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淮南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图示时间段,我国高铁通车总里程,人口半城镇化率高的省级行政区,表示正北的卦位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淮南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考号、班级、姓名填写到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并粘贴好条形码。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某公园游园步道两旁有成片的草本花卉,有的地方(图中阴影区域)已经花满枝头,有的地方(阴影区域外)却连零星的花朵也没有。经查证,该花名叫金鸡菊,被广泛种植,还能自行繁衍,适应性极强。下图为某公园金鸡菊种植区(局部)平面图。据此完成1~3题。1.据图推测金鸡菊的生长习性是A.耐涝 B.喜光 C.好肥 D.喜热2.金鸡菊在我国为外来物种,我国东部地区引种较早。一般为了保证引种成功,会选择与物来源地气候相同或相似的地区进行引种。据此推测,我国东部地区引种的金鸡菊来自A.欧洲西部 B.中亚地区 C.澳大利亚西部 D.美国东部、南部3.近年来,我国有些地区限制金鸡菊的引种,最可能的原因是A.挤占生存空间,影响植物多样性 B.分泌有毒物质,威胁动植物生存C.花粉诱发疾病,不利于人类健康 D.传播病害虫害,危害农作物生长世界上许多国家重视高铁的建设,但高铁建设运营的经济效益差异较大。据国际铁路联盟统计,全球只有日本的东京-大阪、法国的巴黎-里昂、中国的北京-上海等少数高铁线路处于明显盈利状态。下图为“中国高铁年度新增通车里程统计图”。据此完成4~6题。4.图示时间段,我国高铁通车总里程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逐年增长 D.波动增长5.东京-大阪、巴黎-里昂、北京-上海等高铁线路明显盈利,主要原因是A.高铁设备动力强劲,高铁运行速度快 B.高铁建设技术领先,线路运营技术高C.高铁运营管理规范,乘务人员服务好 D.线路沿线运输量大,旅客出行需求高6.高铁的建设运营对下列行业影响较大的是A.航海业 B.采矿业 C.旅游业 D.乳畜业人口半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城镇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x100%.人口半城镇化率能反映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过程中的不完整程度,主要表现为非城镇户籍人口未享有城镇户籍人口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的同等待遇。下图示意2010年我国人口半城镇化率的省际差异。据此完成7~9题。7.造成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半城镇化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位置差异 B.经济水平 C.自然资源 D.人口政策8.人口半城镇化率高的省级行政区A.均濒临海洋 B.“城市病”最突出 C.经济发展速度慢 D.就业机会较多9.下列对策中,有助于缓解人口半城镇化问题的是A.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B.降低城市化速度 C.鼓励逆城市化 D.扩大大城市规模某地理兴趣小组,在整理和研究我国古代航海天文的成就时发现,我国古人常用八卦图(下图)表示日出、日落方位,且把十二个月中的日出、日落方位用一首歌诀来概括,这首歌诀就是《定太阳出没歌》,其中一句是“五月出艮归乾上,仲冬出巽没坤方。”歌诀中的月份均为农历月。据此完成10~11题。10.表示正北的卦位是A.震 B.離 C.兑 D.坎11.当太阳从震卦位升起、兑卦位落下时,江淮地区可能出现A.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B.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C.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 D.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3题都是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我国是传统渔业生产大国,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区历来是主要的淡水鱼产区,养殖历史悠久。相比较于传统的渔业养殖,陆基循环水工业化养殖模式是近些年渔业养殖的新模式。陆基以陆地为基础,多利用建在陆地上的大圆桶、水泥池、集装箱等设施养鱼。循环水是利用相关技术、设备对养殖水体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实现养殖水体的循环利用。工厂化的实质是养殖生产的工业化,生产过程可控,可以跨季节养殖,产品像工业品一样可以有计划地均衡上市。下列左图为陆基循环水工业化养殖的景观图,下列右图为陆基循环水工业化养殖总体技术路线图。(1)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传统淡水鱼养殖业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2)相比较于传统的渔业养殖,陆基循环水工业化养殖模式的环境效益更好,试说明理由。(6分)(3)根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陆基循环水工业化养殖模式顺利推广需要采取的措施。(8分)(4)推测陆基循环水工业化养殖渔业顺利推广,对改善市民生活的意义。(8分)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太湖流域属于典型季风气候区,冬季风力强劲,扰动湖底泥沙,导致入湖口附近泥沙淤积严重。千百年来,太湖人民为了开发水土资源,发展社会经济,世世代代同风浪、泥沙、洪涝、干旱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开运河、修塘浦、造闸坝,围湖辟土造圩田,将太湖地区的低洼湿地,逐步改造成为沟渠纵横、圩田棋布的“鱼米之乡”。太湖溇港是太湖流域特有的水利工程,在世界农田灌溉与排水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下图为太湖南岸溇港水系分布图。 (1)根据图文材料,说明当地建设“太湖溇港”的主要原因。(6分)(2)历史上太湖南岸溇港入湖口附近及河道冬季淤积较为严重,试说明淤积发生的过程。(8分)(3)溇港设计为南宽北窄的形态,分析其在不同季节对水沙运动的影响。(6分)(4)随着时代的发展,是保留溇港圩田,还是退圩还湖,专家意见不一。请谈谈你的意见,并说明理由。(8分) 淮南市2022届高三“一模”考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BDACDCBDADB二。非选择题36.(1)①河湖众多,水域面积大;②纬度低,水温高,鱼类生长时间长、生长快;③水生生物种类多,渔业资源丰富。(每点2分,共6分)(2)①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②集污分离,减少污水排放;③陆基养殖,不挤占天然水域(野生生物栖息地):④封闭生产,对天然水域干扰小;⑤减少开挖鱼塘占用耕地。(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3)①对养殖户加强培训,提升养殖技术:②保障能源供应,降低能耗;③降低设施投入成本;④完善相关农业保险,降低和化解养殖风险:⑤适度规模化、集约化;⑥科学选育(选择)养殖品种(经济价值高、市场认可度高、存活率高等):⑦多方合作,加强相关农、企间分工、协作,实现互利共赢。(每点2分,任答四点得8分)(4)①丰富菜篮子;②改善膳食结构;③提升食品安全;④提升幸福感;⑤缓解价格波动,降低生活成本(降低生活压力)。(每点2分,任答四点得8分)37.(1)①地处太湖滨湖平原,地势低洼易涝;②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旱涝灾害频繁;③人口稠密,农业发达,自然灾害损失大:④行洪排涝,引水灌溉。(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2)①太湖地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沿岸以平原为主,风力强劲;②此时正值枯水期,湖水较浅,受冬季风扰动强,泥沙多:③冬季降水少,溇港河道水位较低,容易出现湖水倒灌情况;④湖水携带泥沙进入河后。风速减到和流速趋缓时,水体中的泥沙逐步下沉并淤积在河道内。(每点2分,共8分)(3)①雨季,河水由南向北流,经过逐渐变窄的河道流速加快,排洪能力增强;②水流将淤积的泥沙冲入太湖,减轻溇港内泥沙淤积;③旱季,湖水由北向南流,河道逐渐变宽,流速变慢;④减少了对河岸的冲刷。(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4)保留溇港圩田:①可缓解农业旱涝灾害;②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③具有较高的历 史文化价值:④提供水运交通之便。(每点2分,共8分)退圩还湖:①退圩还湖,扩大太湖水面,有利于增强湖泊调蓄功能;②调节局部气候;③为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④利于恢复原有湖泊、沼泽生态环境,维护太湖流域生态安全;⑤太湖水面扩大,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利于改善水质:⑥太湖水面扩大,利于水产养殖业形成规模化经营。(每点2分,任答四点得8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安徽省淮南市高考二模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2023届高考一模地理试题【含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2020年安徽省淮南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卷及答案,文件包含2020年安徽省淮南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卷doc、2020年安徽省淮南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卷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