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1. 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第一单元)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147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1. 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第一单元)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147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1. 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第一单元)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1473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1. 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第一单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1. 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第一单元),共7页。
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第一单元)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时间:40分钟一、字词句基础。1. [字音]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响彻(chè) 正月(zhēng)B. 僧人(sēng) 脉脉(mài)C. 嘟囔(nɑng) 掺和(huo)D. 松散(sǎn) 间断(jiàn)2. [字形]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彼些 燃放 B.惊异 万像更新C. 元霄 轿子 D.沸腾 腊八粥3. [形近字]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打“√”。(绞 饺)子 杂(拌 绊)儿摆(摊 滩) (褐 揭)色浓(绸 稠) 时(候 侯)4. [字义]“熬”的意思与( )有关。A. 木 B.火C. 脚的动作 D.手的动作5. [词义]与“摘得桂冠”一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 拔得头筹 B.勇夺第一C. 金榜题名 D.喜获金牌6. [词义]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春城无处不飞花(指现在的昆明)B. 纤纤擢素手(白皙)C. 轻烟散入五侯家(泛指权贵豪门)D. 终日不成章(花纹)7. [修辞手法]句子“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A. 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反问8. [标点运用]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B. 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C. 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D. 藏戏——藏文化的“活化石”。9. [句子理解]对下面句意概括简明扼要的一项是(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A. 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提到腊八粥,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B. 介绍腊八粥给人留下的感觉。C. 腊八粥的滋味就是甜甜的腻腻的。D. 腊八粥是人人喜爱的美食。10. [文化常识]下列节日习俗与寓意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万事如意年年高B. 过年的时候吃鱼——年年有余C. 元宵节的时候吃汤圆——全家团圆、和睦、幸福D. 过年的时候守岁——幸福团圆二、积累与背诵。11.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哄( )大笑 开山鼻( )能歌( )舞 随心所( )12. 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烟散入五侯家。(2)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13. 请写出课外积累的两句与传统节日习俗有关的古诗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文主题与理解。14. 古诗《十五夜望月》与下列哪个传统节日有关?( )A. 中秋节 B.寒食节C. 端午节 D.七夕节15. 读句子,完成练习。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与前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相照应。16. 回顾课文内容,完成练习。(1)《北京的春节》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标志这一顺序的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重点介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天。(2)《腊八粥》是我国著名作家________的作品,课文主要写了八儿_________和________两件事,其中详写_________,略写__________,这样安排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关于课文《藏戏》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①课文重点介绍了藏戏的形成和艺术特色。 ( )②文章用三个反问句作为开头,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自然地引出下文。 ( )③文章详写了藏戏的形成过程,其他方面写得简略,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 )④面具在突出人物形象及性格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面具在藏戏的发展过程中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
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第一单元)一、1. B2. D3. 4. B 5. C6. A 7. B8. C 9. D10. D二、11. 堂 祖 善 欲12. (1)日暮汉宫传蜡烛(2)泣涕零如雨(3)冷露无声湿桂花(4)少壮不努力13. 示例: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三、14. A15. 夸张 流露出人们对春节这段闲在时光的留恋与不舍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16. (1)腊八这天、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过了二十三、除夕真热闹、初一的光景、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元宵节、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等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2)沈从文 等粥 喝粥 等粥 喝粥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3)①√ ②√ ③× 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1. 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第一单元),共6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3. 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第三单元),共5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6. 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第六单元),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