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综合(知识点+基础训练+分层检测)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A卷(有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A卷(有答案),共7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tōng xiāo biān pào cǎi huì rǎn gāng jiǎo zi cāi xiǎng jiě shì zhǒng zhàng 二、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4分) A.蜡月 风筝 栗子 万不得已 B.除歹 浓绸 染缸 七零八碎 C.亲戚 拜年 寺院 悬灯结彩 D.采绘 通霄 轿车 截然不同三、下面词语中的“异”与“惊异”中的“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异口同声 B.异地 C.离异 D.深以为异四、 补全词语,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8分)万象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不同 __________大笑两_____三_______ 地______人_____ 行___________德(1)寒冬过后,我们迎来了万物复苏、__________的春天。(2)西藏__________,生活节奏比较缓慢。(3)人生就像一座山,站在山脚与山顶的感觉是__________的,如果想要在巅峰上快乐,就应当在山脚时加倍努力。五、下列各组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4分) A.生活节奏飘散 歌声雄浑 形象突出 B.生产形态怠慢 性格鲜明 舞姿婀娜 C.技能娴熟 姿态美好 容貌俊俏六、下面句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改成肯定句:“每个人的嘴里都会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 B.“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是动作描写,表现八儿活泼好动的样子。 C.“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这句话说明八儿很随意,把筷子胡乱摆放。 D.“纤纤擢素手”是细节描写,“札札弄机杼”是动作描写,表现织女美丽悠闲的样子。七、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4分)(1)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_______没有饺子吃,_______必须买杂拌儿。(2)__________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__________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3)__________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__________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4)读文章的时候,________我们能分清文章的主次,_______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八、按要求完成句子。(8分)(1)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列句子合并成一句话。北京是城市。北京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北京过年分外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锅中的粥,有气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用修辞手法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仿写句子,用上加点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春节在正月十九了结了。(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阅读短文片段,回答问题。(15分)北京的春节(节选)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1)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2)“处处悬灯结彩”说明________,“各形各色”说明________。(3)文中最能说明“有声有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4)从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喜欢北京的元宵节?读这句话要读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5分)百家饭我小时候很顽皮,人家爱叫我“小猴”。有一次爬树,快爬到高高的树顶了,脚下一闪,幸亏后背的衣服挂在枯枝上,才没掉下来。 大人们见我倒挂在半空中,吓得赶紧到树下用手接我。而我偏不往下掉,于是几个大人上树把我救了下来。大人们吓得脸都变色了,我却一点儿事也没有,回到地上,照样又去玩儿了。有一次,我跟小伙伴们追着玩儿。许多孩子在我后面穷追不舍,我没命地狂奔,一不小心冲进了一个未加盖的粪坑。幸好这粪坑刚清理不久,我才幸免于难,但下半身已是臭气熏天了。我妈妈用一块肥皂整整给我洗了八次才罢手。按农家的说法,孩子掉到粪池里得消除晦气,办法是吃“百家饭”。几十名孩子被大人们发动起来,分头到村子里挨家挨户地乞讨煮百家饭的粮食。乡亲们知道是讨百家饭,不管家境如何,多少都要给一点儿,什么白米、红米、赤豆、绿豆、精米、香豆……反正只要是粮食,什么都行。乞讨的人家越多越好,其数不限于一百家,不到一百家或超出一百家都没关系。孩子们去乞讨,大人们便动手在我家门口的空地上搭起了一个露天的大锅台。这锅台很简单,三块大石头中间搁口大锅。等孩子们全回来了,把所有乞讨来的粮食淘洗干净,放在大锅里,切上肉丁.火腿丝,还放上盐。配料讲究,目的是要让大家把饭全吃光。孩子们像过节一样高兴,早就拿着碗筷,猴急地等在锅旁了。不时地从饭锅里透出一阵阵扑鼻的香味。好不容易才盼到饭熟,大锅盖一开,那真叫好看,绿豆是绿莹莹的,赤豆是赤红色的,白米是白白胖胖的,红米是红彤彤的因为有肉丁、火腿丝,饭是油光光、香喷喷的,引得人直流口水。来吃百家饭的人是越多越好,一律围着锅台站在露天里。人人都放开肚皮吃,直到吃得锅底朝天为止。孩子们不等锅底朝天,小肚皮早吃得滚圆滚圆,裤带一松再松,裤腰滑到了大腿根。奶奶和妈妈见吃光了饭,脸上绽放出喜悦的红光,大概是庆幸我消灾消难了。尽管我只遇到一次吃百家饭,留给我的记忆却相当深刻。我估计,百家饭不容易吃到,是因为掉进粪坑的人毕竟太少了。(1)百家饭是用从“百家”乞讨来的粮食做成的,按农家的说法,吃百家饭是为了( )A.当地节日的习俗 B.祈愿丰收 C.祝福平安 D.消除晦气(2)文章开头写“我”小时候调皮的事,主要作用是( )A.体现孩子的童真童趣.开心顽皮B.为后文作铺垫,引出所写的话题C.总领全文D.无关紧要,可删去(3)文中画“—”的句子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煮熟后的百家饭的诱人?( )A.嗅觉和视觉 B.味觉和视觉C.嗅觉和听觉 D.味觉和听觉(4)“我”只遇到一次吃百家饭,为什么留给“我”的记忆却相当深刻?其中的原因不包括( )A.百家饭配料讲究,让人直流口水。B.百家饭里藏着奶奶和妈妈对“我”的关心。C.煮食百家饭的过程体现了浓浓的乡土情。D.掉进粪坑的经历令“我”难忘。(5)随着时光的流逝,像百家饭这样的传统习俗,有的变淡了, 有的变模糊了,有的消失了。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是任其消亡还是加以保护?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一、习作表达。(30分)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往事一件一件地在头脑中回放,请同学们仔细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中自己最难忘的家乡美食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简要说说它的制作过程。要结合自己的具体事例来写,语句要生动形象,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一、通宵;鞭炮;彩绘;染缸;饺子;猜想;解释;肿胀 二、C三、D四、 更 新 截 然 哄 堂 面 刀 广 稀 善 积 万象更新 地广人稀 截然不同 五、 C六、A七、 即使 也 虽然 但是 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八、(1)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2)冰层下的河水,偷偷地向前跑着。 (3)当你感到迷茫时,不要自怨自艾,不要自暴自弃,不要怨天尤人,只要坚持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4)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九、(1) 排比 元宵节灯的数量和种类多 (2) 灯的数量多 灯的种类多 (3)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4)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读出对元宵节的喜爱的感情。十、(1)D(2)B(3)A(4)D(5)我认为这样的传统习俗应当加以保护。因为地方的传统习俗包含了当地的特色与文化内涵,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保护传统习俗,也是对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十一、习作例文:介绍家乡的美食之臭豆腐五一来了,出去旅游的人不少,可是他们偏偏忘了,自己的家乡也是一处旅游胜地。在我的家乡西塘可不只有千年古镇的美丽风景,还有那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特产。比如:那皮薄味鲜的陆式馄饨,那切片均匀如口即化的八珍糕,还有那有着千年老字号的五芳斋粽,当然让我来想的话也许就不是这些了,而是那臭中带香的臭豆腐了。说到臭豆腐那就先说说它特殊的也是最让人喜欢的地方吧!臭豆腐最特别的就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臭的让许多人都不能接受,可是它的味道又让人流连忘返。小的时候,在大街小巷中跑来跑去总是闻到那臭豆腐那熟悉的味道,就忍不住跑去看看。我们一帮小孩子总是跑去看路口的老婆婆炸臭豆腐,每当看着老婆婆把一块块臭豆腐放入油锅,我们总是偷偷的咽一下口水,臭豆腐经过油里一炸之后就会像一个个穿着金袍的胖娃娃,肚子挺的高高的,老婆婆笑眯眯的看着我们说:“心急吃不到热豆腐”。当老婆婆把一块块臭豆腐夹起来,总会细心地帮我们放在铁网架上凉一下,然后再帮我们放在盒子里。然后对我们说: “慢慢吃别咽着”。没等她说完,我们就早已偷偷地塞一块在嘴里。当时只记得吃的很快,应该很好吃,长大了以后,我又去尝了尝,味道没什么变化。还是那样好吃,第一口咬下去吱——满口都是豆腐鲜嫩的汤汁。虽然这次不是那位老婆婆,而是她的儿子炸的,可是从他的身上还能找到那位老婆婆的热情。我想以后我再也不会忘记这种味道和这种属于我们家乡的风土人情,也许过了多年以后我还会再次去吃,然后再次被这特殊的味道感动,因为对于我来说这就是家乡的味道——带给我特殊情感的味道。闭上眼睛,细细地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