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文课件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情境呈现,课前素能奠基,不变色,新知预习,复分解,OH-,盐1盐的通性,+Na2SO4,+2NaCl,原料来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研究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深入地研究物质的性质,才能制造出更好服务于生产、生活的物质。例如,通过对叠氮化钠(NaN3)性质的研究,制成了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剂;汽车安全气囊在膨起的瞬间发生了怎样的反应,物质之间是如何转化的,让我们走进教材,学习物质的转化。
一、酸、碱、盐的化学性质1.酸(1)酸的通性
Zn+H2SO4===ZnSO4+H2↑
Fe2O3+6HCl===2FeCl3+3H2O
HCl+NaOH===NaCl+H2O
HCl+AgNO3===AgCl↓+HNO3
(2)酸具有通性的原因:所有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_。注意: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NaHSO4属于盐,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O2+Ca(OH)2===CaCO3↓+H2O
H2SO4+Ba(OH)2===BaSO4↓+2H2O
FeCl3+3NaOH===Fe(OH)3↓+3NaCl
Fe+CuSO4===FeSO4+Cu
CaCO3+2HCl===CaCl2+H2O+CO2↑
CuSO4+2NaOH===Cu(OH)2↓
BaCl2+Na2SO4===BaSO4↓
(2)盐具有某些通性的原因:不同的盐溶液中含有相同的金属离子或酸根离子。
二、物质的转化1.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基本依据:原子发生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中__________种类不发生改变。
2Ca+O2===2CaO CaO+H2O===Ca(OH)2 Ca(OH)2+H2SO4===CaSO4↓+2H2O
CO2+H2O===H2CO3 Ca(OH)2+H2CO3===CaCO3↓+2H2O
4.工业生产中制取某物质需考虑的问题除要考虑反应进行的可能性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因素。如制备NaOH主要采用的方法为电解饱和食盐水,过去也曾采用盐与碱反应的方法,如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不采用反应:Na2O+H2O===2NaOH,原因是Na2O来源少、__________。
Ca(OH)2+Na2CO3===CaCO3↓+2NaOH
1.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2.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某些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金属B.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3.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图简单表示。限选择铁、碳、氧气、盐酸、氧化钙、二氧化碳、水、氢氧化钙8种物质作为反应物,将图中指定序号的转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写化学方程式不得重复)。
CO2+Ca(OH)2===CaCO3↓+H2O Fe+2HCl===FeCl2+H2↑ CaO+2HCl===CaCl2+H2O Ca(OH)2+2HCl===CaCl2+2H2O CaO+H2O===Ca(OH)2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问题探究:1.碱和盐应符合什么条件才能发生反应?举例说明。2.有同学认为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会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H2O+CO2===CaCO3↓+2HCl,该判断正确吗?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
探究提示:1.碱和盐之间生成新碱和新盐的反应只有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时才能发生,例如Ca(OH)2+Na2CO3===CaCO3↓+2NaOH,生成了碳酸钙沉淀,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该反应才能发生。2.不正确。一般“强酸制弱酸”,即强酸与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和强酸盐,如CaCO3+2HCl===CaCl2+H2O+CO2↑,反之不能发生。题干中碳酸是弱酸,盐酸是强酸,该反应不能发生。
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3.实例:如Na、S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
点拨:物质转化的几个不一定1.不是所有的酸和金属都能反应,且反应也不一定生成H2。如铜不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铜与浓硝酸反应不生成H2。2.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生成酸。如CO、NO等不能与水反应。3.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生成碱。如CuO、Fe2O3等不能与水反应。
铜盐、碳酸盐、碱式盐、含氧酸盐(任选三个即可)
(2)请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2(OH)2CO3+4HCl===
2CuCl2+CO2↑+3H2O
〔素养应用〕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如图中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是( )
〔即时训练〕(原创题)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1)Cl2从NaBr溶液里置换出Br2。(2)Na与O2在加热条件下化合生成Na2O2。(3)C4H10在高温、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为C2H4和C2H6两种气体。(4)NaClO和HCl发生复分解反应。
1.(2021·马鞍山高一检测)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于漂洗的洗涤剂。古代制取氢氧化钾的流程如下: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2.从物质类别的通性角度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单质可以与非金属单质反应B.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反应C.非金属单质一定能与酸反应D.部分碱性氧化物可以与水反应解析:非金属单质一般不与酸反应,故选C。
3.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中国著名的特种金属工艺品类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巅峰,故后人称这种金属器为“景泰蓝”。叶圣陶在《景泰蓝的制作》中详细描写了制景泰蓝的工艺程序。下列工艺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掐丝:粘铜丝→烧焊→硫酸煮→清水洗B.点蓝:将铅丹、硼酸盐等化合熔制后填色C.烧蓝:高温焙烧、三填三烧D.打磨:用金刚砂、磨刀石、椴木炭三次水磨
解析:在烧焊时铜能被氧气氧化为CuO,用硫酸煮时CuO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均为化学变化,A错误;铅丹、硼酸盐等原料化合再经过烧熔而制成不透明的或是半透明的有独特光泽物质,该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高温焙烧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打磨是物理过程,无新物质生成,D正确。
4.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氢氧化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农药中的波尔多液是利用石灰乳(溶于水的氢氧化钙)和硫酸铜水溶液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冬天,树木过冬防虫,树木根部以上涂80 cm的石灰浆。工业上常用下列方法制备氢氧化钙。具体过程为:将石灰石煅烧成氧化钙后,经精选与水按1(3~3.5)的比例混合,生成氢氧化钙料液经净化分离除渣,再经离心脱水,干燥,即为氢氧化钙成品。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文配套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随堂训练,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2课时物质的转化,酸1酸的通性,酸碱盐的性质,不变色,复分解,碱1碱的通性,OH-,盐1盐的通性,+Cu,物质的转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集体备课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索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