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三个说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四章三角形难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点D、E分别在∠ABC的边BA、BC上,DE⊥AB,过BA上的点F(位于点D上方)作FG∥BC,若∠AFG=42°,则∠DEB的度数为( )
A.42° B.48° C.52° D.58°
2、下列三角形与下图全等的三角形是( )
A. B. C. D.
3、如图,在中,、分别平分、,过点作直线平行于,分别交、于点、,当大小变化时,线段和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不能确定
4、下列三个说法:
①有一个内角是30°,腰长是6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②有一个内角是120°,底边长是3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③有两条边长分别为5,12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3 B.2 C.1 D.0
5、如图,,点E在线段AB上,,则的度数为( )
A.20° B.25° C.30° D.40°
6、如图,ABC中,∠ABC=45°,CD⊥AB于D,BE平分∠ABC,且BE⊥AC于E,与CD相交于点F,DH⊥BC于H,交BE于G,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BCD为等腰三角形;②BF=AC;③CE=BF;④BH=CE.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如图,AD是的角平分线,,垂足为F.若,,则的度数为( )
A.35° B.40° C.45° D.50°
8、如图,点F,C在BE上,AC=DF,BF=EC,AB=DE,AC与DF相交于点G,则与2∠DFE相等的是( )
A.∠A+∠D B.3∠B C.180°﹣∠FGC D.∠ACE+∠B
9、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3和7,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0 B.15 C.17 D.19
10、如图,△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F,过点F作DE∥BC交AB于点D,交AC于点E,那么下列结论:①△BDF是等腰三角形;②DE=BD+CE;③若∠A=50°,则∠BFC=115°;④DF=EF.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在△AOB和△COD中,OA=OB,OC=OD,OA<OC,∠AOB=∠COD=50°,连接AC、BD交于点M,连接OM.下列结论:①AC=BD,②∠AMB=50°;③OM平分∠AOD;④MO平分∠AMD.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_____.(填序号)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2,另一边长为9,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__.
3、在中,若,则_______.
4、若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都是等腰三角形,从上面看是带有圆心的圆,则这个立体图形是_____.
5、如图,在等边三角形中,,是边的高线,延长至点,使,则BE的长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
1、如图,E为AB上一点,BD∥AC,AB=BD,AC=BE.求证:BC=DE.
2、已知:直线AB、CR被直线UV所截,直线UV交直线AB于点B,交直线CR于点D,∠ABU+∠CDV=180°.
(1)如图1,求证:AB∥CD;
(2)如图2,BE∥DF,∠MEB=∠ABE+5°,∠FDR=35°,求∠MEB的度数;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点N在直线AB上,分别连接EN、ED,MG∥EN,连接ME,∠GME=∠GEM,∠EBD=2∠NEG,EB平分∠DEN,MH⊥UV于点H,若∠EDC=∠CDB,求∠GMH的度数.
3、如图,点D在AC上,BC,DE交于点F,,,.
(1)求证:;
(2)若,求∠CDE的度数.
4、如图,Rt△ACB中,∠ACB=90°,AC=BC,E点为射线CB上一动点,连结AE,作AF⊥AE且AF=AE.
(1)如图1,过F点作FD⊥AC交AC于D点,求证:FD=BC;
(2)如图2,连结BF交AC于G点,若AG=3,CG=1,求证:E点为BC中点.
(3)当E点在射线CB上,连结BF与直线AC交子G点,若BC=4,BE=3,则 .(直接写出结果)
5、如图,在等边△ABC中,点P是BC边上一点,∠BAP=(30°<<60°),作点B关于直线AP的对称点D,连接DC并延长交直线AP于点E,连接BE.
(1)依题意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AEB的度数;
(2)用等式表示线段AE,BE,C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分析:①涉及的知识要素:图形轴对称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②通过截长补短,利用60°角构造等边三角形,进而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从而达到转移边的目的.
请根据上述分析过程,完成解答过程.
6、如图,AD是的高,CE是的角平分线.若,,求的度数.
7、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F分别同时从A、B、C以同样的速度沿AB、BC、CA方向运动,当点D运动到点B时,三个点都停止运动.
(1)在运动过程中△DEF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2)若运动到某一时刻时,BE=4,∠DEC=150°,求等边△ABC的周长;
8、中,CD平分,点E是BC上一动点,连接AE交CD于点D.
(1)如图1,若,AE平分,则的度数为______;
(2)如图2,若,,,则的度数为______;
(3)如图3,在BC的右侧过点C作,交AE延长线于点F,且,.试判断AB与CF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9、如图,在△ABC中,AB=AC,CD⊥AB于点D,∠A=50°,求∠BCD的度数.
10、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
从正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夹角为的两条射线,并连接它们与该顶点的两对边的交点构成的基本平面几何模型称为半角模型.半角模型可证出多个几何结论,例如:
如下图1,在正方形中,以为顶点的,、与、边分别交于、两点.易证得.
大致证明思路:如图2,将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由可得、、三点共线,,进而可证明,故.
任务:
如图3,在四边形中,,,,以为顶点的,、与、边分别交于、两点.请参照阅读材料中的解题方法,你认为结论是否依然成立,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分析】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再由垂直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
【详解】
解:∵,
∴,
∵,
∴,
∴,
故选:B.
【点睛】
题目主要考查平行线及垂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理解题意,熟练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2、C
【分析】
根据已知的三角形求第三个内角的度数,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由题可知,第三个内角的度数为,
A.只有两边,故不能判断三角形全等,故此选项错误;
B.两边夹的角度数不相等,故两三角形不全等,故此选项错误;
C.两边相等且夹角相等,故能判断两三角形全等,故此选项正确;
D. 两边夹的角度数不相等,故两三角形不全等,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3、C
【分析】
由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则,同理可得,则,可得答案.
【详解】
解:,
,
平分,
,
,
,
同理,
,
即.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4、C
【分析】
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判断即可.
【详解】
解:①当一个是底角是30°,一个是顶角是30°时,两三角形就不全等,故本选项错误;
②有一个内角是120°,底边长是3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本选项正确;
③当一条直角边为12,一条斜边为12时,两个直角三角形不全等,故本选项错误;正确的只有1个,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5、C
【分析】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BC=CE,∠ACB=∠DCE即∠ACD=∠BC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B=∠BEC和∠BCE即可.
【详解】
解:∵,
∴BC=CE,∠ACB=∠DCE,
∴∠B=∠BEC,∠ACD=∠BCE,
∵,
∴∠ACD=∠BCE=180°-2×75°=30°,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
6、C
【分析】
根据∠ABC=45°,CD⊥AB可得出BD=CD;利用AAS判定Rt△DFB≌Rt△DAC,从而得出BF=AC;再利用AAS判定Rt△BEA≌Rt△BEC,即可得到CE=BF;由CE=BF,BH=BC,在三角形BCF中,比较BF、BC的长度即可得到CE<BH.
【详解】
解:∵CD⊥AB,∠ABC=45°,
∴△B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D=CD,故①正确;
在Rt△DFB和Rt△DAC中,
∵∠DBF=90°﹣∠BFD,∠DCA=90°﹣∠EFC,且∠BFD=∠EFC,
∴∠DBF=∠DCA.
又∵∠BDF=∠CDA=90°,BD=CD,
∴△DFB≌△DAC.
∴BF=AC,故②正确;
在Rt△BEA和Rt△BEC中
∵BE平分∠ABC,
∴∠ABE=∠CBE.
又∵BE=BE,∠BEA=∠BEC=90°,
∴Rt△BEA≌Rt△BEC.
∴CE=AC=BF,故③正确;
∵CE=AC=BF,BH=BC,
在△BCF中,∠CBE=∠ABC=22.5°,∠DCB=∠ABC=45°,
∴∠BFC=112.5°,
∴BF<BC,
∴CE<BH,故④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SSA、HL.在复杂的图形中有45°的角,有垂直,往往要用到等腰直角三角形,要注意掌握并应用此点.
7、B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ACB=90°,利用三角形全等,求出DC=DE,再利用外角求出答案.
【详解】
解:∵∠CAB=40°,∠B=50°,
∴∠ACB=180°−40°−50°=90°,
∵CE⊥AD,
∴∠AFC=∠AFE=90°,
∵AD是△ABC的角平分线,
∴∠CAD=∠EAD=×40°=20°,
又∵AF=AF,
∴△ACF≌△AEF(ASA)
∴AC=AE,
∵AD=AD,∠CAD=∠EAD,
∴△ACD≌△AED (SAS),
∴DC=DE,
∴∠DCE=∠DEC,
∵∠ACE=90°−20°=70°,
∴∠DCE=∠DEC=∠ACB−∠ACE=90°−70°=20°,
∴∠BDE=∠DCE+∠DEC=20°+20°=40°,
故选:B.
【点睛】
考查角平分线、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知识,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相应各个角的度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8、C
【详解】
由题意根据等式的性质得出BC=EF,进而利用SSS证明△ABC与△DEF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B=∠DFE,最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进行分析解答.
【分析】
解:∵BF=EC,
∴BF+FC=EC+FC,
∴BC=EF,
在△ABC与△DEF中,
,
∴△ABC≌△DEF(SSS),
∴∠ACB=∠DFE,
∴2∠DFE=180°﹣∠FGC,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其中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SSS;SAS;ASA;AAS;以及HL(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9、C
【分析】
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为3和7,具体哪条是底边,哪条是腰没有明确说明,因此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详解】
解:①当腰是3,底边是7时,3+3<7,不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因此舍去.
②当底边是3,腰长是7时,3+7>7,能构成三角形,则其周长=3+7+7=17.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时注意: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则一定要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这是解题的关键.
10、C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逐个判定即可解答.
【详解】
解:∵BF是∠AB的角平分线,
∴∠DBF=∠CBF,
∵DE∥BC,
∴∠DFB=∠CBF,
∴∠DBF=∠DFB,
∴BD=DF,
∴△BDF是等腰三角形;故①正确;
同理,EF=CE,
∴DE=DF+EF=BD+CE,故②正确;
∵∠A=50°,
∴∠ABC+∠ACB=130°,
∵BF平分∠ABC,CF平分∠ACB,
∴,
∴∠FBC+∠FCB=(∠ABC+∠ACB)=65°,
∴∠BFC=180°﹣65°=115°,故③正确;
当△ABC为等腰三角形时,DF=EF,
但△ABC不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DF不一定等于EF,故④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点,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以及等角对等边来判定等腰三角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①②④
【分析】
由证明得出,,①正确;
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得出,②正确;
作于,于,如图所示:则,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得出,由角平分线的判定方法得出平分,④正确;
假设平分,则,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得,而,所以,而,故③错误;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
,
即,
在和中,
,
,
,,故①正确;
,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
,
,故②正确;
作于,于,如图所示,
则,
,
,
平分,故④正确;
假设平分,则,
在与中,
,
,
,
,
,
而,故③错误;
所以其中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④.
故答案为:①②④.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等知识;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2、20
【分析】
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2和9,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
【详解】
解:分两种情况:当腰为2时,2+2<9,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
当腰为9时,2+9>9,所以能构成三角形,周长是:2+9+9=20.
故答案为:20.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
3、65°65度
【分析】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在中,,
∵,
∴,
∴;
故答案为:65°.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圆锥
【分析】
根据立体图形视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根据题意,这个立体图形是圆锥
故答案为:圆锥.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圆锥、立体图形视图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立体图形视图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
5、3
【分析】
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到AD=DC=1,由BE=BC+CE不难求解.
【详解】
解: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BC=AC=2,
又 是边的高线,
DC=,
=1,
,
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见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
【详解】
证明:∵,
∴.
在和中,
,
∴,
∴.
【点睛】
题目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
2、(1)见详解;(2)∠MEB=40°,(3)∠GMH=80°
【分析】
(1)根据等角的补角性质得出∠ABD=∠CDV,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B∥CD;
(2)根据AB∥CD;利用内错角相等得出∠ABD=∠RDB,根据BE∥DF,得出∠EBD=∠FDB,利用等量减等量差相等得出∠ABE=∠FDR,根据∠FDR=35°,可得∠ABE=∠FDR=35°即可;
(3)设ME交AB于S,根据MG∥EN,得出∠NES=∠GMS=∠GES,设∠NES=y°,可得∠NEG=∠NES+∠GES=2∠NES=2y°,根据∠EBD=2∠NEG,得出∠EBD =4∠NES=4y°,根据∠EDC=∠CDB,设∠EDC=x°,得出∠CDB=7x°,根据AB∥CD,得出∠GBE+∠EBD+∠CDB=180°,可得35+4y+7x=18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BDE=∠BDC-∠EDC=7x-x=6x,∠BED=180°-∠EBD-∠EDB=180°-4y°-6x°,利用EB平分∠DEN,得出y°+40°=180°-4y°-6x°,解方程组,解得,可证ME∥UV,根据MH⊥UV,可求∠SMH=90°,∠SMG=∠NES=10°即可.
【详解】
(1)证明:∵∠ABU+∠ABD=180°,∠ABU+∠CDV=180°.
∴∠ABU=180°-∠ABD,∠CDV=180°-∠ABU,
∴∠ABD=∠CDV,
∴AB∥CD;
(2)解:∵AB∥CD;
∴∠ABD=∠RDB,
∴∠ABE+∠EBD=∠FDB+∠FDR,
∵BE∥DF,
∴∠EBD=∠FDB,
∴∠ABE=∠FDR,
∵∠FDR=35°,
∴∠ABE=∠FDR=35°,
∴∠MEB=∠ABE+5°=35°+5°=40°,
(3)解:设ME交AB于S,
∵MG∥EN,
∴∠NES=∠GMS=∠GES,
设∠NES=y°,
∵∠EBD=2∠NEG
∴∠NEG=∠NES+∠GES=2∠NES=2y°,
∴∠EBD =4∠NES=4y°,
∵∠EDC=∠CDB,
设∠EDC=x°
∴∠CDB=7x°,
∵AB∥CD,
∴∠ABD+∠CDB=180°,即∠GBE+∠EBD+∠CDB=180°,
∴35+4y+7x=180,
∵∠BDE=∠BDC-∠EDC=7x-x=6x,
∴∠BED=180°-∠EBD-∠EDB=180°-4y°-6x°,
∵EB平分∠DEN,
∴∠NEB=∠BED,
∵∠NEB=∠NES+∠SEB=y°+40°,
∴y°+40°=180°-4y°-6x°,
∴,
解得,
∴∠EBD=4y°=40°=∠MEB,
∴ME∥UV,
∵MH⊥UV,
∴MH⊥ME,
∴∠SMH=90°,,
∵∠SMG=∠NES=10°,
∴∠GMH=90°-∠SMG=90°-10°=80°.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垂直性质,角平分线定义,角的倍分,二元一次方程组,掌握平行线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垂直性质,角平分线定义,角的倍分,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关键.
3、
(1)证明见解析;
(2)∠CDE=20°.
【分析】
(1)由“SAS”可证△ABC≌△DBE;
(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E,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求解.
(1)
证明:∵∠ABD=∠CBE,
∴∠ABD+∠DBC=∠CBE+∠DBC,
即:∠ABC=∠DBE,
在△ABC和△DBE中,
,
∴△ABC≌△DBE(SAS);
(2)
解:由(1)可知:△ABC≌△DBE,
∴∠C=∠E,
∵∠DFB=∠C+∠CDE,
∠DFB=∠E+∠CBE,
∴∠CDE=∠CBE,
∵∠ABD=∠CBE=20°,
∴∠CDE=2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4、(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或
【分析】
(1)证明△AFD≌△EA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F=AC,等量代换证明结论;
(2)作FD⊥AC于D,证明△FDG≌△BCG,得到DG=CG,求出CE,CB的长,得到答案;
(3)过F作FD⊥AG的延长线交于点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G=GD,AD=CE=7,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1)证明:∵FD⊥AC,
∴∠FDA=90°,
∴∠DFA+∠DAF=90°,
同理,∠CAE+∠DAF=90°,
∴∠DFA=∠CAE,
在△AFD和△EAC中,
,
∴△AFD≌△EAC(AAS),
∴DF=AC,
∵AC=BC,
∴FD=BC;
(2)作FD⊥AC于D,
由(1)得,FD=AC=BC,AD=CE,
在△FDG和△BCG中,
,
∴△FDG≌△BCG(AAS),
∴DG=CG=1,
∴AD=2,
∴CE=2,
∵BC=AC=AG+CG=4,
∴E点为BC中点;
(3)当点E在CB的延长线上时,过F作FD⊥AG的延长线交于点D,
BC=AC=4,CE=CB+BE=7,
由(1)(2)知:△ADF≌△ECA,△GDF≌△GCB,
∴CG=GD,AD=CE=7,
∴CG=DG=1.5,
∴AG=CG+AC=5.5,
∴,
同理,当点E在线段BC上时,AG= AC -CG+=2.5,
∴,
故答案为:或.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5、(1)图见解析,∠AEB=60°;(2)AE=BE+CE,证明见解析
【分析】
(1)依题意补全图形,如图所示:然后连接AD,先求出,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到,AD=AB=AC,∠AEC=∠AEB,求出,即可求出,再由进行求解即可;
(2)如图,在AE上截取EG=BE,连接BG.先证明△BGE是等边三角形,得到BG=BE=EG,∠GBE=60°. 再证明∠ABG=∠CBE,即可证明△ABG≌△CBE得到AG=CE,则AE=EG+AG=BE+CE.
【详解】
解:(1)依题意补全图形,如图所示:连接AD,
∵△ABC是等边三角形,
∴∠BAC=60°,AB=AC,
∵,
∴,
∵B、D关于AP对称,
∴,AD=AB=AC,∠AEC=∠AEB,
∴,
∴,
∴,
∴
∴∠AEB=60°.
(2)AE=BE+CE.
证明:如图,在AE上截取EG=BE,连接BG.
∵∠AEB=60°,
∴△BGE是等边三角形,
∴BG=BE=EG,∠GBE=60°.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BC,∠ABC=60°,
∴∠ABG+∠GBC=∠GBC+∠CBE=60°,
∴∠ABG=∠CBE.
在△ABG和△CBE中,
∴△ABG≌△CBE(SAS),
∴AG=CE,
∴AE=EG+AG=BE+CE.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轴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等,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6、
【分析】
AD是的高,有;由知;CE是的角平分线可得;,;在中,.
【详解】
解:∵AD是的高
∴
∵
∴
∵CE是的角平分线
∴
∵
∴
∴在中,.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表示各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
7、(1)△DEF是等边三角形,理由见解析(2)等边△ABC的周长为
【分析】
(1)利用△DEF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点的运动情况,求证和,进而证明,最后即可说明△DEF是等边三角形.
(2)利用题(1)的条件即∠DEC=150°,得出是含角的直角三角形,求出,最后求解出等边△ABC的长,最后即可求出等边△ABC的周长.
【详解】
(1)解:△DEF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由点D、E、F的运动情况可知:,
△ABC是等边三角形,
,,
,
,
在与中,
,
,
同理可证,进而有,
,
故△DEF是等边三角形.
(2)解:由(1)可知△DEF是等边三角形,且,
,,,
,
,
在中,,
,
,
,
等边△ABC的周长为.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和含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找到相等条件,进而证明全等三角形,综合利用全等三角形以及含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对应边长,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8、(1)40°;(2)10°;(3)AB∥CF,理由见解析
【分析】
(1)根据三角形的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求得∠BAC+∠ACB=140°即可求解;
(2)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得∠B+∠BAE=47°即可求解;
(3)延长AC到G,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到∠FCG=2∠F,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BCF=2∠F,则有∠B=∠BCF,根据平行线在判定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ADC=110°,
∴∠DAC+∠DCA=180°-110°=70°,
∵AE平分∠BAC,CD平分∠ACB,
∴∠BAC=2∠DAC,∠ACB=2∠DCA,
∴∠BAC+∠ACB=2(∠DAC+∠DCA)=140°,
∴∠B=180°-(∠BAC+∠ACB)=180°-140°=40°,
故答案为:40°;
(2)∵∠ADC=∠DCE+∠DEC=100°,∠DCE=53°,
∴∠DEC=100°-53°=47°,
∴∠B+∠BAE=∠DEC=47°,
∵∠B-∠BAE=27°,
∴∠BAE=10°,
故答案为:10°;
(3)AB∥CF,理由为:
如图,延长AC到G,
∵AC=CF,
∴∠F=∠FAC,
∴∠FCG=∠F+∠FAC=2∠F,
∵CF⊥CD,
∴∠BCF+∠BCD=90°,∠FCG+∠ACD=90°,
∵CD平分∠ACB,
∴∠BCD=∠ACD,
∴∠BCF=∠FCG=2∠F,
∵∠B=2∠F,
∴∠B=∠BCF,
∴AB∥CF.
【点睛】
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平行线的判定,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的联系与运用是解答的关键.
9、25°
【分析】
直接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C=∠ACB=65°,进而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答案.
【详解】
∵AB=AC,∠A=50°,
∴∠ABC=∠ACB=65°,
∵CD⊥BC于点D,
∴∠BCD的度数为:180°−90°−65°=25°.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正确得出∠B的度数是解题关键.
10、成立,证明见解析
【分析】
根据阅读材料将△ADF旋转120°再证全等即可求得EF= BE+DF .
【详解】
解:成立.
证明:将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
,,,,,
,、、三点共线,
.
,,,
,
.
【点睛】
本题考查旋转中的三角形全等,读懂材料并运用所学的全等知识是本题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三角形的外角和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沪教版 (五四制)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定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