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
- 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影”哪个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A. 形单影只 B. 立竿见影 C. 杯弓蛇影 D. 形影不离
-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B. 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产生
C. 我们平时所说的“男低音”中的“低”指的是声音的音调
D. 蝙蝠靠次声波回声定位发现昆虫
- 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字把它拿到暗室里,只用绿光照射时,则
A. 红颜料呈红色 B. 红颜料呈绿色 C. 白纸呈白色 D. 白纸呈绿色
- 有外形大小相同的铜、铁、铝三只球,称得它们的质量恰好是相等的,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已知
A. 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B. 铁球一定是实心的
C. 铝球一定是实心的 D. 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 小兰的视力出现问题,如图是她的眼睛成像示意图。现在有甲、乙、丙、丁四种镜片,光分别照射到这四种镜片上产生的现象如下图所示,小兰选择了其中的一种镜片制成眼镜对她的视力进行矫正。请你判断她选择的是
A. B.
C. D.
- 病人在医院里输液时,液体一滴滴从玻璃瓶中滴下,在液体不断滴下的过程中,玻璃瓶连同瓶中的液体共同的重心将
A. 一直下降 B. 一直上升 C. 先降后升 D. 先升后降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甲出发后乙才出发
B. 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
C. 第到第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D. 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
- 如图所示,小夏用身边的书和粗糙程度不同的木尺和钢尺感受滑动摩擦力,他将尺匀速抽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轻压书,刻度尺容易被抽出,说明滑动摩擦力较小
B. 重压书,刻度尺不易被抽出,说明滑动摩擦力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C. 相同的力压书,抽出同一刻度尺,速度大时较易,说明滑动摩擦力与速度有关
D. 用不同的力压书,抽出木尺和钢尺用力不同,可以说明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
- 在龙舟比赛中,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向后划水,龙舟就快速前进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选填“水”或“船桨”;相对于站在岸上观看比赛的观众,龙舟是______的。
- 如图甲所示,用此种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是______,图乙中机械停表的示数是______。
- 一潜水员站在岸边,看到清澈的海水中自己的倒影,当他慢慢蹲下靠近海水时,他看到海水中自己的脸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潜水员潜入清澈的海水中,看海面上方飞翔的海鸥,潜水员将看到______选填“变高”或“变矮”了的海鸥的虚像。
- 骑自行车时,为了方便控制车的方向,一般将手放在车头两边的把手上,而不放在中间,这主要是因为力的______不同,会使力的作用效果不同;用力握车闸刹车时,车闸对手也产生了力,这个力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弹力。
- 甲、乙两物体的密度比是:,体积之比是:,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______;如果将甲物体切去,将乙物体切去,则剩下的甲、乙两物体的密度比是______。
- 如图是一款家庭使用的电子高频波驱鼠器,工作时,范围内的老鼠会被声波吓跑,而人却没有察觉,原因是______;当距离超过时,驱鼠效果逐渐减弱,原因是______。
|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进入水中光线的大致方向。
- 如图所示,杯子静止在水平面上,请画出杯子所受支持力和杯子对水平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0分)
-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探究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测量的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次数 | ||||
质量 | ||||
重力 |
|
测量钩码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______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______方向调零。
测量钩码重力时,应将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______状态,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钩码的重力,如图甲所示是同学们第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
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
由图乙可以得出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______。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的点处,如图所示。
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上,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点处时,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等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此光屏应位于图中______填写字母点的位置
再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刻度线处,则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______的______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 -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小东为了帮助爸爸测定某款酒的密度,进行了以下的实验:
把托盘天平水平放在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所指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才能使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
天平调节平衡后,在烧杯内倒入一些酒,并将它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添加砝码,待天平重新平衡后,右盘上的砝码与标尺上的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与酒的总质量为______。
用针筒从烧杯中抽出部分酒,如图丙所示,针筒内酒的体积为______;然后再用天平测得烧杯与剩余酒的总质量为,则小强测出的酒的密度为______。
在交流与评估时,小东的同桌发现针筒刻度线前端装针头的地方多吸了一点酒,这导致所测得的酒的密度会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 小明想横穿条宽的人行道,他的步行速度为。
小明横穿人行道需多长时间?
若一辆汽车从道路右边行驶过来,速度为。为了安全横穿马路,并且要求预留的安全时间,横穿前小明至少要离行驶过来的汽车多远,才能保证安全?
- 乌鸦喝水的寓言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一个质量为,容积为的瓶内装有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的同规格小石块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枚小石块后水面升到瓶口,乌鸦喝到了水。求:取
这个空瓶的质量为______,枚石块的质量为______;
瓶内水的体积;
瓶内枚石块的总体积和石块的密度;
投下枚小石块后,瓶子受到的重力。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形单影只中的影是指自己的影子,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A选项不合题意;
B、立竿见影是指杆遮挡了光线,形成了杆的影子,因此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B选项不合题意。
C、杯弓蛇影是由于对面的墙壁上挂着一个弓,弓的影子正好映在透明的酒杯中,好像一条蛇,因此属于平面镜成像,故C选项中的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形影不离是由于自己的身体遮挡了光线,所以形成了自己的影子,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D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
“影”的形成包括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的折射现象;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为影子;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为透镜所成的像;
根据不同原理所成的像进行分析下列各选项。
此题通过成语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折射的理解,在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并要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2.【答案】
【解析】解:、声音是由声源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可在介质中由近及远地传播,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A错误;
B、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减弱进入耳朵的噪声,但并不能防止雷声的产生,故B错误;
C、声音的高低指的是音调,音调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故C正确;
D、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噪声的防止可从声源、传播、接收处三条途径进行;
声音的高低指的是音调;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超声波和次声波、噪声的防止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3.【答案】
【解析】解:白纸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当绿光照射时,它反射绿光,所以是绿色,故C错误,D正确;而红字只能反射红光,当绿光照射时不能被反射,所以字就是黑色,故AB错误。
故选:。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其它色光照在它上面时全部被吸收,只反射与本身颜色相同的色光。
此题主要考查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属于基础知识,需要掌握。
4.【答案】
【解析】解:因为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铁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
所以根据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可知,
在三球外形大小相同,即体积相同的条件下,
根据密度变形公式知铜球的质量应该大于铁球的质量,铁球的质量应该大于铝球的质量,
而本题给出的条件中,三球质量相同,
所以铜球、铁球一定是空心的,而铝球可能是空心的,也可能是实心的。
故选:。
已知三个球的密度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判断出三个球质量的关系,再根据三个球的质量相等,判断出三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
5.【答案】
【解析】解:由图可知,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为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只有为凹透镜。
故选:。
正常的眼睛可以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近视眼会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前,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本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属于基础题。
6.【答案】
【解析】解:在液体不断滴下的过程中,玻璃瓶连同瓶中的液体共同的重心在玻璃瓶内,先随着液体一滴滴从玻璃瓶中滴下,重心下降,当液体滴完后,重心又上升。故重心先降后升。
故选:。
在液体不断滴下的过程中,玻璃瓶连同瓶中的液体共同的重心先降后升。
本题常常有学生选A,只知道液体滴下降过程中,重心下降,没有考虑到液体滴完后重心又上升。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能有疏漏。
7.【答案】
【解析】解:、由图可知,乙在甲出发后才出发,故A正确;
、由图可知,第以前,甲乙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发生变化,则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但后两物体的图象是一组平行线,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变,即两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所以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静止,故BD错误;
C、由图可知,第第,甲和乙运动的路程均为,运动时间相等,根据速度公式可知,这一时段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确;
故选:。
A、由图可知乙在甲出发后才出发;
、由图可知,第以前,甲乙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发生变化,则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但后两物体的图象是一组平行线,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变,即两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所以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静止;
C、第第,甲和乙运动的路程均为,运动时间相等,根据速度公式可知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公式的理解和运用,从图中正确读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
【解析】解:、轻压书,则接触面的压力小,在粗糙程度相同时,其摩擦力较小,刻度尺容易被抽出,故A正确;
B、重压书,尺不容易被抽出,是因为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压力增大,摩擦力变大,说明滑动摩擦力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故B正确;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只要是匀速抽出,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用相同的力压书,抽出同一刻度尺,速度大时较易,不能说明滑动摩擦力与速度有关,故C错误;
D、虽然木尺和钢尺的粗糙程度不同,但用不同的力压书,没有控制压力的大小相同,所以根据实验现象不能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故D错误。
故选:。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结合实验中的现象和条件,可对选项中的描述做出判断。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并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同时要特别注意,抽出尺子时,用力的大小不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9.【答案】水 运动
【解析】解:全体划桨手用桨向后划水给水向后的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桨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所以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以站在岸上观看比赛的观众为参照物,龙舟与观众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龙舟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水;运动。
运动员用桨向后划水,给水一个向后的作用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就给桨一向前的作用力,使船前进;
判断龙舟的运动状态,关键看它与所选的参照物“岸上站立的观众”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此题考查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是否变化。
10.【答案】
【解析】解:由图知:甲刻度尺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铅笔左侧与刻度线对齐,右侧在和之间,估读为,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图乙在表的中间表盘上,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指针在“”和“”之间,偏向“”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在秒表的大表盘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指针在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即秒表的读数为。
故答案为:
分度值为相邻刻线之间的长度;起始端没从开始,把起始端处当作“”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和停表的读数方法,在读数前一定要观察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需要注意的是长度的测量需要进行估读,停表不需要估读。
11.【答案】不变 变高
【解析】解:清澈的海水相当于平面镜,由于光的反射,水面外的物体会通过镜面形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他看到海水中自己的脸的大小不变;
水中潜水员看海面上方飞翔的海鸥,是海鸥反射的光斜射到水面时,发生折射进入水中后靠近法线,进入潜水员眼睛,而潜水员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上去形成的虚像,所以比实际位置高。故潜水员将看到变高了的海鸥的虚像。
故答案为:不变;变高。
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属于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当人逆着射来的方向观察时,会看到物体的虚像,其位置也发生了改变,据此解答。
理解掌握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规律是解决此类折射问题的关键;有时可以利用折射时光路可逆帮助解题。不论是从岸上看水的景物还是在水里看岸上的景物,看到的都是被折射的虚像。
12.【答案】作用点 是
【解析】解:骑自行车时,为了方便控制车的方向,用大小、方向相同的力在车头两边的把手上与放在中间作用效果不同;所以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一定的,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这主要是力的作用点不同而引起的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用力握车闸刹车时,车闸对手产生了力,这个力是车闸和手相互挤压产生的,是弹力。
故答案为:作用点;是。
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力的大小、力的方向,以及力的作用点。
当物体接触并相互挤压时,会产生弹力。
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弹力等知识,需要认真审题,属于基础题目。
13.【答案】: :
【解析】解:,且::,::,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
,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将甲物体切去,将乙物体切去,则剩下的甲、乙两物体的密度比仍为:。
故答案为::;:。
知道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和体积之比,根据密度公式求出两者的质量之比;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和密度的特性,计算过程要注意各量之间的关系,不要颠倒。
14.【答案】家庭使用的高频声波驱鼠器的利用了超声波,老鼠能够听到,人耳听不到 响度的大小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解析】解:电子高频波驱鼠器工作时,范围内的老鼠会被声波吓跑,而人却没有察觉,原因是家庭使用的高频声波驱鼠器的利用了超声波;当距离超过时,驱鼠效果逐渐减弱原因是响度的大小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故答案为:家庭使用的高频声波驱鼠器的利用了超声波,老鼠能够听到,人耳听不到;响度的大小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家庭使用的高频声波驱鼠器的利用了超声波,老鼠能够听到,人耳听不到;响度的大小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本题考查的是超声波的相关知识,属于声现象的常规考查。
15.【答案】解:在图中,画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水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
本题考查根据反射和折射规律的作图,牢固掌握反射和折射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作图要规范。
16.【答案】解:杯子所受支持力从重心竖直向上画,标出符号,
杯子对水平面的压力作用点在水平面上,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下,标出符号,如图所示:
【解析】杯子静止在水平面上,杯子所受支持力的作用点在杯子的重心上,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杯子对水平面的压力作用点在水平面上,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作力的示意图,要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一般情况下都将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注意平衡力的长度要相等。
17.【答案】分度值 竖直 静止 正比
【解析】解:测量钩码重力前,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因此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时,应该在竖直方向调零;
当物体和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他们大小相等;
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故图中重力为;
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找出对应的点后连线,如图所示: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故答案为:分度值;竖直;静止;;;正比。
测量钩码重力前,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分析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时在什么方向调零;
根据平衡力分析;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据此读数;
根据描点法作图;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本题考查了实验“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基础题目。
18.【答案】主光轴 左 缩小 实 照相机
【解析】解: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必须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这样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蜡烛放在光具座的点处时,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等大的像,此时物距等于,即,所以,此时像距等于,光屏应位于图中点的位置。
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刻度线处,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应处于和之间,则应向左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主光轴;; ;左;缩小;实;照相机。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必须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这样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决此题需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物距大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距处于和之间,照相机根据这个原理制成;
物距等于,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据此可以确定凸透镜的焦距;
物距处于和之间,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幻灯机或投影仪根据这个原理制成;
物距小于,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根据这个原理制成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首先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并能灵活应用。
19.【答案】右 偏大
【解析】解:
图甲中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图乙中砝码的总质量为,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刻度为,则烧杯与酒的总质量为,
用针筒从烧杯中抽出部分酒,测得烧杯与剩余酒的总质量为;
则针筒里酒的质量为:。
由图知,针筒的分度值为,针筒中酒的体积活塞上端所对的刻度值,
则酒的密度:
;
由于针筒的刻度线前端装针头的地方会多吸了一点酒,且不能测出这点酒的体积,所以会造成所测体积偏小,由可知,测得的密度会比真实值偏大。
故答案为:右;;;;偏大。
天平的正确使用: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而要准确读出游码所对刻度,必须明确标尺的分度值及以游码左端所对刻度为准;
读取针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与液面凹液面的底部相平;
已知酒和烧杯的总质量,读出针筒中剩余酒和烧杯的总质量,可求得针筒中酒的质量,针筒中酒的体积可从针筒中读出。然后利用密度公式可求出其密度。
根据操作过程分析测量的物理量,由于针筒的刻度线前端装针头的地方会多吸了一点酒,造成所测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分析。
本题考查了液体密度的测量,用天平和量筒来测液体的密度,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方法,重点应掌握天平的调节与使用方法、量筒的读数、密度公式的运用以及实验误差的分析等。
20.【答案】解:
根据可得,小明横穿人行道所需的时间:
;
汽车的速度,
由题意可知,汽车行驶的时间:,
横穿前小明至少要离行驶过来的汽车距离:
。
答:小明横穿人行道需的时间;
横穿前小明至少要离行驶过来的汽车,才能保证安全。
【解析】已知人行道宽和步行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小明横穿人行道所需的时间;
人穿过马路的时间加上预留时间等于汽车的行驶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求人离汽车的安全距离。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知道人穿过马路的时间加上预留时间等于汽车的行驶时间是本题的关键。
21.【答案】
【解析】解:瓶子的质量为;
枚石块的质量;
水的密度,
由可得瓶内水的体积:
;
瓶子容积,
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
石块的密度:
;
瓶子受到的重力。
故答案为:;;
瓶内水的体积为;
瓶内枚石块的总体积为、石块的密度为;
投下枚小石块后,瓶子受到的重力为。
;已知一枚石块的质量,可得出枚石块的质量;
由的变形式得出瓶内水的体积;
根据得出瓶内石块的总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得出石块的密度;
根据得出瓶子受到的重力。
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和重力的计算,难度不大。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共5页。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3页。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