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整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三下授课教学设计
第十一单元第2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下(五四制)
展开
这是一份第十一单元第2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下(五四制),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填制条形统计图,感知以一当二,练习巩固,感悟一格代表多少合适,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一单元 新校服第2课时课 题信息窗2教案序号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会填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力目标掌握读图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情感目标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发展统计意识。教学重点填制条形统计图,建立一格代表多个单位的统计模型。教学难点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建构。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准备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设 计 主 备 内 容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昨天我们大家整理了我们班校服的尺码情况,完成了一幅条形统计图。谁来说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整个四年级校服尺码情况,完成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填制条形统计图,感知以一当二要想制作全年级的校服尺码情况统计图,应该先做什么工作? 预设:全年级校服尺码情况。师出示三年级各班的校服尺码情况统计表。1、根据几个班的校服尺码情况统计表,完成三年级校服尺码统计表。2、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预设一:知道了三年级穿哪种尺码的校服人数最多?哪种校服尺码的人数最少?预设二:知道了参加统计的一共有多少人?3、统计的结果你能用条形图来表示吗?生一定会说能。(出示空白统计图,只有10行)4、尝试完成条形图。我们来看这张条形图,这叫横轴,表示各种校服的尺码,这是纵轴,单位是人,一格表示几人呢?讨论后达成一致,一格表示几个人比较合适呢?完成纵轴数据,然后完成条形统计图。5、看图回答问题。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穿哪种校服的人数最多?哪种人数最少? 追问:如果格子不够怎么办?6、小结:制作条形图时,有时因为表示的量的多少的直条的美观、方便,需要把一个表示成几个单位。在实际生活中,如果碰到更大的数据,我们可以用每格表示5或10,甚至更大的数据。也就是说,一格可以代表多个单位,要根据数量选择合适的一格代表几个单位。(板书:根据统计最大数据合理选择) 三、练习巩固,感悟一格代表多少合适自主练习第1,3题。 四、课堂小结你学会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方法?有什么感想? 教学反思1 教学反思2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第十一单元第3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下(五四制),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铺垫,合作探索,综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十一单元第1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下(五四制),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示标导学,探索新知,汇报检查,制作条形统计图,考一考,练一练,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九单元第2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下(五四制),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方法,构建模型,应用模型,解决问题,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