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中心法则-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苏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展开第二课时 中心法则、细胞分化的本质及表观遗传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中心法则
1.关于DNA复制、转录和逆转录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逆转录和DNA复制的产物都是DNA
B.转录需要RNA聚合酶,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
C.细胞中的DNA复制和逆转录都以DNA为模板
D.复制和逆转录所需要的原料都是脱氧核苷酸
2.作为生物学的核心规律之一,中心法则反映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规律。在如图所示的中心法则中虚线表示少数生物遗传信息的流向。下列有关遗传信息流向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DNA、RNA都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表达产物
B.ATP可以为图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提供能量
C.过程②和④所需模板不同,所需的原料、酶都相同
D.染色体上基因的②③过程是在不同结构中进行的
3.(2021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开学考试改编)如图表示生物界的中心法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健康的人体内可以发生图中所有过程
B.烟草花叶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发生①→②→③→④的过程
C.⑤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
D.该图体现了基因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题组二 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4.(2021江苏宿迁中学高一期中)一个人由于酪氨酸酶基因异常不能合成酪氨酸酶,进而不能将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结果表型为白化病。这说明 ( )
A.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间接控制生物性状
C.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D.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5.(2021江苏南通海门中学高一月考)如图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请根据图示判断下列选项,其中错误的是 ( )
A.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都能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B.多个基因可以影响和控制一个性状
C.单个基因可以影响和控制多个性状
D.图中的产物可以是酶、激素或者抗体
题组三 细胞分化的本质
6.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不同的体细胞中,虽然基因组序列都一样,但基因表达是选择性的
B.miRNA对基因的调控发生在转录后的阶段
C.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的细胞中DNA、mRNA、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互不相同
D.细胞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7.鸡的输卵管细胞能合成卵清蛋白、红细胞能合成β-珠蛋白、胰岛细胞能合成胰岛素。如表是关于细胞中总RNA的分布,其中“+”表示含有,“-”表示不含有,①②③分别为 ( )
| 细胞总RNA | ||
输卵管细胞 | 红细胞 | 胰岛细胞 | |
卵清蛋白RNA | + | ② | - |
β-珠蛋白RNA | ① | + | - |
胰岛素RNA | - | - | ③ |
A.--+ B.-+- C.+-- D.+-+
题组四 表观遗传
8.(2021江苏镇江丹阳高级中学高一期中)下列有关表观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表观遗传中基因表达水平发生改变
B.生物表观遗传中表型发生改变
C.生物表观遗传中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D.生物表观遗传现象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9.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生命活动过程中,下列现象与表观遗传无关的是 ( )
A.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存在微小差异
B.一个蜂群中,蜂王和工蜂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它们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截然不同
C.两株柳穿鱼,除了花的形态结构不同,其他方面基本相同
D.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育的两个男孩,一个色觉正常,一个患红绿色盲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基因表达与生物性状关系的综合
1.(2021江苏无锡天一中学高一期末改编,)如图为人体基因对性状控制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过程①为转录,需要基因1或基因2分子结构的一条链为模板
B.过程②在核糖体上进行,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过程③发生异常时,人可能会表现出白化症状
D.基因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细胞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2021江苏宿迁高一期末,)牵牛花的颜色主要是由花青素决定的,如图为花青素的合成与颜色变化途径示意图,从图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花的颜色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
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生物性状由基因决定,也受环境影响
D.若基因③不表达,则基因①和基因②也不能表达
题组二 表观遗传作用机制
3.(多选)(2021江苏新沂棋盘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表观遗传现象由于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改变,因此生物体的性状也不会发生改变
B.吸烟会导致精子中DNA的甲基化水平升高,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C.表观遗传现象比较少见,不能普遍存在于生物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D.基因、环境和性状之间的关系:DNA序列信息、表观遗传信息和环境信息之间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着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
4.(多选)(2021江苏徐州高一期中改编,)在一个蜂群中,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大多数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将发育成工蜂。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上某些基因甲基化(如图所示),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据图可知,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可以与鸟嘌呤配对
B.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基因DNMT3被甲基化有关
C.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
D.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5.(2021江苏连云港适应性考试,)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改变,而表型发生可遗传的变化的现象。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某些基因在启动子(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DNA序列)上存在富含双核苷酸“CG”的区域,称为“CG岛”。其中的胞嘧啶在发生甲基化后转变成了5-甲基胞嘧啶,但仍能与鸟嘌呤互补配对。细胞中存在两种DNA甲基化酶(如图1所示),从头甲基化酶只作用于非甲基化的DNA,使其半甲基化;维持甲基化酶只作用于DNA的半甲基化位点,使其全甲基化。请回答。
图1
图2
(1)由上述材料可知,DNA甲基化 (选填“会”或“不会”)改变基因转录产物的碱基序列。
(2)由于图2中过程①的方式是 ,所以其产物都是 甲基化的,因此过程②必须经过 的催化才能获得与亲代分子相同的甲基化状态。
(3)小鼠的A基因可编码胰岛素生长因子-2(IGF-2),a基因无此功能(A、a位于常染色体上)。IGF-2是小鼠正常发育必需的一种蛋白质,缺乏时小鼠表现为个体矮小。在小鼠胚胎中,来自父本的A基因能够表达,来自母本的则不能表达。检测发现,这对基因的启动子在精子中是非甲基化的,在卵细胞中则是甲基化的。若纯合矮小雌鼠与纯合正常雄鼠杂交,则F1的表型应为 。F1雌雄个体间随机交配,则F2的表型及其比例应为 。
(4)5-氮杂胞苷(AZA)常用于临床上治疗DNA甲基化引起的疾病。推测AZA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是AZA在 过程中掺入DNA分子,导致与DNA结合的甲基化酶活性降低,从而降低DNA的甲基化程度。另一种可能的机制是AZA与“CG岛”中的 竞争甲基化酶,从而降低DNA的甲基化程度。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C | 2.C | 3.D | 4.D | 5.A | 6.C | 7.A | 8.C |
9.D |
|
|
|
|
|
|
|
1.C DNA复制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DNA的过程,逆转录是以RNA为模板,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DNA的过程,A、D正确,C错误;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B正确。
2.C 由分析可知,在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中,DNA、R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蛋白质是遗传信息表达的产物,A正确;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可以为中心法则中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提供能量,B正确;过程②表示转录,过程④表示RNA复制,二者需要的模板、酶的种类都不相同,其中过程②的模板为DNA,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而过程④的模板为RNA,需要RNA复制酶的催化,C错误;染色体上基因的②转录、③翻译过程分别在细胞核和核糖体中进行,D正确。
3.D 分析题图可知,①为DNA复制,②为转录,③⑥为翻译,④为逆转录,⑤为RNA复制。健康的人体内可以发生图中①②③过程,而不会发生④⑤⑥过程,A项错误;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发生⑤RNA复制和⑥翻译过程,B项错误;④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C项错误;该图体现了基因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4.D 酪氨酸酶基因控制酪氨酸酶的合成,酪氨酸酶催化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这一代谢过程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A、B、C错误。
5.A 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都能表达出相应的性状,A错误;由题图知,性状A、B、C、D由同一种基因决定,说明单个基因可以影响和控制多个性状,C正确;性状E由三种基因决定,表明多个基因可以影响和控制一个性状,B正确;图中产物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以是酶、激素或抗体,D正确。
6.C 在不同的体细胞中,虽然基因组序列都一样,但基因的表达却是有选择性的(教材P65),A正确;miRNA在转录后介导对mRNA的降解,从而抑制翻译过程,B正确;同一个体的不同种类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所以不同细胞中的mRNA和蛋白质不同,但DNA相同,C错误;细胞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
7.A 根据题意可知,不同细胞中发生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鸡的输卵管细胞能合成卵清蛋白,因此鸡的输卵管细胞中含有卵清蛋白RNA,而不含有β-珠蛋白RNA和胰岛素RNA,即①处为-;红细胞能合成β-珠蛋白,因此红细胞中含有β-珠蛋白RNA,而不含有卵清蛋白RNA和胰岛素RNA,即②处为-;胰岛细胞能合成胰岛素,因此胰岛细胞中含有胰岛素RNA,而不含有卵清蛋白RNA和β-珠蛋白RNA,即③处为+。
8.C 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教材P65),生物表观遗传中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变化,A、B、D正确,C错误。
9.D A、B、C三项所叙述内容都是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变化的现象,与表观遗传有关;人类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育的两个男孩,一个色觉正常,一个患红绿色盲,基因型不同,则表型不同,与表观遗传无关,D错误。
能力提升练
1.D | 2.D | 3.AC | 4.ABC |
|
|
|
|
1.D ①过程是转录,需要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A正确;②是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上进行,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正确;过程③发生异常时,酪氨酸不能合成黑色素,人可能会表现出白化症状,C正确;据图可知基因2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细胞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的,D错误。
2.D 花青素决定花的颜色,而花青素的合成是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的,A不符合题意;基因①②③分别通过控制酶1、2、3的合成来控制花青素的合成,B不符合题意;花青素在不同酸碱条件下显示不同颜色,说明环境因素也会影响花色,C不符合题意;基因具有独立性,基因③不表达,基因①和基因②仍然能够表达,且从图中也不能看出若基因③不表达,则基因①和基因②也不表达的结论,D符合题意。
3.AC 表观遗传现象由于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改变,基因功能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并最终导致了表型的变化,A错误;吸烟会导致精子中DNA的甲基化水平升高,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B正确;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于生物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C错误;基因、环境和性状之间的关系:DNA序列信息、表观遗传信息和环境信息之间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着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D正确。
4.ABC 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A正确;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说明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基因DNMT3被甲基化有关,B正确;DNA甲基化后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影响基因的表达,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C正确;从图中可知,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碱基序列未发生改变,D错误。
5.答案 (1)不会 (2)半保留复制 半 维持甲基化酶 (3)全部正常 正常∶矮小=1∶1 (4)DNA复制 胞嘧啶
解析 (1)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而表型发生可遗传的变化的现象,所以DNA甲基化不会改变基因转录产物的碱基序列。(2)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图2中①过程的产物都是半甲基化的;由于从头甲基化酶只作用于非甲基化的DNA,使其半甲基化,而维持甲基化酶只作用于DNA的半甲基化位点,使其全甲基化,因此过程②必须经过维持甲基化酶的催化才能获得与亲代分子相同的全甲基化状态。(3)若纯合矮小雌鼠(aa)与纯合正常雄鼠(AA)杂交,则F1的基因型均为Aa,且其中来自父亲的A能够表达,来自母亲的a不能表达,因此F1的表型是(全部)正常。F1雌雄个体(父Aa×母Aa)间随机交配,由于来自父本的A及其等位基因能够表达,来自母本的A则不能表达,则F2的表型及其比例应为正常∶矮小=1∶1。(4)5-氮杂胞苷(AZA)常用于临床上治疗DNA甲基化引起的疾病,由于甲基化离不开甲基化酶,由此可推知AZA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是AZA在DNA复制过程中掺入DNA分子,导致与DNA结合的甲基化酶活性降低,从而降低DNA的甲基化程度。另一种可能的机制是AZA与“CG岛”中的胞嘧啶竞争甲基化酶,从而降低DNA的甲基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