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学年第十五章 一、二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经验交流教学设计
展开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 ||||||||||||||||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理论依据。课堂教学以前滚翻起立——单腿前滑成纵叉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线、为载体,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学习,掌握运动技能教与学的过程。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实用有效的教学手段,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分层递进的教学,注重分层评价。使每个学生都享受练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身心得到发展和满足,并达成本课教学目标。努力研究新课程,探索新模式,对教学过程进行动态调整,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各关键环节有效设计进行研究,争取有所发现,有所改进。 | ||||||||||||||||
2.教学背景分析 | ||||||||||||||||
(一)教学内容分析: 前滚翻起立——单腿前滑成纵叉,是人教版水平一,技巧组合练习的重点教材。其中滚翻、纵叉等内容是发展学生柔韧素质的重点教材,也是技巧项目的基础教材。(本课是单元计划三课次的第一次课)本单元所选教材是前滚翻与单腿前滑成纵叉的组合动作,其中前滚翻为复习内容,单腿前滑成纵叉为新授内容,两个动作之间的衔接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动作的连贯性,稳定性以及动作协调性,在多次练习中不断提高动作质量,为以后更深一步技巧教学打下基础。 单元课次(本单元共三课次,本课为第一次课。)
(二)学生情况分析: 生理特点:此阶段学生骨化尚未完全,关节的活动范围大,关节的柔骨较厚,骨骼硬度较小,关节囊及肌肉的伸展性也很强,韧带容易拉长,可塑性强能够完成本单元所选内容。 心理特点:此阶段学生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兴趣较高。学生自主活动有所增多,合作意识逐渐加强。但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活泼好动,自我约束力差,因此在教学中我多采用独立完成动作、合作式、讨论式练习进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动基础: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二年级3班的学生,全班共有32人。其中有2名较胖的学生,2名协调性较弱的学生,在学练过程中需要老师和小伙伴多予以帮助。通过对他们掌握“前滚翻”和“纵叉”技术测评情况的分析,同学们较好的掌握了“前滚翻”的动作。但在“纵叉”方面,30%左右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纵叉”的动作。70%左右的学生由于不了解动作的要领或者能力有限存在的问题。所以在本节课中要充分练习好纵叉,利用好这30%的学生为分层教学提供支持。多关注70%的学生,让其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提高。 | ||||||||||||||||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 ||||||||||||||||
1、初步学习前滚翻起立——单腿前滑成纵叉的动作方法,使70%-80%的学生在保护与帮助下完成动作,20%-30%的学生独立完成动作。做到纵叉身正、髋正、脚面绷直、两腿在一条直线上; 2、发展学生柔韧、灵敏素质和身体协调性,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和快速安全通过障碍的能力; 3、树立自信心,勇于展示自我,培养学生友好交往与合作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两腿在一条直线上,逐渐下振接近地面,上体正直。 教学难点:身正、髋正、脚面绷直。 | ||||||||||||||||
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 | ||||||||||||||||
教学资源: 36块小体操垫、8辆小推车、CD机一台、展板一块、8个标志桶、8个标志碟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如下) |
年级:二年级 人数:32人 教师:任海江 课次:第一次课 | |||||
教材 |
| ||||
教 学 目 标 |
| ||||
课的 部分 | 课的内容 | 运动负荷 | 教师组织指导与学生学习活动 | ||
次数 | 时间 | ||||
开
始
部
分
2-3 分钟
准
备
部
分
6-7 分钟
| 一、课堂常规:
二、队列练习
三、垫上操(八节) 第一节:头部运动 第二节:屈伸腿 第三节:体前屈 第四节:前压腿 第五节:后压腿 第六节:压脚背 第七节:分腿正压腿 第八节:分腿侧压腿
四、专项辅助练习:
|
1-2次 1-2次 1-2次
4×8
2-3次 8×8 4×8 |
20〞 10〞 15〞
3′
30〞 30〞 30〞 | 组织:四列横队集合 ☉☉☉☉☉☉☉☉ ☉☉☉☉☉☉☉☉ ♀♀♀♀♀♀♀♀ ♀♀♀♀♀♀♀♀
要求:集合快、静、齐。 教法与学法:
要求:动作规范、精神饱满。
组织:(如下图)
教法与学法:
要求:拍节准确、动作到位,富有节奏感。
要求:充分活动各个关节,逐渐加大幅度。
| |
基
本
部
分 27-28分钟 | 一、前滚翻起立——单腿前滑成纵叉 动作方法(口诀): 一蹬二撑三低头, 含胸收腹身似球。 一滑二振三立腰, 直腿绷脚成直线。
前滚翻(低头屈臂,蹬地有力,滚动圆滑,屈膝迅速,跟肩蹲立)起立。纵叉:站立,一腿向前滑,使两腿前后逐渐分开,以大腿(前腿后部,后腿前部)着地,脚面绷直(前脚背向上,后脚内侧贴地),上体正直,面向正前方,两臂放体侧,两手撑地。
教学重点:两腿在一条直线上,逐渐下振接近地面,上体正直。 教学难点:身正、髋正、脚面绷直。
纵叉保护与帮助方法:帮助者站在练习者的体侧或体后,双手扶上臂或向上提腰。
二、游戏:推小车障碍赛跑 游戏方法:分八组,每组四人,各站成一路纵队在起跑线后。游戏开始,拿好自己的体操垫(物资),跑到小车存放处,把体操垫放到小车内,推起小车绕过标志杆,把体操垫放到物资存放处,然后快速地返回小车存放处将小车放好跑回终点。先回到起跑线者获胜。 游戏规则:
|
2-3次
7-8次
2-3次
5-6次
2-3次
1-2次
1次 1-2次
1-2次 |
20〞
2′
1′
1′
2′
20〞
1′ 1′
2′ | 组织:(如下图) 教法与学法:
要求:认真听讲、抓住重点,巩固动作概念。
要求:团身紧、滚动圆、方向正。
要求:认真听讲、抓住重点,建立动作概念;
要求:腿直、身正、髋正、两腿在一条直线上。
要求:认真观察,重点看清楚,组合动作如何连接。
要求:认真练习,单个动作标准规范,组合动作连贯协调。
要求:认真体会动作方法和要点。
要求:互相观察、互相评价、互相纠正错误动作,互相提出改进措施。动作连贯协调。(评价:腿直、身正、髋正、两腿在一条直线上)
要求:动作连贯协调,做到腿直、身正、髋正。
组织:分八组,每组四人
教法与学法:
要求:发展个性,勇于争先。
要求:讨论战术,团结协作。 | |
结 束 部 分 2-3分钟 | 一、放松活动 小舞蹈 二、小结本课 本课目标完成情况 三、宣布下课、师生再见,收拾器材 | 1-2次
| 1′30
| 一、组织:所有学生围成圆圈 二、学法与教法:
三、要求:欢快,身心放松。 | |
器
材 |
|
运 动 负 荷 生 理 曲 线 预 计 |
| 全课 练习密度 | |
35%—38% | |||||
全课 平均心率 | |||||
125-130 次/分 | |||||
课 后 小 结 |
| ||||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 |||||
本课为了促进学生认真学习,积极锻炼,身心都得到发展和满足,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多种学习效果评价,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本课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习前滚翻起立—单腿前滑成纵叉知识,掌握前滚翻起立——单腿前滑成纵叉运动技能情况进行了及时的口头评价。对学生进行了信息反馈,指出完成的动作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练习过程中,同学之间,同组之间进行互相观察,互相评价,互相指出易犯错误,互相提出改进措施。(必要时,结合动作示意图,进行观察对比学生动作进行分析。);采用练习过程中的多元化形成性评价(自我、同学、教师)。方法是:分组表演,展示前滚翻起立—单腿前滑成纵叉动作,同学自我评价,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教师画龙点睛评价相结合。 本课设计,全课既紧张严肃,又生动活泼。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教学气氛良好。预计教学目标能较好地达成。 预计全课练习密度为35%-38%,全课平均心率为125-130次/分钟。 | |||||
6.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 |||||
教学设计特色说明: (一) 本课我主要教授学生学习了体操技巧组合——前滚翻起立——单腿前滑成纵叉。根据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借助辅助手段帮助学生解决教学重、难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此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前滚翻动作,有了一定的滚翻基础,身体柔韧性好,但技术还不稳定,容易出现错误,需要多次练习中增强稳定性。因此在教授动作时我采用先复习前滚翻,在教授单腿前滑成纵叉的动作,然后再进行动作的组合练习,根据动作的难易程度,我把单元计划分为三课时进行教学,在每堂课后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让学生通过几次课的练习循序渐进的达到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前滚翻起立——单腿前滑成纵叉的组合动作,能合理运用正确的发力顺序,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都得到了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练习,小组合作练习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积极探究的意识进一步激活,互助精神,创新精神及自信心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为了增加学生的练习机会(练习次数和时间),我在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场地、器材。主教材前滚翻起立—单腿前滑成纵叉场地向前走就是游戏推小车障碍赛跑的场地,调队省时、方便、快捷,节约时间,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练习机会。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就是应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身体条件,运动能力做到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体育学习和活动的成功感,多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树立信心,使所有学生都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部分同学因为柔韧素质较弱,导致动作没有达到标准, 因此课下需要加强个别生的辅导。 | |||||
人教版一至二年级第一节 武术基本功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至二年级第一节 武术基本功教案设计,共2页。
人教版一至二年级第三节 乒乓球游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至二年级第三节 乒乓球游戏教案设计,共3页。
2020-2021学年第十五章 一、二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经验交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十五章 一、二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经验交流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常规,喊数抱团,长江黄河,专门性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