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7211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72116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无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72116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无答案,共12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完整版)(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事实叙述错误的是A.铁丝在氧气在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来检验氧气C.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D.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2、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离子都是带电粒子,则带电粒子一定是离子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D.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3、小颖同学按如图所示进行了实验探究,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能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浓氨水和酚酞都具有挥发性C.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D.小烧杯B起参照对比作用4、下列化学反应中能产生吸热现象的是A.镁条与稀盐酸反应 B.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C.生石灰与水反应 D.木炭与氧气反应5、下列有关溶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溶质只能是液体或固体B.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C.氢氧化钠溶液遇到无色酚酞溶液会变为红色D.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的联系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单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C.铁丝生锈质量增大,蜡烛燃烧质量减小,所以这些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7、下列除杂所选用试剂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实验操作ACaO(CaCO3)水溶解、过滤BH2(CO)CuO加热CKCl(KClO3)MnO2充分加热DN2(O2)铜网加热A.A B.B C.C D.D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B.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白雾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D.稀硫酸中加入铜粉,产生气泡,溶液变为蓝色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如图是某输液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葡萄糖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2)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2、自制酸碱指示剂:自己选择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在研钵中捣烂,加入________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3、自制酸碱指示剂,用酸碱指示剂检验常见物质酸碱性,并用pH试纸来测定不同酸碱性溶液的pH:烧杯、试管、研钵、玻璃棒、纱布。 蒸榴水、酒精、酚酞溶液、石蕊溶液、pH试纸、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土壤样品。你还需要的实验用品:______。你还需要的生活用品:______。4、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助力疫情防控。(1)佩戴口罩可以阻止飞沫进入口罩里面,起到的作用与______(填实验操作)类似。如图所示口罩所用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2)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84消毒液的的消毒原理为NaClO+CO2+H2O=NaHCO3+X,生成的X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酸,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3)某款新冠肺炎疫苗所含成分的辅料包括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铝等,其中属于碱的是______(填化学式);磷酸二氢钠的化学式为NaH2PO4,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5、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生活中处处有化学。(1)市场上调味品种类丰富,有碘盐、钙盐、加铁酱油等,其中含有的碘、钙、铁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__。(2)农村一些家庭用“沼气”做燃料,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用___________方法将硬水变成软水;实验室软化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4)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的方程式___________。(5)交警通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呼出的气体中的酒精含量是否超标,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A.Cr2O3 B.CrSO3 C.Cr2(SO4)3 D.CrS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为了测定某稀硫酸的溶质量分数,同学们向20g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该稀硫酸,他们测得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溶液的pH的关系如表所示,请计算:加入的稀硫酸质量/g102030混合溶液的pH1274(1)加入稀硫酸30g时,溶液中溶质是______。(2)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2、某硫酸厂欲测定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假设废水中只含硫酸一种溶质),取废水样品200g,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钡溶液,废水pH随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质量变化如图所示。(1)列式计算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2)A点所得的溶液过滤,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3)该硫酸厂用熟石灰处理含有硫酸的废水,该工厂每消耗1吨熟石灰可以得到0.8吨硫酸钙,下表为处理废水的各项生产成本及产品的价格:项目单价(元/吨)熟石灰400硫酸钙600辅助费用(每吨)500分析,如果该工厂每天要处理含硫酸9.8吨废水,是倒贴钱还是赚钱?___________,倒贴(或赚)了___________元。3、实验室预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质量分数。现取10克稀硫酸样品,将5%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边加边搅拌,同时测定pH值,其记录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a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2)求该稀硫酸总溶质的质量分数。4、向生锈的铁钉中滴入足量的稀盐酸。实验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Y)随着滴入的盐酸溶液的质量(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2)写出a段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3)计算所用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某氢氧化钠样品中混有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5g样品,加入27g水完全溶解后,缓缓加入稀盐酸,同时测定溶液的pH,当pH=7时,刚好用去10%的稀盐酸36.5g.试计算:(1)将100g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___________ g(2)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6、将5g固体氢氧化钠完全溶解在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求:(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为测其某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上述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与18.25g此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求此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3)求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7、为测定某氧化铜和铜的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小勇同学取20g固体混合物置于烧杯中,将100g稀硫酸分为四等份依次加入其中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次序①②③④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25252525剩余固体的质量/g16a1010回答下列问题:(1)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2)上表中,a的值为_____。(3)计算该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8、将含有NaCl杂质的某烧碱样品10g完全溶于90g水中,再向所得溶液中慢慢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在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求l0g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_____。(2)求恰好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计箅结果精确到0.1%)9、为测定一瓶敞口放置的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量取20 mL(密度为1.1 g/mL该盐酸与大理石充分反应,共用去含碳酸钙85%的大理石7.1 g。(1)浓盐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2)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无色溶液,可能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红和小明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探究)实验一:(小红和小明操作均无误)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小红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插入没有打磨过的铝片。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_______。小红认为是稀硫酸小明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了少量无色酚酞溶液。_______。小明认为是氢氧化钠(提出问题)该溶液到底是稀硫酸还是氢氧化钠溶液?(查阅资料)Ⅰ.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Ⅱ.氧化铝能与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氧化物。Ⅲ.NaAlO2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NaAlO2与铝、氧化铝均不反应。(分析实验得出结论)该溶液为_______溶液。(交流反思)(1)实验一中,小红所做实验开始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小红为了证明实验后的试管废液里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做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澄清废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废液中有氢氧化钠剩余小明对小红的结论提出了质疑,理由是_______。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1)试管A中的现象是______,反应后试管B中一定有的阳离子是______(写离子符号)。(2)试管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D、E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提出猜想)甲同学猜想:NaCl; 乙同学猜想:NaCl、CaCl2;丙同学猜想:NaCl、CaCl2、HCl;丁同学的猜想:NaCl和Na2CO3。(查阅资料)NaCl、CaCl2溶液均呈中性(交流讨论)甲同学认为丙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______。(设计实验)乙、丁两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乙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猜想正确丁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______猜想正确反思与评价:你认为乙和丁两位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______。3、为了探究CO2和H2反应的产物并测定m1克CO2和H2的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分数,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成探究,并回答问题。(查阅资料)①CO2和H2在合适的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反应转化为CO和H2O;②白色无水硫酸铜吸水后变为蓝色。(实验探究)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如下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装置气密性良好,B、C、E中的试剂均足量,假设每一步生成的气体全部被反应完。实验前先通氮气一段时间,再进行测定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有:B装置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C装置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请写出C装置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写一个即可):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2)兴趣小组反思后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能确定 CO2和H2反应生成了CO,理由是_____。(3)实验测得B、E装置增重的质量分别为m2、m3,则该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4)下列因素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的是_____。A.先通质量为m1g的CO2和H2的混合气体,再点燃A、C处的酒精灯B.先点燃A、C处的酒精灯,再通质量为m1g 的CO2和H2的混合气C.实验结束后没有继续缓缓通氮气一段时间D.混合气体中的CO2没有反应完,有剩余E.没有F装置4、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研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对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产生了兴趣:铁可以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但常温下,浓硫酸却又可以用铁桶盛装,这是为什么呢? 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常温下,由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浓硫酸与铁反应,使得铁的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浓硫酸与铁继续反应。由此得知,浓硫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有所差异。(提出问题):小华联系所学知识提出疑问:铜和稀硫酸不反应,铜能否和浓硫酸反应呢? 生成什么物质呢? (查阅资料):同学们积极查阅到的资料如下: I.常温下铜和浓硫酸不反应,加热后才可以反应 II.二氧化硫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试液褪色 III.氢气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相似,也有还原性,可以把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 (设计实验):小红和小明分别设计下列实验装置作为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发生装置: (1)与 B装置相比,A 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小组同学组装下图装置完成实验。 (2)实验中发现,B中黑色固体没有变成红色,说明_______。 (3)C中品红试液褪色,说明_________。 (4)D的作用是___________。 (总结反思): (5)实验中发现,A 中产生气泡,溶液变成蓝色。请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6)小红提出:如果制取硫酸铜溶液,我们利用现有知识即可完成,装置更简单而且环保。请你帮小红完成该实验,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