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第1页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共14页。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模块综合检测(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清早起来,发现院子里地面湿了,房顶也湿了,我们可以据此断定:“昨天晚上下过雨。”这说明(  )A.思维能够从事物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本质的属性,留下非本质的表象B.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D.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2.数字化时代,在信息技术与商业营销的“双重驱动”下,社交网络生产与传播虚假信息的现象屡见不鲜。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前期,由于对病毒存在诸多未知,相关谣言有了生长空间。而随着政府信息披露质效提高,无论是各地的疫情通报,还是从国家到省市层面的每日新闻发布会,都一定程度化解了谣言。这说明(  )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②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③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捍卫真理④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个对“书籍”下的定义(  )A.正确,是对书籍本质属性的反映B.正确,遵循了必要的逻辑规则C.错误,没有概括书籍全部的外延D.错误,违背了定义不应使用比喻的逻辑规则4.凡到过福建泉州的人,都会去闽台缘博物馆参观。下列对这一判断分析正确的是(  )A.缺少主项和谓项,判断不完整B.没有准确地使用量项C.主项与谓项搭配不当D.是一个关系判断5.类比推理不同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①是由个别(类)到个别(类)的推理或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②推理根据是假定相同属性和推出属性之间有密切联系③结论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④结论必然真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6.“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既然中国人生疮,你是中国人,就是你也生疮了。”鲁迅先生这两句话分别运用了两个三段论推理。对这两个推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个是有效三段论推理,第二个不是有效三段论推理B.第一个不是有效三段论推理,第二个是有效三段论推理C.两个三段论推理都不是有效的D.两个三段论推理都是有效的7.某高校外语教研室新招进五位外语老师,每位老师只教授一门外语,并且满足以下条件:(1)如果小钱教德语,那么小孙不教俄语;(2)或者小李教德语,或者小钱教德语;(3)如果小孙不教俄语,那么小赵不教法语:(4)或者小赵教法语,或者小周不教英语。添加下列哪个条件,可以必然得出“小李教德语”的结论?(  )A.小孙不教俄语 B.小钱教德语C.小周教英语 D.小赵不教法语8.“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中,如果伴随着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人们的认识能力会得到进一步发挥,认识的成果甚至是惊人的。”对这一论断的正确理解是(  )①这一论断是错误的,分析与综合必须与客观事物相一致,不可能出现新事物②这一论断是正确的,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中,如果伴随着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可以产生新的认识,揭示人们过去未认识到的事物的联系③这一论断是正确的,这肯定了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的作用④这一论断是错误的,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9.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在0 ℃~100 ℃这个幅度内,水保持液态不变。如果超出0 ℃~100 ℃这个温度范围,突破度的两个关节点或临界点(0 ℃或100 ℃),水就变成冰或水蒸气了。这(  )①表明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②体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③要求我们在实践活动中遵循“适度原则”④说明超出度这个范围,事物的量就会发生变化,质与量的统一就会破裂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0.某设计师在谈到“鸟巢”设计时说:“当你表达出来后,其实并不是任何一个具体的东西,表达出来之后是很抽象的。一个抽象的东西,它的好处就是它不是具体的,每个人都会根据他的意识得出属于他自己的一个想象。”这说明艺术创作(  )①是对客观对象的提炼、概括和升华②来源于艺术家瞬间的灵感和创造性思维③实现了具体和抽象的高度统一④突破了认识客体对主体的制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1.国家杂交水稻三亚南繁综合试验基地(袁隆平基地)的稻田迎来丰收,实测一亩单产最高达到1 013公斤。杂交水稻种子发育成植株(  )A.是通过辩证否定的根本途径实现的B.说明肯定方面维持着事物的质的规定性C.是土壤、空气等外力否定的结果D.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一刀两断12.美国画家李浦曼画画时苦于常常找不到橡皮,便想如果将橡皮和铅笔联结在一起,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于是他发明了带橡皮的铅笔。他的思维发散方法是(  )A.检核表法 B.列举法C.信息交合法 D.头脑风暴法13.科学家们对生活在海洋中的各种各样的鱼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鱼鳃上都有一种能排除盐分的特殊组织,叫“氯化物分泌细胞”。正是这个组织,使得海鱼长期生活在海水中而肉却不咸。这是对各种各样的海鱼进行认识而得出的普遍性结论。这一认识不是一次就能够完成的。上述事例说明(  )①对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多次反复②对各种鱼的认识是一种完全归纳法③对复杂事物的认识要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④人们可以穷尽对事物的认识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4.伴随着入世,大量的外国产品与企业涌入我国,有的人惊慌失措,大喊“狼来了!”有的人却说:“这是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与狼共舞。”第二种人的说法是从________角度进行逆向思维的。(  )A.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B.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C.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D.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15.原来破冰船破冰通常采取由上向下压的方式,后来科学家们研制出潜水破冰船,这种破冰船将“由上向下压”改为“从下向上顶”,既提高了破冰效率,又减少了动力消耗。这是一种________的应用。(  )A.聚合思维 B.逆向思维C.正向思维 D.联想思维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2020年2月1日,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楼G座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数据科学与脑机能高精尖创新中心队接到来自有关部门的紧急任务,要求他们提供若干关键时点的新冠肺炎疫情预测数据和疫情拐点的分析供中央参考。相关单位也委托其他团队就武汉的区域物资与交通保障、疫情中长期趋势预测等问题,开展大数据专题分析,形成专报。该中心白天收集数据、训练模型、分析预测,晚上整理历史误差、撰写发布报告、召开线上会议。据此发出去的多份数据和报告,成为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决策支撑。疫情发生之初,国内尚没有可进行动态疫情预测的模型,而国际上各种模型给出的数字很吓人。有一个模型预测中国会有超过40万人感染,造成不小的恐慌。这个数字应该没有考虑中国强有力的防控措施。运用科学思维的知识,说明该团队为何能够为抗疫提供重要支撑。(8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9月25日,第七届全国十佳公诉人暨全国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选拔赛“模拟法庭论”活动举行。模拟法庭论中,选手围绕一起真实案例从“控方”和“辩方”角度展开论辩。如果你是辩手,应如何参与论赛?(9分)18.材料一 医学研究人员经过多年调查,发现肺癌的死亡率与吸烟有关: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0倍;每天吸25支以上者几乎是不吸烟者的20倍;戒烟不到10年者是不吸烟者的8倍;戒烟超过10年以上者,仅是不吸烟者的5倍。材料二 据说夏威夷群岛有个岛叫“狗叫岛”,在这个岛上的一些地方,人一走动,脚下就会传来“汪汪”的狗叫声。原来,这些地方的表层覆盖着厚达18米的珊瑚、贝壳层。所谓“狗叫”就是从这些物质组成的沙砾里发出来的。如果抓起一把这种物质在手里揉搓,也会发出狗叫声。材料三 很久以前,人们发现有些鸟能远行万里而不迷失方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发现每当天晴能见到太阳时,这些鸟都能确定其飞行的正确方向;反之,每当天阴见不到太阳时,它们就迷失方向。由此,科学工作者们得出结论说,有些鸟能远行万里而不迷失方向的原因是它们利用太阳来确定方向。材料四 居里夫人发现,沥青铀矿石的放射性强度,是该矿石中含铀量放射性强度的许多倍。她推测,在铀矿石中还有未知的放射性元素。她从沥青铀矿石中提炼沉淀物,从沉淀物中发现两种比铀的放射性更强的元素——镭和钋。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哪种探求因果关系的方法?(12分)19.有位教师,她班上一位聪明可爱的小女孩不幸长了肿瘤,经过3个月的化疗,瘦弱了许多,满头秀发完全脱落。她迫切希望早日返校上课,却很怕带着这副模样见到老师和同学。周一的早上,她在妈妈的陪伴下,羞怯地在教室门口徘徊着,因为她在别人没有戴帽子的季节戴了帽子。当她惊奇地发现教室里的每一位同学都戴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帽子时,心情顿时平静下来,自如地迎着老师和同学们热情的目光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这是一幕充满爱心、顺应童心、别具匠心、震撼人心的喜剧。剧中渗透着独具魅力的爱和爱的魅力。喜剧的导演——那位令人尊敬的老师,把伟大的师爱,通过一顶顶帽子倾注在渴望理解、同情和保护的小女孩的心里,也引起全体学生对师爱、友爱的共识,充分显示了群体爱的活力。我们仰慕这位教师崇高的师德,也赞美这位老师创造性的教育艺术。故事中的教师运用发散思维,让帽子有了表现爱的用途。你能说出帽子的更多用途吗?(12分)20.传统方法种植大豆,行距一般在110厘米左右。美国一位大豆专家以“窄行”代替“宽行”,缩小大豆种植的行距(即“窄行”),采用35厘米、30厘米或者更窄的行距,以密植发挥大豆群体增产优势。与传统栽培方法相比,用这种方法种植的大豆密度增加了2至3倍,单位产量提高了23.5%,创造了每公顷7吨的高产。(1)这位大豆专家的思维方法对我们有什么启发?(4分)(2)我们能不能将大豆种植的行距缩小到5厘米甚至更小?为什么?(10分)参考答案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模块综合检测(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清早起来,发现院子里地面湿了,房顶也湿了,我们可以据此断定:“昨天晚上下过雨。”这说明(  )A.思维能够从事物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本质的属性,留下非本质的表象B.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D.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答案 B2.数字化时代,在信息技术与商业营销的“双重驱动”下,社交网络生产与传播虚假信息的现象屡见不鲜。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前期,由于对病毒存在诸多未知,相关谣言有了生长空间。而随着政府信息披露质效提高,无论是各地的疫情通报,还是从国家到省市层面的每日新闻发布会,都一定程度化解了谣言。这说明(  )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②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③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捍卫真理④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思维的特征及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化解谣言,就是在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有利于维护真相,捍卫真理,故①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及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故②④不选。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个对“书籍”下的定义(  )A.正确,是对书籍本质属性的反映B.正确,遵循了必要的逻辑规则C.错误,没有概括书籍全部的外延D.错误,违背了定义不应使用比喻的逻辑规则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概念的有关知识。A表述错误,“人类进步的阶梯”并没有反映出书籍的本质属性;B表述错误,将书籍比喻成人类进步的阶梯,违背了定义不应使用比喻的逻辑规则;C表述错误,题干所下定义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而不是没有概括书籍全部的外延。故本题选D。4.凡到过福建泉州的人,都会去闽台缘博物馆参观。下列对这一判断分析正确的是(  )A.缺少主项和谓项,判断不完整B.没有准确地使用量项C.主项与谓项搭配不当D.是一个关系判断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性质判断的有关知识。并不是每个到泉州的人都是去旅游的,也不是每个到泉州旅游的人都有兴趣到闽台缘博物馆去参观的。此句中的“凡”是表示全称的量项,用得不妥,可将“凡”改成表示特称量项的“许多”或“有些”,可见题中判断没有正确使用量项,B项符合题意;题中判断属于性质判断,主项与谓项是完整的且搭配合理,可见A、C、D三项都是对题干判断的错误解读,应予以排除。5.类比推理不同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①是由个别(类)到个别(类)的推理或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②推理根据是假定相同属性和推出属性之间有密切联系③结论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④结论必然真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类比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区别,关键是把握三种推理各自的基本特征。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除外)的结论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不合题干要求,排除③;类比推理结论不必然为真,④错误,排除。故选A项。6.“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既然中国人生疮,你是中国人,就是你也生疮了。”鲁迅先生这两句话分别运用了两个三段论推理。对这两个推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个是有效三段论推理,第二个不是有效三段论推理B.第一个不是有效三段论推理,第二个是有效三段论推理C.两个三段论推理都不是有效的D.两个三段论推理都是有效的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三段论推理的有关知识。第一个三段论推理小项“中国人”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是无效的三段论推理。第二个三段论推理符合推理规则,是有效的三段论推理,故B符合题意。7.某高校外语教研室新招进五位外语老师,每位老师只教授一门外语,并且满足以下条件:(1)如果小钱教德语,那么小孙不教俄语;(2)或者小李教德语,或者小钱教德语;(3)如果小孙不教俄语,那么小赵不教法语:(4)或者小赵教法语,或者小周不教英语。添加下列哪个条件,可以必然得出“小李教德语”的结论?(  )A.小孙不教俄语 B.小钱教德语C.小周教英语 D.小赵不教法语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和相容的选言推理的有关知识。若要必然得出“小李教德语”,根据(2),需添加条件“小钱不教德语”;要想得出“小钱不教德语”,根据(1),需添加条件“小孙教俄语”;要想得出“小孙教俄语”,根据(3),需添加条件“小赵教法语”;要想得出“小赵教法语”,根据(4),需添加条件“小周教英语”。因此,添加“小周教英语”这个条件后可以必然得出“小李教德语”。故本题答案为C。8.“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中,如果伴随着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人们的认识能力会得到进一步发挥,认识的成果甚至是惊人的。”对这一论断的正确理解是(  )①这一论断是错误的,分析与综合必须与客观事物相一致,不可能出现新事物②这一论断是正确的,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中,如果伴随着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可以产生新的认识,揭示人们过去未认识到的事物的联系③这一论断是正确的,这肯定了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的作用④这一论断是错误的,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 B解析 这段话看到了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在分析与综合中的重要作用,故符合这一要求的是②③;①④都否认了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积极作用,故排除。9.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在0 ℃~100 ℃这个幅度内,水保持液态不变。如果超出0 ℃~100 ℃这个温度范围,突破度的两个关节点或临界点(0 ℃或100 ℃),水就变成冰或水蒸气了。这(  )①表明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②体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③要求我们在实践活动中遵循“适度原则”④说明超出度这个范围,事物的量就会发生变化,质与量的统一就会破裂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 材料体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②错误;材料说明超出度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会发生变化,而不是事物的量,④错误。故选C。10.某设计师在谈到“鸟巢”设计时说:“当你表达出来后,其实并不是任何一个具体的东西,表达出来之后是很抽象的。一个抽象的东西,它的好处就是它不是具体的,每个人都会根据他的意识得出属于他自己的一个想象。”这说明艺术创作(  )①是对客观对象的提炼、概括和升华②来源于艺术家瞬间的灵感和创造性思维③实现了具体和抽象的高度统一④突破了认识客体对主体的制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 B解析 艺术创作来源于实践,而不是艺术家瞬间的灵感和思维创新,故②错误;艺术创作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而不能突破客体的限制,故④错误;①③符合题意。11.国家杂交水稻三亚南繁综合试验基地(袁隆平基地)的稻田迎来丰收,实测一亩单产最高达到1 013公斤。杂交水稻种子发育成植株(  )A.是通过辩证否定的根本途径实现的B.说明肯定方面维持着事物的质的规定性C.是土壤、空气等外力否定的结果D.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一刀两断答案 A解析 A符合题意,杂交水稻种子发育成植株是通过辩证否定的根本途径实现的;B不符合题意;C错误,杂交水稻种子发育成植株是事物自身的否定,不是土壤、空气等外力否定的结果;D错误,杂交水稻种子发育成植株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12.美国画家李浦曼画画时苦于常常找不到橡皮,便想如果将橡皮和铅笔联结在一起,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于是他发明了带橡皮的铅笔。他的思维发散方法是(  )A.检核表法 B.列举法C.信息交合法 D.头脑风暴法答案 A13.科学家们对生活在海洋中的各种各样的鱼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鱼鳃上都有一种能排除盐分的特殊组织,叫“氯化物分泌细胞”。正是这个组织,使得海鱼长期生活在海水中而肉却不咸。这是对各种各样的海鱼进行认识而得出的普遍性结论。这一认识不是一次就能够完成的。上述事例说明(  )①对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多次反复②对各种鱼的认识是一种完全归纳法③对复杂事物的认识要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④人们可以穷尽对事物的认识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 A解析 对海洋中的各种鱼的认识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法,故应排除②;认识是永无止境的,故④说法错误,排除。①③正确,故选A项。14.伴随着入世,大量的外国产品与企业涌入我国,有的人惊慌失措,大喊“狼来了!”有的人却说:“这是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与狼共舞。”第二种人的说法是从________角度进行逆向思维的。(  )A.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B.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C.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D.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答案 D解析 入世后,外国产品、企业对我国企业的冲击很大,是不利的,这是从功能角度进行逆向思考的。故D正确,A、B、C均与题干不符,排除。15.原来破冰船破冰通常采取由上向下压的方式,后来科学家们研制出潜水破冰船,这种破冰船将“由上向下压”改为“从下向上顶”,既提高了破冰效率,又减少了动力消耗。这是一种________的应用。(  )A.聚合思维 B.逆向思维C.正向思维 D.联想思维答案 B解析 科学家们研制的潜水破冰船将破冰方式从“由上向下压”改为“从下向上顶”,这是一种反向求索,即逆向思维。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2020年2月1日,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楼G座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数据科学与脑机能高精尖创新中心队接到来自有关部门的紧急任务,要求他们提供若干关键时点的新冠肺炎疫情预测数据和疫情拐点的分析供中央参考。相关单位也委托其他团队就武汉的区域物资与交通保障、疫情中长期趋势预测等问题,开展大数据专题分析,形成专报。该中心白天收集数据、训练模型、分析预测,晚上整理历史误差、撰写发布报告、召开线上会议。据此发出去的多份数据和报告,成为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决策支撑。疫情发生之初,国内尚没有可进行动态疫情预测的模型,而国际上各种模型给出的数字很吓人。有一个模型预测中国会有超过40万人感染,造成不小的恐慌。这个数字应该没有考虑中国强有力的防控措施。运用科学思维的知识,说明该团队为何能够为抗疫提供重要支撑。(8分)答案 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收集数据、分析预测等,有利于形成科学思维。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9月25日,第七届全国十佳公诉人暨全国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选拔赛“模拟法庭论”活动举行。模拟法庭论中,选手围绕一起真实案例从“控方”和“辩方”角度展开论辩。如果你是辩手,应如何参与论赛?(9分)答案 (1)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2)用推理和论证方式去说服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方式去反驳别人的观点。(3)论辩中使用有效推理、遵循逻辑要求。18.材料一 医学研究人员经过多年调查,发现肺癌的死亡率与吸烟有关: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0倍;每天吸25支以上者几乎是不吸烟者的20倍;戒烟不到10年者是不吸烟者的8倍;戒烟超过10年以上者,仅是不吸烟者的5倍。材料二 据说夏威夷群岛有个岛叫“狗叫岛”,在这个岛上的一些地方,人一走动,脚下就会传来“汪汪”的狗叫声。原来,这些地方的表层覆盖着厚达18米的珊瑚、贝壳层。所谓“狗叫”就是从这些物质组成的沙砾里发出来的。如果抓起一把这种物质在手里揉搓,也会发出狗叫声。材料三 很久以前,人们发现有些鸟能远行万里而不迷失方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发现每当天晴能见到太阳时,这些鸟都能确定其飞行的正确方向;反之,每当天阴见不到太阳时,它们就迷失方向。由此,科学工作者们得出结论说,有些鸟能远行万里而不迷失方向的原因是它们利用太阳来确定方向。材料四 居里夫人发现,沥青铀矿石的放射性强度,是该矿石中含铀量放射性强度的许多倍。她推测,在铀矿石中还有未知的放射性元素。她从沥青铀矿石中提炼沉淀物,从沉淀物中发现两种比铀的放射性更强的元素——镭和钋。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哪种探求因果关系的方法?(12分)答案 (1)材料一用的是共变法。因为这里包含了吸烟量的不同程度和患肺癌的概率的不同程度。(2)材料二运用的是求同法。人走在岛上和用手搓“狗叫岛”地上的特殊物质是两种现场,虽然场合不同,但发生了相同的情况即特殊物质受到摩擦,结果都发出狗叫声。因此,这种特殊物质的摩擦是产生“狗叫”的原因。(3)材料三运用了求同求异并用法。因为“每当天晴能见到太阳时,这些鸟都能确定其飞行的正确方向”,这是求同;“每当天晴能见到太阳时,这些鸟都能确定其飞行的正确方向”和“每当天阴见不到太阳时,它们就迷失方向”,这是求异。(4)材料四运用了剩余法。居里夫人推测:在铀矿石中还有未知的放射性元素,这就是寻找剩余部分与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19.有位教师,她班上一位聪明可爱的小女孩不幸长了肿瘤,经过3个月的化疗,瘦弱了许多,满头秀发完全脱落。她迫切希望早日返校上课,却很怕带着这副模样见到老师和同学。周一的早上,她在妈妈的陪伴下,羞怯地在教室门口徘徊着,因为她在别人没有戴帽子的季节戴了帽子。当她惊奇地发现教室里的每一位同学都戴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帽子时,心情顿时平静下来,自如地迎着老师和同学们热情的目光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这是一幕充满爱心、顺应童心、别具匠心、震撼人心的喜剧。剧中渗透着独具魅力的爱和爱的魅力。喜剧的导演——那位令人尊敬的老师,把伟大的师爱,通过一顶顶帽子倾注在渴望理解、同情和保护的小女孩的心里,也引起全体学生对师爱、友爱的共识,充分显示了群体爱的活力。我们仰慕这位教师崇高的师德,也赞美这位老师创造性的教育艺术。故事中的教师运用发散思维,让帽子有了表现爱的用途。你能说出帽子的更多用途吗?(12分)答案 (1)从整体的角度发散,帽子的用途有:保暖、遮阳、防风、防雨、防灰、遮丑、装饰、标明身份、标明民族、表示礼貌(取下帽子)、接受欢迎(领导用帽子向群众挥舞致意)等。(2)从某一特性的角度发散,布料帽子的用途有:擦汗、引火、垫在地上或石板上供人坐等。(3)从特殊情况下作用的角度发散,帽子的用途有:暂时堵一堵洞,生炉子时煽风,做传递情报的工具,做演出时的道具,钢头盔可做武器,包扎伤口,招呼远处的人等。20.传统方法种植大豆,行距一般在110厘米左右。美国一位大豆专家以“窄行”代替“宽行”,缩小大豆种植的行距(即“窄行”),采用35厘米、30厘米或者更窄的行距,以密植发挥大豆群体增产优势。与传统栽培方法相比,用这种方法种植的大豆密度增加了2至3倍,单位产量提高了23.5%,创造了每公顷7吨的高产。(1)这位大豆专家的思维方法对我们有什么启发?(4分)(2)我们能不能将大豆种植的行距缩小到5厘米甚至更小?为什么?(10分)答案 (1)大豆专家以“窄行”代替“宽行”,以密植发挥大豆群体增产优势,启示我们对已有的有关事物的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往往会产生新的认识,获得创新性成果。(2)不能。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有规律的,逆向思维须合“理”,如果不顾客观规律,盲目“反向”,不仅难以实现创新思维的目的,而且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作物种植密度不仅涉及种植方式,还涉及作物品种、生长条件。大豆种植的行距不能太小是因为大豆生长需要合适的空间条件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相关试卷

    逻辑与思维 综合测试(一)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本册综合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逻辑与思维 综合测试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本册综合当堂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逻辑与思维 综合测试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本册综合精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