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课“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课“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共16张PPT)第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课“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共16张PPT)第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课“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共16张PPT)第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课“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共16张PPT)第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课“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共16张PPT)第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课“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共16张PPT)第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课“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共16张PPT)第7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课“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共16张PPT)第8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图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图片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概念阐释,什么是“无为而治”,温故知新,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影响:儒学成为正统
    一.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1.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
    一、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现实:秦末农民战争,楚汉战争使社会经济 破坏严重措施:无为而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治理。意思是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无为而治决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应该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
    材料二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鄙,边境)廪庾(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粹牝(椁牝.泛指雌性的牲畜)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国家实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国家也存在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宁等问题。 ——《中国古代史》
    根据材料说出汉初“无为而治”的影响有哪些?
    汉武帝怎样解决?——无为?有为?
    积极影响:经济实力增强,社会繁荣,国力日盛。消极影响:几点隐患:①南北边境不宁②王国威胁中央③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激化。
    必修一必修二中我们学过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有为”的措施呢?
    政治:必修①:P12、P14(1)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2)加强皇权:用身边做侍从、秘书工作的人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3)改革仕进,实行察举制度,选拔人才;
    经济:必修②:P17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稳定物价。实行货币官铸、盐铁专卖、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征重税等
    军事:课外补充:成功反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糅合道家 、法家、 阴阳五行思想改造儒家思想,从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儒学体系(新思想来源)
    当某种思想文化适应时代需要时,便容易被统治者所接受,也就能够有力的推动经济政治乃至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发展。任何一种思想都要不断发展完善,在吸收融合诸多文化因素中丰富,否则将失去生命力。(思想要与时俱进)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董仲舒,河北广川人,汉代唯心主义哲学家,儒学代表,大学问家,生活在汉文帝、景帝、汉武帝的时代,上承孔子,下启朱熹。三次应对,得到汉武帝赏识。著作:《天人三策》、《春秋繁露》,创立新儒学体系。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内容
    “限田”“薄敛”“省役”轻徭薄赋仁政思想
    ——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思想的统一促进了政治的统一,同时促进了人们统一观念的形成,这种观念在长时期统一的状态下,又会强化人们对于统一的认同和文化的认同,从而培养出同质化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而随着这种心理和情感的沉淀,必将成为一种稳定的民族情感的纽带,成为维护统一的力量。——王保国《文化纽带与国家统一》
    台湾著名历史学家柏杨先生曾说:“董仲舒先生的这项‘对策’,经皇帝采纳后,就成了神圣的‘国策’。一个巨大转变,在不声不响中发生,光芒万丈的思想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开始夕阳西下。代之而起的,是漫长而单调的儒学思想的时代”。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我们不仅是历史的守望者、历史的叙述者,我们应该真正静下心来,反思、盘点:
    1、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2、有利于以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的发展 3、有利于社会道德建设和社会稳定
    1、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不利于学术发展2、宣扬的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带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3、唯心主义成分多、神学迷信色彩浓
    三、儒学成为正统(影响)
    措施:汉武帝的大力推动
    1、思想: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
    2、政治:用儒家学者参与国家大政
    3、教育: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从此,教育被儒家垄断。
    1、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但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发展”体现为①由以道德教化为主发展为外儒内法 ②由“民本”发展为“君本” ③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 ④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相关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课文配套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原因,2目的,3黄老之学,黄老思想的内容,“无为而无不为”,什么是“无为而治”,概念阐释,4政策,5措施,6结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示范课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单元,黄老之学,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阴阳五行学说,天人感应,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影响,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备课ppt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1,问题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