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二十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地理含答案
展开2021-2022(上)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②点后的一周内( )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D.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慢
2、某年4月10日,发生了土星冲日的天象,这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大约在(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4.图中 a 、 b 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读我国局部地区地层剖面图,回答5-6题。
5、图示地区出露地表的各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
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 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
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 D.自A向B由老到新
6、图中长腰山是( )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下图为某大洋局部环流示意图,该海域全部位于东半球。读图回答7-8题。
7、该大洋为( )
A.南大西洋 B.南太平洋 C.北印度洋 D.南印度洋
8、在该环流中,④②分别表示 ( )
A.西澳大利亚寒流、马达加斯加暖流 B.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
C.马达加斯加暖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D.秘鲁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流石滩或者倒石锥扇形堆积地貌的形成条件,是干旱地区山坡(坡度30~50°)上岩石不断崩裂成碎石,在重力和下部地下潜流的作用下,碎石撒落时大砾随惯性滚落到坡脚下,沿着山坡长期缓慢滑动形成。下图为倒石锥景观图,据此完9-11题。
9、山坡上岩石不断崩裂成碎石主要原因是( )
A.流水搬运 B.风力侵蚀 C.温度变化 D.冰川移动
10、流石滩或倒石锥表层堆积物的分布特点( )
A.扇缘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B.中部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C.扇顶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D.各部位颗粒物大小均匀
11、流石滩或倒石锥分布最为广泛的山地是( )
A.大兴安岭 B.秦岭山脉 C.天山山脉 D.武夷山脉
读某河流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中游落差小 B.流水侵蚀作用 C.入海口潮差大 D.河流含沙量大
13、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侵蚀作用 C.风化作用 D.堆积作用
范成大的《喜睛》中有这样一段诗句“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据此完成14-15题。
14、该“连雨”( )
A.与蒙古高压势力强盛有关 B.主要发生于我国江淮地区
C.易引发农田盐渍化 D.主要发生时间为7月中旬
15、该区域( )
A.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B.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
C.降水量季节变化较小 D.耕地类型多为旱地
读锋面气旋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该锋面系统( )
A.位于南半球中纬度 B.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C.中心区域盛行下沉气流 D.外围区域盛行上升气流
17、图中四点正处在雨区的是( )
①a ②b ③c ④d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愈来愈稀,最后竟完全消失。这时,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则占据了优势(如图),这是北极地区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据卫星图像显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据此完成18~20题。
18.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 )
A.温带草原带 B.苔原带 C.冰原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19.该生物群落的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并呈杯型,其适应环境的主要功能是( )
A.收集大气降水 B.抵抗冬季寒冷 C.获取更多光照 D.吸收地下水分
20.导致该生物群落局部变成森林的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B.降水减少C.人工播种 D.冻土增厚
二、综合题(4小题,共40分)
21.读太阳直射点移动及二分二至日的地球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小题。(7分)
(1)图中A、B两地自转线速度的关系是A______(填“大于”或“小于”)B。
(2)当太阳直射点在②位置时,北半球为______(填“冬至”或“夏至”)节气。
(3)当太阳直射点在③位置时,此日C地的昼长为_____小时;当太阳直射点在④位置时,D地昼长为______小时。
(4)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_____。(单项选择)
A.当太阳直射点在②位置时,河南各地昼长等于夜长
B.当太阳直射点在④位置时,黄河流域正值小麦收割季节
C.当太阳直射点由①位置向②位置移动时,信阳正午物影长度越来越长
D.当太阳直射点由③位置向④位置移动时,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5)图中A、B、C、D四点中,当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_____;地方时0时日出的点是_____。(只填字母)
22.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完成下列小题。(10分)
(1)图中甲、乙两处,_______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________,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_________(填“上升”或“下沉”)。
(2)甲、乙两处,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_,因为此处的天气状况为___________。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_________。锋线旁阴影为雨区,A雨区在锋______(填“前”或“后”),B雨区在锋_______(填“前”或“后”)
(3)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此时长春刮_________风。
23. 读下面滥伐森林与植树造林的环境变化模式图,完成下列小题。(11分)
( 1 )将下列地理事象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白处。
①水土流失 ②鸟类、兽类减少 ③生态失调 ④生物多样性增加 ⑤风速减小、湿度增大 ⑥气候恶化 ⑦水旱灾害减少 ⑧土地沙化 ⑨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 2 )图示表示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 特征。森林植被对地理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分布于赤道附近区域的________ 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斑海豹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在我国主要栖息在辽东湾一带,栖息的环境主要是海水、河水、浮冰、泥沙滩、岩礁和沼泽地等。斑海豹生性胆小机警,幼兽皮毛名贵。每年1~3月繁殖,产崽在浮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上,以各类鱼虾为食。近年来,我国斑海豹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下图为辽东湾斑海豹分布示意图。
(1)分析辽东湾冬季易结冰的原因。
(2)分析斑海豹栖息于辽东湾的主要自然条件。
(3)指出斑海豹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提出保护斑海豹的措施。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10 BABCD DDCAA 11-20 CDBBB ABBBA
二、综合题(4小题,共40分)
21.(7分)(1)大于 (2)夏至 (3)12 12 (4)D (5)A、B
22.(10分)甲 反气旋 上升 甲 晴朗 ① 后 前 长春 偏南(南、西南也可以)
23.(11分)( 1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第一行②⑦ 第二行⑧⑥③④⑨ 第三行①⑤
( 2)整体性 热带雨林
24、(12分)
(1)纬度较高,获得的光热较少,冬季气温较低;有河流注入,海水盐度较低;海湾较封闭,水体流动性差;该地区冬季常有强冷空气带来的大风和寒潮天气。
(2)栖息条件:辽东湾北侧有辽河入海,沿海多浅滩、沼泽等,是优良的斑海豹栖息地。食物条件:沿海有河流注入,形成咸淡水混合区,给海洋生物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多鱼虾,便于斑海豹觅食。繁殖条件:纬度较高,易结冰,浮冰较多,有利于斑海豹繁育。
(3)原因:幼兽皮毛名贵,人类过度捕杀;水体污染,生存环境变化;鱼虾等食物减少,影响斑海豹生存等。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管理;加强宣传等。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第十一中学、第十五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第十一中学、第十五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上高二期末考试地理试卷docx、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