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专题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有100名学生参加两次科技知识测试,条形图显示两次测试的分数分布情况.根据条形图提供的信息可知,两次测试最低分在第______ 次测试中,第____次测试较容易( )A.一,二 B.二,一 C.一,一 D.二,二2、为全面掌握小区居民新冠疫苗接种情况,社区工作人员设计了以下几种调查方案:方案一:调查该小区每栋居民楼的10户家庭成员的疫苗接种情况;方案二:随机调查该小区100位居民的疫苗接种情况;方案三:对本小区所有居民的疫苗接种情况逐一调查统计.在上述方案中,能较好且准确地得到该小区居民疫苗接种情况的是( )A.方案一 B.方案二 C.方案三 D.以上都不行3、为了了解某乡今年果农的年收入分布情况.从全乡果农中抽取50户果农的年收入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指( )A.50 B.被抽取的50户果农 C.被抽取的50户果农的年收入 D.某乡2020年果农的年收入4、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A.调查一批防疫口罩的质量B.调查某校九年级学生的视力C.对乘坐某班次飞机的乘客进行安检D.国务院于2020年11月1日开展的第七次全国人口调查5、根据下列统计图,可知该超市9月份的水果销售额和10月份的水果销售额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不能确定6、下列调查中,不适合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A.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的面试B.对进入地铁站的旅客携带物品的安检C.鞋厂检查生产鞋底能承受的弯折次数D.调查我校七年级全体学生的入学数学成绩7、要了解我市初中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所用的时间,下列抽样最适合的是( )A.随机选取城区6所初中学校的所有学生B.随机选取城区与农村各3所初中学校所有女生C.随机选取我市初中学校三个年级各1000名学生D.随机选取我市初中学校中七年级5000名学生8、某养羊场对200头生羊量进行统计,得到频数直方图(每一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如图所示,其中质量在77.5kg及以上的生羊的只数是( )A.180 B.140 C.120 D.1109、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检测生产的鞋底能承受的弯折次数B.了解某批扫地机器人平均使用时长C.选出短跑最快的学生参加全市比赛D.了解某省初一学生周体育锻炼时长10、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A.了解一批电灯泡的使用寿命 B.调查榆林市中学生的视力情况C.了解榆林市居民节约用水的情况 D.调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零部件的的质量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下列调查中,用全面调查方式收集数据的有________.①为了了解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意见,学校要求全体学生网上匿名评价教师;②为了了解初中生上网情况,某市团委对10所初中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③某班拟组织一次春游活动,为了确定春游的地点,向全班同学进行调查;④为了了解全班同学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号为奇数的学生进行调查.2、在对某班的一次数学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中,各分数段的人数如图所示.由图可知:(1)该班有________名学生;(2)69.5~79.5这一组的频数是________,频率是________.3、如图所示是小明一天24小时的作息时间分配的扇形统计图,那么他的阅读时间是________小时.4、如图,是小垣同学某两天进行四个体育项目(ABCD)锻炼的时间统计图,第一天锻炼了1小时,第二天锻炼了40分钟,根据统计图,小垣这两天体育锻炼时间最长的项目是__.5、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______;(2)决定______与______;(3)列 ______;(4)以______表示数据,纵轴表示频数,画频数分布直方图.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为了解地铁开通对节约“出行时间”影响情况,对地铁1号线上某趟列车上的部分乘客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将调查结果分为、、、四类,其中表示“出行节约0﹣10分钟”,表示“出行节约10﹣30分钟”,表示“出行节约30分钟以上”,表示“其他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图①、图②这两个不完整的统计图表.(1)求这次调查的总人数.(2)补全条形统计图.(3)在图②的扇形统计图中,求类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2、某同学调查了小区内50户人家当年10月份的家庭用水量,结果(单位:)如下:家庭用水量4.0~5.55.5~7.07.0~8.58.5~10.010.0~11.511.5~13.013.0~14.514.5~16.0家庭数/户9121185122请你根据上述信息,绘制相应的频数直方图.3、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随着冬奥会的日益临近,北京市民对体验冰雪活动也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下图是随机对北京市民冰雪项目体验情况进行的一份网络调查统计图,请根据调查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都没参加过的人所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比参加过冰壶的人所占百分比低了4个百分点,那么都没参加过人的占调查总人数的___________%,并在图中将统计图补面完整;(2)此次网络调查中体验过冰壶运动的有120人,则参加过滑雪的有___________人;(3)此次网络调查中体验过滑雪的人比体验过滑冰的人多百分之几?4、某市教育局在全市党员教职工中开展的“学党史,知党情,颂党恩”活动中,进行了论文的评比,论文的交稿时间为6月1日至25日,评委会把各校交的论文的篇数按4天一组分组统计,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每组包括左端点,不包括右端点)已知从左往右各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为2:3:4:6:4:1,第二组的频数为18.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活动共有多少篇论文参加评比?(2)哪组上交的论文数量最多?是多少?(3)经过评比,第四组和第六组分别有20篇、4篇论文获奖,则这两组哪组获奖率高?5、每天早晨你是如何醒来的?下面是一所学校400名学生早晨起床方式的统计表:起床方式别人叫醒闹钟叫醒自己醒来其他人数172886476根据上面的数据制作适当的统计图,表示用各种方式起床的学生.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解析】【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发现最低分显然在第一次测验中;因为第二次测验的高分人数较多,所以第二次测验较容易.【详解】解:根据条形统计图,发现最低分在第一次测验中;因为第二次测验的高分人数较多,所以第二次测验较容易.故选A.【点睛】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能够根据条形统计图读懂两者分别表示的意义是关键.2、C【解析】【分析】根据调查收集数据应注重代表性以及全面性,进而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详解】解:因为全面掌握小区居民新冠疫苗接种情况,所以对本小区所有居民的疫苗接种情况逐一调查统计.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与方法,正确掌握数据收集代表性是解题关键.3、C【解析】【分析】研究某个问题时,从对象的所有观测结果中抽取一部分样品,这部分样品叫做所有观测结果的样本.【详解】解: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指被抽取的50户果农的年收入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样本的概念,是基础考点,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4、A【解析】【分析】根据抽样调查和普查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A.调查一批防疫口罩的质量,适合抽样调查,故选项符合题意;B.调查某校九年级学生的视力,适合全面调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对乘坐某班次飞机的乘客进行安检,适合全面调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国务院于2020年11月1日开展的第七次全国人口调查,适合全面调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5、B【解析】【分析】先分别求出该超市9月份的水果销售额和10月份的水果销售额,即可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9月份的水果销售额为 万元,10月份的水果销售额为 万元,∴该超市9月份的水果销售额和10月份的水果销售额相等.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明确题意,准确从统计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6、C【解析】【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根据以上逐项分析可知.【详解】A. 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的面试,人员不多,且这个调查很重要不可漏掉任何人,适合普查,不符合题意;B. 对进入地铁站的旅客携带物品的安检,人员不多,且这个调查很重要不可漏掉任何人,适合普查,不符合题意;C. 鞋厂检查生产鞋底能承受的弯折次数,调查具有破坏性,适合抽样调查,符合题意;D. 调查我校七年级全体学生的入学数学成绩,人员不多,且这个调查很重要不可漏掉任何人,适合普查,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在调查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时,要灵活处理,既要考虑问题本身的需要,又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和所付出代价的大小.理解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是解题的关键.7、C【解析】【分析】抽取样本注意事项就是要考虑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所谓代表性,就是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详解】解:A、随机选取城区6所初中学校的所有学生,不具有代表性,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随机选取城区与农村各3所初中学校所有女生,不具有代表性,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随机选取我市初中学校三个年级各1000名学生,具有代表性,故选项符合题意;D、随机选取我市初中学校中七年级5000名学生,不具有代表性,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抽样调查的可靠性,样本具有代表性是指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8、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直方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质量在77.5kg及以上的生猪数,本题得以解决.【详解】解:由直方图可得,质量在77.5kg及以上的生猪:90+30+20=140(头),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频数分布直方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9、C【解析】【分析】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解答.【详解】解:A、检测生产的鞋底能承受的弯折次数,具有破坏性,适合采用抽样调查;B、了解某批扫地机器人平均使用时长,具有破坏性,适合采用抽样调查;C、选出短跑最快的学生参加全市比赛,精确度要求高,适合采用全面调查;D、了解某省初一学生周体育锻炼时长,调查数量较大且调查结果要求准确度不高,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10、D【解析】【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再逐一分析即可.【详解】解:A.了解一批电灯泡的使用寿命,具有破坏性,适合抽样调查,不符合题意; B.调查榆林市中学生的视力情况,适合抽样调查,不符合题意; C.了解榆林市居民节约用水的情况,适合抽样调查,不符合题意; D.调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零部件的的质量,必需采用全面调查,符合题意;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二、填空题1、①③【解析】【分析】根据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特点依次分析各项即可判断.【详解】解:①为了了解全校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意见,学校向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属于全面调查;②为了了解初中生上网情况,某市团委对10所初中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属于抽样调查;③某班学生拟组织一次春游活动,为了确定春游的地点,向同学进行调查,属于全面调查;④了解全班同学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号为奇数的学生进行调查,属于抽样调查;故答案为:①③【点睛】本题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基础应用题,是中考常见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学生对统计方法的认识.2、 60 18 0.3【解析】【分析】(1)根据直方图的意义,将各组频数之和相加可得答案;(2)由直方图可以看出:频数为18,又已知总人数,相除可得其频率.【详解】解:(1)根据直方图的意义,总人数为各组频数之和=6+8+10+18+16+2=60(人),故答案是:60;(2)读图可得:69.5~79.5这一组的频数是18,频率=18÷60=0.3,故答案是:18,0.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频率和频数,频数直方图,读图时要全面细致,关键要充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解决由统计图形式给出的数学实际问题.3、1【解析】【分析】先求“阅读”所占的圆心角,再用×24,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360o-(60o+30o+120o+135o)=15o,×24=1(小时),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的应用,能够求出“阅读”所占的圆心角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C【解析】【分析】根据统计图上的百分比求出两天的各项运动时间即可.【详解】解:由统计图可知,这两天锻炼时间,A有60×20%+40×20%=20(分钟),B有60×30%+40×20%=26(分钟),C有60×50%=30(分钟),D有40×60%=24(分钟),∵20<24<26<30,∴小垣这两天体育锻炼时间最长的项目是C,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的应用,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第一天和第二天锻炼时间是不相同的.5、 极差 组距 组数 频数分布表 横轴【解析】略三、解答题1、(1)50人;(2)见解析;(3)108°【解析】【分析】(1)利用类的人数除以类所占百分比,即可求解;(2)求出“出行节约30分钟以上”的人数,即可求解;(3)用360°乘以类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解.【详解】解:(1)调查的总人数是:(人).(2)“出行节约30分钟以上”的人数有 (人),补全图形,如图所示:(3)A类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明确题意,准确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2、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所给频数分布表画出相应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即可.【详解】解: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了认识频数分布表以及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利用统计表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表,才能作出正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3、 (1)12%.补图见解析(2)270(3)12.5%【解析】【分析】(1)用冰壶的人所占百分比减去4个百分点即可求出百分比,按照百分比补全统计图即可;(2)用120人除以体验过冰壶运动的百分比求出总人数,再乘以滑雪的百分比即可;(3)求出体验过滑雪的人比体验过滑冰的人多多少人,再求出百分比即可.(1)解:都没参加过的人所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比参加过冰壶的人所占百分比低了4个百分点,那么都没参加过人的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为:16%-4%=12%,不全统计图如图:故答案为:12%.(2)解:调查的总人数为:120÷24%=500(人),参加过滑雪的人数为:500×54%=270(人),故答案为:270(3)解:体验过滑冰的人数为:500×48%=240(人),(270-240)÷240=12.5%,体验过滑雪的人比体验过滑冰的人多12.5%.【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解题关键是准确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正确进行计算求解.4、(1)本次活动共有120篇论文参加评比;(2)计算可知第四组上交的论文数量最多,有36篇;(3)第六组的获奖率较高【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知:从左至右各长方形的高的比为2:3:4:6:4:1,则从左到右的各组的频率为0.1、0.15、0.2、0.3、0.2、0.05,又知第二组的频数为18,则总篇数==第二组的频数÷第二组的频率;(2)由图可以看出第四组的频率组大,则第四组的论文数量最多;(3)第四组的论文的频数=120×0.3=36篇,第六组的论文的频数=120×0.05=6篇;则第四组的获奖率=20÷36=56%,第六组的获奖率为4÷6=67%;则第六组的获奖率较高.【详解】解:(1)第二组的频率是=0.15总篇数是18÷0.15=120(篇),则本次活动共有120篇论文参加评比. (2)由题意可知:从左至右各长方形的高的比为2:3:4:6:4:1,则从左到右的各组的频率为0.1、0.15、0.2、0.3、0.2、0.05,第四组的论文的频数=120×0.3=36篇,则计算可知第四组上交的论文数量最多,有36篇. (3)第六组的论文的频数=120×0.05=6篇;第四组的获奖率=20÷36×100%≈56%,第六组的获奖率为4÷6≈67%;56%<67%,则第六组的获奖率较高. 【点睛】本题考查频率的分布直方图,能从图表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5、见解析【解析】【分析】分别算出各种学生所占的百分比,再画出扇形统计图即可.【详解】解:在400名学生中,别人叫醒的学生占比=,闹钟叫醒的学生占比=,自己醒来的学生占比=,其他的学生占比=,统计图如下:【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掌握扇形统计图能直观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综合与测试练习,共18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个.,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下列调查中,最适合抽样调查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