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科版九年级下册第24章 圆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下册第24章 圆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33页。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4章圆月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各点中,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是( )A.(﹣5,0)与(0,5) B.(0,2)与(2,0)C.(﹣2,﹣1)与(﹣2,1) D.(2,﹣1)与(﹣2,1)2、扇形的半径扩大为原来的3倍,圆心角缩小为原来的,那么扇形的面积( )A.不变 B.面积扩大为原来的3倍C.面积扩大为原来的9倍 D.面积缩小为原来的3、若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则此弧所在圆的半径为( )A.1 B.2 C.3 D.44、某村东西向的废弃小路/两侧分别有一块与l距离都为20 m的宋代碑刻A,B,在小路l上有一座亭子P. A,P分别位于B的西北方向和东北方向,如图所示.该村启动“建设幸福新农村”项目,计划挖一个圆形人工湖,综合考虑景观的人文性、保护文物的要求、经费条件等因素,需将碑刻A,B原址保留在湖岸(近似看成圆周)上,且人工湖的面积尽可能小.人工湖建成后,亭子P到湖岸的最短距离是( )A.20 m B.20mC.(20 - 20)m D.(40 - 20)m5、如图,在中,,,若以点为圆心,的长为半径的圆恰好经过的中点,则的长等于( )A. B. C. D.6、如图图案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7、如图,A,B,C是正方形网格中的三个格点,则是( )A.优弧 B.劣弧 C.半圆 D.无法判断8、如图,的半径为6,将劣弧沿弦翻折,恰好经过圆心O,点C为优弧上的一个动点,则面积的最大值是( )A. B. C. D.9、如图,在△ABC中,∠CAB=64°,将△ABC在平面内绕点A旋转到△AB′C′的位置,使CC′AB,则旋转角的度数为( )A.64° B.52° C.42° D.36°10、将等边三角形绕其中心旋转n时与原图案完全重合,那么n的最小值是( )A.60 B.90 C.120 D.180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AB是的直径,点C在上,,点P在线段OB上运动.设,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边长相等、各内角均为120°的六边形ABCDEF在直角坐标系内的位置如图所示,,点B在原点,把六边形ABCDEF沿x轴正半轴绕顶点按顺时针方向,从点B开始逐次连续旋转,每次旋转60°,经过2021次旋转之后,点B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3、如图,正六边形ABCDEF内接于⊙O,若⊙O的周长为8π,则正六边形的边长为________. 4、点(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5、若一个正多边形的边长等于它的外接圆的半径,则这个正多边形是正______边形.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如图,为的直径,为的切线,弦,直线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求证:(1);(2).2、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连接OC,弦,直线CD交BA的延长线于点.(1)求证:直线CD是⊙O的切线;(2)若,,求OC的长.3、综合与实践“利用尺规作图三等分一个任意角”曾是数学史上一大难题,之后被数学家证明是不可能完成的.人们根据实际需要,发明了一种简易操作工具——三分角器.图1是它的示意图,其中与半圆的直径在同一直线上,且的长度与半圆的半径相等;与垂直于点,足够长.使用方法如图2所示,若要把三等分,只需适当放置三分角器,使经过的顶点,点落在边上,半圆与另一边恰好相切,切点为,则,就把三等分了.为了说明这一方法的正确性,需要对其进行证明.独立思考:(1)如下给出了不完整的“已知”和“求证”,请补充完整.已知:如图2,点,,,在同一直线上,,垂足为点,________,切半圆于.求证:________________.探究解决:(2)请完成证明过程.应用实践:(3)若半圆的直径为,,求的长度.4、如图,在Rt△ABC中,∠B=90°,∠BAC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点E在AC上,以AE为直径的⊙O经过点D.(1)求证:①BC是⊙O的切线;②;(2)若点F是劣弧AD的中点,且CE=3,试求阴影部分的面积.5、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图形M和点P给出如下定义:Q为图形M上任意一点,若P,Q两点间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都存在,且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倍,则称点P为图形M的“二分点”.已知点N(3,0),A(1,0),,.(1)①在点A,B,C中,线段ON的“二分点”是______;②点D(a,0),若点C为线段OD的“二分点”,求a的取值范围;(2)以点O为圆心,r为半径画圆,若线段AN上存在的“二分点”,直接写出r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详解】解:A、(﹣5,0)与(0,5)横、纵坐标不满足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的特征,故A错误;B、(0,2)与(2,0)横、纵坐标不满足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的特征,故B错误;C、(﹣2,﹣1)与(﹣2,1)关于x轴对称,故C错误;D、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A【分析】设原来扇形的半径为r,圆心角为n,则变化后的扇形的半径为3r,圆心角为,利用扇形的面积公式即可计算得出它们的面积,从而进行比较即可得答案.【详解】设原来扇形的半径为r,圆心角为n,∴原来扇形的面积为,∵扇形的半径扩大为原来的3倍,圆心角缩小为原来的,∴变化后的扇形的半径为3r,圆心角为,∴变化后的扇形的面积为,∴扇形的面积不变.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面积,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扇形面积公式是解题关键.3、C【分析】先设半径为r,再根据弧长公式建立方程,解出r即可【详解】设半径为r,则周长为2πr,120°所对应的弧长为解得r=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弧长计算,牢记弧长公式是本题关键.4、D【分析】根据人工湖面积尽量小,故圆以AB为直径构造,设圆心为O,当O,P共线时,距离最短,计算即可.【详解】∵人工湖面积尽量小,∴圆以AB为直径构造,设圆心为O,过点B作BC ⊥,垂足为C,∵A,P分别位于B的西北方向和东北方向,∴∠ABC=∠PBC=∠BOC=∠BPC=45°,∴OC=CB=CP=20,∴OP=40,OB==,∴最小的距离PE=PO-OE=40 - 20(m),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基本性质,方位角的意义,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圆中点圆的最小距离是解题的关键.5、D【分析】连接CD,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可得CD=BD,然后可得△CDB是等边三角形,则有BD=BC=5cm,进而根据勾股定理可求解.【详解】解:连接CD,如图所示:∵点D是AB的中点,,,∴,∵,∴,在Rt△ACB中,由勾股定理可得;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的基本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圆的基本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及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6、C【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求解.【详解】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故A选项不合题意;B、是中心对称图形,故B选项不合题意;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C选项符合题意;D、是中心对称图形,故D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后重合.7、B【分析】根据三点确定一个圆,圆心的确定方法:任意两点中垂线的交点为圆心即可判断.【详解】解;如图,分别连接AB、AC、BC,取任意两条线段的中垂线相交,交点就是圆心.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已知圆上三点求圆心,取任意两条线段中垂线交点确定圆心是解题关键.8、C【分析】如图,过点C作CT⊥AB于点T,过点O作OH⊥AB于点H,交⊙O于点K,连接AO、AK,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B,求出CT的最大值,可得结论.【详解】解:如图,过点C作 CT⊥AB 于点T,过点O作OH⊥AB于点H,交⊙O于点K,连接AO、AK,由题意可得AB垂直平分线段OK,∴AO=AK,OH=HK=3,∵OA=OK,∴OA=OK=AK,∴∠OAK=∠AOK=60°,∴AH=OA×sin60°=6×=3,∵OH⊥AB,∴AH=BH,∴AB=2AH=6,∵OC+OH⩾CT,∴CT⩽6+3=9,∴CT的最大值为9,∴△ABC的面积的最大值为=27,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垂径定理、三角函数、三角形的面积、垂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求出CT的最大值,属于中考常考题型.9、B【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ACC′=∠CAB=64°,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CAC′等于旋转角,AC=AC′,则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ACC′=∠AC′C=64°,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计算出∠CAC′的度数,从而得到旋转角的度数.【详解】解:∵CC′∥AB,∴∠ACC′=∠CAB=64°∵△ABC在平面内绕点A旋转到△AB′C′的位置,∴∠CAC′等于旋转角,AC=AC′,∴∠ACC′=∠AC′C=64°,∴∠CAC′=180°-∠ACC′-∠AC′C=180°-2×64°=52°,∴旋转角为5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10、C【分析】根据旋转对称图形的概念(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重合,这种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找到旋转角,求出其度数.【详解】解:等边三角形绕其中心旋转n时与原图案完全重合,因而绕其中心旋转的最小度数是=12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旋转对称性,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分析】分别求出当点P与点O重合时,当点P与点B重合时x的值,即可得到取值范围.【详解】解:当点P与点O重合时,∵OA=OC,∴,即;当点P与点B重合时,∵AB是的直径,∴,∴x的取值范围是.【点睛】此题考查了同圆中半径相等的性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的性质,正确理解点P的运动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分析】根据旋转找出规律后再确定坐标.【详解】∵正六边形ABCDEF沿x轴正半轴作无滑动的连续翻转,每次翻转60°,∴每6次翻转为一个循环组循环,∵,∴经过2021次翻转为第337循环组的第5次翻转,点B在开始时点C的位置,∵,∴,∴翻转前进的距离为:,如图,过点B作BG⊥x于G,则∠BAG=60°,∴,,∴,∴点B的坐标为.故答案为:.【点睛】题考查旋转的性质与正多边形,由题意找出规律是解题的关键.3、4【分析】由周长公式可得⊙O半径为4,再由正多边形的中心角公式可得正六边形ABCDEF中心角为,即可知正六边形ABCDEF为6个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组成的,则可求得六边形ABCDEF边长.【详解】∵⊙O的周长为8π∴⊙O半径为4∵正六边形ABCDEF内接于⊙O∴正六边形ABCDEF中心角为∴正六边形ABCDEF为6个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组成的∴正六边形ABCDEF边长为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中心角公式,正n边形的每个中心角都等于,由中心角为得出正六边形ABCDEF为6个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组成的是解题的关键.4、 (-2,3)【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关系,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即可求解.【详解】点(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2,3). 故答案为: (-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关于原点对称,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的关系.5、六【分析】由半径与边长相等,易判断等边三角形,然后根据角度求出正多边形的边数.【详解】解:当一个正多边形的边长与它的外接圆的半径相等时,画图如下:∵半径与边长相等,∴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正多边形的边数:360°÷60°=6,∴这个正多边形是正六边形故答案为:六.【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结合题意画出合适的图形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连接,根据,可证.从而可得,,即可证明,故;(2)证明,可得,即可证明.【详解】证明:(1)连接,如图:∵为的直径,为的切线,∴,∵,∴,.∵,∴,∴.在和中,,∴,∴,∵为的直径,∴,即,∴,∵,∴, ∴,即,∵,∴;(2)由(1)知:,又∵,∴,∴,∴, ∵,∴.【点睛】本题考查圆中的相似三角形判定与性质,涉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证明,从而得到.2、(1)见解析;(2)【分析】(1)连接OD,由AD∥OC及OD=OA,即可得到∠COB=∠DOC,从而可证得△OBC≌△ODC,即可证得CD是⊙O的切线;(2)由AD∥OC可得△EAD∽△EOC,可得,再由△OBC≌△ODC得BC=CD,从而可得,则可求得OC的长.【详解】(1)连接OD,∵,∴.又∵,∴,∴.在与中,∴,∴.又∵,∴,∴是的切线.(2)∵,∴,∴,∴.又∵,∴,∴,∴,∴,∴,∴OC=15【点睛】本题是圆的综合,它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证明圆的切线时,往往作半径.3、(1),,将三等分;(2)见解析;(3)【分析】(1)根据题意即可得;(2)先证明与全等,然后根据全等的性质可得,再由圆的切线的性质可得,可得三个角相等,即可证明结论;(3)连,延长与相交于点,由(2)结论可得,再由切线的性质,,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及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可得,最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求解即可得.【详解】解:(1),,将三等分,故答案为:;,将三等分,(2)证明:在与中,,,.,是的切线.、都是的切线,,,,将三等分.(3)如图,连,延长与相交于点,由(2),知.是的切线,,,.∵半径,∴由勾股定理得,在中,,,.∵,,,,即,.【点睛】题目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圆的切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理解题意,结合图形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点是解题关键.4、(1)①见解析;②见解析;(2).【分析】(1)①连接OD,由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得,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证明,继而由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证明即可解题;②连接DE,由弦切角定理得到,再证明,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解题;(2)证明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DOAF是菱形,,结合扇形面积公式解题.【详解】解:(1)①连接OD,是∠BAC的平分线是⊙O的切线;②连接DE,是⊙O的切线,是直径(2)连接DE、OD、DF、OF,设圆的半径为R,点F是劣弧AD的中点,OF是DA中垂线DF=AF,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DOAF是菱形,.【点睛】本题考查圆的综合题,涉及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扇形面积等知识,综合性较强,有难度,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5、(1)①B和C;②或;(2)或【分析】(1)①分别找出点A,B,C到线段ON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是否满足“二分点”定义即可;②对a的取值分情况讨论:、、和,根据“二分点”的定义可求解;(2)设线段AN上存在的“二分点”为,对的取值分情况讨论、,、,和,根据“二分点”的定义可求解.【详解】(1)①∵点A在ON上,故最小值为0,不符合题意,点B到ON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点B是线段ON的“二分点”,点C到ON的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点C是线段ON的“二分点”,故答案为:B和C;②若时,如图所示:点C到OD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点C为线段OD的“二分点”,∴,解得:;若,如图所示:点C到OD的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满足题意;若时,如图所示:点C到OD的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点C为线段OD的“二分点”,∴,解得:(舍);若时,如图所示:点C到OD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点C为线段OD的“二分点”,∴,解得:或(舍),综上所得:a的取值范围为或;(2)如图所示,设线段AN上存在的“二分点”为,当时,最小值为:,最大值为:,∴,即,∵,∴∴;当,时,最小值为:,最大值为:,∴∴,即,∵,∴,∵,∴不存在;当,时,最小值为:,最大值为:,∴,即,∴,∵,∴不存在;当时,最小值为:,最大值为:,∴,即,∴,∵,∴,综上所述,r的取值范围为或.【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上的两点距离,解一元二次方程解不等式以及点到圆的距离求最值,根据题目所给条件,掌握“二分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九年级下册第24章 圆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28页。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下册第24章 圆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将一把直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24章 圆综合与测试精练,共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