠3 C.∠4=∠5 D.∠3=∠5
10、若直线a∥b,b∥c,则a∥c的依据是( ).
A.平行的性质 B.等量代换
C.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D.以上都不对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一束水平光线照在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平面镜上,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50°,则平面镜与水平地面的夹角的度数是______.
2、如图所示,过点P画直线a的平行线b的作法的依据是___________.
3、如图,AB∥CD,∠EGB=50°,则∠CHG的大小为 _____.
4、如图,点O在直线AB上,OD⊥OE,垂足为O.OC是∠DOB的平分线,若∠AOD=70°,则∠COE=__________度.
5、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条按如图那样折叠后,若量得∠DBA=40°,则∠ABC的度数为 _____度.
三、解答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
1、如图,已知∠A=120°,∠FEC=120°,∠1=∠2,试说明∠FDG=∠EFD.请补全证明过程,即在下列括号内填上结论或理由.
解:∵∠A=120°,∠FEC=120°(已知),
∴∠A= ( ).
∴AB∥ ( ).
又∵∠1=∠2(已知),
∴AB∥CD ( ).
∴EF∥ ( ).
∴∠FDG=∠EFD ( ).
2、如图,在中,平分交于D,平分交于F,已知,求证:.
3、已知:如图,中,点、分别在、上,交于点, ,.
(1)求证:;
(2)若平分,,求的度数.
4、如图,直线CD与EF相交于点O,将一直角三角尺AOB的直角顶点与点O重合.
(1)如图1,若,试说明;
(2)如图2,若,OB平分.将三角尺以每秒5°的速度绕点O顺时针旋转,设运动时间为t秒.
①,当t为何值时,直线OE平分;
②当,三角尺AOB旋转到三角POQ(A、B分别对应P、Q)的位置,若OM平分,求的值.
5、在三角形ABC中,于D,F是BC上一点,于H,E在AC上,.
(1)如图1,求证:;
(2)如图2,若,请直接写出图中与互余的角,不需要证明.
6、已知:如图,BC,AF是直线,AD∥BC,∠1=∠2,∠3=∠求证:AB∥CD.
证明:∵AD∥BC(已知),
∴∠3= ( ).
∵∠3=∠4(已知),
∴∠4= ( ).
∵∠1=∠2(已知),
∴∠1+∠CAF=∠2+∠CAF( ).
即∠BAF= .
∴∠4=∠BAF.( ).
∴AB∥CD( ).
4.如图,点O是直线AB上的一点,∠BOC:∠AOC=1:2,OD平分∠BOC,OE⊥OD于点O.
(1)求∠BOC的度数;
(2)试说明OE平分∠AOC.
7、感知与填空:如图①,直线AB∥CD.求证:∠B+∠D=∠BED.
证明:过点E作直线EF∥CD,
∠2=______,( )
AB∥CD(已知),EF∥CD
_____∥EF,( )
∠B=∠1,( )
∠1+∠2=∠BED,
∠B+∠D=∠BED,( )
方法与实践:如图②,直线AB∥CD.若∠D=53°,∠B=22°,则∠E=______度.
8、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OG⊥CD.
(1)已知∠AOC=38°12',求∠BOG的度数;
(2)如果OC是∠AOE的平分线,那么OG是∠EOB的平分线吗?说明理由.
9、如图,点A、B、C在8×5网格的格点上,每小方格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请按要求画图,并回答问题:
(1)延长线段AB到点D,使BD=AB;
(2)过点C画CE⊥AB,垂足为E;
(3)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 个单位长度;
(4)通过测量 = ,并由此结论可猜想直线BC与AF的位置关系是 .
10、如图,平面上有三个点A、B、C.
(1)根据下列语句按要求画图.
①画射线AB,用圆规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截取BD=AB(保留作图痕迹);
②连接CA、CD、CB;
③过点C画CE⊥AD,垂足为点E;
④过点D画DF∥AC,交CB的延长线于点F.
(2)①在线段CA、CE、CD中,线段_________最短,依据是_________.
②用刻度尺或圆规检验DF与AC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分析】
根据对顶角的定义作出判断即可.
【详解】
解: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可知:只有C选项的是对顶角,其它都不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对顶角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2、C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a∥b,b∥c,则a∥c,故(1)正确;
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a⊥b,b⊥c,则a∥c,故(2)错误;
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a∥b,a⊥c,则b⊥c,故(3)正确;
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a⊥b,b⊥c,则a∥c.故(4)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是(1)(3)(4);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3、B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分析即可.
【详解】
A、∠A和∠ACE是AB与CE被AC所截形成的内错角,则∠A=∠ACE时,可以推出AB∥CE,不符合题意;
B、∠B和∠ACE不属于AB与CE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任何角,则∠B=∠ACE时,无法推出AB∥CE,符合题意;
C、∠B和∠ECD是AB与CE被BD所截形成的同位角,则∠B=∠ECD时,可以推出AB∥CE,不符合题意;
D、∠B和∠BCE AB与CE被BD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则∠B+∠BCE=180°时,可以推出AB∥CE,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理解并熟练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
4、B
【分析】
由对顶角可知∠1=40°,故可知射线OB的方位角;
【详解】
解:由对顶角可知,∠1=40°
所以射线OB的方位角是南偏西40°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方向角.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方向角的定义,方向角的表示方法是北偏东或北偏西,南偏东或南偏西.
5、C
【分析】
用反证法解题时,要假设结论不成立,即假设a与c不平行(或a与c相交).
【详解】
解:原命题“在同一平面内,若a⊥b,c⊥b,则a∥c”,
用反证法时应假设结论不成立,
即假设a与c不平行(或a与c相交).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考查了反证法证明的步骤:(1)假设原命题结论不成立;(2)根据假设进行推理,得出矛盾,说明假设不成立;(3)原命题正确.
6、A
【分析】
如图,根据AECF,得到∠CGB=41°,根据ABCD,即可得到∠C=139°..
【详解】
解:如图,∵AECF,
∴∠A=∠CGB=41°,
∵ABCD,
∴∠C=180°-∠CGB=139°.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知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7、D
【分析】
根据内错角角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判断即可.
【详解】
解:∵只有两直线平行时,内错角才可能相等,
∴根据已知∠1与∠2是内错角可以得出∠1=∠2或∠1>∠2或∠1<∠2,
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内错角和平行线的性质,能理解内错角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
8、B
【分析】
由平角的定义可求得∠BCD的度数,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得∠2的度数.
【详解】
解:如图所示:
∵∠1=50°,∠ACB=90°,
∴∠BCD=180°﹣∠1﹣∠BCD=40°,
∵a∥b,
∴∠2=∠BCD=40°.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答的关键是熟记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9、D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对顶角相等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
解:∵∠1=∠2,
∴AB∥CD,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4=∠5,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EFB与∠3是对顶角,
∴∠EFB=∠3,故B正确,
无法判断∠3=∠5,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对顶角相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答的关键.
10、C
【分析】
根据平行公理的推论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直线a∥b,b∥c,则a∥c的依据是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公理的推论,解题关键是明确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二、填空题
1、65°
【分析】
作CD⊥平面镜,垂足为G,交地面于D.根据垂线的性质可得∠CDH+α=9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GC=∠CDH,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可得,从而可得夹角的度数.
【详解】
解:如图,作CD⊥平面镜,垂足为G,交地面于D.
∴∠CDH+α=90°,
根据题意可知:AG∥DF,
∴∠AGC=∠CDH,
,
∴∠CDH=25°,
∴α=65°.
故答案为:65°.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明确法线CG平分∠AGB.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即可.
【详解】
解:由作图可知,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故答案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点睛】
本题考查作图,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3、130°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HD=∠EGB=50°,再利用邻补角的性质可求解.
【详解】
解:∵AB∥CD,∠EGB=50°,
∴∠EHD=∠EGB=50°,
∴∠CHG=180°﹣∠EHD=130°.
故答案为:13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邻补角,属于基础题.
4、35
【分析】
根据补角的性质,可得∠BOD=110°,再由OC是∠DOB的平分线,可得 ,又由OD⊥OE,可得到∠BOE=20°,即可求解.
【详解】
解:∵∠AOD=70°,∠AOD+∠BOD=180°,
∴∠BOD=110°,
∵OC是∠DOB的平分线,
∴ ,
∵OD⊥OE,
∴∠DOE=90°,
∴∠BOE=∠BOD-∠DOE=20°,
∴∠COE=∠BOC-∠BOE=35°.
故答案为:3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补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和与差,熟练掌握补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和与差运算是解题的关键.
5、70
【分析】
由∠DBA的度数可知∠ABE度数,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BC=∠EBC=∠ABE即可.
【详解】
解:延长DB到点E,如图:
∵∠DBA=40°,
∴∠ABE=180°﹣∠DBA=180°﹣40°=140°,
又∵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条按如图那样折叠,
∴∠ABC=∠EBC=∠ABE=70°,
故答案为:7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和邻补角的定义,属于基础题目,得到∠ABC=∠ABE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FEC;等量代换;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分析】
利用平行线的判定,由已知得AB∥EF、AB∥CD,可推出EF∥CD,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结论
【详解】
解:∵∠A=120°,∠FEC=120°(已知),
∴∠A=∠FEC(等量代换),
∴AB∥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又∵∠1=∠2(已知),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EF∥C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
∴∠FDG=∠EF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故答案为:∠FEC;等量代换;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学会分析,正确的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见解析
【分析】
根据∠ADE=∠B可判定DE∥B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CB=∠AED,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推出∠ACD=∠AEF,即可判定EF∥CD.
【详解】
证明:(已知),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平分,平分(已知),
,(角平分线的定义),
(等量代换).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点睛】
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1)见解析;(2)72°
【分析】
(1)等量代换得出∠3=∠DFE,平行线的判定得出EF//AB,可以推出∠ADE=∠B,即可判断结论;
(2)由平分线的定义得出∠ADE=∠EDC=∠B,由平角的定义列出关于∠5+∠ADE+∠EDC==180°,求出∠B的度数,即可得出∠ADC的度数,由EF//AB即可求出∠2的度数.
【详解】
解:(1)∵,∠2+∠DFE=180°,
∴∠3=∠DFE,
∴EF//AB,
∴∠ADE=∠1,
又∵,
∴∠ADE=∠B,
∴DE//BC,
(2)∵平分,
∴∠ADE=∠EDC,
∵DE//BC,
∴∠ADE=∠B,
∵
∴∠5+∠ADE+∠EDC==180°,
解得:,
∴∠ADC=2∠B=72°,
∵EF//AB,
∴∠2=∠ADC=180°-108°=7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邻补角、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4、(1)见解析;(2)①或;②
【分析】
(1)根据垂直的性质即可求解;
(2)①分当OE平分时,和OF平分时根据旋转的特点求出旋转的角度即可求解;
②根据,可知OP在内部,根据题意作图,分别表示出, ,故可求解.
【详解】
解:(1)∵,
∴,
∴.
(2)①∵OB平分,,
∴.
情况1:当OE平分时,
则旋转之后,
∴OB旋转的角度为,
∴,.
情况2:当OF平分时,同理可得,OB旋转的角度为,
∴,.
综上所述,或.
②∵,
∴OP在内部,如图所示,
由题意知,,
∴,∵OM平分,
∴,
∴,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角度的综合判断与求解,解题的关键是根熟知垂直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及角度的和差关系.
5、
(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
(1)由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可推出.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即得出.最后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条件,即可判断;
(2)由可推出,,即得出,.由,可推出,即得出.由,可直接推出.由此即可判断哪些角与互余.
(1)
证明:∵,,
∴,
∴.
∵,
∴,
∴.
(2)
与互余的角有:.
证明:∵,
∴,,
∴,.
∵,
∴,
∴.
∵,
∴,即.
综上,可知与互余的角有:.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余角的概念.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条件和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
(1)∠BOC=60°
(2)见解析
【分析】
(1)根据∠AOB是平角,∠BOC:∠AOC=1:2即可求解;
(2)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和相加等于90°的两个角互余、等角的余角相等来分析即可.
【详解】
(1)∵∠AOB=∠BOC+∠AOC=180°,
又∠BOC:∠AOC=1:2,
∴∠AOC=2∠BOC,
∴∠BOC+2∠BOC=180°,
∴∠BOC=60°;
(2)∵OD平分∠BOC,
∴∠BOD=∠DOC,
∵∠DOC+∠COE=90°,∠AOB是平角,
∴∠AOE+∠BOD=90°,
∴∠AOE=∠COE
即OE平分∠AO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垂直的定义,正确理解角平分线的定义,余角的性质以及平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7、∠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两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量代换;31.
【分析】
过点E作直线EF//CD,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2=∠D;由两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得出AB//EF;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B=∠1;由∠1+∠2=∠BED,等量代换得出∠B+∠D=∠BED;方法与实践:如图②,由平行的性质可得∠BOD=∠D=53°,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
解:过点E作直线EF∥CD,
∠2=∠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CD(已知),EF∥CD
AB//EF,(两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B=∠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2=∠BED,
∠B+∠D=∠BED,(等量代换 )
方法与实践:如图②,
∵直线AB∥CD
∴∠BOD=∠D=53°
∵∠BOD=∠E+∠B
∴∠E=∠BOD-∠B=53°- 22°=31°.
故答案依次为:∠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两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量代换;3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1)51°48′;(2)OG是∠EOB的平分线,理由见解析
【分析】
(1)根据互为余角的意义和对顶角的性质,可得∠AOC=∠BOD=38°12′,进而求出∠BOG;
(2)求出∠EOG=∠BOG即可.
【详解】
解:(1)∵OG⊥CD.
∴∠GOC=∠GOD=90°,
∵∠AOC=∠BOD=38°12′,
∴∠BOG=90°﹣38°12′=51°48′,
(2)OG是∠EOB的平分线,
理由:
∵OC是∠AOE的平分线,
∴∠AOC=∠COE=∠DOF=∠BOD,
∵∠COE+∠EOG=∠BOG+∠BOD=90°,
∴∠EOG=∠BOG,
即:OG平分∠BOE.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及余角,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及余角是解题的关键.
9、(1)见解析;(2)见解析;(3)2;(4),平行
【分析】
(1)根据网格的特点和题意,延长到,使;
(2)根据网格是正方形,垂线的定义,画出,垂足为,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3)点C到直线AB的距离即的长,网格的特点即可数出的长;
(4)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或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即可知测量的角度
【详解】
解:(1)(2)如图所示,
(3)由网格可知
即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
故答案为:2
(4)通过测量,可知
故答案为:,平行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画线段,画垂线,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点到直线的距离,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0、(1)见解析;(2)①;垂线段最短;②相等
【分析】
(1)根据题意作图即可;
(2)根据垂线段最短以及圆规进行检验即可.
【详解】
(1)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2)①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在线段CA、CE、CD中,线段CE最短;
②用圆规检验DF=A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画平行线,画垂线,画线段,垂线段最短等等,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沪教版 (五四制)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直线AB∥CD,直线AB,如图,不能推出a∥b的条件是,如图,∠1与∠2是同位角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直线A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1与∠2是同位角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