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定向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0分,共计0分)1、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若,则 B.若,则C.同位角相等 D.对顶角相等2、如图,点A是直线l外一点,过点A作AB⊥l于点B.在直线l上取一点C,连结AC,使AC=AB,点P在线段BC上,连结AP.若AB=3,则线段AP的长不可能是( )A.3.5 B.4 C.5 D.5.53、如果∠A的两边分别垂直于∠B的两边,那么∠A和∠B的数量关系是( )A.相等 B.互余或互补 C.互补 D.相等或互补4、如图,l1∥l2,l3∥l4,与∠α互补的是( )A.∠1 B.∠2 C.∠3 D.∠45、已知直线mn,如图,下列哪条线段的长可以表示直线与之间的距离( )A.只有 B.只有 C.和均可 D.和均可6、如图,AB∥CD,AE∥CF,∠C=131°,则∠A=( )A.39° B.41° C.49° D.51°7、如图,下列四个选项中不能判断AD∥BC的是( )A. B.C. D.8、在下列汽车标志的图案中,能用图形的平移来分析其形成过程的是( )A. B.C. D.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B.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平角是一条直线D.过同一平面内三点中任意两点,只能画出3条直线10、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若∠AOC=125°,则∠BOD等于( )A.55° B.125° C.115° D.65°第Ⅱ卷(非选择题 10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一般地,将一个图形依次沿两个坐标轴方向平移所得到的图形,可以通过将原来的图形作_________平移得到. 对一个图形进行平移,这个图形上所有点的坐标都要发生相应的_________;反过来,从图形上的点的坐标的某种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对这个图形进行了怎样的平移.2、如图,AC平分∠DAB,∠1=∠2,试说明.证明:∵AC平分∠DAB( ),∴∠1=∠______( ),又∵∠1=∠2( ),∴∠2=∠______( ),∴AB______( ).3、如图,直线,三角尺(30°,60,90°)如图摆放,若∠1=52°,则∠2的度数为 _____.4、下列说法:①对顶角相等;②两点之间的线段是两点间的距离;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⑤一个锐角的补角一定比它的余角大90°,正确的有______.(填序号)5、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称:两直线平行,同位角_________.如图,因为a∥b,(已知)所以∠1=_________.(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点P、A、B、C、D、E、F是方格纸中的格点(即小正方形的顶点).(1)在图①中,过点P画出AB的平行线,过P点画出表示点P到直线AB距离的垂线段;(2)在图②中,以线段AB、CD、EF的长为边长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2、如图,已知平面上有三个点A,B,C,请按要求画图,并回答问题:(1)画直线AB,射线CA;(2)延长AC到D,使得,连接BD;(3)过点B画,垂足为E;(4)通过测量可得,点B到直线AC的距离约为 cm.(精确到0.1cm) 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OA平分∠COE,求∠DOE的度数.4、已知:如图,,.求证:.5、如图,点O在直线AB上,过点O作射线OC,OP平分∠AOC,ON平分∠POB.∠AOC=38°,求∠CON的度数.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解析】【分析】利用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平方也相等,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同位角和对顶角的概念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解:A、若,则或,故A错误.B、当时,有,故B错误.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C错误.D、对顶角相等,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平方、绝对值的比较大小、同位角和对顶角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及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垂线段最短以及结合已知得出AP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过点A作AB⊥l于点B,在直线l上取一点C,连接AC,使AC=AB,P在线段BC上连接AP.∵AB=3,∴AC=5,∴3≤AP≤5,故AP不可能是5.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线段最短,正确得出AP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A的两边分别垂直于∠B的两边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BD⊥AD,CE⊥AB,如图:∵∠A=90°﹣∠ABD=∠DBC,∴∠A与∠DBC两边分别垂直,它们相等,而∠DBE=180°﹣∠DBC=180°﹣∠A,∴∠A与∠DBE两边分别垂直,它们互补,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垂线及角的关系,解题关键是根据已知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4、D【解析】【分析】如图,先证明再证明 可得 再利用邻补角的定义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 所以与∠α互补的是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邻补角的定义,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解本题的关键.5、C【解析】【分析】由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定义判定即可得解.【详解】解:从一条平行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平行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叫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线段和都可以示直线与之间的距离,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6、C【解析】【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分析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AB∥CD,∠C=131°,∴∠1 =180°-∠C=49°(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E∥CF,∴∠A=∠C=49°(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即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以及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A、已知,那么AD∥BC,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已知,那么AD∥BC,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已知,那么AD∥BC,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已知,那么AB∥CD,不能推出AD∥BC,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正确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8、C【解析】【分析】根据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的方向移动,这种图形的平行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即可选出答案.【详解】解:A.不是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不是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是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不是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的方向移动,学生混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或翻转,而误选.9、B【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垂直的性质,平角的定义,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依次判断.【详解】解: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故选项A错误;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选项B正确;平角是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的角,故选项C错误;过同一平面内三点中任意两点,能画出1条或3条直线故选项D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语句的正确性,正确掌握平行线的定义,垂直的性质,平角的定义,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B【解析】【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即可求解.【详解】解:∵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AOC=125°,∴∠BOD等于125°.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熟知对顶角相等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 一次 变化【解析】略2、 已知 3 角平分线的定义 已知 3 等量代换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证明对书写过程的要求和格式填写即可.【详解】证明:∵AC平分∠DAB(已知),∴∠1=∠ 3 (角平分线的定义),又∵∠1=∠2(已知),∴∠2=∠ 3 (等量代换),∴AB∥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已知;3;角平分线的定义;已知;3;等量代换;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证明的书写,正确的逻辑推理和书写格式是解题的关键.3、##度【解析】【分析】如图,标注字母,过作 再证明证明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标注字母,过作 ∠1=52°,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公理的应用,平行线的性质,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本题的关键.4、①⑤【解析】【分析】根据对顶角、线段、直线、垂直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及余补角的性质可直接进行求解.【详解】解:①对顶角相等,原说法正确;②两点之间的线段长度是两点间的距离,原说法错误;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原说法错误;④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原说法错误;⑤一个锐角的补角一定比它的余角大90°,原说法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⑤;故答案为①⑤.【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顶角、线段、直线、垂直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及余补角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 相等 ∠2【解析】略三、解答题1、 (1)见解析(2)4【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网格结合勾股定理得出答案;(2)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以线段AB、CD、EF的长为边长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ABM的面积,进而得出答案.(1)解:如图①所示:MN∥AB,PD⊥AB;,(2)解:如图②所示:以线段AB、CD、EF的长为边长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ABM的面积为:3×4-×1×2-×2×3-×2×4=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应用设计与作图,正确平移线段是解题关键.2、(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4)3.1【解析】【分析】(1)根据直线、射线的定义,即可求解;(2)根据题意,先延长AC到D,使得,再连接BD,即可求解; (3)根据题意,过点B画,垂足为E,即可求解; (4)根据题意得:点B到直线AC的距离为 的长,测量 的长,即可求解.【详解】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3)如图所示:(4)根据题意得:点B到直线AC的距离为 的长,所以通过测量可得,点B到直线AC的距离约为3.1厘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熟练掌握直线是两端都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可测量长度的线;射线是只有一个端点,它从一个端点向另一边无限延长不可测量长度的线;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解题的关键.3、100°【解析】【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可得∠AOC与∠DOB的关系,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OE与∠AOC的关系,根据邻补角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由对顶角相等得∠AOC=∠BOD=40°,∵OA平分∠COE,∴∠COE=2∠AOC=80°,由邻补角的性质得∠DOE=180°-∠COE=180°-80°=100°.【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邻补角,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熟练掌握对顶角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见解析【解析】【分析】由题意得到∠1=∠A,再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解.【详解】证明:,,,.【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熟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解题的关键.5、61.5°【解析】【分析】由题意易得∠AOP=∠COP=∠AOC=19°,然后根据邻补角可得∠BOP=161°,进而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求解.【详解】解:∵OP平分∠AOC,∠AOC=38°,∴∠AOP=∠COP=∠AOC=×38°=19°,∴∠BOP=180°﹣∠AOP=180°﹣19°=161°,∵ON平分∠POB∴∠PON=∠BOP=×161°=80.5°,∴∠CON=∠PON﹣∠COP=80.5°﹣19°=61.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邻补角及角的和差关系,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邻补角及角的和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直线l1∥l2,点A,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一定能推出的条件是,如图,,交于点,,,则的度数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一定能推出的条件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