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强化训练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定向测评试题(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72026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最新强化训练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定向测评试题(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72026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最新强化训练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定向测评试题(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72026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综合与测试习题
展开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定向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要调查下列问题,适合采用普查的是( )
A.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的收视率 B.某城市居民6月份人均网上购物的次数
C.即将发射的气象卫星的零部件质量 D.银川市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
2、为了完成下列任务,你认为最适合采用普查的是( )
A.了解某品牌电视的使用寿命 B.了解一批西瓜是否甜
C.了解某批次烟花爆竹的燃放效果 D.了解某隔离小区居民新冠核酸检查结果
3、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为105,最小值为23,若确定组距为9,则分成的组数为( )
A.11 B.10 C.9 D.8
4、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
A.了解全班学生的身高 B.检测“天舟三号”各零部件的质量情况
C.对乘坐高铁的乘客进行安检 D.调查某品牌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5、某中学就周一早上学生到校的方式问题,对八年级的所有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制作成了如下表格,则步行到校的学生频率是( )
八年级学生人数 | 步行人数 | 骑车人数 | 乘公交车人数 | 其他方式人数 |
300 | 75 | 12 | 135 | 78 |
A.0.1 B.0.25 C.0.3 D.0.45
6、在实数,,,,中,无理数出现的频率是( )
A. B. C. D.
7、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
A.对渝北区初中学生对防护新冠肺炎知识的了解程度的调查
B.对“神州十三号”飞船零部件安全性的检查
C.对某品牌手机电池待机时间的调查
D.对中央电视台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满意度的调查
8、2020年10月16日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某校学生会开展了“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对随机抽取的100名学生的在校午餐剩余量进行调查,结果有86名学生做到“光盘”,那么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个体是每名学生是否做到“光盘”
B.样本容量是100
C.全校只有14名学生没有做到“光盘”
D.全校约有86%的学生做到“光盘”
9、下列事件中,调查方式选择合理的是( )
A.为了解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选择全面调查
B.为了解某市中学生每天阅读时间的情况,选择全面调查
C.为了解某班学生的视力情况,选择全面调查
D.为选出某校短跑最快的学生参加全市比赛,选择抽样调查
10、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
A.调查一批防疫口罩的质量
B.调查某校九年级学生的视力
C.对乘坐某班次飞机的乘客进行安检
D.国务院于2020年11月1日开展的第七次全国人口调查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为促进城市交通更加文明,公共秩序更加优良,各个城市陆续发布“车让人”的倡议,此倡议得到了市民的一致赞赏.为了更好地完善“车让人”倡议,某市随机抽取一部分市民对“车让人”的倡议改进意见支持情况进行统计,分为四类:. 加大倡议宣传力度;. 加大罚款力度;. 明确倡议细则;. 增加监控路段,并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则扇形统计图中的度数为__________.
2、把50个数据分成五组,第一、二、三、四、五组的数据个数分别是8,15,x,12,5,则第三组的频率为______.
3、下列抽样调查较科学的有________.
①小华为了知道烤箱内的面包是否熟了,任意取出一小块品尝;
②小琪为了了解某市2007年的平均气温,上网查询了2007年7月份31天的气温情况;
③小明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在七年级抽取一个班的学生做调查;
④小智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在七、八、九年级各抽一个班学生进行调查.
4、如果想表示我国从2015~2020年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最适合采用的统计图是___统计图.(填“条形”、“扇形”或“折线”)
5、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______;
(2)决定______与______;
(3)列 ______;
(4)以______表示数据,纵轴表示频数,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为了解地铁开通对节约“出行时间”影响情况,对地铁1号线上某趟列车上的部分乘客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将调查结果分为、、、四类,其中表示“出行节约0﹣10分钟”,表示“出行节约10﹣30分钟”,表示“出行节约30分钟以上”,表示“其他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图①、图②这两个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1)求这次调查的总人数.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在图②的扇形统计图中,求类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2、某校兴趣小组想了解球的弹性大小,准备了A、B两个球,分别让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到地面,测量球的反弹高度,记录数据后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
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当起始高度为80cm时,B球的反弹高度是起始高度的____________%.
(2)比较两个球的反弹高度的变化情况,____________球弹性大.(填“A”或“B”)
(3)下列的推断合理的是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①根据统计图预测,如果下落的起始高度继续增加,A球的反弹高度可能会继续增加;
②从统计图上看,两球的反弹高度不会超过它们的起始高度.
3、某地近几年来的自来水的价格(元/吨)如下:
年份 | 2004 | 2006 | 2008 |
水价/(元/吨) | 1.46 | 1.92 | 2.53 |
如今该地自来水公司决定向物价部门申请涨价,企业根据上述信息制作了统计图,你觉得下面两幅图,哪幅是自来水公司制作的?
4、为了提升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学校计划开展全员“交通法规”知识竞赛,七(3)班班主任赵老师给全班同学定下的目标是:合格率达90%,优秀率达25%(x<60为不合格;x≥60为合格;x≥90为优秀),为了解班上学生对“交通法规”知识的认知情况,赵老师组织了一次模拟测试,将全班同学的测试成绩整理后作出如下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的70~80表示,其余类推)
(1)七(3)班共有多少名学生?
(2)赵老师对本次模拟测试结果不满意,请通过计算给出一条她不满意的理由;
(3)模拟测试后,通过强化教育,班级在学校“交通法规”竞赛中成绩有了较大提高,结果优秀人数占合格人数的,比不合格人数多10人.本次竞赛结果是否完成了赵老师预设的目标?请说明理由.
5、小颖随机调查了若干市民租用公共自行车的骑车时间t(单位:分),将获得的数据分成四组,绘制了如下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这次被调查的总人数是多少?
(2)试求表示A组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3)试求在租用公共自行车的市民中,骑车时间在30分钟及以下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解析】
【分析】
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再逐一分析各选项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A、调查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的收视率,适合抽查,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B、调查某城市居民6月份人均网上购物的次数,适合抽查,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C、调查即将发射的气象卫星的零部件质量,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调查银川市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适合抽查,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2、D
【解析】
【分析】
普查和抽样调查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
【详解】
解:A、了解某品牌电视的使用寿命,调查带有破坏性,应用抽样调查方式,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了解一批西瓜是否甜,调查带有破坏性,应用抽样调查方式,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了解某批次烟花爆竹的燃放效果,调查带有破坏性,适合选择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了解某隔离小区居民新冠核酸检查结果,对结果的要求高,结果必须准确,应用全面调查方式,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
3、B
【解析】
【分析】
极差除以组距,大于或等于该值的最小整数即为组数.
【详解】
解:,
分10组.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组距的划分,一般分为组最科学.
4、D
【解析】
【分析】
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适合普查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①范围较小;②容易掌控;③不具有破坏性;④可操作性较强.
【详解】
解:A、对了解全班学生的身高,必须普查,不符合题意;
B、检测“天舟三号”各零部件的质量情况,必须普查,不符合题意;
C、对乘坐高铁的乘客进行安检,必须普查,不符合题意;
D、调查调查某品牌电视机的使用寿命,适合抽样调查,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普查和抽样调查的选择,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
5、B
【解析】
【分析】
用步行到校学生的频数除以学生总数即可求解.
【详解】
解:75÷300=0.25,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频率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频率=频数÷总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找出无理数的个数,用无理数的个数除以总数即可求得无理数出现的频率
【详解】
解:∵实数,,,,中,无理数有,,共3个,
∴无理数出现的频率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无理数,根据描述求频率,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的数.
7、B
【解析】
【分析】
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判断即可.
【详解】
解:A、对渝北区初中学生对防护新冠肺炎知识的了解程度的调查,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对“神州十三号”飞船零部件安全性的检查,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对某品牌手机电池待机时间的调查,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对中央电视台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满意度的调查,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熟练掌握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是解题的关键.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8、C
【解析】
【分析】
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
【详解】
解:A、个体是每一名学生是否做到“光盘”情况,故A不合题意;
B、样本容量是100,故B不合题意;
C、样本中有14名学生没有做到“光盘”,故C符合题意;
D、全校约有86%的学生做到“光盘”,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
9、C
【解析】
【分析】
全面调查是指对总体中每个个体都进行的调查,一般适用于总体中个体数量不太多的情况;抽样调查是指不必要或不可能对总体进行全面调查时,就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来推断总体的情况;根据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含义即可确定正确答案.
【详解】
了解汽车的抗撞击能力具有破坏性,用抽样调查,
∴A选项不合题意,
某市中学生人数较多,适合抽样调查,
∴B选项不合题意,
一个班的学生人数较少,适合选择全面调查,
∴C选项符合题意,
选出短跑最快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应选择全面调查,
∴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掌握两者的含义是本题的关键.
10、A
【解析】
【分析】
根据抽样调查和普查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A.调查一批防疫口罩的质量,适合抽样调查,故选项符合题意;
B.调查某校九年级学生的视力,适合全面调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对乘坐某班次飞机的乘客进行安检,适合全面调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国务院于2020年11月1日开展的第七次全国人口调查,适合全面调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二、填空题
1、
【解析】
【分析】
利用A的人数除以所占总数的百分比求出总数,再求出D的百分数,再求对应角度即可得结论.
【详解】
解:由题意总数(本),
∵D占,
∴圆心角,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圆心角=360°×百分比.
2、0.2
【解析】
【分析】
根据各小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和,即可求得第三组的频数;再根据频率=频数÷总数,进行计算.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
第三组数据的个数x=50-(8+15+12+5)=10,
故第四组的频率为10÷50=0.2.
故答案为:0.2.
【点睛】
本题是对频率、频数灵活运用的综合考查.注意:各小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和,各小组频率之和等于1.
3、①④.
【解析】
【分析】
根据抽样调查的方式逐个分析即可
【详解】
小华为了知道烤箱内的面包是否熟了,任意取出一小块品尝,故①的调查方法合适,符合题意;
琪为了了解某市2007年的平均气温,应该查询每个月的气温情况,故②的调查方法不科学,不符合题意;
小明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应该在七、八、九年级各抽一个班学生做调查,故③的调查方法不科学,不符合题意;
小智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在七、八、九年级各抽一个班学生进行调查,故③的调查方法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有①④.
故答案为①④.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理解抽样调查的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4、折线
【解析】
【分析】
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想表示我国从2015~2020年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最适合采用的的统计图的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折线.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够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5、 极差 组距 组数 频数分布表 横轴
【解析】
略
三、解答题
1、(1)50人;(2)见解析;(3)108°
【解析】
【分析】
(1)利用类的人数除以类所占百分比,即可求解;
(2)求出“出行节约30分钟以上”的人数,即可求解;
(3)用360°乘以类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详解】
解:(1)调查的总人数是:(人).
(2)“出行节约30分钟以上”的人数有 (人),
补全图形,如图所示:
(3)A类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明确题意,准确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2、 (1)62.5%
(2)A
(3)①②
【解析】
【分析】
(1)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起始高度为80cm时,B球的反弹高度,由此可得百分比;
(2)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A球每次反弹的高度都比B球高,由此即可得到答案;
(3)①由折线统计图可知4球的反弹高度变化趋势还非常明显,从而可判断A球的反弹高度可能会继续增加;②从折线统计图可知,反弹的高度是不会超过下路的起始高度的.
(1)
解:由折线统计图可知当起始高度为80cm时,B球的反弹高度是50cm,是起始高度的62.5%,
故答案为:62.5%.
(2)
解:比较两个球反弹高度的变化情况可知,A球每次反弹的高度都比B球高,所以A球的弹性大,
故答案为:A.
(3)
解:①根据统计图可知,如果下落的起始高度继续增加,A球的反弹高度可能会继续增加;
②从统计图上看,两个球的反弹高度一直低于起始高度,并且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不会超过起始高度.
故答案为:①②.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折线统计图,能正确准确读懂统计图是解题关键.
3、图(2)可能是自来水公司制作的.
【解析】
【分析】
根据两个折线统计图分析其涨价的幅度与基数后确定答案即可.
【详解】
解:(1)图是从1.46元的基础上连续增长3次,远远超出了1.5元,达到了2.53元;
(2)图是从1.46元的基础上连续增长3次,还没有达到5元,
综上,自来水公司向物价部门申请涨价应选择(2),
【点睛】
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知识,能够正确的比较两个统计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4、 (1)七(3)班共有50名学生;
(2)合格率为80%以及优秀率为18%均小于定下的目标;
(3)合格率及优秀率均达到目标.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计算各频数之和即可求解;
(2)计算得出合格率和优秀率,与目标值比较即可;
(3)设优秀人数为x人,则合格人数为3x人,不合格人数为(x-10)人,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
(1)
解:4+6+9+10+12+9=50(名),
答:七(3)班共有50名学生;
(2)
解:x≥90的学生人数有9人,则优秀率为950×100%=18%<25%;
x≥60的学生人数有9+10+12+9=40人,则合格率为4050×100%=80%<90%;
答:合格率为80%以及优秀率为18%均小于定下的目标;
(3)
解:合格率及优秀率均达到目标.理由如下:
设优秀人数为x人,则合格人数为3x人,不合格人数为(x-10)人,
依题意得:3x+x-10=50,
解得:x=15,
合格人数为3x=3×15=45(人),则合格率为4550×100%=90%;
优秀人数为x=15(人),则合格率为1550×100%=30%>25%;
答:合格率及优秀率均达到目标.
【点睛】
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条形统计图.
5、(1)50;(2)108°,图见解析;(3)92%
【解析】
【分析】
(1)根据B组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这次被调查的总人数;
(2)用360乘以A组所占的百分比,求出A组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再用总人数减去A、B、D组的人数,求出C组的人数,从而补全统计图;
(3)用A、B、D组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得出骑车时间不超过30分钟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
【详解】
解:(1)调查的总人数是:19÷38%=50(人);
(2)A组所占圆心角的度数是:360×=108°;
C组的人数有:50-15-19-4=12(人)
补图如下:
(3)因为30分钟及以下的应该是A+B+C区域,所以骑车时间是30分钟及以下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100%=92%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
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下列调查中,最适合抽样调查的是,下列调查最适合用普查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调查最适合用普查的是,下列调查中适合普查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