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册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教学演示课件PPT+教案
小学教科版6、热是怎样传递的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6、热是怎样传递的课文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2-6《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课件ppt、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26《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6.热是怎样传递的 【教材分析】《热是怎样传递的》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六课,教材包含两个活动。活动一:感受、推测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学生通过触摸浸在热水中的金属条露出水面的这一端慢慢热起来初步感受到热水中的热会沿着金属条向上传递。由于以上活动只能感受和基于生活经验理解,为丰富学生感性经验,提升认识,教材设计铜丝上等距用凡士林粘上火柴,在铜丝的一端用酒精灯火焰加热,观察火柴掉落的顺序和时间,从而进一步推进学生对热传递的方向、过程的思考和认识。活动二:观察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教材设计了在金属圆片表面涂上蜡,用酒精灯火焰分别在圆片中心和边缘加热,观察蜡融化的方向,从而看到热在金属圆片中的传递,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热传递的过程和方向,推进学生对热传递规律的认识。以上两个活动的设计有承接的逻辑关系,教材希望通过对两个活动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热传递的规律,即:热总是从物体较热的一端传向物体较冷的一端。 【学生分析】在前五课的学习中,学生们不断地在经历着给物体加热的活动。特别是第5课,用酒精灯给金属物体加热,他们已感觉到了在加热过程中,金属物体会快速地热起来,比如铜球、钢条很快就变得烫手,不可触摸。对于铜球、金属条会变热,相信学生们也能做出解释:因为酒精灯火焰的热传给了它们。那么,钢条在酒精灯上加热时,只是一端或其中一小部分与火焰直接接触,钢条的其他部位会热起来吗?如果也会热起来,热是怎样传过去的?在金属条的一端加热,另一端是否会热起来,学生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如将不锈钢勺的勺部浸在热水中,勺柄露在外面,过一会儿,勺柄也会热起来。尤其是在吃火锅、喝热汤时,如果把金属勺子勺部浸在汤锅中,一会儿勺柄就烫得无法用手直接拿。这其中的原因就是热汤的能量传递到了勺子的勺部,然后又从勺部传到了勺柄,这里的热传递方式主要是靠传导。这一课,学生将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观察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继而让学生尝试着自主设计实验,观察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然后综合观察结果,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形成粗浅的关于热是怎样传导的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初步认识到热总会从较热的一端(物体)传递到较冷的一端(物体)。 2.初步了解热传递有三种形式:热传导、热辐射和对流。 科学探究目标 1.经历“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研讨、整理”的探究过程,并在过程中尝试提出新问题。2.在观察、记录、研讨、整理中,经历从现象到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不断提升对热是怎样传递的认识。科学态度目标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所获得的成功喜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初步了解热传递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实验中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并用合适的方式记录,整理发现。难点: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认识热传递的规律。 【教学准备】分组准备:铜棒、铝棒、铁圆盘、火柴、试管夹(老虎钳)、酒精灯、湿抹布、学习单等。(注:铜棒、铝棒、十字铝棒、铁圆盘抹上变温油漆。具体见ppt4)教师准备:教学课件PPT、热水、金属铜条。【教学过程】一、问题聚焦(2分钟)1.创设情境(1)出示材料,提问:把铜棒的一端放入热水中手摸另一端会有什么感觉?(出示PPT2)(2)同学根据前概念推测,解释,指名回答。(3)请一位同学上讲台触摸,并告知大家感受。2.聚焦研究主题:热是怎样传递的呢? 二、探究热传递(20分钟)1.引导:我们怎样能观察到热在金属中的传递过程呢?请设计实验。(出示PPT3)2.设计、完善实验。小组内讨论——集体补充、完善——教师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明确方法(出示PPT4)3.阅读学习单,明确记录方法及要求(1)学生阅读学习单。(2)指名交流实验方法。(3)重点引导,明确记录方法。(出示PPT5)。4.明确实验要求(出示PPT6) 5.小组合作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各组情况。三、研讨交流(15分钟)1.实物投影展示各小组的实验记录,先请其他同学尝试读图,再请同学自己解释说明。(希望能穷尽班级所有学生的不同记录)2.学生交流热传递的发现。(适时出示PPT7、PPT8)预设:(1)热传递时会向一边、两边或四周八方传递。这跟加热点和物体的形状有关系。(2)热传递是有顺序的,离加热点越近,会越早传递到,温度也会越高。(3)热会从温度高的一端向另一端传递。(4)热传递是有速度的,不同材料速度不同,同一种材料前后顺序也不同。四、巩固延伸(3分钟)1.阅读单元资料,认识热传递的3种形式。(PPT9)2.列举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及生活中的运用。(科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板书设计】6.热是怎样传递的 由一端向另一端传递 由中间向两端传递 温度高 温度低由中间向四面传递 (热) (冷)------【作业设计】 1.有一根“W”形的铜丝,我们如果在“C”点加热,在其他各点上用凡士林粘上火柴,你认为火柴掉落的顺序是怎样的?并解释原因。 火柴掉落顺序:D.B.E.A.F.G我的解释:热总是从温度高的向温度低的传递,而且是从近及远 【学习单】 《热是怎样传递的》学习单班级: 小组: 姓名: 实验方法实验现象记录:用箭头表示热传递的方向;用画图的方法记录温度的高低。在铝棒的一端加热 在铜棒的中间加热 在“十字”的 铝棒中间加热 在铁圆盘的中间加热 我们的发现通过实验,我发现热在金属中是这样传递的: 我其它的发现或产生的新问题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下册6.给动物分类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2-6《给动物分类》ppt、2-6《给动物分类》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6.蚕的一生试讲课课件ppt,文件包含2-6《蚕的一生》课件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ppt、2-6《蚕的一生》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教科版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说课课件ppt,文件包含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下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课件ppt、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下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