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1.2.1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作业 练习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1.2.1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作业第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1.2.1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作业第2页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1.2.1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作业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第1章 发酵工程第2节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1章 发酵工程第2节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课后测评,共6页。
    【合格考全员做】(学业水平一、二)
    1.下列关于培养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矿质元素、水
    B.培养基只有两类: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C.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
    D.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组分的浓度和比例
    2.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种物质不可能既作碳源又作氮源
    B.凡是碳源都能提供能量
    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仅提供无机盐
    D.无机氮源也可能提供能量
    3.自养微生物与异养微生物的培养基的主要差别是( )
    A.碳源B.氮源
    C.无机盐D.特殊营养物质
    4.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只有大肠杆菌
    B.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后就可以接种使用
    C.该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牛肉膏
    D.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
    5.下列操作与消毒或灭菌无关的是( )
    A.接种前用酒精灯火焰灼烧接种环
    B.接种前用酒精擦拭双手
    C.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D.在酒精灯的火焰旁完成接种
    6.培养基、培养皿、接种针、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或消毒方法依次是( )
    ①化学药物消毒 ②灼烧灭菌 ③干热灭菌 ④紫外线消毒 ⑤高压蒸汽灭菌 ⑥巴氏消毒
    A.⑤③②①④⑥B.①②③④⑤⑥
    C.⑥②③④①⑤D.③④②①⑥⑤
    7.下列有关倒平板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
    B.使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C.将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盖倒放在桌面上
    D.等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需要倒过来放置
    8.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恒温箱的目的是( )
    A.对比观察培养基有没有被微生物利用
    B.对比分析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
    C.没必要放入未接种的培养基
    D.为了下次接种时再使用
    9.下列关于平板划线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每次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
    B.灼烧接种环后,要立即用接种环接种,防止杂菌污染接种环
    C.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D.接种前,要将菌种试管口通过火焰
    10.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的培养提供了________和________。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____________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________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4)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________种细菌。一般来说,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________。
    【等级考选学做】(学业水平三、四)
    11.下列关于制备固体培养基时倒平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倒好的培养基和培养皿要进行干热灭菌
    B.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为防止微生物侵入培养基,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操作
    D.倒好培养基后,立即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不需要冷凝
    12.下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边灼烧灭菌
    B.划线操作应在火焰上进行
    C.在5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
    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13.(多选)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法的操作,正确的是( )
    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
    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马上塞上棉塞
    C.不能将最后一次的划线与第一次的划线相连
    D.最后将平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14.(多选)如图为酵母菌纯培养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步骤使用的培养基已经灭菌并调节过pH
    B.②步骤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C.④中每次划线前后都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
    D.①②③步骤操作时都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15.在培养基上将细菌稀释或分散成单个细胞,使其长成单个的菌落,这个菌落就是一个纯化的细菌菌落。实验基本步骤如下:
    eq \x(配制培养基)―→eq \x(灭菌、倒平板)―→eq \x(培养)―→eq \x(观察)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配制培养基时,各成分含量确定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种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倒平板的适宜温度是50℃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这样既可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纯化菌株时,若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应选择的涂布工具是图中的________;若使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应选择的接种工具是图中的________。
    A B C D
    (4)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培养物必须经过________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素养养成练】
    16.炭疽杆菌能引起人畜患炭疽病。炭疽杆菌呈竹节状排列,菌落呈卷发状。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的寄主专一性,通过实验进行确诊。
    ①细菌培养: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分离培养,获得可疑菌落。
    ②细菌鉴定:实验流程图如下所示。
    (1)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灭菌。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挑选可疑菌落制片后,用____________观察,可看到呈竹节状排列的杆菌。
    (3)接种可疑菌后,35℃培养24h,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图中的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____________。两组试管同时培养6h后,进行比较,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________(填“提高”“降低”或“不变”),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此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分层检测案2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1.解析:不同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如自养微生物的培养基不需要加碳源,自生固氮菌的培养基不需要加氮源;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培养基种类也不同,如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两大类,按培养基用途可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里加入琼脂等凝固剂配制而成的;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组分的浓度和比例。
    答案:D
    2.解析:对一些微生物来说,含C、H、O、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又是氮源;CO2是光能自养细菌的碳源,但不能提供能量;CO2和N2都是无机物,也是微生物的碳源和氮源;硝化细菌所利用的氮源是氨,氨为无机氮源,同时氨也为硝化细菌提供用以化能合成作用的能源。
    答案:D
    3.解析:自养微生物利用的碳源是二氧化碳、碳酸盐等无机碳,异养微生物利用的碳源是含碳有机物,所以培养两种微生物的培养基的主要差别是碳源。
    答案:A
    4.解析:在此培养基上能生长多种微生物,不仅仅只有大肠杆菌,A错误;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后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B错误;该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牛肉膏,C正确;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含有琼脂,属于固体培养基,D错误。
    答案:C
    5.解析:接种用具、器皿、空气中都存在大量微生物,必须进行严格地消毒或灭菌。A、B、D三项都是实验操作过程中涉及的消毒或灭菌的措施。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与灭菌无关。
    答案:C
    6.解析: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培养皿能耐高温且需要保持干燥,可用干热灭菌法灭菌;接种针可用灼烧灭菌法灭菌,以达到迅速彻底的灭菌效果;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可用化学药物如酒精进行消毒;空气可用紫外线消毒法;为了不破坏牛奶的营养成分可采用巴氏消毒法。
    答案:A
    7.解析:整个倒平板过程要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因此灭过菌的培养皿应放在火焰旁,打开的锥形瓶瓶口应迅速通过火焰,培养皿应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而不能将培养皿盖完全打开,等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需要倒过来放置。
    答案:C
    8.解析:对未接种的培养基进行培养,起到对照作用,可用来确定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
    答案:B
    9.解析:灼烧接种环后,将接种环伸入管内,让环端先接触培养基上未长菌的部位,使其冷却,然后轻轻挑取少量菌体,再进行接种。灼烧接种环后,不可立即用接种环接种,以免接种环温度过高,将菌种杀死。
    答案:B
    10.解析: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中,一般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成分,碳源、氮源一般分别由糖类和蛋白质类物质所提供。对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在检测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时,应设置对照实验,才能得出可靠的结果。
    答案:(1)氮源 碳源 无机盐 水 (2)高压蒸汽灭菌 (3)恒温培养箱 无菌水 (4)多 高
    11.解析:应该在倒平板之前将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将培养皿进行干热灭菌,A错误;倒平板时,用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10~20 mL)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B错误;为防止微生物侵入培养基,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操作,C正确;倒好培养基后,等培养基冷凝后再将平板倒过来放置,D错误。
    答案:C
    12.解析:在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接种环的灭菌方法应是在火焰上灼烧,接种时划线操作是在火焰旁进行的。在5个区域中,只要有单个活细菌,通过培养即可获得所需菌落。
    答案:D
    13.解析:平板划线过程中,接种环在每次划线之前和之后均需灼烧灭菌,A错误;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还需通过火焰灭菌,再塞上棉塞,B错误;最后一次的划线用于筛选出单个菌落,不能与第一次的划线相连,C正确;划线操作结束后,将平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D正确。
    答案:CD
    14.解析:①步骤为倒平板,使用的培养基已经灭菌并调节过pH,A正确;②步骤为接种,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冷却后再挑取菌落,以防高温杀死酵母菌,B错误;④中每次划线前后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是为了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单菌落,C正确;①②③步骤操作时都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防止杂菌污染,D正确。
    答案:ACD
    15.解析:(1)培养基中各成分含量要根据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来确定。微生物生长需要一定的pH,所以培养基装瓶前需要调节pH。(3)由图可知,A为接种环,B为涂布器,C为胶头滴管,D为接种针,故稀释涂布平板法应选择的涂布工具是B,平板划线法应选择的接种工具是A。(4)由题意分析可知,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菌种接触到高温的接种环而死亡;二是划第二划线区域第一条线时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5)有的大肠杆菌会释放一种强烈的毒素,因此,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答案:(1)所培养微生物对各营养成分的需要量 调节pH (2)温度过高会烫手,过低培养基又会凝固 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3)B A (4)①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②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 (5)灭菌
    16.解析:(1)培养基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在配制培养基时,需要先调节pH,后灭菌。(2)菌落可以通过肉眼观察,而单个细菌无法通过肉眼观察,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3)接种可疑菌后,35 ℃培养24 h,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细菌大量繁殖。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等量生理盐水,与实验组同时培养6 h后,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组低,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反之则排除。噬菌体的宿主具有专一性,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则实验组加入的噬菌体就会侵染炭疽杆菌,炭疽杆菌就会裂解,细菌数量减少,浑浊度降低。
    答案:(1)高压蒸汽灭菌法 先调节pH,后灭菌
    (2)显微镜
    (3)细菌大量繁殖 等量生理盐水 降低 实验组中的噬菌体能特异性地侵染炭疽杆菌,使细菌裂解,溶液变澄清
    成分
    牛肉膏
    葡萄糖
    K2HPO4
    琼脂
    蒸馏水
    含量
    10g
    10g
    2g
    适量
    定容至
    1000mL

    相关试卷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精品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精品达标测试,文件包含121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作业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高二生物解析版docx、121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作业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高二生物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3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3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课后练习题,共12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课后复习题,共9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