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语句正确的个数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定向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0分,共计0分)1、如图,△ABC沿BC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若BE=3cm,则平移的距离为( )A.1cm B.2cm C.3cm D.4cm2、下列图形中,由∠1=∠2能得到ABCD的图形有( )个A.4 B.3 C.2 D.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B.如果线段AB与线段CD不相交,那么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C.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叫做平行线.D.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4、下列语句正确的个数是( )(1)经过平面内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经过平面内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4)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A.1个 B.2个 C.3个 D.4个5、如图,一辆快艇从P处出发向正北航行到A处时向左转50°航行到B处,再向右转80°继续航行,此时航行方向为( )A.西偏北50° B.北偏西50° C.东偏北30° D.北偏东30°6、下列各组图形中,能够通过平移得到的一组是( )A. B. C. D.7、下面的四个图形中,能够通过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图形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D.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个点到直线的距离9、如图,小华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长方形纸片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纸片的周长比原纸片的周长要小( )A.垂线段最短B.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C.经过两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0、如图,AB∥CD,AE∥CF,∠C=131°,则∠A=( )A.39° B.41° C.49° D.51°第Ⅱ卷(非选择题 10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AC平分∠DAB,∠1=∠2,试说明.证明:∵AC平分∠DAB( ),∴∠1=∠______( ),又∵∠1=∠2( ),∴∠2=∠______( ),∴AB______( ).2、如图,ADBC,E是线段AD上任意一点,BE与AC相交于点O,若△ABC的面积是5,△EOC的面积是2,则△BOC的面积是 ___.3、如图,AB∥CD∥EF,若∠ABC=125°,∠CEF=105°,则∠BCE的度数为 _____.4、如图,已知EF∥GH,AC⊥CD,∠DCH=35°,则∠CBF=______度.5、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会得到一个新图形. 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_________.平移的性质:(1)新图形与原图形形状和大小_________,位置_________.(2)对应点的连线___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OF⊥OD.(1)若∠AOC=60°,求∠EOF的度数.(2)画OE的反向延长线OG,OG是∠AOC的平分线吗?请说明理由.2、作图并计算:如图,点O在直线上.(1)画出的平分线(不必写作法);(2)在(1)的前提下,若,求的度数.3、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DB平分∠CDF,且∠ABC+∠CDF=180°.求证:BE⊥DB.证明:∵AB∥CD∴∠ABC=∠BCD( )∵∠ABC+∠CDF=180°( )∴∠BCD+∠CDF=180°( )∴BC∥DF( )于是∠DBC=∠BDF( )∵BE平分∠ABC,DB平分∠CDF∴∠EBC=∠ABC,∠BDF= ( )∵∠EBC+∠DBC=∠EBC+∠BDF=(∠ABC+∠CDF)即∠EBD= ∴BE⊥DB( )4、如图,已知P,A,B三点,按下列要求完成画图和解答.(1)作直线AB;(2)连接PA,PB,用量角器测量∠APB= .(3)用刻度尺取AB中点C,连接PC;(4)过点P画PD⊥AB于点D;(5)根据图形回答:在线段PA,PB,PC,PD中,最短的是线段 的长度.理由: .5、如图,DH交BF于点E,CH交BF于点G,,,.试判断CH和D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 的长度等于平移的距离,即可求解.【详解】∵△ABC沿BC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点 的对应点为 ,即 的长度等于平移的距离,∵BE=3cm,∴平移的距离为3cm.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平移,熟练掌握平移的距离都等于对应点间长度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分析】在三线八角的前提下,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据此判断即可.【详解】解:第一个图形,∵∠1=∠2,∴AC∥BD;故不符合题意;第二个图形,∵∠1=∠2,∴AB∥CD,故符合题意;第三个图形,∵∠1=∠2,∠2=∠3,∴∠1=∠3,∴AB∥CD;第四个图形,∵∠1=∠2不能得到AB∥CD,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平行线判定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三线八角.3、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定义逐项分析即可.【详解】A、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故此说法错误;B、两条线段不相交也可以不平行,故此说法错误;C、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可以平行,也可以既不平行也不相交,故此说法错误;D、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此说法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定义,理解此定义是关键,属于概念基础题.4、C【解析】【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平行公理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经过平面内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1)正确;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2)不正确;平面内,平行具有传递性,故(3)正确;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则同位角(内错角)相等,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4)正确,∴正确的有(1)、(3)、(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公理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熟练掌握理解平行线公理及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5、D【解析】【分析】由,证明,再利用角的和差求解 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标注字母, , ∴, 此时的航行方向为北偏东30°,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角的和差运算,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解本题的关键.6、B【解析】【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详解】A、左图是通过翻折得到右图,不是平移,故不符合题意;B、上图可通过平移得到下图,故符合题意;C、不能通过平移得到,故不符合题意;D、不能通过平移得到,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移的性质,熟练掌握平移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B【解析】【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对逐个选项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第一个、第二个图不能由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第三个、第四个图可以由基本图形平移得到,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方向.学生比较难区分平移、旋转或翻转.8、B【解析】【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直的性质及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即可判断.【详解】A、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故说法正确;B.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说法错误;C.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此说法正确;D.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个点到直线的距离,这是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故此说法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直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理解这些知识是关键.但要注意: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这两个性质的前提是平面内,否则不成立.9、D【解析】【分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答即可.【详解】解:用剪刀沿虚线将一片平整的长方形纸片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纸片的周长比原纸片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线段的性质,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解题的关键.10、C【解析】【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分析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AB∥CD,∠C=131°,∴∠1 =180°-∠C=49°(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E∥CF,∴∠A=∠C=49°(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即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以及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 已知 3 角平分线的定义 已知 3 等量代换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证明对书写过程的要求和格式填写即可.【详解】证明:∵AC平分∠DAB(已知),∴∠1=∠ 3 (角平分线的定义),又∵∠1=∠2(已知),∴∠2=∠ 3 (等量代换),∴AB∥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已知;3;角平分线的定义;已知;3;等量代换;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证明的书写,正确的逻辑推理和书写格式是解题的关键.2、3【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可得:与高相等,即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根据图中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即可得.【详解】解:∵,∴与高相等,∴,又∵,∴,故答案为:3.【点睛】题目主要考查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等,理解题意,掌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是解题关键.3、50°##50度【解析】【分析】由AB∥CD∥EF,得到∠BCD=∠ABC=125°,∠CEF+∠ECD=180°,则∠ECD=180°-∠CEF=75°,由此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B∥CD∥EF,∴∠BCD=∠ABC=125°,∠CEF+∠ECD=180°,∴∠ECD=180°-∠CEF=75°,∴∠BCE=∠BCD-∠ECD=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知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125【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垂直定义可得∠ACD=90°,再根据余角的定义可得∠ACH的度数,然后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FBC+∠ACH=180°,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解:∵AC⊥CD,∴∠ACD=90°,∵∠DCH=35°,∴∠ACH=90°﹣35°=55°,∵EF∥GH,∴∠FBC+∠ACH=180°,∴∠FBC=180°﹣55°=125°,故答案为:12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5、 平移 完全相同 不同 平行且相等【解析】略三、解答题1、 (1)60°;(2)OG是∠AOC的平分线,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依据对顶角相等得到∠BOD=60°;根据OE平分∠BOD,即可得出∠DOE=∠BOD=30°,依据OF⊥CD,可得∠EOF=90°−30°=60°;(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OE=∠DOE,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得到∠AOG=∠COG,于是得到结论.(1)解:∵直线AB、CD相交于点O,∴∠BOD=∠AOC=60°,∵OE平分∠BOD,∴∠DOE=∠BOD=30°,∵OF⊥CD,∴∠DOF=90°,∴∠EOF=∠DOF -∠DOE=90°−30°=60°;(2)解:如图,画出OE的反向延长线OG如图所示,OG平分∠AOC,理由:∵射线OE平分∠BOD,∴∠BOE=∠DOE,∵∠BOE=∠AOG,∠DOE=∠COG,∴∠AOG=∠COG,∴OG平分∠AOC.【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对顶角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1)见解析;(2)150°【解析】【分析】(1)根据画角平分线的方法,画出角平分线即可;(2)先求出的度数,然后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1)如图,OD即为平分线(2)解:∵,∴,,∴;【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画角平分线,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进行解题.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已知;等量代换;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DF,角平分线定义;90°;垂直的定义.【解析】【分析】结合条件与图形,读懂每一步推理及推理的依据,即可完成解答.【详解】∵AB∥CD,∴∠ABC=∠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C+∠CDF=180°(已知),∴∠BCD+∠CDF=180°(等量代换),∴BC∥D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于是∠DBC=∠BD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E平分∠ABC,DB平分∠CDF,∴∠EBC=∠ABC,∠BDF=∠CDF(角平分线定义),∵∠EBC+∠DBC=∠EBC+∠BDF=(∠ABC+∠CDF),即∠EBD=90°,∴BE⊥DB(垂直的定义).故答案分别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已知;等量代换;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DF,角平分线定义;90°;垂直的定义【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垂直的定义等知识,根据题意读懂每步推理,弄清每步推理的依据是完成本题的关键.4、 (1)见解析(2)90°(3)见解析(4)见解析(5)PD,垂线段最短【解析】【分析】(1)根据直线的特点画图即可;(2)用量角器量取即可;(3)根据中点的定义解答;(4)用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画图即可;(5)根据垂线段最短解答.(1)如图,直线AB即为所求作.(2)测量可知,∠APB=90°.故答案为:90°.(3)如图,线段PC即为所求作.(4)如图,线段PD即为所求作.(5)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线段PD最短,故答案为:PD,垂线段最短.【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等知识,以及线段的中点,垂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5、,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先根据可得,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从而可得,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得,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从而可得,最后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理由如下:∵,∴,∴,∵,∴,∴,∴,∵,∴,∴.【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有下列说法,以下命题是假命题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直线的是,直线,如图,直线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下列说法,生活中常见的探照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