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江西省南昌市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检测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1. 下列各项实验中所用的试剂,作用相同的是
A.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蒸馏水的作用
B.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酒精的作用
C.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中,CuS04的作用
D.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盐酸的作用
2. 下列有关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沃森和克里克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B. 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得出了两个遗传规律
C.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证实了DNA遗传物质
D. 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3. 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在一定条件下,蓝藻门的微囊藻、鱼腥藻、螺旋藻,绿藻门的衣藻,硅藻门的小环藻等藻类会发生暴发性繁殖,从而产生水华或赤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氮、磷可为微囊藻和鱼腥藻合成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提供原料
B. 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引发水华的藻类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核糖体
C. 上述藻类都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在同一水域,它们之间为竞争关系
D. 发生水华和赤潮时,沉水植物和水生动物都会因缺乏光照而死亡
4. 20世纪末,野生熊猫分布在秦岭、岷山和小相岭等6大山系。全国已建立熊猫自然保护区40余个,野生熊猫栖息地面积大幅增长。在秦岭,栖息地已被分割成5个主要活动区域;在岷山,熊猫被分割成10多个小种群;小相岭山系熊猫栖息地最为破碎,各隔离种群熊猫数量极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熊猫的自然种群个体数量低与其繁育能力有关
B. 增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可提高环境容纳量
C. 隔离阻碍了各种群间基因交流,熊猫小种群内会产生近亲繁殖
D. 在不同活动区域的熊猫种群间建立走廊,可以提高熊猫的种群数
5.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产生和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B.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
C. 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
D. 根尖产生的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
6. 雌性蝗虫体细胞有两条性染色体,为XX型,雄性蝗虫体细胞仅有一条性染色体,为XO型。关于基因型为AaXRO的蝗虫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仅有一条性染色体
B.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数为1条或0条
C.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有两种基因型
D. 该蝗虫可产生4种精子,其基因型为AO、aO、AXR、aXR
7. 机体的稳态离不开神经递质、激素和酶的作用。请根据所学填写出表中空格的内容: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
8. 图1为茄子和韭菜在温度、水分均适宜的条件下,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图2是探究光照强度对茄子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将一定数量的茄子幼苗放在装有培养液的密闭容器中,以白炽灯为光源,匀速缓慢移动光源,增大光源和容器之间的距离,测定容器中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中P/R为“1”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照强度在C点之后,限制韭菜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据图2分析可知,茄子幼苗在________点时积累的有机物量达到最大值。在C点时,茄子幼苗进行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容器中CO2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图1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跳虫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杂食性鸟和蜘蛛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
(2)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这种循环是指物质在__________之间循环的过程。
(3)图2是图1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___________(填图2中字母)中,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___________(用图2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
10. 玉米是遗传实验常用材料,玉米茎的高度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玉米有雌株、雄株、雌雄同株之分,其性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果穗的颜色有红色和黄色两种,分别受M、m控制。在一试验田中,科研人员做了相关实验探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中有雌株、雄株、雌雄同株的个体,能否作为研究伴性遗传的实验材料?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茎玉米(Dd)自交,子代高茎玉米∶矮茎玉米=3∶1,该比例出现的前提是__________(至少2点)。
(3)将某批红色果穗的种子种植,统计自然状态下得到的子代植株果穗的颜色为红色∶黄色=8∶1,根据该现象,可以得出哪些结论?__________________(至少2点)
11. 过度紧张、焦虑等刺激不仅会导致毛囊细胞数量减少引起脱发,也会导致黑色素细胞减少引起头发变白。利用黑色小鼠进行研究得出的相关调节机制如图所示。
(1)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肾上腺分泌 G 的体液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NE 主要通过过程②影响 MesC,过程①作用很小。两过程中,NE作用于 Mesc 效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 3 种原因即可)
(3)已知长期束缚会引起小鼠过度紧张、焦虑。请设计实验验证上述调节机制中长期束缚及肾上腺对黑毛小鼠体毛的影响。
实验思路: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
南昌二中高三理综训练一
一、选择题:
1. 下列各项实验中所用的试剂,作用相同的是
A.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蒸馏水的作用
B.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酒精的作用
C.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中,CuS04的作用
D.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盐酸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1、叶绿体在显微镜下可以直接观察到,但应保持装片有清水,以保持细胞的活性。制备细胞膜实验中蒸馏水的作用是使细胞吸水胀破。
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过程中,无水乙醇作用是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脂肪检测过程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便于染色。
3、斐林试剂是0.1g/mL的NaOH和0.05g/mL的CuSO4等量均匀混合的混合液。双缩脲试剂是0.1g/mL的NaOH和0.01g/mL的CuSO4溶液,并且两种试剂不需要混合,先后使用。
4、“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盐酸的作用都是使细胞相互分离。
【详解】A、制备细胞膜实验中蒸馏水的作用是使细胞吸水胀破,而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蒸馏水可以保持细胞的活性,A错误;
B、脂肪检测过程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色素,B错误;
C、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用的是新制氢氧化铜,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用的是铜离子,C错误;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用到盐酸的作用是使细胞分离开来,“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盐酸的作用都是使细胞相互分离,D正确。
故选D。
2. 下列有关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沃森和克里克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B. 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得出了两个遗传规律
C.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
D. 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A、沃森和克里克用模型建构方法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A正确;
B、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得出了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
D、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D错误。
故选D。
【点睛】
3. 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在一定条件下,蓝藻门的微囊藻、鱼腥藻、螺旋藻,绿藻门的衣藻,硅藻门的小环藻等藻类会发生暴发性繁殖,从而产生水华或赤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氮、磷可为微囊藻和鱼腥藻合成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提供原料
B. 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引发水华的藻类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核糖体
C. 上述藻类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在同一水域,它们之间为竞争关系
D. 发生水华和赤潮时,沉水植物和水生动物都会因缺乏光照而死亡
【答案】C
【解析】
【分析】
蓝藻门的微囊藻、鱼腥藻、螺旋藻属于原核生物,绿藻门的衣藻,硅藻门的小环藻等藻类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最主要的结构差异为原核生物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但两者均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
【详解】A、微囊藻、鱼腥藻属于蓝藻类,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没有叶绿体,A错误;
B、高倍镜下无法观察到原核生物的细胞膜和核糖体,B错误;
C、上述藻类均可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在同一水域竞争光能,因此它们之间为竞争关系,C正确;
D、发生水华和赤潮时,沉水植物因缺乏光照而死亡,动物则是由于藻类的繁殖产生许多对动物有害的物质而死亡或是由于细菌的繁殖导致水底缺氧而死亡,D错误。
故选C。
4. 20世纪末,野生熊猫分布在秦岭、岷山和小相岭等6大山系。全国已建立熊猫自然保护区40余个,野生熊猫栖息地面积大幅增长。在秦岭,栖息地已被分割成5个主要活动区域;在岷山,熊猫被分割成10多个小种群;小相岭山系熊猫栖息地最为破碎,各隔离种群熊猫数量极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熊猫的自然种群个体数量低与其繁育能力有关
B. 增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可提高环境容纳量
C. 隔离阻碍了各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熊猫小种群内会产生近亲繁殖
D. 在不同活动区域的熊猫种群间建立走廊,可以提高熊猫的种群数
【答案】D
【解析】
【分析】最高环境容纳量(简称“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环境容纳量是环境制约作用的具体体现,有限的环境只能为有限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资源。环境容纳量的实质是有限环境中的有限增长。
【详解】A、动物的繁育能力可影响种群的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数量,故熊猫的自然种群个体数量低与其繁育能力有关,A正确;
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改善生存环境,进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野生大熊猫的根本措施,B正确;
C、隔离(地理隔离等)导致熊猫不能相遇,阻碍了各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熊猫小种群内会产生近亲繁殖,C正确;
D、由于地理阻隔导致大熊猫不能相遇,熊猫种群数量增多,在不同活动区域的熊猫种群间建立走廊,可以使熊猫汇集,多个种群集合成为一个,熊猫的种群数下降,D错误。
故选D。
5.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产生和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B.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
C. 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
D. 根尖产生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赤霉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3、脱落酸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等,分布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4、乙烯的合成部位是植物体各个部位,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5、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详解】A、脱落酸没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A错误;
B、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B正确;
C、高浓度的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抑制茎段细胞伸长,C错误;
D、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D错误。
故选B。
6. 雌性蝗虫体细胞有两条性染色体,为XX型,雄性蝗虫体细胞仅有一条性染色体,为XO型。关于基因型为AaXRO的蝗虫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仅有一条性染色体
B.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数为1条或0条
C.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有两种基因型
D. 该蝗虫可产生4种精子,其基因型为AO、aO、AXR、aXR
【答案】C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结合题意可知,雄性蝗虫体内只有一条X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离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此时雄性蝗虫细胞中仅有一条X染色体,A正确;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雄蝗虫性染色体为X和O,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只有1个含有X染色体,即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数为1条或0条,B正确;
C、该蝗虫基因型为AaXRO,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若不考虑变异,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后期可得到2个次级精母细胞,两种基因型,但该个体有多个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有四种基因型,C错误;
D、该蝗虫基因型为AaXRO,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该个体产生的精子类型为AO、aO、AXR、aXR,D正确。
故选C。
7. 机体的稳态离不开神经递质、激素和酶的作用。请根据所学填写出表中空格的内容: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
【答案】(1)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合成、释放
(2)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3)突触后膜 (4)靶器官、靶细胞
(5)灭活
【解析】
【分析】动物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合成、释放的,其作用特点为: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为RNA,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其 作用特点是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等。
神经递质是由神经细胞产生的,神经递质在突触间传递信息,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兴奋或抑制) 。
【小问1详解】
动物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合成、释放的。
【小问2详解】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为RNA。
【小问3详解】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传递信息,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兴奋或抑制) 。
【小问4详解】
激素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靶细胞、靶细胞。
【小问5详解】
激素一经靶器官或靶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之后就被灭活。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激素、酶和神经递质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答。
8. 图1为茄子和韭菜在温度、水分均适宜的条件下,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图2是探究光照强度对茄子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将一定数量的茄子幼苗放在装有培养液的密闭容器中,以白炽灯为光源,匀速缓慢移动光源,增大光源和容器之间的距离,测定容器中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中P/R为“1”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照强度在C点之后,限制韭菜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据图2分析可知,茄子幼苗在________点时积累的有机物量达到最大值。在C点时,茄子幼苗进行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容器中CO2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②. CO2浓度 ③. B ④. 叶绿体制造和从容器中吸收 ⑤. 光照强度越来越弱,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解析】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
【详解】(1)图1中P/R为“1”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照强度在C点之后,韭菜的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说明光照强度已经不是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其影响因素应是CO2浓度。
(2)图二将茄子幼苗放在密闭容器中,AB段CO2浓度逐渐下降,说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B点以后CO2浓度逐渐升高,说明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所以茄子幼苗在B点时积累的有机物量达到最大值。在C点时,茄子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消耗O2的来源是叶绿体制造和从容器中吸收。随着时间的延长,光源和容器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光照强度越来越弱,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所以CO2增多。
【点睛】理解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图2中通过二氧化碳浓度来判断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大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9. 图1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跳虫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杂食性鸟和蜘蛛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
(2)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这种循环是指物质在__________之间循环的过程。
(3)图2是图1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___________(填图2中字母)中,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___________(用图2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
【答案】(1) ①. 分解者 ②. 捕食和竞争
(2)生物群落与无机(非生物)环境
(3) ①. c ②. a-b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关系图,其中草本植物、乔木为生产者,蝗虫蜘蛛、杂食性鸟为消费者,大型真菌、跳虫为分解者。
图2是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示意图,a表示乙的同化量,e、b分别表示甲、乙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d分别表示甲乙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一般来说,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的去路可以有三条:(1)自身呼吸消耗,(2)流入下一营养级,(3)被分解者分解。
【小问1详解】
据图2分析,跳虫以有机碎屑为食,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分解者。根据图1可知,杂食性鸟可以捕食蜘蛛,而杂食性鸟和蜘蛛都以蝗虫为食,所以杂食性鸟和蜘蛛的种间关系是捕食与竞争。
【小问2详解】
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这种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的过程。
【小问3详解】
由图得知,图2是图1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乙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乙的摄入量,是乙没有消化、吸收的能量,因此不是乙的同化量而是甲同化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一部分,故乙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c中。图2中a为乙的同化量,b为乙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所以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a-b.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综合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
10. 玉米是遗传实验常用的材料,玉米茎的高度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玉米有雌株、雄株、雌雄同株之分,其性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果穗的颜色有红色和黄色两种,分别受M、m控制。在一试验田中,科研人员做了相关实验探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中有雌株、雄株、雌雄同株的个体,能否作为研究伴性遗传的实验材料?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茎玉米(Dd)自交,子代高茎玉米∶矮茎玉米=3∶1,该比例出现的前提是__________(至少2点)。
(3)将某批红色果穗的种子种植,统计自然状态下得到的子代植株果穗的颜色为红色∶黄色=8∶1,根据该现象,可以得出哪些结论?__________________(至少2点)
【答案】(1) ①. 不能 ②. 伴性遗传是指控制某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遗传与性别相关联,而玉米没有性染色体,其性别只有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2)高茎对矮茎为完全显性;Dd植株在形成配子时,基因D和d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Dd产生的雌雄配子的存活率相同;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红色果穗是显性性状;原红色果穗的个体基因型有两种,即为MM、Mm,且比例为1∶2
【解析】
【分析】确定显隐性方法:
①定义法:具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②自交法:具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或一个亲本自交),若后代出现新的性状,则新的性状必为隐性性状。
【小问1详解】
伴性遗传是指控制某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玉米有雌株、雄株、雌雄同株的个体,没有性染色体,其性别只有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不能作为研究伴性遗传的实验材料。
【小问2详解】
高茎玉米(Dd)自交,子代高茎玉米∶矮茎玉米=3∶1,该比例出现前提是高茎对矮茎为完全显性;Dd植株在形成配子时,基因D和d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Dd产生的雌雄配子的存活率相同;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小问3详解】
将某批红色果穗的种子种植,统计自然状态下得到的子代植株果穗的颜色为红色∶黄色=8∶1,说明红色果穗是显性性状。原红色果穗的个体基因型可能为MM、Mm ,黄色果穗的个体基因型为mm,占1/9。设Mm红色果穗的比例为X,红色果穗随机交配后代出现黄色果穗mm=1/4 X2=1/9,则X=2/3,即原红色果穗的个体基因型为1/3MM、2/3Mm,比例为1∶2。
【点睛】本题以玉米为题材,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判断显隐性的判断方法,再根据题干要求进行相关计算。
11. 过度紧张、焦虑等刺激不仅会导致毛囊细胞数量减少引起脱发,也会导致黑色素细胞减少引起头发变白。利用黑色小鼠进行研究得出的相关调节机制如图所示。
(1)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肾上腺分泌 G 的体液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NE 主要通过过程②影响 MesC,过程①作用很小。两过程中,NE作用于 Mesc 效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 3 种原因即可)
(3)已知长期束缚会引起小鼠过度紧张、焦虑。请设计实验验证上述调节机制中长期束缚及肾上腺对黑毛小鼠体毛的影响。
实验思路: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
【答案】 ①. 分级调节 ②. 两过程NE的作用方式不同(或NE分别作为激素和神经递质起作用) ③. 两过程NE的浓度不同 ④. 两过程NE运输到MeSC的时间不同 ⑤. 取生理状况相同的黑色小鼠若干只,随机平均分为A、B、C、D四组,A组不作处理,B组切除肾上腺,C组束缚,D组切除肾上腺并束缚,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小鼠体毛数量(生长情况)和颜色的变化。 ⑥. A组小鼠的体毛无变化,B组小鼠的体毛增多,不变白,C组小鼠脱毛且变白,D组小鼠毛发增多(生长旺盛),变白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过度紧张焦虑刺激下丘脑分泌相应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相应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其分泌糖皮质激素抑制成纤维细胞,通过一系列途经最终分化出的毛囊细胞减少。与此同时,过度紧张焦虑会刺激脑和脊髓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分泌NE或传出神经分泌NE作用于MeSc,使其异常增殖分化,最终黑色素细胞减少,据此答题。
【详解】(1)由图可知,下丘脑分泌相应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相应激素,在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其分泌糖皮质激素,这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2)过程②为传出神经直接分泌NE作用于MeSC细胞,过程①是传出神经先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NE再作用于MeSC细胞,这两种方式中过程②的作用效果大于过程①,这可能原因有两过程NE的作用方式不同,过程②中NE作为神经递质起作用,而过程①NE作为激素起作用,也可能是两过程NE的浓度不同或两过程NE运输到MeSC的时间不同,过程②中NE作用时间快,过程①中NE作用时间慢。
(3)观察黑色小鼠的体毛即观察是否变白以及是否脱发,由图可知,过度紧张和焦虑会导致黑色素细胞减少,引起头发变白和导致毛囊细胞数量减少,引起脱发。为了验证长期束缚及肾上腺对黑毛小鼠体毛的影响,可取生理状况相同的黑色小鼠若干只,随机平均分为A、B、C、D四组,A组不作处理,B组切除肾上腺,C组束缚,D组切除肾上腺并束缚,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小鼠体毛数量(生长情况)和颜色的变化。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A组小鼠的体毛无变化,B组小鼠的体毛增多,不变白,C组小鼠脱毛且变白,D组小鼠毛发增多(生长旺盛),变白。由此可见,长期束缚会引起小鼠过度紧张、焦虑导致脱发和白化现象,切除肾上腺有助于抑制脱毛的现象,但对白化减少影响不大。
【点睛】本题结合表格主要考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意在强化学生对动物激素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项目
神经递质
激素
酶
来源
突触前膜神经元合成、释放
(1)
一般活细胞都能合成
化学本质
乙酰胆碱、多巴胺、氨基酸等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衍生物、固醇等
(2)
生理功能
引起兴奋或抑制
调节生命活动
催化化学反应
作用部位或器官
(3)
(4)
体内(细胞内和细胞外)、体外
作用后变化
被降解或回收
(5)
不发生变化
项目
神经递质
激素
酶
来源
突触前膜神经元合成、释放
(1)
一般活细胞都能合成
化学本质
乙酰胆碱、多巴胺、氨基酸等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衍生物、固醇等
(2)
生理功能
引起兴奋或抑制
调节生命活动
催化化学反应
作用部位或器官
(3)
(4)
体内(细胞内和细胞外)、体外
作用后变化
被降解或回收
(5)
不发生变化
2023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江西省新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届江西省新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