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整套生物2019新浙科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试卷练习题
- 第2课时 分离定律的内容及应用-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浙科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 第二节 孟德尔从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自由组合定律-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浙科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一章达标检测-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浙科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试卷 2 次下载
- 第三节 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浙科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课时 减数分裂过程-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浙科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第一章复习提升-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浙科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第一章复习提升-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浙科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共6页。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混淆自交和自由交配(随机交配)概率的计算
1.()现有一批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aaBB的油菜幼苗,比例为1∶2∶1,其中a基因纯合时对病毒无抗性,会在开花前因感染病毒而全部死亡,该批幼苗自交和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含aa基因型个体所占比例分别是 ( )
A.1/4、1/9 B.1/6、1/9 C.1/4、1/6 D.2/9、3/5
2.()某植物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以下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红花(甲)×红花(乙)→F1:红花(丙)、紫花(丁)
(1)在红花、紫花这一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花,红花(甲)的基因型是 。为验证红花(甲)的基因型,可利用F1中的 花植株与红花(甲)杂交,这种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作 。
(2)若让红花(丙)的所有植株均与紫花(丁)杂交,则理论上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若让红花(丙)的所有植株随机交配,则理论上子代植株中紫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用分数表示)。
(3)现利用数量足够多的基因型为Aa的植株分别进行连续自交、连续自由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aa个体、连续自由交配并逐代淘汰aa个体,然后根据各代Aa基因型所占的比例绘制出如图所示曲线。 深度解析
请据图指出上述交配方式所对应的曲线名称(Ⅰ~Ⅳ):
①“连续自交”对应曲线 ;
②“连续自由交配”对应曲线 ;
③“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aa个体”对应曲线 ;
④“连续自由交配并逐代淘汰aa个体”对应曲线 。
易错点2 自由组合定律的特殊分离比
3.()某植物花色遗传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当不存在显性基因时,花色为白色,当存在显性基因时,随显性基因数量的增加,花色红色逐渐加深。现用两株纯合亲本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有白花植株和4种红花植株,按红色由深至浅再到白的顺序统计出5种类型植株数量比例为1∶4∶6∶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植物花色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和aabb
C.F2中AAbb和aaBB个体的表型与F1相同
D.用F1作为材料进行测交实验,测交后代有4种表型
4.(2021浙江杭州高一下期中,)某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显性基因R控制某种酶的形成,使花瓣呈红色,rr则表现为白色;而H基因纯合时会抑制这种酶的形成。现有两株纯合白色亲本杂交,F1均为红色,F1自交,F2中个体的表型及比例为( 深度解析 )
A.红色∶白色=9∶7 B.红色∶白色=3∶1
C.红色∶白色=13∶3 D.红色∶白色=15∶1
易错点3 致死类遗传现象分析
5.()一位喜欢钓鱼的同学,一次从湖中钓到一条无鳞的草鱼,他想确定一下这种特殊的表型是否有遗传基础,于是做了一系列实验。他将该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有鳞鱼杂交,F1有两种表型,野生型有鳞鱼占50%,另50%的鱼在两侧各有一列鳞片(单列鳞);这位同学又将F1单列鳞的鱼进行相互交配,后代出现4种表型:单列鳞、野生型有鳞、无鳞和散鳞(鳞片不规则覆盖于一部分表皮上),它们的比例是6∶3∶2∶1。该同学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得知:①决定鳞片表型的基因独立遗传;②决定鳞片表型的某对基因存在纯合致死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注:纯合致死分显性纯合致死和隐性纯合致死,显性纯合致死指显性基因纯合时个体死亡,隐性纯合致死指隐性基因纯合时个体死亡。)
(1)上述鳞片表型的遗传由 对基因控制,决定鳞片表型的基因中那对纯合致死基因
是 (填“显性”或“隐性”)纯合致死。就鳞片表型而言因纯合致死的鱼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是纯合的基因型有 种。 深度解析
(2)若将F1野生型有鳞鱼进行相互交配,后代中表型为 ,其比例为 。
答案全解全析
易混易错练
1.B | 3.C | 4.A |
|
|
|
|
|
1.B 一批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aaBB的油菜幼苗,比例为1∶2∶1,其中a基因纯合时对病毒无抗性,会在开花前因感染病毒而全部死亡,说明能正常开花的植株是AABB和AaBB,比例为1∶2,则AABB占1/3,AaBB占2/3,因此产生AB配子的概率为1/3+2/3×1/2=2/3,产生aB配子的概率为2/3×1/2=1/3。该批幼苗自交后代中含aa基因型个体所占比例为2/3×1/4=1/6;该批幼苗随机交配,后代中含aa基因型个体所占比例为1/3×1/3=1/9。
2.答案 (1)红 Aa 紫 测交 (2)红花∶紫花=2∶1 1/9 (3)Ⅳ Ⅰ Ⅲ Ⅱ
解析 (1)红花(甲)与红花(乙)杂交,后代出现了红花和紫花,即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因此红花为显性性状,进而可知红花(甲)与红花(乙)的基因型均为Aa。为验证红花(甲)的基因型,可用测交实验,即让红花(甲)与紫花杂交,若后代均为红花,则红花(甲)的基因型为AA,若后代既有红花又有紫花,则红花(甲)的基因型为Aa。(2)红花(丙)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2,红花(丙)与紫花(丁)杂交,杂交组合为:1/3AA×aa,2/3Aa×aa,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3,aa占1/3,因此理论上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紫花=2∶1。已知红花(丙)中A∶a=2∶1,若让红花(丙)的所有植株随机交配,则紫花植株(aa)所占比例为1/3×1/3=1/9。(3)连续自交和连续自由交配的F1中Aa所占比例都是1/2,所以Ⅰ和Ⅳ符合,但是连续自交的结果是纯合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杂合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所以Ⅰ是连续自由交配的结果,Ⅳ是连续自交的结果。曲线Ⅱ和Ⅲ的F1中Aa所占的比例相同,这是因为Aa自交和自由交配得到的F1的结果是一样的,即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淘汰掉其中的aa个体后,AA∶Aa=1∶2,AA占1/3,Aa占2/3。F1自交则F2为1/3AA+2/3(1/4AA+1/2Aa+1/4aa),淘汰掉aa以后,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3∶2,Aa所占的比例是0.4;F1自由交配,F2为(4/9AA+4/9Aa+1/9aa),淘汰掉aa,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1,Aa所占比例是0.5,所以据此可知曲线Ⅱ是连续自由交配并淘汰aa的曲线,曲线Ⅲ是连续自交并淘汰aa的曲线。
归纳总结
自交和自由交配(随机交配)
(1)Aa连续自交,其后代Fn中:杂合子=1/2n,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1/2×(1-1/2n)。
(2)Aa连续自交且每代淘汰aa个体,其后代Fn中:AA=(2n-1)/(2n+1),Aa=2/(2n+1)。
(3)Aa连续自由交配,其后代Fn中:AA∶Aa∶aa=1∶2∶1。
(4)Aa种植下去,每代都是自由交配,每一代淘汰aa个体,其后代Fn中:AA=n/(n+2),Aa=2/(n+2)。
3.C F2中的表型比为1∶4∶6∶4∶1,是9∶3∶3∶1的变式,说明该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和aabb,也可能是aaBB和AAbb,B错误;F1的基因型为AaBb,含有两个显性基因,F2中AAbb和aaBB个体的表型与F1相同,C正确;用F1作为材料进行测交实验,测交后代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即有3种表型,D错误。
4.A 某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显性基因R控制某种酶的形成,使花瓣呈红色,rr则表现为白色;而H基因纯合时会抑制这种酶的形成,所以HhR_、hhR_为红色,HHR_、_ _rr为白色。白色的纯合体有HHRR、HHrr、hhrr,两株纯合白色亲本杂交,F1均为红色,说明亲本纯合白色的基因型为HHRR×hhrr,F1基因型为HhRr,F1自交,F2中HhR_(1/2×3/4)、hhR_(1/4×3/4)为红色,HHR_(1/4×3/4)、_ _rr(1×1/4)为白色,所以表型及比例为红色∶白色=9∶7,A正确。
归纳总结
自由组合定律9∶3∶3∶1的变式
F1(AaBb)自交后代表型比例 | F1(AaBb)测交后代表型比例 |
9∶7 | 1∶3 |
9∶3∶4 | 1∶1∶2 |
9∶6∶1 | 1∶2∶1 |
15∶1 | 3∶1 |
1∶4∶6∶4∶1 | 1∶2∶1 |
5.答案 (1)2 显性 3 2 (2)野生型有鳞与散鳞 3∶1
解析 (1)由题可知,单列鳞鱼相互交配可以获得四种表型,且比例为6∶3∶2∶1,可推出题述鳞片表型由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且F1中的单列鳞为双杂合子,设相关基因用D/d、E/e表示,对比经典比例9∶3∶3∶1,可推出显性纯合(如DD_ _)致死,涉及的基因型有3种(如DDEe、DDEE、DDee),其中纯合的基因型有2种(如DDee,DDEE)。(2)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有鳞鱼杂交,F1中野生型有鳞鱼∶单列鳞鱼(双杂合)=1∶1,设DD纯合时致死,结合(1)分析可推知,亲本野生型有鳞鱼的基因型为ddEE,无鳞鱼的基因型为Ddee,则F1中的野生型有鳞鱼的基因型为ddEe。ddEe进行相互交配,后代基因型为ddEE∶ddEe∶ddee=1∶2∶1,表型为野生型有鳞∶散鳞=3∶1。
归纳总结
致死问题
(1)配子致死: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
(2)纯合致死: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隐性纯合致死。
(3)A_B_∶A_bb∶aaB_∶aabb=4∶2∶2∶1→显性纯合致死(即AA、BB均致死)。
(4)自交出现9∶3∶3→双隐性致死(即aabb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