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练习
展开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月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0分,共计0分)
1、如图,∠1=∠2,∠3=25°,则∠4等于( )
A.165° B.155° C.145° D.135°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②相等的角叫对顶角;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④若AC=BC,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
⑤在同一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一把直尺与一块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若∠1=28°,则∠2=( )
A.62° B.58° C.52° D.48°
4、已知∠α的两边分别平行于∠β的两边.若∠α=60°,则∠β的大小为( )
A.30° B.60° C.30°或60° D.60°或120°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②相等的角叫对顶角;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⑤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间的线段;
⑥在同一平面内的两直线位置关系只有两种:平行或相交.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的是( )
A. B. C. D.
7、如图,直尺的一条边经过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且平分直角,它的对边恰巧经过60°角的顶点.则∠1的大小是( )
A.30° B.45° C.60° D.75°
8、如图,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4,③ADBE,且∠D=∠B,④ADBE,且∠DCE=∠D,其中能推出ABDC的条件为(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9、如图所示,直线l1∥l2,点A、B在直线l2上,点C、D在直线l1上,若△ABC的面积为S1,△ABD的面积为S2,则( )
A.S1>S2 B.S1=S2 C.S1<S2 D.不确定
10、下列图形中,由∠1=∠2能得到ABCD的图形有( )个
A.4 B.3 C.2 D.1
第Ⅱ卷(非选择题 10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称: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_________.
如图,因为a∥b (已知),
所以∠1+∠2=_________(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2、如图,,,有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有______.(只填序号)
3、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________.
4、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称:两直线平行,同位角_________.
如图,因为a∥b,(已知)
所以∠1=_________.(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5、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_____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传递性):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_____.
几何语言表示:
∵a∥c , c∥b(已知)
∴_____∥_____(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如图,已知AEBF,AC⊥AE,BD⊥BF,AC与BD平行吗?补全下面的解答过程(理由或数学式).
解:∵AEBF,
∴∠EAB= .( )
∵AC⊥AE,BD⊥BF,
∴∠EAC=90°,∠FBD=90°.
∴∠EAC=∠FBD( )
∴∠EAB﹣ =∠FBG﹣ ,
即∠1=∠2.
∴ ( ).
2、如图,已知P,A,B三点,按下列要求完成画图和解答.
(1)作直线AB;
(2)连接PA,PB,用量角器测量∠APB= .
(3)用刻度尺取AB中点C,连接PC;
(4)过点P画PD⊥AB于点D;
(5)根据图形回答:在线段PA,PB,PC,PD中,最短的是线段 的长度.理由: .
3、如图,已知点A,B,C,D是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个点,请按要求画出图形.
(1)画直线AB和射线CB;
(2)连接AC,过点C画直线AB的垂线,垂足为E;
(3)在直线AB上找一点P,连接PC、PD,使的和最短.
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且.求∠AOC和∠DOE的度数.
5、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C、D都在格点上.按要求画图:
(1)如图a,在线段AB上找一点P,使PC+PD最小.
(2)如图b,在线段AB上找一点Q,使CQ⊥AB,画出线段CQ.
(3)如图c,画线段CM∥AB.要求点M在格点上.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解析】
【分析】
设∠4的补角为,利用∠1=∠2求证,进而得到,最后即可求出∠4.
【详解】
解:设∠4的补角为,如下图所示:
∠1=∠2,
,
,
.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熟练角相等,证明两直线平行,然后利用平行关系证明其他角相等,这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2、B
【解析】
【分析】
根据线段的性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平行公理,对各小题分析判断即可得解.
【详解】
解:①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正确;
②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但对顶角相等,故本小题错误;
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本小题错误;
④若AC=BC,且A、B、C三点共线,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否则不是,故本小题错误,
⑤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正确;
所以,正确的结论有①⑤共2个.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公理,线段的性质,对顶角的判断,是基础题,熟记概念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A
【解析】
【分析】
过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作直尺两边的平行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解.
【详解】
解:如图,过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作直尺两边的平行线,
∵直尺的两边互相平行,
∴,
∴,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画图如图(1),根据平行线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得出∠α=∠1=∠β,即可得出答案,如图(2)根据平行线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α+∠2=180°,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β,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如图1,
∵a∥b,
∴∠1=∠α,
∵c∥d,
∴∠β=∠1=∠α=60°;
如图(2),
∵a∥b,
∴∠α+∠2=180°,
∵c∥d,
∴∠2=∠β,
∴∠β+∠α=180°,
∵∠α=60°,
∴∠β=120°.
综上,∠β=60°或120°.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性质进行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B
【解析】
【分析】
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解:①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故①说法正确.
②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②说法错误.
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③说法错误.
④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④说法错误.
⑤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故⑤说法错误.
⑥在同一平面内,两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平行,故⑥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2个.
故选:.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对平行线的定义,两点间的距离,相交线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地运用性质进行说理是解此题的关键.
6、A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逐个判断即可.
【详解】
解:A、∵∠1=∠2,∠1+∠3=∠2+∠5=180°,
∴∠3=∠5,
因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所以本选项不能判断AB∥CD;
B、∵∠3=∠4,
∴AB∥CD,
故本选项能判定AB∥CD;
C、∵,
∴AB∥CD,
故本选项能判定AB∥CD;
D、∵∠1=∠5,
∴AB∥CD,
故本选项能判定AB∥CD;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能灵活运用平行线的判定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有: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7、D
【解析】
【分析】
由AC平分∠BAD,∠BAD=90°,得到∠BAC=45°,再由BD∥AC,得到∠ABD=∠BAC=45°,∠1+∠CBD=180°,由此求解即可.
【详解】
解:∵AC平分∠BAD,∠BAD=90°,
∴∠BAC=45°
∵BD∥AC,
∴∠ABD=∠BAC=45°,∠1+∠CBD=180°,
∵∠CBD=∠ABD+∠ABC=45°+60°=105°,
∴∠1=75°,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8、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逐个判断即可.
【详解】
①∠1=∠2,
②∠3=∠4,
③ADBE,
∠D=∠B,
④∠DCE=∠D,
能推出ABDC的条件为②③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9、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根据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可知△ABC和△ABD等底等高,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从而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
解:因为l1∥l2,所以C、D两点到l2的距离相等,即△ABC和△ABD的高相等.同时△ABC和△ABD有共同的底AB,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间的距离以及三角形的面积,解题时注意等高等底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10、C
【解析】
【分析】
在三线八角的前提下,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
解:第一个图形,∵∠1=∠2,
∴AC∥BD;故不符合题意;
第二个图形,∵∠1=∠2,
∴AB∥CD,故符合题意;
第三个图形,
∵∠1=∠2,∠2=∠3,
∴∠1=∠3,
∴AB∥CD;
第四个图形,∵∠1=∠2不能得到AB∥CD,
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平行线判定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三线八角.
二、填空题
1、 互补 180°
【解析】
略
2、①②④
【解析】
【分析】
由条件可先证明∠B=∠C,再证明AE∥DF,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及对顶角相等可得到∠AMC=∠BND,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
,,
又,
,
,
,
又,
,
故①②④正确,
由条件不能得出,故③不一定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④.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3、距离
【解析】
略
4、 相等 ∠2
【解析】
略
5、 一 平行 a b
【解析】
略
三、解答题
1、∠FBG;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EAC;∠FBD;AC;B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解析】
【分析】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EAB=∠FBD+∠2,再证∠1=∠2,然后由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AE∥BF,
∴∠EAB=∠FBG(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C⊥AE,BD⊥BF,
∴∠EAC=90°,∠FBD=90°.
∴∠EAC=∠FBD(等量代换),
∴∠EAB﹣∠EAC=∠FBG﹣∠FBD,
即∠1=∠2.
∴AC∥B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故答案为:∠FBG;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AEC,∠FBD;AC,B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 (1)见解析
(2)90°
(3)见解析
(4)见解析
(5)PD,垂线段最短
【解析】
【分析】
(1)根据直线的特点画图即可;
(2)用量角器量取即可;
(3)根据中点的定义解答;
(4)用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画图即可;
(5)根据垂线段最短解答.
(1)
如图,直线AB即为所求作.
(2)
测量可知,∠APB=90°.
故答案为:90°.
(3)
如图,线段PC即为所求作.
(4)
如图,线段PD即为所求作.
(5)
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线段PD最短,
故答案为:PD,垂线段最短.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等知识,以及线段的中点,垂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1)见解析
(2)见解析
(3)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直线和射线的定义,即可求解;
(2)根据垂线的定义,即可求解;
(3)根据题意可得:PC+PD≥CD,从而得到当P、C、D三点共线时,PC+PD的和最短,即可求解.
(1)
解:直线AB和射线CB即为所求,如图所示;
(2)
如图,直线CE即为所求;
(3)
连接CD交AB于点P,如图所示,点P即为所求
根据题意得:PC+PD≥CD,
∴当P、C、D三点共线时,PC+PD的和最短.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垂线的定义,熟练掌握直线是两端都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可测量长度的线;射线是只有一个端点,它从一个端点向另一边无限延长不可测量长度的线;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直线的垂线,交点叫垂足是解题的关键.
4、50°,25°.
【解析】
【分析】
根据邻补角的性质,可得∠AOD+∠BOD=180°,即,代入可得∠BOD,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可得∠∠AOC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OE的数.
【详解】
解:由邻补角的性质,得∠AOD+∠BOD=180°,即
∵,
∴.
∴,
∴∠AOC=∠BOD=50°,
∵OE平分∠BOD,得
∠DOE=∠DOB=25°.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邻补角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记相关性质,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建立方程求解.
5、(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连接CD,则CD与线段AB交于点P,此时PC+PD最小;
(2)根据图b可知∠B=45°,然后可在线段AB上找一点Q,使∠QCB=45°,则有CQ⊥AB,画出线段CQ;
(3)根据网格图c可知∠A=45°,然后再格点中找到∠MCA=45°,则有∠A=∠MCA=45°,进而可知CM∥AB.
【详解】
解:(1)如图a,点P即为所求;
(2)如图b,点Q和线段CQ即为所求;
(3)如图c,线段CM即为所求.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格点作图及结合了垂直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格点作图是解题的关键.
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交于点,,,则的度数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直线的是,下列各图中,和是对顶角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冀教版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冀教版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习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如图,直线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