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子衿 教案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子衿  教案第1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子衿  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子衿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子衿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展示教学目标,简介《诗经》,学习《子衿》,经典传唱,课外延伸,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课程名称: 子衿     设计者:                单位:                                                                              授课时数:1课时 设计要素设计内容教学内容分析   《子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此诗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每当看到颜色青青的东西,女子就会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领和青青的佩玉。于是她登上城门楼,就是想看见心上人的踪影。如果有一天看不见,她便觉得如隔三月。这是是一首难得的优美的情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作品。教 学 目 标知识技能1.了解《诗经》的文学常识。2.掌握诗中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心理描写。 过程方法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熟练背诵默写。2.体会精彩的文句,学习一些赏析文学文本的方法,提高对文学艺术的领悟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诵读诗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的感情。 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在八年级下第三单元学习了《蒹葭》和《关雎》,对《诗经》的知识已较熟悉。本课的重难点在于赏析《子衿》艺术特色,学生已有相关的文学素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能较好的分析和把握。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 1.掌握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注重分析诗中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难点难点 1.体会精彩的文句,学习一些赏析文学文本的方法。 解决办法1.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韵律。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文中主人公的感情及诗歌的艺术特色。3.通过延展课堂内容,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资源 《教师教学用书》网 络《子衿》mp4朗读《子衿》歌曲PPT课件板书设计      《郑风 诗经》艺术特色:1.重章叠句,反复咏叹。2.四言句式,间或杂言3.赋的艺术手法的运用4.心理描写手法的运用。5.多种修辞的运用:借代、反问、夸张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教学媒体        预期效果一、导入新课       二、展示教学目标        三、简介《诗经》          四、学习《子衿》同学们好,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的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诗歌的源头在哪里吗?今天我们就走进《诗经》,感受《诗经》的多彩魅力。  展示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的文学常识。2.掌握诗中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心理描写。(重点)3.体会精彩的文句,学习一些赏析文学文本的方法,提高对文学艺术的领悟能力。(难点)   学习有关《诗经》的知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称,汉代时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又称诗三百2、《诗经》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简介内容及篇数。3、简介《诗经》的六艺。 (一)朗诵诗歌:1、以齐读、男女生分读的方式朗读诗歌。2、放朗读录音。3、要求学生再读,教师指导朗读。4、提示诗歌结构的特点,要求学生背诵。回答      齐读目标。          学习、随机回答。         (一)1、朗读诗歌。2、听读、感受。3、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4、背诵。        PPT展示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      学生在第三单元学习过《蒹葭》、《关雎》,对以上知识以复习为主。    从重音、停顿、音调、感情等方面给予指导。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教学媒体       预期效果                                 五、经典传唱  六、课外延伸   (二)了解诗意:1、结合文下注释,了解诗的内容。 2、学生明确。   3、展示。  (三)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1、重章叠句。 2、四言为主,间或杂句。 3、赋的手法的运用。 4、心理描写手法的运用。 5、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借代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反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夸张 6、总结赏析文学作品的方法。  推荐哈辉老师的新雅乐歌曲《子衿》。 推荐阅读《上邪》、《短歌行》 (二)1、两两互相解析诗意。2、学生回答,互相补充。3、展示,学生齐读。  (三)赏析:1、从诗歌的形式进行赏析。2、从句式赏析。 3、从艺术手法上去赏析。4、结合诗句内容赏析。5、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学习。         6、与教师共同总结。  听歌曲,学歌曲  做笔记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此项内容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分析,总结。                   希望学生们能多阅读古代经典作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教学媒体        预期效果 七、布置作业    课下学会唱新雅乐歌曲《子衿》,为班级举行经典传唱比赛做准备。    教学设计评价  《子衿》运用和反复咏叹的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本诗音韵和谐,是训练朗读的好材料。学生应在诵读中培养语感,得到美的享受,在诵读中形成良好的欣赏品味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但讲解本课时学生朗读较苍白,这需要教师和学生都要加深文学修养,读出诗、文中字里行间蕴藏的真挚感情。 在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上,学生对的艺术手法的较陌生,但在以往的语文学习中对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较熟练,故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较好地突破。在教学设计的最后,我设计了经典传唱环节,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没有很好的展示,但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应能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传唱的兴趣。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教案设计,共2页。

    初中语文卜算子•咏梅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卜算子•咏梅教案,共6页。

    语文八年级下册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文件包含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题破山寺后禅院教案docx、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题破山寺后禅院学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