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展开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章节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
A.调查一批电脑的使用寿命
B.调查某航班的乘客是否都持有“绿色健康码”
C.了解我市初中生的视力情况
D.调查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节目的收视率
2、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认真贯彻精准扶贫方略,扶贫工作力度、深度和精准度都达到了新的水平,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如图是根据近几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单位:万人)及分布情况绘制的统计图表的一部分.
年份 人数 地区 | 2017 | 2018 | 2019 |
东部 | 300 | 147 | 47 |
中部 | 1112 |
| 181 |
西部 | 1634 | 916 | 323 |
(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根据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下面推断不正确的是( )
A.2018年中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为597万人
B.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数量逐年增多
C.年,农村贫困人口数量都是东部最少
D.年,每年西部农村贫困人口减少数量都最多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B.为了解某市2000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了1000名学生的身高信息,其中100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C.为了了解全市中学生的睡眠情况,应该采用普查的方式
D.为检验一批电话手表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了200枚,则样本容量是200
4、下列调查中,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的是( )
A.对某市中小学生每天完成作业时间的调查
B.对全国中学生节水意识的调查
C.对某班全体学生新冠疫苗接种情况的调查
D.对某批次灯泡使用寿命的调查
5、要调查下列问题,适合采用普查的是( )
A.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的收视率 B.某城市居民6月份人均网上购物的次数
C.即将发射的气象卫星的零部件质量 D.银川市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
6、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
A.对兰州市初中生每天阅读时间的调查 B.对市场上大米质量情况的调查
C.对华为某批次手机防水功能的调查 D.对某班学生肺活量情况的调查
7、下列调查方式中,合适的是( )
A.要了解某市百万居民的生活状况,采取普查方式
B.要了解一批导弹的杀伤范围,采用普查方式
C.要了解外地游客对旅游景点的满意程度,采用抽样调查
D.要了解全国中学生的业余爱好,采用普查的方式
8、下列调查中,最适合抽样调查的是( )
A.调查某校七年级一班学生的课余体育运动情况 B.调查某班学生早餐是否有喝牛奶的习惯
C.调查某种灯泡的使用寿命 D.调查某校足球队员的身高
9、某学校对八年级1班50名学生进行体能评定,进行了“长跑”、“立定跳远”、“跳高”的测试,根据测试总成绩划分体能等级,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较差”四个等级,该班级“优秀”的有28人,“良好”的有15人,“合格”的有5人,则该班级学生这次体能评定为“较差”的频率是( )
A.2 B.0.02 C.4 D.0.04
10、为了解某市参加中考750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抽查其中200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调查是普查 B.20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C.75000名学生是总体 D.每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个体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为了了解社区居民的用水情况,小江调查了80户居民,发现人均日用水量在基本标准量(50升)范围内的频率是0.75,那么他所调查的居民超出了标准量的有________户.
2、分析数据的频数分布,首先计算出这组数据中________的差,参照这个差值决定________和________,对数据进行分组;然后列________来统计数据,进而画________更直观形象的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
3、如图是某同学6次数学测验成绩的折线统计图,则该同学这6次成绩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是_________分.
4、如图为某市未来几天的每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图,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最大的温差是______.
5、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是收集数据的两种方式._______收集到的数据全面、准确,但一般花费多、耗时长,而且某些调查不宜用全面调查;_______有花费少、省时的特点,但抽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直接关系到对总体估计的准确程度.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某市教育局在全市党员教职工中开展的“学党史,知党情,颂党恩”活动中,进行了论文的评比,论文的交稿时间为6月1日至25日,评委会把各校交的论文的篇数按4天一组分组统计,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每组包括左端点,不包括右端点)已知从左往右各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为2:3:4:6:4:1,第二组的频数为18.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活动共有多少篇论文参加评比?
(2)哪组上交的论文数量最多?是多少?
(3)经过评比,第四组和第六组分别有20篇、4篇论文获奖,则这两组哪组获奖率高?
2、在“迎新年,庆元旦”期间,某商场推出A、B、C、D四种不同类型礼盒共1000盒进行销售,在图1中是各类型礼盒所占数的百分比,已知四类礼盒一共已经销售了50%,各类礼盒的销售数量如图2所示:
(1)商场推出的C类礼盒有 盒;
(2)在扇形统计图中,C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等于 度;
(3)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4)你觉得哪一类礼盒销售最快,请说明理由.
3、小红买某种冷饮,发现今年的单价是0.8元,而去年的单价是0.5元.老板说:“这个冷饮仅涨了0.3元,涨得不多.有的冷饮从3元涨到了4元,涨了1元呢!”听了老板的说法,你有什么想法?
4、银行在某储蓄所抽样调查了50名顾客,他们的等待时间(进入银行到接受受理的时间间隔,单位:min)如下:
15 | 20 | 18 | 3 | 25 | 34 | 6 | 0 | 17 | 24 |
23 | 30 | 35 | 42 | 37 | 24 | 21 | 1 | 14 | 12 |
34 | 22 | 13 | 34 | 8 | 22 | 31 | 24 | 17 | 33 |
4 | 14 | 23 | 32 | 33 | 28 | 42 | 25 | 14 | 22 |
31 | 42 | 34 | 26 | 14 | 25 | 40 | 14 | 24 | 11 |
将数据适当分组,并绘制相应的频数直方图.
5、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校校团委发起了“让阅读成为习惯”的读书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周末积极阅读课外书籍.为了解学生周末两天的读书时间,校团委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的读书时间x(单位:分钟),把读书时间分为四组:A(30≤x<60),B.(60≤x<90),C.(90≤x<120),D(120≤x<150).部分数据信息如下:
a.B组和C组的所有数据:85 90 60 70 110 75 65 78 100 90 80 95 90
b.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被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在扇形统计图中,C组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是_____;
(3)请结合统计图给全校学生发出一条合理化的倡议.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解析】
【分析】
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
【详解】
解:A.调查一批电脑的使用寿命,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B.调查某航班的乘客是否都持有“绿色健康码”,适合采用普查的方式,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了解我市初中生的视力情况,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D.调查央视“五一晚会”的收视率,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2、B
【解析】
【分析】
分别对照统计表和统计图分析或计算即可判断.
【详解】
解:A、2018年中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为:(万人).故A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数量为:(万人),
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数量为:(万人),
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数量为:(万人),
,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
C、由统计表可知年,农村贫困人口数量都是东部最少,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年,东部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万人),
中部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万人),
西部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万人),
,
年,东部农村贫困人口减,(万人),
中部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万人),
西部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万人),
,
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只有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及统计表,明确相关统计基础知识并会根据图表进行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3、D
【解析】
【分析】
根据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样本和样本容量判断即可.
【详解】
A、∵为了安全,对“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零部件的检查必须逐个检查
.对“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零部件的检查,不能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应该采用普查的方式,故A错误;
B、根据样本的定义可知:为了解某市2000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了1000名学生的身高信息,其中1000名学生的身高信息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故B错误;
C、∵全市中学生人数太多
,为了了解全市中学生的睡眠情况,不应该采用普查的方式,应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C错误;
D、根据样本容量的定义可知:“为检验一批电话手表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了200枚,则样本容量是200”是正确的,
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简单随机抽样,样本和样本容量等相关概念,掌握相关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A. 对某市中小学生每天完成作业时间的调查,适合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对全国中学生节水意识的调查,适合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对某班全体学生新冠疫苗接种情况的调查,适合全面调查,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 对某批次灯泡使用寿命的调查,适合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注意掌握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5、C
【解析】
【分析】
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再逐一分析各选项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A、调查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的收视率,适合抽查,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B、调查某城市居民6月份人均网上购物的次数,适合抽查,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C、调查即将发射的气象卫星的零部件质量,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调查银川市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适合抽查,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6、D
【解析】
【分析】
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
【详解】
解:A、对兰州市初中生每天阅读时间的调查,工作量大,不易普查;
B、对市场上大米质量情况的调查,调查具有破坏性,不易普查;
C、对华为某批次手机防水功能的调查,调查具有破坏性,不易普查;
D、对某班学生肺活量情况的调查,人数较少,适合普查;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7、C
【解析】
【分析】
根据抽样调查和普查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详解】
要了解某市百万居民的生活状况,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
∴A不符合题意;
要了解一批导弹的杀伤范围,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
∴B不符合题意;
要了解外地游客对旅游景点的满意程度,采用抽样调查
∴C符合题意;
要了解全国中学生的业余爱好,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
∴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调查的两种方式,熟练掌握两种方式使用的基本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8、C
【解析】
【分析】
根据抽样调查的定义(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与全面调查的定义(对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一一进行调查的调查方式)逐项判断即可得.
【详解】
解:A、“调查某校七年级一班学生的课余体育运动情况”适合全面调查,此项不符题意;
B、“调查某班学生早餐是否有喝牛奶的习惯”适合全面调查,此项不符题意;
C、“调查某种灯泡的使用寿命”适合抽样调查,此项符合题意;
D、“调查某校足球队员的身高”适合全面调查,此项不符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熟记定义是解题关键.
9、D
【解析】
【分析】
先求解该班级学生这次体能评定为“较差”的频数,再利用频率=落在某小组的频数除以数据的总数,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该班级学生这次体能评定为“较差”的频数是:
则该班级学生这次体能评定为“较差”的频率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已知频数与数据的总数求解频率,掌握“频率=落在某小组的频数除以数据的总数”是解本题的关键.
10、B
【解析】
【分析】
根据抽样调查、全面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的相关概念(抽样调查是从全部的调查研究对象中,选取一部分进行调查;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个体: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个体;样本:抽取的部分个体叫做一个样本)进行分析.
【详解】
解:根据题意可得:
该调查为抽样调查,不是普查,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20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的一个样本,B 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750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是总体,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每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的一个个体,D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全面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相关概念.解题关键是理解相关概念(抽样调查是从全部的调查研究对象中,选取一部分进行调查;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个体: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个体;样本:抽取的部分个体叫做一个样本).
二、填空题
1、20
【解析】
【分析】
根据频数等于总数乘以频率,即可求解.
【详解】
解:调查的居民超出了标准量的有 户.
故答案为:2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频数和频率,熟练掌握频率之和等于1,且频数等于总数乘以频率是解题的关键.
2、 最大值与最小值 组距 组数 频数分布表 频数分布直方图
【解析】
【分析】
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即可得出
【详解】
分析数据的频数分布,首先计算出这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参照这个差值决定组距和组数,对数据进行分组;然后列频数分布表来统计数据,进而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更直观形象的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
故答案为:最大值与最小值;组距;组数;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
【点睛】
本题考查频数直方分布图,掌握频数直方分布图的步骤与画法是解题关键,
3、25
【解析】
【分析】
先从统计图中读出这6次成绩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然后相减即可.
【详解】
解: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这6次成绩分别是(单位:分):
65,75,60,80,70,85
其中,最高分是85分,最低分是60分,
所以,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是85-60=25(分).
故答案为:25.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折线图是用一个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折线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4、10
【解析】
【分析】
求出每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再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
解:∵由折线统计图可知,
15日温差=4−(−3)=7;
16日温差=4−(−6)=10;
17日温差=2−(−6)=8;
18日温差=2−(−2)=4;
19日温差=1−(−5)=6;
20日温差=1−(−1)=2;
∴最大的温差是10.
故答案为:10.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应用以及有理数的减法,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5、 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解析】
略
三、解答题
1、(1)本次活动共有120篇论文参加评比;(2)计算可知第四组上交的论文数量最多,有36篇;(3)第六组的获奖率较高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可知:从左至右各长方形的高的比为2:3:4:6:4:1,则从左到右的各组的频率为0.1、0.15、0.2、0.3、0.2、0.05,又知第二组的频数为18,则总篇数==第二组的频数÷第二组的频率;
(2)由图可以看出第四组的频率组大,则第四组的论文数量最多;
(3)第四组的论文的频数=120×0.3=36篇,第六组的论文的频数=120×0.05=6篇;则第四组的获奖率=20÷36=56%,第六组的获奖率为4÷6=67%;则第六组的获奖率较高.
【详解】
解:(1)第二组的频率是=0.15
总篇数是18÷0.15=120(篇),
则本次活动共有120篇论文参加评比.
(2)由题意可知:从左至右各长方形的高的比为2:3:4:6:4:1,则从左到右的各组的频率为0.1、0.15、0.2、0.3、0.2、0.05,第四组的论文的频数=120×0.3=36篇,
则计算可知第四组上交的论文数量最多,有36篇.
(3)第六组的论文的频数=120×0.05=6篇;
第四组的获奖率=20÷36×100%≈56%,第六组的获奖率为4÷6≈67%;
56%<67%,
则第六组的获奖率较高.
【点睛】
本题考查频率的分布直方图,能从图表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2、(1)200;(2)72;(3)见解析;(4)A类礼盒销售最快,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求出C类礼盒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计算其数量;
(2)C类礼盒相应圆心角的度数为360°乘以所占的百分比即可;
(3)求出销售的C类礼盒的数量,即可补全条形统计图;
(4)比较四类礼盒销售的数量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1)1000×(1﹣35%﹣25%﹣20%)=200(盒),
故答案为:200;
(2)360°×(1﹣35%﹣25%﹣20%)=72°,
故答案为:72;
(3)1000×50%﹣168﹣80﹣150=102(盒),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4)在相同的时间内,A类礼盒共销售168盒,B类礼盒共销售80盒,C类礼盒共销售102盒,A类礼盒共销售150盒,
因此,A类礼盒销售最快.
【点睛】
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和制作方法,理解统计图中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小红买的冷饮涨价的绝对量不算很大,但由于原来的价格比较便宜,所以涨幅还是比较大的.老板从他做生意的角度出发,选择了一个对他比较有利的说法,作为消费者要注意从多个角度看问题.
【解析】
【分析】
根据小红买的冷饮涨价的幅度和老板说的冷饮涨价的幅度分析,进而解决问题.
【详解】
就涨价的绝对量看,老板说的是事实,但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小红买的冷饮涨价的幅度是,老板说的冷饮涨价的幅度是,可见小红买的冷饮涨价的绝对量不算很大,但由于原来的价格比较便宜,所以涨幅还是比较大的.
老板从他做生意的角度出发,选择了一个对他比较有利的说法,作为消费者要注意从多个角度看问题.
【点睛】
本题考查了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计算出两种冷饮的涨价幅度是解题的关键.
4、见解析
【解析】
【分析】
根据数据,确定组距,进而确定组数,确定每个组,然后作出频数分布表,进而作出频数直方图.
【详解】
分组方法不唯一,可按如下方法分成5组:
分组 | 0~10 | 11~20 | 21~30 | 31~40 | 41~50 |
频数 | 6 | 13 | 16 | 12 | 3 |
频数直方图如下:
【点睛】
本题考查频数分布表,频数直方图的作法,掌握作图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 (1)20,作图见解析
(2)108°
(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周末两天只有少部分人读书时间在两小时以上,需增加读书的时间.(答案不唯一)
【解析】
【分析】
(1)由扇形统计图中A所占扇形比例为20%和频数分布直方图中A组频数为4,即可得总人数为4÷20%=20人,再由题干可求得B组人数为7人,D组人数为3人,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即可.
(2)由(1)知频数分布直方图中C组频数为6,故C组所对应扇形圆心角为
(3)与统计图的数据相关即可,答案不唯一
(1)
总人数为4÷20%=20人
B组人数为13-6=7人
D组人数为20-4-6-7=3人
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2)
故C组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是108°.
(3)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周末两天只有少部分人读书时间在两小时以上,需增加读书的时间.(答案不唯一)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据的调查及整理.频数分布直方图是用小长方形的面积来反映数据落在各个小组内的频数的大小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特点: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缺点:在两个扇形统计图中,若一个统计图中的某一个量所占的百分比比另一个统计图中的某一个量所占的百分比多,容易造成第一个统计量大于第二个统计量的错觉.注意:扇形统计图中,用圆代表总体,扇形的大小代表各部分数量占总体数量的百分数,但是没有给出具体数值,因此不能通过两个扇形统计图来比较两个统计量的多少.
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21页。
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下列调查最适合用普查的是,以下调查中,适宜全面调查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