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第2课时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第2课时随堂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共同进化的实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2课时 物种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物种与隔离
1.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易错 )
A.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个物种
B.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个体
C.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D.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2.(2021山西吕梁一模)由于地壳运动、海陆变迁,某种鸟的两个种群被海峡分隔,互不往来。随着时间推移,两地的种群发生了明显的分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的鸟类物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易错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两地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发生改变
C.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进化一定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D.两个新的鸟类物种的形成是经过长期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
3.(2021重庆南开中学高三月考)生物学家通过超级计算机模拟了三种物种形成的可能机制,绘制了物种形成的模型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机制1和机制2形成地理隔离的方式不同
B.机制3可能是低温等条件使细胞中发生了突变
C.三种物种形成机制都需要形成生殖隔离
D.机制3形成的两个物种共同构成一个基因库
题组二 共同进化
4.(2020河北廊坊八中高三测试)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共同进化的实例( )
A.某种兰花有专门为它传粉的蛾
B.猎豹捕食斑马
C.光合生物出现后,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D.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激增
5.(2021安徽高二开学考试)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地球上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对共同进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易错 )
A.共同进化过程中可发生在捕食者和猎物之间
B.共同进化过程中寄生者对寄主的有害作用逐渐增强
C.物种间的共同进化不一定是通过物种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D.共同进化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均可发生
6.(2021福建泉州高二期末)马达加斯加地区生活着一种口器长达25 cm的天蛾,它可以吸食彗星兰细长花距底部的花蜜,并帮助其完成传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彗星兰的数量会随该天蛾数量的减少而减少
B.长期吸食彗星兰花蜜导致该天蛾的口器变长
C.该天蛾长口器有利于减少与其他天蛾的竞争
D.彗星兰与该天蛾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题组三 生物多样性及其形成
7.(2021广东高二开学考试)下列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共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②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 ③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共同进化的结果 ④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了新物种的形成,进而形成了生物多样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8.(2021河南郑州高二期末改编)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互不相连、彼此独立的小岛组成。达尔文在该群岛发现了多种地雀,这些地雀的祖先属于同一物种,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后分布在不同的岛屿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一种地雀都有其特定的觅食场所,这些场所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每一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存在差异,这是各小岛上不同的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各个小岛上不同的环境因素使种群基因频率 ,这些环境因素在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 的作用。
(2)各个小岛之间的广阔海域,使生活在这些小岛上的原始地雀之间存在着 ,阻断了各种群间的 ,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各个小岛上的地雀分别累积各自的有利变异,造成基因库差异巨大,最终形成了地雀新种。由此可见, 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3)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多种不同的地雀体现了生物的 多样性。
(4)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其原因是 。能力提升练
一、选择题
1.(2021山东济宁期末,)下列关于新物种形成的叙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深度解析)
A.异地的物种形成需要种群间遗传差异的积累
B.四倍体和二倍体杂交得到的三倍体是新物种
C.新物种可以在亲本物种所在地区产生
D.一个新物种可以扩展形成多个基因库
2.(2021安徽安庆高二开学考试,)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存在生殖隔离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相互交配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3.(2021安徽亳州高二期末,)植物学家发现,在草原上有两个相邻的植物种群,它们的植株形态并不相同,花的颜色也不一样,但是,在这两个种群相遇处,它们却产生了可育的杂交后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植物种群性状差异较大,属于不同的物种
B.两个植物种群基因库不同,体现了基因多样性
C.两个植物种群形态、花的颜色不同,说明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
D.两个植物种群的出现是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共同进化的结果
4.(不定项)(2021四川广安高二期末,)如图表示某类植物的进化过程:物种A,先是分化为 A1、A2、A3,后又分别进化成B、C、D三个物种。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
A.据图推测A1、A2、A3 可能存在地理隔离
B.B 与C 存在生殖隔离,但有可能相互杂交产生后代
C.A2 中一部分个体迁入A3 群体,两者间可以进行基因交流
D.若A1、A2、A3 的生存环境相似,则发生的基因突变也相似
5.(2021山东聊城高三一模,)在美洲热带地区纯蛱蝶幼虫主要取食西番莲叶片,西番莲受到纯蛱蝶的伤害之后,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使纯蛱蝶幼虫死亡。但仍有少数纯蛱蝶会变异出抵抗该化学物质的能力。观察发现,西番莲用改变叶片形状、“造出”一种黄色假卵——叶片上蜜腺稍微隆起形成卵状结构等办法来迷惑纯蛱蝶,以减少纯蛱蝶在此产卵;还通过分泌出一种“花外蜜露”,引诱蚂蚁和蝇类前来捕食纯蛱蝶幼虫。在此过程中,纯蛱蝶增强了寻找、发现西番莲的能力。根据以上现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西番莲叶形的变化和纯蛱蝶觅食行为的变化是两者相互选择的结果
B.西番莲叶形的变化和纯蛱蝶觅食行为的变化说明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
C.在纯蛱蝶觅食的刺激下西番莲发生了叶形和叶片蜜腺的突变
D.西番莲释放化学物质抗虫和纯蛱蝶能抵抗这种物质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二、非选择题
6.(2020河南南阳高一下期末,)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以及上述资料回答问题:
(1)突变和基因重组、 和 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2)如果大熊猫种群无限大,群体内的个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发生,没有任何形式的选择压力,那么群体中的各种基因型的比例每代保持不变。对某地一个种群随机抽样调查,测知该种群中有基因型AA、Aa、aa的个体若干只,由此可以计算出A和a的基因频率,而根据A和a的基因频率,可以推测出这个种群中Aa的频率(N)大约是( )
A.0≤N≤100%B.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第1课时课后测评,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修1《分子与细胞》二 酶的特性第2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为与有丝分裂相关的曲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综合与测试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