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第2节 染色体变异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2节 染色体变异导学案,共4页。
1.实验原理
(1)用低温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被拉向两极,导致细胞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2)染色体染色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用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甲紫(旧称龙胆紫)溶液染色。
2.实验步骤
3.实验现象: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
4.实验结论:低温诱导植物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实验关键·探究学习]
1.实验设置思路
控制变量→结果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 ↓ ↓
低温、室温 染色体数目 低温能够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1)对照实验:
对照组:室温下培养。
实验组:低温(4 ℃)下培养。
(2)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eq \b\lc\ \rc\}(\a\vs4\al\c1(室温→都是正常二倍体细胞,低温→既有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加倍细胞))eq \(――→,\s\up8(对照),\s\d14(分析))eq \a\vs4\al(低温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2.变量分析
3.实验操作的提醒及目的
[实验应用·对点练习]
1.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低温对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影响是否与秋水仙素的影响相同”进行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应该选用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B.该实验应设置室温下、-4 ℃的冰箱中、2%的秋水仙素溶液中3组实验
C.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比较经过不同处理的根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
D.若低温处理结果大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则低温不能诱导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C [选材时,应该选用洋葱根尖正常分裂的分生组织细胞,A错误;将3组生长状况相同的洋葱根尖分别放入3个培养皿中,其中1号放在室温下,2号放在4℃的冰箱中,3号放在滴加了2%的秋水仙素的溶液中,B错误;将3组根尖分别制成装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比较经过不同处理的根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C正确;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抑制前期纺锤体形成,若低温处理结果大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是因为绝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D错误。]
2.(不定项)洋葱为二倍体,共有16条染色体。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洋葱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只用于漂洗掉卡诺氏液
B.低温处理的机理是抑制纺锤体形成,进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应设置常温培养的对照组,以确认低温可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D.如果用显微镜观察到染色体条数为32的细胞,则可判断低温诱导成功
BC [“低温诱导洋葱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先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冲洗两次,目的是洗去残留的卡诺氏液,除此之外,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还可以与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混合形成解离液,使洋葱根尖解离,A错误;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应设置常温培养的对照组,以确认低温可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洋葱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条数为16,如果用显微镜观察到染色体条数为32的细胞,可能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故不能据此判断低温诱导成功,D错误。]
培养条件
自变量及其控制
自然条件下培养
低温处理
因变量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无关变量(不同实验组中等同原则)
举例:
①不定根的长度
②适宜的pH
实验操作提醒
操作目的
解离前后都
需要清洗
①解离前冲洗:洗去卡诺氏液,同时为解离做准备,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解离液的组分之一)冲洗两次。
②解离后漂洗: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用清水进行漂洗
染色
给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观察
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便于找到分生区细胞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七章生物的变异和进化课时2染色体变异与生物育种考点2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共2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一 减数分裂第2课时学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