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地理选择性必修2新人教版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测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286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地理选择性必修2新人教版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测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286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地理选择性必修2新人教版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测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2863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本章综合预测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本章综合预测测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密切联系构成一个整体。长江流域面积大、人口多,合理开发长江流域对全国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下图是“长江流域图”,读图,完成1~2题。
1.长江成为“黄金水道”的自然条件是( )
A.通航里程长,航运价值高
B.经济发达
C.水能资源丰富
D.人口密集
2.长江三峡水能丰富的原因是( )
①长江径流量大 ②地处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 ③地势平坦 ④河流落差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金沙江位于中国长江的上游,流急坎陡,江势惊险。读图,完成3~4题。
3.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A.东部沿海地区电力需求量大
B.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
D.地质条件稳定,适于建坝
4.金沙江梯级开发,对下游带来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下游水量的季节变化变大
B.下游洪涝灾害减轻
C.下游水质变好
D.下游泥沙淤积加重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但又被称为“中国的忧患”。读“黄河不同河段水文站测得的河流含沙量图”,据此完成5~7题。
5.河口至陕县河段含沙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 )
A.流量减少 B.河水湍急
C.流经黄土高原 D.支流少
6.“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说法形容的是( )
A.a河段景观 B.b河段景观
C.c河段景观 D.d河段景观
7.黄河凌汛发生的河段是( )
A.上游和中游的各一部分
B.中游和下游的各一部分
C.下游的一部分
D.上游和下游的各一部分
下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
8.关于①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
C.目标市场位于海南
D.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
9.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
A.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
B.污染严重,水质差
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
D.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
10.③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 )
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B.出口加工工业比重增加
C.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
D.电子工业升级换代
LED(发光二极管)由于能量利用率高,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照明光源。该产业关键零部件与材料专利大多掌握在日、美大厂手中,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进入门槛逐渐降低。我国台湾地区较早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但近几年该产业逐渐从台湾转移到福建、江西、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台湾地区的LED产业链有整体转移的趋势。据此完成11~13题。
11.LED产业链有整体转移的趋势,是因为该产业( )
A.以高科技投入为核心的经营策略
B.产品的生产过程高耗能、高污染
C.上下游工厂间有紧密的工业联系
D.终端成品具有标准化的产品规格
12.福建在承接LED产业链时,最先引进的一般是( )
A.衬底制备 B.外延片制造
C.LED芯片生产 D.应用产品生产
13.福建与台湾在LED产业的分工合作,产生的影响有( )
①促进福建在LED产业上游占据主导地位 ②福建企业难以在合作中触及核心技术,赶超空间不足 ③降低台湾LED产业的生产成本 ④台湾LED应用产品的需求量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水库消落带是水库水位季节性涨落而使周边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特殊区域。消落带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这成为库区泥沙淤积的主要原因之一。以防洪为首要目的的长江三峡水库,其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相差近30米。下图为三峡库区消落带示意图。据此完成14~16题。
14.三峡库区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的季节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5.消落带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包括( )
①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 ②雨水和坡面径流的冲刷 ③水位的反复涨落 ④水库波浪的侵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下列对消落带的开发利用,不合理的是( )
A.扩大粮食种植的面积,保证库区粮食安全
B.构建消落带基塘系统,注重库区环境保护
C.发展林泽工程,加强库区消落带水土保持
D.开发人工浮岛,创建独特的水上花园景观
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宣告“一带一路”战略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读“一带一路”战略构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首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 )
①互联互通能力不足 ②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缺乏 ③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陈旧 ④各国地理环境的差异显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在“一带一路”区域合作中,中国的优势条件包括( )
①处于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优越 ②工业加工能力强
③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强 ④科技实力雄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构建的优先和重点领域。下图示意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区域之间的国际航空运输联系及比重。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完成19~20题。
19.在中国与“一带一路”区域联系的客运航线中占比最高的为东南亚地区,主要原因是东南亚地区( )
A.经济发达 B.旅游业发达
C.航空业领先 D.劳动力短缺
20.中国与蒙俄地区的货运航线比重最大,中国向蒙俄运输的货物最可能是( )
A.煤炭 B.木材
C.服装 D.钢材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4分)
材料一 引江济汉工程,是从长江荆江河段引水至汉江的大型输水工程,主要是向汉江兴隆以下河段补充改善该河段的生态、灌溉、供水、航运用水条件;但该工程也可能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引江济汉”本身亦是对长江水量又一次人工分流。
材料二 下图为引江济汉工程示意图。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表特征。(3分)
(2)荆江河段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多发区,试从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分析该地区容易产生洪涝灾害的原因。(3分)
(3)说出修建“引江济汉”水利工程的主要原因。(4分)
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4)针对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落实,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4分)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产业梯度是指一个区域内不同地区产业之间存在一定梯度。产业梯度≥1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明显优势产业,竞争力强;产业梯度≤0.5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不具备竞争优势产业,需转移或淘汰。下图为2008年北京和河北部分工业的产业梯度优势比较图。
(1)简析图中部分行业需转出北京的原因。(4分)
(2)分析上述转移产业可能给河北地区产生的影响。(4分)
(3)“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经营模式已成为京冀合作发展的总体思路,试述这种模式的区位优势。(4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皖江城市带在长江经济带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域内长江水道、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完善。它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长三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
材料三 东部地区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将大大减少。皖江城市带是国家扩大内需、解决就业的重要载体。
(1)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出的三大航运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3分)
(2)与环鄱阳湖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发展有哪些优势?(3分)
(3)分析皖江城市带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有利条件。(4分)
24.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图1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2为江苏省简图。
材料二 如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
(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4分)
(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2分)
(3)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3分)
(4)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2分)
(5)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3分)
1~2.解析:第1题,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航道综合整治,加之三峡、葛洲坝等水利枢纽的建设,长江的通航条件得到显著改善,重庆、武汉、南京等长期作为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超过7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左右。答案为A。第2题,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程度与径流量的大小和地势落差有关。①长江径流量大,正确;②地处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不正确,因为长江水能资源丰富地还包括第二、第三级阶梯交界处;③地势平坦,据前面分析可知是错误的;④河流落差大正确。故本题选B。
答案:1.A 2.B
3~4.解析:第3题,由图可以看出:金沙江下游段落差大,这里地处我国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适于水电梯级开发,B正确。故选B。第4题,水库建设有调节径流的作用,使下游水量的季节变化变小,A错误;水库建设使下游河道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C错误;泥沙沉积减少,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D错误;水库建设能蓄洪防旱,调节径流,使下游洪涝灾害减轻,B正确。故选B。
答案:3.B 4.B
5~7.解析:第5题,河口至陕县河段含沙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多,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增长快,C对。流量减少、支流少,含沙量会减小,A、D错。河水湍急,在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不一定含沙量大,B错。第6题,“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说法形容的是d河段景观,该段黄河是“地上河”,河底比两岸平原高7~8米,人在堤外走,比河流水面低。船在河中行,高出地面几米,犹如行在天上,D对。a河段景观是河曲发育,b河段景观有凌汛现象,c河段景观是峡谷,都不是地上河,A、B、C错。第7题,黄河凌汛发生的河段是b、d河段,水流流向较高纬度,易发生凌汛,是上游和下游的各一部分,D对。A、B、C错。
答案:5.C 6.D 7.D
8~10.解析:第8题,图中①资源调配线路为西气东输线路,资源主要来自新疆和中亚。该线路没有经过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穿越了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目标市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第9题,②资源调配线路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能够自流,水质较好,但需开挖新的河道,成本较高。第10题,③资源调配线路是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输送电能相对于输送煤炭而言,可以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
答案:8.D 9.C 10.A
11~13.解析:第11题,LED产业链有整体转移的趋势,是因为该产业上下游工厂间有紧密的工业联系,C对。关键零部件与材料专利大多掌握在日、美大厂手中,与以高科技投入为核心的经营策略无关,A错。产品的生产过程污染少,B错。终端成品具有标准化的产品规格不是整体转移的原因,D错。第12题,福建在承接LED产业链时,最先引进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是应用产品生产,D对。衬底制备、外延片制造属于上游环节,需要技术较高,LED芯片生产属于中游环节,属于关键部件生产,产业转移的晚,A、B、C错。第13题,福建与台湾在LED产业的分工合作,产生的影响有促进福建在LED产业下游占据主导地位,①错。福建企业难以在合作中触及核心技术,赶超空间不足,②对。福建劳动力成本低,有利于降低台湾LED产业的生产成本,③对。台湾LED应用产品的需求量不会减少,④错。B对,A、C、D错。
答案:11.C 12.D 13.B
14~16.解析:第14题,夏季是长江的汛期,中下游受洪灾威胁严重,为此,三峡水库需大量排水来降低水位,以腾出防洪库容,故三峡库区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的季节是夏季,选B。第15题,水位的反复涨落使消落带上的植被很少,保持水土能力差,①错;消落带有一定的坡度,我国夏季降水丰富,且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雨水和坡面径流的冲刷能力强,②对;干湿交替使土壤结构遭破坏,在水库波浪侵蚀和库区水位频繁涨落的影响下,消落带土壤不断被侵蚀,水土流失严重,③④对。第16题,消落带水位频繁涨落,粮食作物难以生长,A不合理;构建消落带基塘系统,种植作物,可发挥基塘系统的生态和经济功能,B合理;发展林泽工程和创建独特的水上花园景观,利于增加消落带的植被覆盖率,C、D合理。
答案:14.B 15.D 16.A
17~18.解析:第17题,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首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互联互通能力不足,需要完善交通,①对。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缺乏,②对。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完善,③错。各国地理环境的差异,不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④错。A对。第18题,在“一带一路”区域合作中,中国的优势条件包括处于东部位置,位于海、陆的东端,地理位置优越,①错。中国经济发展快,工业加工能力强,②对。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强,③对。科技实力不如发达国家,④错。C对。
答案:17.A 18.C
19~20.解析:第19题,东南亚地区主要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A错误;东南亚旅游业发达,我国到东南亚旅游人口数多,与其他地区比较客运航线中占比最高,B对;东南亚经济不发达,航空业也不是主要运输方式,C错误;东南亚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D错误。第20题,俄罗斯主要发展重工业,煤炭、木材、钢材都比较多,蒙古工业不发达;中国服装工业发达,价格较低,中国向蒙俄运输的货物最可能是服装,选择C。
答案:19.B 20.C
21.解析:第(1)题,地表特征可以结合长江上中下游特点进行描述。图中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为典型的水乡,地势低平,河湖众多。第(2)题,荆江段位于长江中下游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泄洪。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夏季多暴雨。南北支流汇入多,且河道弯曲,淤积严重,水流不畅。上游地区对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湖泊淤积,对于洪水的调蓄能力降低,所以荆江河段多发洪涝灾害。第(3)题,“引江济汉”可以增加荆江下游河段水量,满足沿岸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需要;由于调水,导致荆江下游河段水量减少,泥沙淤积及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变化,导致的生态破坏问题加剧,“引江济汉”可以改善汉江下游河段因水量减少带来得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引江济汉”可以分流长江水量,缓解荆江河段的洪涝灾害。第(4)题,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所以上游地区应保持水土,中游地区应针对“围湖造田”导致的蓄洪能力不足问题,进行退耕还湖还河;严禁河湖沿途采石采沙;下游水体污染严重,应该治理河湖污染,保护水质;沿河流湖泊种植保护林,减少水土流失,减轻河湖淤积;全流域综合管理,统一调度,实行河(湖)长制,上下游联动,加大政策力度和法律制度。
答案:(1)地势低平,河湖众多。
(2)地形地势: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降水集中)和年际变化大;水文:长江、汉江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河、湖淤积严重,调节能力减弱。
(3)增加汉江下游河段水量,满足沿岸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需要;汉江下游人改善汉江下游河段因水量减少带来得生态环境恶化;分流长江水量,缓解荆江河段的洪涝灾害。
(4)退耕还湖还河;严禁河湖沿途采石采沙;治理河湖污染,保护河湖水库水质;沿河流湖泊种植保护林,减少水土流失,减轻河湖淤积;实行河(湖)长制,上下游联动,加大政策力度和法律制度;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
22.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产业梯度≤0.5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不具备竞争优势产业,需转移或淘汰。根据图中产业梯度≤0.5的产业类型分析,转移的产业或污染严重,或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高,科技含量低。或资源密集,能源消耗量大。第(2)题,上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转移到河北,给河北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观念和管理方式的更新。同时会带来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第(3)题,北京科技先进,适合作为研发中心。河北劳动力丰富、资源丰富、土地地价低,适合作为生产基地。具有“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经营模式优势。
答案:(1)污染严重;劳动力成本高;科技含量低;资源密集。
(2)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观念和管理方式的更新;带来环境污染。
(3)北京科技先进;河北劳动力丰富、资源丰富、土地地价低。
23.解析:本题以皖江城市带为背景,考查长江经济带航运中心的分布、皖江城市带发展区位优势条件、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条件,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第(1)题,长江经济带中,上海要建成国际航运中心,上海是下游的航运中心,中游最大城市是武汉,是中游的航运中心,重庆是上游最大城市,是上游的航运中心。第(2)题,据图分析,与环鄱阳湖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经济带地理位置更加临近,区域内长江水道、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完善,水陆运输更便利;临近经济发达地区,受长三角辐射带动,经济发展快,产业基础比环鄱阳湖城市群好;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大。第(3)题,皖江城市带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长三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承接产业的能力强;地价水平相对长三角较低,土地面积广,城市开发空间广;长三角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将大大减少,将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外迁,皖江城市带便于接纳长三角产业转型回流的劳动力。皖江城市带是国家扩大内需、解决就业的重要载体,有政策支持。
答案:(1)上海 武汉 重庆
(2)毗邻长三角;产业基础良好;交通条件优越;环境容量大。
(3)承接产业的能力强;地价水平相对较低,城市开发空间广;便于接纳长三角产业转型回流的劳动力。
24.解析:第(1)题,新疆地形特征是“三山夹两盆”,以山地和盆地为主;江苏省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淮河经过江苏省,故当地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江苏省地处平原,降水丰富,河网密集,湖泊众多;新疆的矿产资源丰富,以能源资源为主(煤炭、石油、天然气)。第(2)题,新疆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且经常受到西北风的影响;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地区。江苏省位于我国的东部沿海,常年受到东南风的影响,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第(4)题,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影响。对新疆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产业升级。第(5)题,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从地理位置、交通、资源和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霍尔果斯临近中亚,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经过,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
答案:(1)
(2)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地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
(4)对新疆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江苏的影响: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
(5)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
省区
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江苏省
地形
①________
以平原为主
气候类型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②________
河流
河流流量少,水量小
③________
矿产资源
丰富,以④________为主
较少
省区
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江苏省
地形
①以盆地、山地为主
气候类型
②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
③河网密集、水量大
矿产资源
④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本章综合预测复习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产业转移同步训练题,共12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工程建设产生的显著影响是,“引汉济渭”工程,“引汉济渭”水利工程能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