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3.3-3.4 DNA的复制、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作业 练习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3.3-3.4 DNA的复制、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作业第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3.3-3.4 DNA的复制、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作业第2页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3.3-3.4 DNA的复制、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作业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3.3-3.4 DNA的复制、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作业 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3.3-3.4 DNA的复制、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作业,共10页。
    课后素养落实(十一) DNA的复制、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建议用时:40分钟)

    题组一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1.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将其移入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抽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离心分离,如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一代DNA应为②
    B.子二代DNA应为①
    C.子三代DNA应为④
    D.亲代的DNA应为⑤
    C [亲代DNA全为15 N,应为⑤,复制一次后,DNA一条链为15N,一条链为14N,应为②;复制两次后形成4个DNA,其中2个全为14N,2个是一条链为15N,一条链为 14N,应为①;复制三次后形成8个DNA,其中6个DNA全为 14N,2个DNA的一条链为 14N,一条链为 15N,故C错。]
    2.下列有关“探究DNA的复制过程”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过程中,大肠杆菌将利用NH4Cl中的N合成DNA的基本骨架
    B.通过对第二代大肠杆菌DNA的密度梯度离心,得出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
    C.将含14N/14N-DNA的大肠杆菌放在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所获得的大肠杆菌的DNA中都含有15N
    D.将含15N/15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以14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若将提取的子代大肠杆菌DNA解旋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将只出现1个条带
    C [培养过程中,大肠杆菌将利用NH4Cl中的N合成含氮碱基进而形成DNA两条链之间的碱基对,A错误;通过对亲代、第一代、第二代大肠杆菌DNA的密度梯度离心,对比分析才可得出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B错误;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将含14N/14N-DNA的大肠杆菌放在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所获得的大肠杆菌的DNA中都含有15N,C正确;将含15N/15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以14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若将提取的子代大肠杆菌DNA解旋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将出现轻、重2个条带,D错误。]
    题组二 DNA复制的过程
    3.下列关于DNA复制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
    ②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合成
    ③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
    ④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⑤子链与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A.①③④②⑤ B.③①⑤④②
    C.①④②⑤③ D.③①④②⑤
    D [DNA复制的基本过程是:解旋→合成子链→双链螺旋化,在解旋时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在合成子链时重新形成新的氢键。]
    4.下图表示DNA分子复制的过程,结合图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复制过程中首先需要解旋酶破坏DNA双链之间的氢键,使两条链解开
    B.DNA分子的复制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生成的两条子链方向相反
    C.从图示可知,DNA分子具有多起点复制的特点,缩短了复制所需的时间
    D.DNA分子的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片段
    C [DNA复制需要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因此DNA分子复制过程中首先需要解旋酶破坏DNA双链之间的氢键,使两条链解开,A正确;由图可知,DNA分子的复制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生成的两条子链方向相反,B正确;题图中复制的起点只有1个,不能体现DNA分子具有多起点复制的特点,C错误;DNA聚合酶的作用是将单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片段,D正确。]
    5.下图是含有某生物大部分基因的DNA分子复制的示意图(“”表示复制起始位点,“→”表示复制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此DNA分子来自叶肉细胞
    B.DNA聚合酶参与此过程
    C.此DNA分子以半保留方式复制
    D.此DNA分子有一个复制起点,双向复制
    A [图示DNA为环状DNA,且生物大部分基因位于该DNA上,所以此DNA分子来自原核生物,A错误;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参与DNA复制过程中,B正确;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分别以两条链为模板,新形成的子代DNA分子含有母本的一条链,所以其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C正确;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此DNA分子有一个复制起点,双向复制,D正确。]
    6.假如某一含31P的DNA中含有1 000个碱基对,将该DNA放在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让其复制n次,则子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了(  )
    A.1 000 B.1 000·
    C.2 000 D.1 000·
    B [亲代DNA中的磷元素全为31P,将该DNA放在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n次,共形成2n个DNA,其中有2个DNA的一条链只含32P、另一条链只含31P,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了1 000,另2n-2个DNA的两条链都只含32P,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了2 000;则子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比亲代DNA增加了=1 000·,故选B。]
    7.已知某DNA分子含有5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C∶T∶G=1∶2∶3∶4。该DNA分子连续复制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含G的脱氧核苷酸4 500个,则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  )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B [先要计算一个DNA分子中含有G的数目,其中一条链上G的数目=500×4/(1+2+3+4)=200,则另一条链上G的数目=500×2/(1+2+3+4)=100,所以DNA双链上共有G 300个,n次复制结束后共消耗G的数目为4 500个,4 500/300=15,即DNA分子增加15个,复制后DNA的数目是16=24,则n=4。]
    8.图甲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图甲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图乙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甲可看出DNA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
    (2)图甲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________酶,B是__________酶。
    (3)图甲过程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7是____________________。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____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____________原则。
    (5)具有N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中,含有m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该片段完成n次复制需要______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该片段完成第n次复制需要________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填字母)
    A.(2n-1)(N-m) B.2n-1(N-m)
    C.2n-1() D.(2n-1)()
    [解析] (1)(2)图甲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A的作用是使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解开,形成单链DNA,因此A是解旋酶;B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因此B是DNA聚合酶,由图可以看出形成的子代DNA分子都含有一条模板链和一条新合成的子链,因此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3)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DNA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因此进行DNA分子复制的场所是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4)图乙中,7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DNA分子中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形成DNA分子的骨架,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碱基之间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5)已知DNA分子片段中有N个碱基对,m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则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N-m,完成n次复制需要(2n-1)(N-m)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完成第n次复制需要2n-1(N-m)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答案] (1)半保留复制 (2)解旋 DNA聚合
    (3)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4)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磷酸与脱氧核糖 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 (5)A B
    题组三 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9.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等位基因A和a本质区别的是(  )
    A.基因A控制显性性状,基因a控制隐性性状
    B.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基因A和基因a分离
    C.两者的碱基序列不同
    D.A对a起显性作用
    C [等位基因是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着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a是隐性基因,分别控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但这不是本质区别,最本质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表达不同的蛋白质来控制性状,C正确。]
    10.通过分析,发现甲、乙两个生物的细胞中DNA总量完全相同,4种碱基的量也分别相同,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这两个生物的遗传信息相同
    B.这两个生物的DNA分子数相同
    C.这两个生物的性状相同
    D.还不足以作出以上三项判断
    D [虽然甲、乙两个生物的细胞中DNA总量完全相同,4种碱基的量也分别相同,但是它们的碱基的排列顺序不一定相同,故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DNA分子数也不一定相同,性状也不一定相同。]
    11.如图表示细胞内与基因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元素(a)―→―→e―→基因(f)―→gi
    (1)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 ]________,基因和g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和g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可用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
    (3)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________,基因和i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的成分与RNA的成分相比,主要差异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的空间结构一般表现为________,若其中(C+G)/(T+A)=1/2,则A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________,其单链中(C+G)/(T+A)为________。
    (6)g的功能可表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知:g是DNA,h是蛋白质,i是染色体,e是脱氧核苷酸,b、c、d是构成脱氧核苷酸的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a是组成元素C、H、O、N、P。(1)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DN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脱氧核苷酸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DNA彻底水解后可用字母b、c、d表示。(3)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i),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4)DNA与RNA在组成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碱基和五碳糖的种类不同。(5)DNA具有双螺旋的空间结构。因为DNA双链中,A=T,G=C,则A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A/(A+T+C+G)=A/(2A+2G),由(C+G)/(T+A)=1/2 得出A=2G,所以,A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A/3A=1/3;根据(C+G)/(T+A)的特点知,DNA单链中(C+G)/(T+A)的值与双链中(C+G)/(T+A)的值相同。(6)基因的功能是贮存、复制、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答案] (1)g DNA 基因是g(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2)e是g的基本单位 b、c、d (3)i 染色体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4)碱基和五碳糖的种类不同 (5)双螺旋 1/3 1/2 (6)贮存、复制、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12.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用含有同位素14C的脱氧核苷酸合成一个DNA分子,然后加入普通的含12C的脱氧核苷酸,经n次复制后,所得DNA分子中含12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14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  )
    A.2n∶1 B.(2n-2)∶n
    C.(2n-2)∶2 D.(2n-1)∶1
    D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n次复制后共得到DNA分子2n个,共有脱氧核苷酸链数2n×2;由于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形成的子代DNA中有两条链是模板链14C;新合成的子链含12C,一共有2n×2-2,所以DNA分子中含12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14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2n×2-2)∶2=(2n-1)∶1,D正确。]
    13.用15N标记一个含有100个碱基对的双链DNA片段,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该DNA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多次后共消耗游离的嘌呤类碱基1 500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60个,复制多次后含14N的DNA分子占7/8
    B.若一条链中(A+G)/(T+C)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