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节 染色体畸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第2课时复习练习题
展开题组一 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
1.用纯种的高秆抗锈病小麦(DDTT)与矮秆易染锈病小麦(ddtt)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过程①的作用原理为染色体畸变
B.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C.过程④使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此育种方法选出的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占1/4
2.(2021浙江宁波九校高二上期末)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单倍体育种得到的新品种是单倍体
B.多倍体育种得到的新品种不一定是纯合子
C.诱变育种可通过提高基因的突变率来获得新品种
D.杂交育种一般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培育新品种
3.用秋水仙素处理某二倍体植株花药长成的幼苗,该幼苗发育成的新植株( )
A.含有与亲代相同的染色体数目
B.表现出四倍体植株的优越性
C.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中的非整倍体变异
D.不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4.(2021浙江温州高二上期末改编)下列关于某二倍体生物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倍体育种的原理为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
B.三倍体无籽西瓜不能通过种子发育而来
C.单倍体的育种步骤为:杂交→花药离体培养→选择
D.单倍体育种过程中,诱导染色体加倍后,可通过观察植株表型确定基因型
5.普通西瓜(二倍体)每个体细胞中含22条染色体。如图所示为一个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剖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易错 )
A.无籽西瓜培育的过程中出现了四倍体西瓜,含4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大小、形态相同
B.①处的细胞中含有22条染色体,②处的细胞中含有33条染色体
C.秋水仙素能抑制着丝粒的分裂,从而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D.图中西瓜不能形成种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
6.下列关于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的原理都涉及染色体数目变异
B.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C.都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D.培育的品种都是不育的
题组二 可遗传变异
7.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变异,下列不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易错 )
A.长期锻炼身体的人肌肉变得发达
B.诱导基因突变产生的优良大豆
C.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虫棉
D.秋水仙素诱导形成的四倍体番茄
8.可遗传的变异有多种来源,下列有关变异来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倍体的形成过程发生了整倍体变异
B.减数分裂的前期Ⅰ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
D.猫叫综合征是由第5号染色体的短臂上缺失一个片段引起的
9.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F1紫花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了白花是因为发生了基因重组
B.染色体结构变异一定发生了片段断裂
C.用诱变剂诱导发生基因突变,再次诱导即可发生可逆变异
D.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一定会发生基因重组
10.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二倍体水稻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可能有单倍体、二倍体
B.豌豆的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一段外来的DNA序列属于基因重组
C.果蝇的核基因Q1突变为Q2后,正常情况下Q1与Q2会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
D.紫外线照射引起体细胞的癌变一定不可遗传
能力提升练
题组 归纳育种及应用
1.(2021浙江湖州高二上期末,)下列育种过程中采用的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
A.宽叶不抗病植株和窄叶抗病植株杂交,培育出宽叶抗病植株
B.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草莓幼苗,培育出多倍体草莓
C.用γ射线处理嗜酸乳杆菌,选育出类细菌素产量提高的菌株
D.用辐射的方法使蚕的含卵色基因的染色体片段从常染色体移接到W染色体
2.()西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果皮深绿条纹(基因A)对果皮浅绿色(基因a)为显性。将果皮浅绿色的四倍体西瓜(aaaa)和果皮深绿条纹的二倍体西瓜(AA)间行种植。待开花后自然授粉,并收获四倍体植株上所结的种子甲。第二年,将种子甲与二倍体西瓜按4行∶1行进行间行种植,自然授粉后,种子甲长成的植株所结的果实(注:果皮由母本的子房壁发育而来)( 深度解析 )
A.全部为无籽西瓜
B.全部为有籽西瓜
C.果皮浅绿色的为有籽西瓜
D.果皮深绿条纹的为有籽西瓜
3.(2021浙江温州高三下适应考,)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如果除染色体数目整倍体变异外,不考虑其他变异,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株Ⅰ体细胞中含有4个或8个染色体组
B.植株Ⅰ、植株Ⅱ杂交后能产生可育后代
C.植株Ⅲ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D.植株Ⅳ花粉能刺激植株Ⅲ果实发育
4.()如图为某植物育种流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代Ⅰ的选育过程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B.子代Ⅱ和子代Ⅲ选育的原理为基因重组
C.子代Ⅲ的选育过程一定要自交选育多代
D.子代Ⅳ的选育过程不只包括杂交和花药离体培养两个过程
5.(2021浙江高三模拟改编,)如图是某植物的多种育种方法途径,A~F是育种处理手段(其中E是射线处理),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植株。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植株甲和植株丙是纯系植株,乙是具有新基因的种子或幼苗
B.D和B过程可发生基因重组,F过程发生了染色体畸变
C.图中C、F过程都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通过杂交育种获得新品种需要的时间通常较长,而通过单倍体育种获得新品种需要的时间较短
6.()在栽培二倍体水稻(2N)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有一种单体植株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5号染色体,称为5号单体植株。利用5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易错 )
A.5号单体植株可以由花粉粒直接发育而来
B.5号单体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可以分析得出N-1型配子的雄配子育性较低
D.实验中产生单体子代可能是因为其亲本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D 过程①表示杂交,原理为基因重组,A错误;过程③常用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不经过受精作用,B错误;过程④可使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幼苗,单倍体高度不育,不产生种子,C错误;F1可产生4种雄配子,基因型分别为DT、Dt、dT、dt,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ddTT)占1/4,D正确。
2.A 单倍体育种能够缩短育种的年限,单倍体育种需经过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的不是单倍体,A错误;多倍体育种过程中,为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多倍体育种得到的新品种是多倍体,但不一定是纯合子,B正确;诱变育种可通过人工诱变提高基因的突变率,从而选择所需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C正确;杂交育种一般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获得纯合体新品种,通常需要的时间较长,D正确。
3.A 亲代为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为2,花药中染色体组数为1,花药长成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组数为2,A正确;新植株只有两个染色体组,不能表现出四倍体植株的优越性,B错误;该变异为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发生的是整倍体变异,C错误;用秋水仙素处理某二倍体植株花药长成的幼苗,该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发育成的新植株是可育的,故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错误。
4.D 单倍体育种的原理主要是染色体数目变异,A错误;用二倍体西瓜作父本,四倍体西瓜作母本进行杂交,四倍体植株所结种子为三倍体,种植下去可得三倍体无籽西瓜,B错误;单倍体育种关键步骤为:杂交→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加倍)→选择,C错误;单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都是纯合子,因此可直接通过观察表型判断其基因型,D正确。
5.D 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大小、形态通常是不相同的,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题图为一个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剖面示意图,①处的细胞中含有33条染色体,B错误;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错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因此不能形成种子,D正确。
易错警示
多倍体是否可育的判断方法:看其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能否两两联会(联会只能两两进行)。如三倍体,同源染色体都是3条,减数分裂时会出现染色体联会紊乱,所以不育。
6.A 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涉及染色体数目变异,A正确;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都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但只有诱变育种能产生新的基因,B错误;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都需要使用秋水仙素,单倍体育种处理的是单倍体幼苗,C错误;单倍体育种的后代一般可育,而多倍体育种得到的后代不一定可育,如三倍体无籽西瓜,D错误。
7.A 长期锻炼身体的人肌肉变得发达,这是环境因素导致的,不属于可遗传变异,A符合题意;诱导基因突变产生优良大豆属于诱变育种,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B不符合题意;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虫棉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变异,C不符合题意;秋水仙素诱导形成四倍体番茄属于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属于可遗传变异,D不符合题意。
易错警示
判断变异是否可遗传,关键看遗传物质有没有改变,而不是看能不能进行有性生殖。
8.B 单倍体的形成过程发生了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减少,即整倍体变异,A正确;在减数分裂的前期Ⅰ,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能发生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导致基因重组,B错误;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中,二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成四倍体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二倍体和四倍体杂交发生了基因重组,C正确;猫叫综合征是由第5号染色体的短臂上缺失一个片段引起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正确。
9.B F1紫花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了白花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不是因为基因重组,A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易位、缺失、重复、倒位等,一定会经历片段断裂,B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用诱变剂诱导发生基因突变,再次诱导不一定会发生可逆变异,C错误;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不一定会发生基因重组,如纯合子,D错误。
10.A 二倍体花药中含有体细胞和精细胞,故对二倍体水稻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可能有单倍体、二倍体,A正确;豌豆的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一段外来的DNA序列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果蝇的核基因Q1突变为Q2后,Q1与Q2是等位基因,正常情况下等位基因分离,不会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C错误;紫外线照射引起体细胞的癌变可通过无性繁殖遗传给后代,D错误。
能力提升练
1.D 宽叶不抗病植株和窄叶抗病植株杂交,培育出宽叶抗病植株,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草莓幼苗,培育出多倍体草莓,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B错误;用γ射线处理嗜酸乳杆菌,选育出类细菌素产量提高的菌株,原理是基因突变,C错误;常染色体和W染色体属于非同源染色体,将含卵色基因的染色体片段从常染色体移接到W染色体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D正确。
2.C 根据题意分析,将果皮浅绿色四倍体西瓜aaaa和果皮深绿条纹的二倍体西瓜AA间行种植,并收获四倍体植株上所结的种子甲,则甲的基因型为aaaa或Aaa;第二年种子甲与二倍体西瓜按4行∶1行间行种植,甲生成的果实是由其子房壁发育而来的,因此基因型为aaaa的植株果实为果皮浅绿色有籽果实,而Aaa联会紊乱,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形成种子,因此其结的果实全部为果皮深绿条纹无籽果实,故选C。
知识归纳
三倍体植株的幼苗含有3个染色体组,成熟三倍体植株开花时,需要普通西瓜成熟的花粉刺激子房发育,得到的果实是无籽西瓜。
3.D 植株Ⅰ体细胞中含有2个或4个或8个染色体组,A错误;植株Ⅰ、植株Ⅱ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三倍体植株),B错误;植株Ⅲ的变异为染色体数目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C错误;植株Ⅳ花粉能刺激植株Ⅲ果实发育,D正确。
4.C 子代Ⅰ的选育过程需要用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等来处理生物,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A正确。子代Ⅱ的选育为基因工程育种、子代Ⅲ的选育为杂交育种,选育的原理都为基因重组,B正确。子代Ⅲ的选育过程为杂交育种,如果需要显性纯合体,则一定要自交选育多代;如果需要隐性纯合体,则不需要自交选育多代,C错误。子代Ⅳ的选育过程不只包括杂交和花药离体培养两个过程,还有使用秋水仙素等处理单倍体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
5.C 通过杂交育种筛选获得的甲,通过单倍体育种获得的丙,都是纯合子,经过射线处理获得的乙已经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D和B过程都有减数分裂过程,都可发生基因重组,F过程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获得多倍体,B正确;单倍体没有种子,C过程只能处理幼苗,C错误;杂交育种过程如需获得显性纯合子需经历较长的纯合化过程,单倍体育种由配子直接加倍获得纯合子,育种年限短,D正确。
6.C 5号单体植株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5号染色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仍属于二倍体,A错误;5号单体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B错误;在杂交亲本5号单体(♂)×正常二倍体(♀)的后代中,单体占4%,正常二倍体占96%,说明N-1型配子的雄配子育性很低,C正确;实验中产生单体子代的亲本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D错误。
易错警示
单体与单倍体
由生殖细胞不经过受精作用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不管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单体指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少了一条染色体的个体,染色体数可表示为2n-1。杂交亲本
实验结果
5号单体(雌)×正常二倍体(雄)
子代中单体占25%,正常二倍体占75%
5号单体(雄)×正常二倍体(雌)
子代中单体占4%,正常二倍体占96%
1.D
2.A
3.A
4.D
5.D
6.A
7.A
8.B
9.B
10.A
1.D
2.C
3.D
4.C
5.C
6.C
浙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第三节 染色体畸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第1课时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第三节 染色体畸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第1课时课后练习题,共10页。
浙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节 基因突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第2课时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节 基因突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第2课时课时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节 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第2课时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节 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第2课时一课一练,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