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专题07 生物的进化(A卷)(解析版) 练习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2(2022年)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7 生物的进化(A卷)(解析版) 练习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2(2022年),共17页。
生物的进化(A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20题,每题2分,满分40分)
1.使用某种农药防治某种农业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原因是( )
A.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
B.害虫对农药逐渐适应
C.农药刺激害虫产生了变异
D.农药对害虫的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答案】D
【详解】
A、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进行了定向选择,A错误;
B、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越来越差,原因是农药对害虫进行了选择,剩下的绝大多数都具有抗药性,B错误;
C、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并不是由外因引起的,而是内在的遗传与变异引起的,C错误;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D正确。
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物种的形成依赖于生物进化
②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
③共同进化即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
④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加
⑤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⑥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A.②③⑥ B.①②④ C.①②⑥ D.②③⑤
【答案】B
【详解】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当种群间的基因库差异足够大,直至出现种群的生殖隔离,即形成了新物种,故物种的形成依赖于生物进化,①正确;②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故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②正确;③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③错误;
④当种群数量下降时,各基因型的个体也减少,某种基因很可能因其基因型的个体的偶然死亡而丢失,所以这种改变的偶然性会增大,故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加,④正确;⑤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盲鱼眼睛的退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⑤错误;⑥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⑥错误。B正确,ACD错误。
3.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的“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向一定方向进化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进而形成生物多样性
【答案】C
【详解】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形成了生殖隔离,所以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A正确;
B、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的“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一般捕食数量较多的被捕食者,是数量少的个体有生存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B正确;
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不是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向一定方向进化,C错误;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属于共同进化,进而形成生物多样性,D正确。
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殖隔离的形成均是由于地理隔离造成的
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C.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
D.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答案】C
【详解】
A、有的新物种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而直接产生生殖隔离,如植物多倍体的形成,A错误;
B、基因频率改变是生物进化的标志,但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B错误;
C、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C正确;
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不是达尔文的观点,D错误。
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⑤⑦
【答案】C
【详解】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这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①正确;②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研究的是个体水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研究对象是种群,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②正确;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③错误;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这是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之一,④错误;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这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⑤正确;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这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⑥正确;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⑦错误。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⑤⑥。C正确,ABD错误。
6.甲昆虫的体色黑色(A)对浅色(a)是显性。1978年某地区甲昆虫的体色中浅色占70%,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10%。由于环境污染,该区域的甲昆虫每年浅色个体减少10%,黑色个体增加10%。1979年该区域的甲昆虫群体中,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为( )
A.11% B.11.5% C.22% D.22.9%
【答案】B
【详解】由题意知,1979年AA=20%(1+10%)=22%,Aa=10%(1+10%)=11%,aa=70%(1-10%)=63%,因此1979年AA=22/96,Aa=11/96≈11.5%,B正确。
7.油菜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选育高含油量品种可有效提高产油量。图表示某一品种的油菜,在选择育种过程中含油量随选择代数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随着选择代数的增加,油菜含油量不断升高
B.选择育种改变了油菜的基因库
C.选择育种使高含油量基因的频率增大
D.高含油量的油菜与低含油量的油菜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
【答案】D
【详解】
A、分析题图可知,随着选择代数的增加,油菜含油量不断升高,A正确;
B、选择育种淘汰含油量低的个体,保留含油量高的个体,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所以基因库改变,生物发生了进化,B正确;
C、选择育种淘汰含油量低的个体,保留含油量高的个体,使高含油量基因的频率增大,C正确;
D、虽然选择育种使油菜发生进化,但高含油量的油菜与低含油量的油菜仍然属于同一物种,它们之间没有生殖隔离,D错误。
8.褐家鼠种群中的一种突变体对华法林(一种鼠药)不敏感而具有抗药性,但其维生素K合成能力下降。某地区施用华法林后抗药性个体比例显著上升,停施后比例下降。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是褐家鼠抗药性产生的根本原因,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施用华法林后褐家鼠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C.施用华法林后褐家鼠种群数量及抗性基因频率均会显著增加
D.停施华法林后抗药性个体比例下降,说明突变是否有利是相对的
【答案】C
【详解】
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褐家鼠抗药性产生的根本原因,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
B、施用华法林后褐家鼠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由于华法林的筛选作用,抗药基因频率升高,B正确;
C、施用华法林后,由于不抗药家鼠数量下降,褐家鼠种群数量总体下降,抗性基因频率会显著增加,C错误;
D、停施华法林后抗药性个体比例下降,说明突变是否有利是相对的,取决于环境条件,D正确。
9.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环境改变可使生物产生的定向变异,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地理隔离使种群间基因不能交流,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
D.共同进化就是物种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和进化
【答案】B
【详解】
A、变异是不定向的,且与环境无关,A错误;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
C、地理隔离使种群基因不能交流,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只有种群的基因库改变足够大时才会引起生殖隔离,C错误;
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不仅仅只有物种间的进化,D错误。
10.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
C.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是一个种群
D.种群中的个体,彼此可以交配,并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答案】C
【详解】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正确;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B正确;
C、鱼的种类较多,故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不是一个种群,C错误;
D、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种群中的个体彼此可以交配并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D正确。
11.疟疾主要通过按蚊进行传播,杀虫剂的广泛使用可以有效降低疟疾发病率。近年来发现携带疟原虫的按蚊中存在一种化学感应蛋白(SAP2),使它们对杀虫剂的有效成分拟除虫菊酯显示出了很强的抵抗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杀虫剂直接作用于按蚊个体的基因型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B.在使用杀虫剂之前按蚊种群基因库中就存在抗药性基因
C.抗杀虫剂按蚊群体的出现说明该按蚊种群已发生了进化
D.抗杀虫剂按蚊的出现不一定说明产生了新的物种
【答案】A
【详解】
A、杀虫剂直接作用于按蚊个体的表现型,导致不抗杀虫剂的个体死亡,进而影响到基因频率,A错误;
B、在使用杀虫剂之前,按蚊的种群基因库中就有了抗药性基因,这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但是在杀虫剂出现之后,对个体表现型产生了自然选择,B正确;
C、生物发生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在自然选择作用下,按蚊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拥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存活,不抗药性的个体死亡,导致按蚊朝着抗药的方向不断进化,C正确;
D、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抗杀虫剂按蚊与不抗杀虫剂按蚊仍然可以交配并产生新的后代,并不存在生殖隔离,因此种群只是发生了进化,D正确。
12.按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鲸没有牙齿是因为它们吞食浮游生物
B.天鹅的长颈是因为它取食湖底生物反复伸长的结果
C.马得拉岛上多数昆虫的翅微弱,是大风长期作用的结果
D.蛇的身体细长无足,是因为它们经常进出鼠穴捕食的结果
【答案】C
【详解】
A、鲸没有牙齿是因为长期自然选择和食性相适应的结果,不是吞食浮游生物的结果,A错误;
B、天鹅的长颈是因为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取食湖底生物反复伸长的结果,B错误;
C、马得拉岛上多数昆虫的翅微弱,是经大风长期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结果,C正确;
D、蛇的身体细长无足是因为长期自然选择和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结果,不是经常进出鼠穴捕食的结果,D错误。
13.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一类药物。下表为2005-2008年,该类抗生素在某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人均使用量,以及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住院患者该类抗生素的人均使用量/g
0.074
0.12
0.14
0.19
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
2.6
6.11
10.9
25.5
A.某种细菌耐药率的变化与该类抗生素的使用量之间呈正相关
B.频繁使用该类抗生素会导致细菌抗药基因频率上升
C.人类大量使用抗生素可诱发细菌产生更多的基因突变
D.细菌的耐药率不断提高,与人类滥用抗生素密切相关
【答案】C
【详解】
A、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随着年份增长,人均使用量和耐药率都在增加,所以某种细菌耐药率的变化与该类抗生素的使用量之间呈正相关,A正确;
B、频繁使用该类抗生素,会对细菌进行选择,具有抗药基因的细菌会被保留下来,导致细菌抗药基因频率上升,B正确;
C、基因突变可以自发产生,具有普遍性和不定向性,人类大量使用抗生素只是对细菌进行选择,不会诱发细菌产生基因突变,C错误;
D、正是因为人类大量使用抗生素,对细菌进行选择,使具有抗药基因的细菌保留下来,细菌的耐药率不断提高,D正确。
14.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中直接选择的是基因型
B.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的定向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答案】C
【详解】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生物体的表现型而非基因型,A错误;
B、变异是不定向的,且变异与否与环境无关,环境只是对变异起选择作用,B错误;
C、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C正确;
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或种间互助,相互选择,共同进化实现的,D错误。
15.有人将欧洲家兔带到某小岛上,若干年之后,这些兔子的后代不能与欧洲家兔杂交产生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理环境决定了两个种群产生不同的变异
B.不同的环境对这两个种群的变异进行了选择
C.两个种群已产生生殖隔离,成为不同的物种
D.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答案】A
【详解】
A、变异是不定向的,地理环境对不同的变异进行了自然选择,A错误;
B、不同的环境对这两个种群的变异进行了选择,向不同的方向进化,B正确;
C、两个种群已产生生殖隔离(不能产生后代),形成不同物种,C正确;
D、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D正确。
16.在某一地区存在着两种体色的蛾类,下表为该物种在地区建立工厂以前、不久以后和很久以后,不同体色虫的数量。你认为下列哪一种解释最为科学( )
建厂前
建厂不久
建厂很久后
绿色个体
3000
2500
500
灰色个体
750
200
2800
A.适应环境条件变化的灰色变异逐渐积累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B.绿色蛾适应了环境变成了灰色蛾
C.工厂排出的煤烟增加了灰色蛾的突变频率
D.灰色蛾大量从其他地区迁入到该地区
【答案】A
【详解】
A、建立工厂以后,由于环境受到污染,适应环境条件变化的灰色变异逐渐积累使种群基频率定向改变,A正确;
B、绿色娥随环境的变化,数量减少,说明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被逐渐淘汰;灰色娥能够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数量逐渐增加,绿色蛾无合成灰色体色的基因,故不能变成灰色蛾,B错误;
C、工厂排出的煤烟改变了环境的颜色,不会增加灰色蛾的突变频率,C错误;
D、灰色蛾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不是从其他地区迁入到该地区的,D错误。
17.达尔文以丰富的事实为依据,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合理解释;但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其理论并不完善,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生物适应性状的形成是由于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并留下后代
B.自然选择学说指出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种群和分子水平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补充与完善
D.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并且新物种能很好地利用和适应环境
【答案】B
【详解】
A、种群中出现不同的变异性状后,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和留下后代的机会多,久而久 之就形成了适应特定环境的新性状,A正确;
B、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 进化的原材料,但由于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达尔文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B错误;
C、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对遗传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 平;关于自然选择的作用等问题的研究,也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这样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C正确;
D、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物种形成本身意味着生物类型的增加,同时也意味着生物能以新的方式利用和适应环境,D 正确。
18.三刺鱼根据栖息环境可分为湖泊型和溪流型。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让湖泊型和溪流型三刺鱼进行几代杂交,形成一个实验种群。将上述实验种群的幼鱼放生到一条天然溪流中,一年后发现溪流型标志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了约2.5%,而湖泊型标志基因的基因频率则减少了。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溪流型云刺鱼在新环境中繁殖能力减弱,而湖泊型三刺鱼的增强
B.与湖泊型三刺鱼相比,溪流型三刺鱼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更强
C.溪流型三刺鱼和湖泊型三刺鱼存在生殖隔离,存在竞争关系
D.标志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答案】D
【详解】
A、新环境中溪流型标志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应是溪流型三刺鱼繁殖能力增强,湖泊型三次鱼减弱,A错误;
B、该实验只能证明溪流型三次鱼在溪流环境中适应能力更强,而不是各种环境,B错误;
C、题中说溪流型三刺鱼和湖泊型三刺鱼可以几代杂交,不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
D、改变环境后,溪流型标志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说明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基因频率,D正确。
19.深海中生存着一种通体透明的超深渊狮子鱼,它与栖息于海岸岩礁的狮子鱼相比,色素、视觉相关基因大量丢失,与细胞膜稳定有关的基因也发生了变化,增强了该鱼的抗压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超深渊狮子鱼视觉退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B.超深渊狮子鱼与栖息于海岸岩礁的狮子鱼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深海环境的定向选择提高了与超深渊狮子鱼细胞膜稳定有关基因的频率
D.超深渊狮子鱼个体间在争夺食物和栖息空间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答案】D
【详解】
A、超深渊狮子鱼视觉退化属于自然选择下的进化,而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A正确;
B、因自然选择,超深渊狮子鱼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大量丢失,使得超深渊狮子鱼种群与温带靠海岸狮子鱼种群的基因库不同,两者可能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
C、与细胞膜稳定有关的基因增强了该鱼的抗压能力,使个体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在自然选择下该基因频率提高,C正确;
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而超深渊狮子鱼是一个物种,D错误。
20.下列有关进化证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古生物化石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②从鲸、龟、蝙蝠等动物的前肢骨骼的适应性分化中,依稀可见痕迹器官的存在
③从鱼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早期胚胎中均有鳃裂这一事实中,得到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
④从比较真核细胞内的细胞色素中氨基酸的差异性大小,推得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远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生物化石是进化最直接的证据,①正确;②鲸、龟、蝙蝠等动物的前肢骨骼属于同源器官,不是痕迹器官,②错误;③鱼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早期胚胎中均有鳃裂是胚胎学证据,不是比较解剖学证据,③错误;④比较真核细胞内的细胞色素中氨基酸的差异性大小,相差越小,亲缘关系就越近,可以推测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③④中有关进化证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②③,即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题,满分15分,选不全得1分,选错不得分)
21.加拉帕格斯群岛上地雀的喙大小不一,某种地雀喙的种群基因频率会随着气候变化发生改变。当气候恶劣时,喙小的地雀死亡率较高;当气候良好时,喙大的地雀死亡率较高。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喙小的地雀和喙大的地雀存在生殖隔离
B.地雀喙的大小属于可遗传的性状
C.气候变化导致地雀的喙发生了不定向的变异
D.在气候的影响下,地雀的喙会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答案】BD
【详解】
A、由题意可知,喙小的地雀和喙大的地雀属于同一物种,不存着生殖隔离,A错误;
B、地雀的喙大和喙小属于可遗传的生物特征,B正确;
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气候改变对地雀进行了定向选择,使生物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C错误;
D、地雀喙的种群基因频率会随着气候变化发生改变,使地雀的喙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D正确。
22.已知A、a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图中①~③分别表示存在地理隔离的某种动物的3个不同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3个种群的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600。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②在125代时aa个体约占总数的25%
B.自然选择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150代后3个种群之间绝不可能出现生殖隔离
D.种群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
【答案】AC
【详解】
A、由题图知:②在125代时A的基因频率是75%,a的基因频率是25%,aa的基因型频率是25%×25%=6.25%,A错误;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而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自然选择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正确;
C、150代后3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差异较大,可能形成新物种,因此种群之间可能出现生殖隔离,C错误;
D、种群数量越小,种群内的个体数量越少,则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D正确。
23.抗生素是一种抵抗致病微生物的药物,是一些疾病的克星,被称为灵丹妙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误用,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起到了筛选耐药细菌的作用;耐药细菌不断繁殖,久而久之,耐药细菌就会越来越多,形成了超级细菌,造成抗生素失去治疗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超级细菌的形成是在抗生素诱变下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这种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B.抗生素在超级细菌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选择的作用,使细菌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仅能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还能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有较好的疗效
D.提倡合理、谨慎、负责任地使用抗菌药物,停止过度使用和滥用抗菌药物
【答案】AC
【详解】
A、使用抗生素一般不会引起细菌的基因变异,即使有变异也是不定向的,A错误;
B、抗生素在超级细菌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选择的作用,使细菌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正确;
C、合理使用抗生素只能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炎症,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没有疗效,C错误;
D、为预防和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我们要合理、谨慎、负责任地使用抗菌药物,不能过度使用和滥用抗菌药物,D正确。
24.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观点有收割理论和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下面对这两种观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收割理论揭示了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B.生物在捕食过程中相互追逐、相互选择,实现了生物间的共同进化
C.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是指捕食者有意识地捕食年老、体弱或年幼的个体促进种群的发展
D.开发自然资源时,既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又要保持可持续发展
【答案】ABD
【详解】
A、捕食者的存在可以控制被捕食者的数量,从而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资源和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A正确;
B、具有捕食关系的生物,在捕食过程中相互选择,实现了生物间的共同进化,B正确;
C、捕食者在捕食的时候不会有意识的捕食年老、体弱或年幼的个体,只是在捕食过程中更容易捕到老弱病残的个体,C错误;
D、人类在开发自然资源时要合理保护资源,既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又要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D正确。
25.下列不能形成新物种的是( )
A.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水稻
B.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的二倍体西瓜再与正常的二倍体西瓜杂交,得到的三倍体西瓜
C.六倍体小麦和二倍体黑麦杂交后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处理,得到的八倍体小黑麦
D.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浅色)95%转变为S(黑色)95%的桦尺蛾
【答案】ABD
【详解】
A、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水稻属于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不属于新物种,A正确;
B、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成为四倍体西瓜,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的杂交后代为三倍体,三倍体是不育的,不能称为新物种,B正确;
C、六倍体小麦和二倍体黑麦杂交后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处理,得到的八倍体小黑麦是可育的,且与亲本存在生殖隔离,属于新物种,C错误;
D、桦尺蛾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浅色)占95%变成了S(黑色)占95%,说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出现生殖隔离,故可能没有形成新物种,D正确。
三、非选择题(满分45分)
26.(10分,每空1分)农田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片农田中全部的该种害虫的总和称为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 该种害虫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__________。
(2)害虫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__________。尽管害虫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害虫杀灭效果仍然非常显著,原因在于__________。
(3)害虫抗药性的形成实质是________。
(4)上述事实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________(定向的或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____________,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从而使 种群的____________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决定的。
【答案】种群 基本单位 种群基因库 基因突变 害虫中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抗药性基因频率极低) 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不定向的 淘汰 基因频率 自然选择
【详解】(1)这片农田中全部的该种害虫的总和称为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该种群中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是种群的基因库。
(2)抗药性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尽管害虫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害虫中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抗药性基因频率极低),故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害虫杀灭效果仍然非常显著。
(3)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杀虫剂对害虫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构,实质是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的增加。
(4)变异是不定向的,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所以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7.(10分,除备注外每空2分)某时期,珠三角地区的大块农田发生稻化螟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两年在稻田里喷洒DDT农药,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内稻化螟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A点到B点,在施用农药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认为,C到E点为生物防治期,请根据曲线对比两种治虫方法,可以看出农药防治害虫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稻化螟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如图是五年间稻化螟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问题:
①R基因的出现是___________的结果。
②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__。
③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___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___________。
④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变异是不定向的,某些害虫具有抗药性变异 这种抗药性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强,种群数量增多 会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强(保留耐药性个体),不能有效地控制害虫数量 基因突变 97% 不再使用杀虫剂 低 SS 在不使用杀虫剂的环境条件下,持续的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
【详解】(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由于药物的作用,多数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某些害虫具有抗药性变异,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
(2)由于这种抗药性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加,具有较强抗药性的个体存活机会多,种群数量增多,因此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
(3)根据曲线对比两种治虫方法,可以看出农药防治害虫的缺点是会使害虫种群产生抗药性(保留耐药性个体),不能有效的控制害虫数量,害虫数量反弹。
(4)①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R为杀虫剂抗性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
②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1%,则RR基因型频率为95%,此时R基因的频率=RR基因型频率+1/2×RS基因型频率=95%+1/2×4%=97%。
③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不在使用杀虫剂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低。
④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后,在不使用杀虫剂环境下,持续的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因此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应该是SS。
28.(12分,除备注外每空1分)已知某地区蝗虫的抗药性(A)对不抗药性(a)为显性,如图表示该地区蝗虫进化的基本过程,图中X、Y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蝗虫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该地区蝗虫的_____________。
(3)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___________的现象,蝗虫新种产生必须要有_____________隔离。
(4)该地区蝗虫群体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倘若经过人工喷洒农药,不抗药的蝗虫全部被杀灭,抗药的蝗虫自由交配一代后,子代中aa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__,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2分)。
(5)现代进化理论认为: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蝗虫进化的实质是种群__________的定向改变。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而是____________的。
【答案】突变和基因重组(可遗传的变异) 自然选择 基因库 自由交流 生殖 9% 70% 是 种群 基因频率 共同进化
【详解】(1)据图分析可知,图中X、Y分别是突变和基因重组(可遗传的变异)、自然选择。
(2)该地区蝗虫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该地区蝗虫的基因库。
(3)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所以蝗虫新种产生必须要产生生殖隔离。
(4)该蝗虫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则Aa的个体占30%,其中A基因频率为20%+30%×1/2 =35%。倘若经过人工喷洒农药,不抗药的蝗虫aa全部被杀灭,仅保留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则AA占40%,Aa占60%,此时A基因频率为40%+60%×1/2 =70%,a的基因频率=30%。抗药的蝗虫自由交配一代后,则子代中aa基因型频率=a2=9%;由于自由交配亲代与子代基因频率相同,所以此时A基因频率仍是70%;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种群A基因频率由35%→70%,该种群发生了进化,因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5)现代生物进化论的内容有: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蝗虫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任何一个种群的进化都不是单独的,而是共同进化的。
29.(11分,除备注外每空1分) 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
(2)在对某一种群进行调查时,发现基因型为 DD 和 dd 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15% 和 75%(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 DD 和 dd 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5%和 65%,在这一年中,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理由是_____(2分)。
(3)依据现代进化理论,_____是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__决定进化的方向。
(4)科学家研究发现,熊猫祖先也是食肉动物,作为捕食者,其在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所谓的“_____”策略。“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捕食_____的物种,避免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占绝对优势,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_________。
(5)熊猫和其猎物因捕食关系在进化上密切相关,共同进化。共同进化是指___________之间、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答案】基因库 否 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 种群 自然选择 精明的捕食者 个体数量多 物种多样性 不同物种 生物与无机环境
【详解】(1)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2)第一年中DD、dd、Dd的鱼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75%、10%,D的基因频率=15%+1/2×10%=20%,d的基因频率=1﹣20%=80%,而第二年DD、dd、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65%、30%,D的基因频率还是20%,d的基因频率还是80%,由于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但由于基因频率没有改变,因此种群没有进化。
(3)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
(4)捕食者一般不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所谓的“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这样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5)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生物的进化(A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20题,每题2分,满分40分)
1.使用某种农药防治某种农业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原因是( )
A.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
B.害虫对农药逐渐适应
C.农药刺激害虫产生了变异
D.农药对害虫的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答案】D
【详解】
A、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进行了定向选择,A错误;
B、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越来越差,原因是农药对害虫进行了选择,剩下的绝大多数都具有抗药性,B错误;
C、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并不是由外因引起的,而是内在的遗传与变异引起的,C错误;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D正确。
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物种的形成依赖于生物进化
②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
③共同进化即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
④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加
⑤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⑥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A.②③⑥ B.①②④ C.①②⑥ D.②③⑤
【答案】B
【详解】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当种群间的基因库差异足够大,直至出现种群的生殖隔离,即形成了新物种,故物种的形成依赖于生物进化,①正确;②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故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②正确;③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③错误;
④当种群数量下降时,各基因型的个体也减少,某种基因很可能因其基因型的个体的偶然死亡而丢失,所以这种改变的偶然性会增大,故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加,④正确;⑤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盲鱼眼睛的退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⑤错误;⑥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⑥错误。B正确,ACD错误。
3.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的“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向一定方向进化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进而形成生物多样性
【答案】C
【详解】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形成了生殖隔离,所以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A正确;
B、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的“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一般捕食数量较多的被捕食者,是数量少的个体有生存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B正确;
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不是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向一定方向进化,C错误;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属于共同进化,进而形成生物多样性,D正确。
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殖隔离的形成均是由于地理隔离造成的
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C.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
D.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答案】C
【详解】
A、有的新物种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而直接产生生殖隔离,如植物多倍体的形成,A错误;
B、基因频率改变是生物进化的标志,但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B错误;
C、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C正确;
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不是达尔文的观点,D错误。
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⑤⑦
【答案】C
【详解】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这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①正确;②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研究的是个体水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研究对象是种群,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②正确;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③错误;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这是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之一,④错误;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这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⑤正确;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这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⑥正确;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⑦错误。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⑤⑥。C正确,ABD错误。
6.甲昆虫的体色黑色(A)对浅色(a)是显性。1978年某地区甲昆虫的体色中浅色占70%,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10%。由于环境污染,该区域的甲昆虫每年浅色个体减少10%,黑色个体增加10%。1979年该区域的甲昆虫群体中,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为( )
A.11% B.11.5% C.22% D.22.9%
【答案】B
【详解】由题意知,1979年AA=20%(1+10%)=22%,Aa=10%(1+10%)=11%,aa=70%(1-10%)=63%,因此1979年AA=22/96,Aa=11/96≈11.5%,B正确。
7.油菜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选育高含油量品种可有效提高产油量。图表示某一品种的油菜,在选择育种过程中含油量随选择代数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随着选择代数的增加,油菜含油量不断升高
B.选择育种改变了油菜的基因库
C.选择育种使高含油量基因的频率增大
D.高含油量的油菜与低含油量的油菜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
【答案】D
【详解】
A、分析题图可知,随着选择代数的增加,油菜含油量不断升高,A正确;
B、选择育种淘汰含油量低的个体,保留含油量高的个体,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所以基因库改变,生物发生了进化,B正确;
C、选择育种淘汰含油量低的个体,保留含油量高的个体,使高含油量基因的频率增大,C正确;
D、虽然选择育种使油菜发生进化,但高含油量的油菜与低含油量的油菜仍然属于同一物种,它们之间没有生殖隔离,D错误。
8.褐家鼠种群中的一种突变体对华法林(一种鼠药)不敏感而具有抗药性,但其维生素K合成能力下降。某地区施用华法林后抗药性个体比例显著上升,停施后比例下降。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是褐家鼠抗药性产生的根本原因,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施用华法林后褐家鼠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C.施用华法林后褐家鼠种群数量及抗性基因频率均会显著增加
D.停施华法林后抗药性个体比例下降,说明突变是否有利是相对的
【答案】C
【详解】
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褐家鼠抗药性产生的根本原因,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
B、施用华法林后褐家鼠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由于华法林的筛选作用,抗药基因频率升高,B正确;
C、施用华法林后,由于不抗药家鼠数量下降,褐家鼠种群数量总体下降,抗性基因频率会显著增加,C错误;
D、停施华法林后抗药性个体比例下降,说明突变是否有利是相对的,取决于环境条件,D正确。
9.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环境改变可使生物产生的定向变异,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地理隔离使种群间基因不能交流,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
D.共同进化就是物种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和进化
【答案】B
【详解】
A、变异是不定向的,且与环境无关,A错误;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
C、地理隔离使种群基因不能交流,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只有种群的基因库改变足够大时才会引起生殖隔离,C错误;
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不仅仅只有物种间的进化,D错误。
10.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
C.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是一个种群
D.种群中的个体,彼此可以交配,并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答案】C
【详解】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正确;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B正确;
C、鱼的种类较多,故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不是一个种群,C错误;
D、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种群中的个体彼此可以交配并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D正确。
11.疟疾主要通过按蚊进行传播,杀虫剂的广泛使用可以有效降低疟疾发病率。近年来发现携带疟原虫的按蚊中存在一种化学感应蛋白(SAP2),使它们对杀虫剂的有效成分拟除虫菊酯显示出了很强的抵抗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杀虫剂直接作用于按蚊个体的基因型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B.在使用杀虫剂之前按蚊种群基因库中就存在抗药性基因
C.抗杀虫剂按蚊群体的出现说明该按蚊种群已发生了进化
D.抗杀虫剂按蚊的出现不一定说明产生了新的物种
【答案】A
【详解】
A、杀虫剂直接作用于按蚊个体的表现型,导致不抗杀虫剂的个体死亡,进而影响到基因频率,A错误;
B、在使用杀虫剂之前,按蚊的种群基因库中就有了抗药性基因,这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但是在杀虫剂出现之后,对个体表现型产生了自然选择,B正确;
C、生物发生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在自然选择作用下,按蚊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拥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存活,不抗药性的个体死亡,导致按蚊朝着抗药的方向不断进化,C正确;
D、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抗杀虫剂按蚊与不抗杀虫剂按蚊仍然可以交配并产生新的后代,并不存在生殖隔离,因此种群只是发生了进化,D正确。
12.按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鲸没有牙齿是因为它们吞食浮游生物
B.天鹅的长颈是因为它取食湖底生物反复伸长的结果
C.马得拉岛上多数昆虫的翅微弱,是大风长期作用的结果
D.蛇的身体细长无足,是因为它们经常进出鼠穴捕食的结果
【答案】C
【详解】
A、鲸没有牙齿是因为长期自然选择和食性相适应的结果,不是吞食浮游生物的结果,A错误;
B、天鹅的长颈是因为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取食湖底生物反复伸长的结果,B错误;
C、马得拉岛上多数昆虫的翅微弱,是经大风长期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结果,C正确;
D、蛇的身体细长无足是因为长期自然选择和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结果,不是经常进出鼠穴捕食的结果,D错误。
13.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一类药物。下表为2005-2008年,该类抗生素在某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人均使用量,以及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住院患者该类抗生素的人均使用量/g
0.074
0.12
0.14
0.19
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
2.6
6.11
10.9
25.5
A.某种细菌耐药率的变化与该类抗生素的使用量之间呈正相关
B.频繁使用该类抗生素会导致细菌抗药基因频率上升
C.人类大量使用抗生素可诱发细菌产生更多的基因突变
D.细菌的耐药率不断提高,与人类滥用抗生素密切相关
【答案】C
【详解】
A、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随着年份增长,人均使用量和耐药率都在增加,所以某种细菌耐药率的变化与该类抗生素的使用量之间呈正相关,A正确;
B、频繁使用该类抗生素,会对细菌进行选择,具有抗药基因的细菌会被保留下来,导致细菌抗药基因频率上升,B正确;
C、基因突变可以自发产生,具有普遍性和不定向性,人类大量使用抗生素只是对细菌进行选择,不会诱发细菌产生基因突变,C错误;
D、正是因为人类大量使用抗生素,对细菌进行选择,使具有抗药基因的细菌保留下来,细菌的耐药率不断提高,D正确。
14.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中直接选择的是基因型
B.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的定向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答案】C
【详解】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生物体的表现型而非基因型,A错误;
B、变异是不定向的,且变异与否与环境无关,环境只是对变异起选择作用,B错误;
C、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C正确;
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或种间互助,相互选择,共同进化实现的,D错误。
15.有人将欧洲家兔带到某小岛上,若干年之后,这些兔子的后代不能与欧洲家兔杂交产生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理环境决定了两个种群产生不同的变异
B.不同的环境对这两个种群的变异进行了选择
C.两个种群已产生生殖隔离,成为不同的物种
D.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答案】A
【详解】
A、变异是不定向的,地理环境对不同的变异进行了自然选择,A错误;
B、不同的环境对这两个种群的变异进行了选择,向不同的方向进化,B正确;
C、两个种群已产生生殖隔离(不能产生后代),形成不同物种,C正确;
D、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D正确。
16.在某一地区存在着两种体色的蛾类,下表为该物种在地区建立工厂以前、不久以后和很久以后,不同体色虫的数量。你认为下列哪一种解释最为科学( )
建厂前
建厂不久
建厂很久后
绿色个体
3000
2500
500
灰色个体
750
200
2800
A.适应环境条件变化的灰色变异逐渐积累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B.绿色蛾适应了环境变成了灰色蛾
C.工厂排出的煤烟增加了灰色蛾的突变频率
D.灰色蛾大量从其他地区迁入到该地区
【答案】A
【详解】
A、建立工厂以后,由于环境受到污染,适应环境条件变化的灰色变异逐渐积累使种群基频率定向改变,A正确;
B、绿色娥随环境的变化,数量减少,说明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被逐渐淘汰;灰色娥能够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数量逐渐增加,绿色蛾无合成灰色体色的基因,故不能变成灰色蛾,B错误;
C、工厂排出的煤烟改变了环境的颜色,不会增加灰色蛾的突变频率,C错误;
D、灰色蛾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不是从其他地区迁入到该地区的,D错误。
17.达尔文以丰富的事实为依据,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合理解释;但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其理论并不完善,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生物适应性状的形成是由于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并留下后代
B.自然选择学说指出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种群和分子水平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补充与完善
D.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并且新物种能很好地利用和适应环境
【答案】B
【详解】
A、种群中出现不同的变异性状后,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和留下后代的机会多,久而久 之就形成了适应特定环境的新性状,A正确;
B、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 进化的原材料,但由于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达尔文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B错误;
C、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对遗传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 平;关于自然选择的作用等问题的研究,也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这样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C正确;
D、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物种形成本身意味着生物类型的增加,同时也意味着生物能以新的方式利用和适应环境,D 正确。
18.三刺鱼根据栖息环境可分为湖泊型和溪流型。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让湖泊型和溪流型三刺鱼进行几代杂交,形成一个实验种群。将上述实验种群的幼鱼放生到一条天然溪流中,一年后发现溪流型标志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了约2.5%,而湖泊型标志基因的基因频率则减少了。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溪流型云刺鱼在新环境中繁殖能力减弱,而湖泊型三刺鱼的增强
B.与湖泊型三刺鱼相比,溪流型三刺鱼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更强
C.溪流型三刺鱼和湖泊型三刺鱼存在生殖隔离,存在竞争关系
D.标志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答案】D
【详解】
A、新环境中溪流型标志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应是溪流型三刺鱼繁殖能力增强,湖泊型三次鱼减弱,A错误;
B、该实验只能证明溪流型三次鱼在溪流环境中适应能力更强,而不是各种环境,B错误;
C、题中说溪流型三刺鱼和湖泊型三刺鱼可以几代杂交,不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
D、改变环境后,溪流型标志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说明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基因频率,D正确。
19.深海中生存着一种通体透明的超深渊狮子鱼,它与栖息于海岸岩礁的狮子鱼相比,色素、视觉相关基因大量丢失,与细胞膜稳定有关的基因也发生了变化,增强了该鱼的抗压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超深渊狮子鱼视觉退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B.超深渊狮子鱼与栖息于海岸岩礁的狮子鱼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深海环境的定向选择提高了与超深渊狮子鱼细胞膜稳定有关基因的频率
D.超深渊狮子鱼个体间在争夺食物和栖息空间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答案】D
【详解】
A、超深渊狮子鱼视觉退化属于自然选择下的进化,而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A正确;
B、因自然选择,超深渊狮子鱼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大量丢失,使得超深渊狮子鱼种群与温带靠海岸狮子鱼种群的基因库不同,两者可能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
C、与细胞膜稳定有关的基因增强了该鱼的抗压能力,使个体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在自然选择下该基因频率提高,C正确;
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而超深渊狮子鱼是一个物种,D错误。
20.下列有关进化证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古生物化石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②从鲸、龟、蝙蝠等动物的前肢骨骼的适应性分化中,依稀可见痕迹器官的存在
③从鱼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早期胚胎中均有鳃裂这一事实中,得到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
④从比较真核细胞内的细胞色素中氨基酸的差异性大小,推得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远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生物化石是进化最直接的证据,①正确;②鲸、龟、蝙蝠等动物的前肢骨骼属于同源器官,不是痕迹器官,②错误;③鱼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早期胚胎中均有鳃裂是胚胎学证据,不是比较解剖学证据,③错误;④比较真核细胞内的细胞色素中氨基酸的差异性大小,相差越小,亲缘关系就越近,可以推测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③④中有关进化证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②③,即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题,满分15分,选不全得1分,选错不得分)
21.加拉帕格斯群岛上地雀的喙大小不一,某种地雀喙的种群基因频率会随着气候变化发生改变。当气候恶劣时,喙小的地雀死亡率较高;当气候良好时,喙大的地雀死亡率较高。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喙小的地雀和喙大的地雀存在生殖隔离
B.地雀喙的大小属于可遗传的性状
C.气候变化导致地雀的喙发生了不定向的变异
D.在气候的影响下,地雀的喙会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答案】BD
【详解】
A、由题意可知,喙小的地雀和喙大的地雀属于同一物种,不存着生殖隔离,A错误;
B、地雀的喙大和喙小属于可遗传的生物特征,B正确;
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气候改变对地雀进行了定向选择,使生物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C错误;
D、地雀喙的种群基因频率会随着气候变化发生改变,使地雀的喙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D正确。
22.已知A、a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图中①~③分别表示存在地理隔离的某种动物的3个不同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3个种群的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600。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②在125代时aa个体约占总数的25%
B.自然选择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150代后3个种群之间绝不可能出现生殖隔离
D.种群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
【答案】AC
【详解】
A、由题图知:②在125代时A的基因频率是75%,a的基因频率是25%,aa的基因型频率是25%×25%=6.25%,A错误;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而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自然选择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正确;
C、150代后3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差异较大,可能形成新物种,因此种群之间可能出现生殖隔离,C错误;
D、种群数量越小,种群内的个体数量越少,则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D正确。
23.抗生素是一种抵抗致病微生物的药物,是一些疾病的克星,被称为灵丹妙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误用,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起到了筛选耐药细菌的作用;耐药细菌不断繁殖,久而久之,耐药细菌就会越来越多,形成了超级细菌,造成抗生素失去治疗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超级细菌的形成是在抗生素诱变下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这种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B.抗生素在超级细菌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选择的作用,使细菌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仅能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还能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有较好的疗效
D.提倡合理、谨慎、负责任地使用抗菌药物,停止过度使用和滥用抗菌药物
【答案】AC
【详解】
A、使用抗生素一般不会引起细菌的基因变异,即使有变异也是不定向的,A错误;
B、抗生素在超级细菌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选择的作用,使细菌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正确;
C、合理使用抗生素只能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炎症,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没有疗效,C错误;
D、为预防和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我们要合理、谨慎、负责任地使用抗菌药物,不能过度使用和滥用抗菌药物,D正确。
24.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观点有收割理论和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下面对这两种观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收割理论揭示了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B.生物在捕食过程中相互追逐、相互选择,实现了生物间的共同进化
C.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是指捕食者有意识地捕食年老、体弱或年幼的个体促进种群的发展
D.开发自然资源时,既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又要保持可持续发展
【答案】ABD
【详解】
A、捕食者的存在可以控制被捕食者的数量,从而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资源和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A正确;
B、具有捕食关系的生物,在捕食过程中相互选择,实现了生物间的共同进化,B正确;
C、捕食者在捕食的时候不会有意识的捕食年老、体弱或年幼的个体,只是在捕食过程中更容易捕到老弱病残的个体,C错误;
D、人类在开发自然资源时要合理保护资源,既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又要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D正确。
25.下列不能形成新物种的是( )
A.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水稻
B.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的二倍体西瓜再与正常的二倍体西瓜杂交,得到的三倍体西瓜
C.六倍体小麦和二倍体黑麦杂交后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处理,得到的八倍体小黑麦
D.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浅色)95%转变为S(黑色)95%的桦尺蛾
【答案】ABD
【详解】
A、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水稻属于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不属于新物种,A正确;
B、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成为四倍体西瓜,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的杂交后代为三倍体,三倍体是不育的,不能称为新物种,B正确;
C、六倍体小麦和二倍体黑麦杂交后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处理,得到的八倍体小黑麦是可育的,且与亲本存在生殖隔离,属于新物种,C错误;
D、桦尺蛾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浅色)占95%变成了S(黑色)占95%,说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出现生殖隔离,故可能没有形成新物种,D正确。
三、非选择题(满分45分)
26.(10分,每空1分)农田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片农田中全部的该种害虫的总和称为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 该种害虫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__________。
(2)害虫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__________。尽管害虫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害虫杀灭效果仍然非常显著,原因在于__________。
(3)害虫抗药性的形成实质是________。
(4)上述事实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________(定向的或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____________,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从而使 种群的____________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决定的。
【答案】种群 基本单位 种群基因库 基因突变 害虫中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抗药性基因频率极低) 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不定向的 淘汰 基因频率 自然选择
【详解】(1)这片农田中全部的该种害虫的总和称为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该种群中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是种群的基因库。
(2)抗药性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尽管害虫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害虫中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抗药性基因频率极低),故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害虫杀灭效果仍然非常显著。
(3)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杀虫剂对害虫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构,实质是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的增加。
(4)变异是不定向的,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所以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7.(10分,除备注外每空2分)某时期,珠三角地区的大块农田发生稻化螟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两年在稻田里喷洒DDT农药,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内稻化螟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A点到B点,在施用农药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认为,C到E点为生物防治期,请根据曲线对比两种治虫方法,可以看出农药防治害虫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稻化螟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如图是五年间稻化螟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问题:
①R基因的出现是___________的结果。
②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__。
③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___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___________。
④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变异是不定向的,某些害虫具有抗药性变异 这种抗药性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强,种群数量增多 会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强(保留耐药性个体),不能有效地控制害虫数量 基因突变 97% 不再使用杀虫剂 低 SS 在不使用杀虫剂的环境条件下,持续的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
【详解】(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由于药物的作用,多数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某些害虫具有抗药性变异,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
(2)由于这种抗药性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加,具有较强抗药性的个体存活机会多,种群数量增多,因此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
(3)根据曲线对比两种治虫方法,可以看出农药防治害虫的缺点是会使害虫种群产生抗药性(保留耐药性个体),不能有效的控制害虫数量,害虫数量反弹。
(4)①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R为杀虫剂抗性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
②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1%,则RR基因型频率为95%,此时R基因的频率=RR基因型频率+1/2×RS基因型频率=95%+1/2×4%=97%。
③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不在使用杀虫剂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低。
④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后,在不使用杀虫剂环境下,持续的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因此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应该是SS。
28.(12分,除备注外每空1分)已知某地区蝗虫的抗药性(A)对不抗药性(a)为显性,如图表示该地区蝗虫进化的基本过程,图中X、Y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蝗虫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该地区蝗虫的_____________。
(3)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___________的现象,蝗虫新种产生必须要有_____________隔离。
(4)该地区蝗虫群体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倘若经过人工喷洒农药,不抗药的蝗虫全部被杀灭,抗药的蝗虫自由交配一代后,子代中aa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__,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2分)。
(5)现代进化理论认为: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蝗虫进化的实质是种群__________的定向改变。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而是____________的。
【答案】突变和基因重组(可遗传的变异) 自然选择 基因库 自由交流 生殖 9% 70% 是 种群 基因频率 共同进化
【详解】(1)据图分析可知,图中X、Y分别是突变和基因重组(可遗传的变异)、自然选择。
(2)该地区蝗虫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该地区蝗虫的基因库。
(3)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所以蝗虫新种产生必须要产生生殖隔离。
(4)该蝗虫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则Aa的个体占30%,其中A基因频率为20%+30%×1/2 =35%。倘若经过人工喷洒农药,不抗药的蝗虫aa全部被杀灭,仅保留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则AA占40%,Aa占60%,此时A基因频率为40%+60%×1/2 =70%,a的基因频率=30%。抗药的蝗虫自由交配一代后,则子代中aa基因型频率=a2=9%;由于自由交配亲代与子代基因频率相同,所以此时A基因频率仍是70%;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种群A基因频率由35%→70%,该种群发生了进化,因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5)现代生物进化论的内容有: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蝗虫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任何一个种群的进化都不是单独的,而是共同进化的。
29.(11分,除备注外每空1分) 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
(2)在对某一种群进行调查时,发现基因型为 DD 和 dd 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15% 和 75%(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 DD 和 dd 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5%和 65%,在这一年中,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理由是_____(2分)。
(3)依据现代进化理论,_____是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__决定进化的方向。
(4)科学家研究发现,熊猫祖先也是食肉动物,作为捕食者,其在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所谓的“_____”策略。“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捕食_____的物种,避免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占绝对优势,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_________。
(5)熊猫和其猎物因捕食关系在进化上密切相关,共同进化。共同进化是指___________之间、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答案】基因库 否 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 种群 自然选择 精明的捕食者 个体数量多 物种多样性 不同物种 生物与无机环境
【详解】(1)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2)第一年中DD、dd、Dd的鱼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75%、10%,D的基因频率=15%+1/2×10%=20%,d的基因频率=1﹣20%=80%,而第二年DD、dd、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65%、30%,D的基因频率还是20%,d的基因频率还是80%,由于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但由于基因频率没有改变,因此种群没有进化。
(3)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
(4)捕食者一般不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所谓的“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这样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5)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