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福建专用_新教材高中化学课件PPT+单元+学案练鲁科版必修1
- 福建专用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单元练课件鲁科版必修1 课件 1 次下载
- 福建专用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课件鲁科版必修1 课件 1 次下载
- 福建专用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第1课时电解质的电离课件鲁科版必修1 课件 1 次下载
- 福建专用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第2课时离子反应学案鲁科版必修1 学案 3 次下载
- 福建专用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3节第1课时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课件鲁科版必修1 课件 1 次下载
福建专用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单元练习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专用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单元练习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共8页。
单元形成性评价(二)(第2章) (7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日照高一检测)物质的分类是指根据对象的性质、特征等对其进行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来发现金星的大气层中含有三氧化二碳(C2O3),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A.H2O、N2O4 B.石墨、氧气C.H2SO4、HClO D.NaCl、Na2CO3【解析】选A。三氧化二碳属于氧化物,与H2O、N2O4都属于同一类别。2. (2021·泉州高一检测)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5.5~36 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红棕色的Fe2O3D.向分散系中加入NaCl固体,无明显变化【解析】选B。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A错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Fe2O3为红棕色,而磁流体为黑色,C错误;该分散系胶体粒子带电荷,加入NaCl,发生胶体聚沉,D错误。3.(2021·济南高一检测)在一次化学探究实验中,根据某同学绘制的电路图,小组同学在图中空缺处(甲处)分别放置以下四种物质。推测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正确的一组是( )序号用品现象实验结论A固体NaCl小灯泡不亮固体NaCl不导电,所以NaCl不是电解质B铜丝小灯泡变亮铜丝能导电,所以铜丝是电解质C氯化氢的水溶液小灯泡变亮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D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小灯泡变亮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二氧化硫是电解质【解析】选C。固体NaCl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Na+、Cl-,所以不会导电,但NaCl溶于水或熔融状态能导电,NaCl是电解质,A结论错误;铜丝是单质不是化合物,不是电解质,B结论错误;氯化氢是化合物,在水的作用下,自身电离出H+、Cl-而使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导电,C正确;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SO2与H2O反应生成了H2SO3,H2SO3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故H2SO3是电解质,SO2不是电解质,D结论错误。4.(2021·青岛高一检测)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叫做导电性。下列状态的物质,既属于电解质又能导电的是( )A.酒精 B.氯化钾晶体C.液氯 D.熔融的氢氧化钠【解析】选D。酒精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不是电解质,故A不选;氯化钾晶体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是电解质,故B不选;液氯是单质,不能导电,不是电解质,故C不选;熔融的氢氧化钠能导电,是电解质,故D选。5.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Cl-、Na+、Fe3+、SOB.含有SO的溶液中:Ba2+、Na+、H+、NOC.含有Cl-的溶液中: SO、NO、Cu2+、K+D.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Fe3+、HCO、Na+、SO【解析】选C。无色溶液中不能含有Fe3+,故A错误;SO与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含有SO的溶液中不能含有Ba2+,故B错误;Cl-、 SO、NO、Cu2+、K+不反应,所以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使石蕊变红的溶液呈酸性,HCO与H+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所以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不能含有HCO,故D错误。6.下列各组均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其中按照仅由酸、碱、盐依次电离的是( )①Na+、OH-、SO ②H+、Cl-、SO③Na+、K+、OH- ④Na+、K+、NOA.②③④ B.②①④C.②③① D.②①③【解析】选A。此题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概念。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H+,②符合要求;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只有OH-,③符合要求;盐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④符合要求。7.(2021·福州高一检测)菜谱中记载:河虾不能与西红柿同食,主要原因是河虾中含有+5价砷(As),西红柿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两者同食会产生有毒的+3价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毒过程中+5价砷体现出一定的还原性B.中毒过程中,维生素C作氧化剂C.因为河虾中含有砷元素,所以不能食用D.+3价砷具有还原性【解析】选D。由题给信息可知,反应中砷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维生素C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维生素C在反应中作还原剂,故A、B错误;河虾中含有+5价砷,无毒,能够食用,故C错误;+3价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D正确。8.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以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B.在蒸馏过程中,发现蒸馏烧瓶中未加沸石或碎瓷片,可以立即加入C.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D.制备Fe(OH)3胶体时,向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解析】选D。A项,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也可能含有Ag+,错误;B项,在蒸馏过程中,发现蒸馏烧瓶中未加沸石或碎瓷片,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再加入沸石或碎瓷片,错误;C项,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也可能含有SO等离子,错误;D项,制备Fe(OH)3胶体时,向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Fe(OH)3胶体,正确。9.处理含氰(CN-)废水涉及以下反应,其中无毒的OCN-中碳元素为+4价。反应ⅠCN-+OH-+Cl2―→OCN-+Cl-+H2O(未配平)反应Ⅱ2OCN-+4OH-+3Cl2===2CO2+N2+6Cl-+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Ⅰ中碳元素被还原B.反应Ⅱ中CO2为氧化产物C.处理过程中,每产生1 mol N2,消耗3 mol Cl2D.反应Ⅰ中CN-与Cl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进行反应【解析】选D。CN-中N为-3价,C为+2价,OCN-中O为-2价,N为-3价,C为+4价,反应Ⅰ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A项错误;反应Ⅱ中碳的化合价不变,CO2不是氧化产物,B项错误;配平反应Ⅰ为CN-+2OH-+Cl2===OCN-+2Cl-+H2O,D项正确;根据反应Ⅱ,产生1 mol N2,需要2 mol OCN-,此时消耗3 mol Cl2,根据反应Ⅰ,产生2 mol OCN-,需消耗2 mol Cl2,因此每产生1 mol N2,消耗5 mol Cl2,C项错误。10.化学探究活动中,有标号为a、b、c、d、e、f的六瓶溶液,只知它们是Na2CO3溶液、AgNO3溶液、HCl溶液、NaNO3溶液、Ca(NO3)2溶液和BaCl2溶液。小组同学将它们两两少量混合,并记录实验现象如表所示:实验a+ba+fb+eb+fc+e现象沉淀沉淀气体无无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b与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CO===CO2↑+H2OB.a是AgNO3溶液C.d是Ca(NO3)2溶液D.a与b、a与f生成的沉淀不相同【解析】选D。A项,b和e反应生成气体,故b和e为盐酸和碳酸钠溶液,正确;B项,a能与b、f反应产生沉淀,能与多种物质作用生成沉淀的有碳酸钠、氯化钡和硝酸银溶液,而b或e是碳酸钠溶液,a可能为硝酸银或氯化钡溶液,若a为氯化钡溶液,则b为碳酸钠溶液,f为硝酸银溶液,而b和f能反应,与实验现象不符,故a是硝酸银溶液,正确;C项,b、f分别为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的碳酸钠溶液、盐酸、氯化钡溶液中的一种,又b、f混合无现象,结合b与e反应生成气体知,b为盐酸,e为碳酸钠溶液,f为氯化钡溶液,c和e 不反应,说明c是硝酸钠溶液,剩余的d为硝酸钙溶液,正确;D项,a与b、a与f生成的沉淀均为氯化银,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1.(10分)(2021·日照高一检测)科学家在研究物质时,常常对物质进行分类,以便对同类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数以万计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1)现有下列5种物质:CO、CaO、MgO、Fe2O3、Na2O。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有1种物质与其他4种有明显的不同,请找出这种物质,并写出依据(写出两种分类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上述物质中分别找出两种能相互反应的物质,写出一个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3)虽然分类的方法不同,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请用简单的图示方法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生活中的食醋和豆浆分别属于分散系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可以鉴别(填化学专用名词)。答案:(1)①CO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余是固体②CO是非金属氧化物,其余是金属氧化物(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Fe2O3+3CO2Fe+3CO2(3)(意思正确、能表示二者的交叉关系即可)(4)溶液 胶体 丁达尔现象12.(13分)(2021·广州高一检测)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阅读下面科普信息,回答问题:(1)为防止一些食品在空气中氧化变质,延长其保质期,罐头、火腿肠、果汁等都会添加一些防腐剂。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看,防腐剂具有__________性。(2)铁是人体必需的金属元素。以下为常见的铁元素的几种微粒,其中可用KSCN溶液鉴别的是__________。A.Fe B.Fe2+ C.Fe3+(3)工业盐的主要成分是NaNO2,曾多次发生过因误食NaNO2而中毒的事件,其原因是NaNO2把人体内的Fe2+转化为Fe3+而失去与O2结合的能力。①说明NaNO2具有__________性。下列不能实现上述转化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标号)。A.Cl2 B.O2C.FeCl3 D.KMnO4(H+)②工业盐中毒后,可服用维生素C来缓解中毒状况,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___性。(4)在Fe+4HNO3(稀)===Fe(NO3)3+NO↑+2H2O反应中,1 mol Fe参加反应时,被还原的HNO3为__________mol,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mol。【解析】(1)防止食物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则加入的防腐剂必须具有还原性。(2)Fe3+与KSCN溶液反应使溶液显红色。(3)Fe2+→Fe3+发生了氧化反应,故NaNO2具有氧化性,所以实现此转化也应选择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而FeCl3与Fe2+不能反应,故FeCl3不能实现上述转化。缓解中毒,则应能使Fe3+→Fe2+,所以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4)Fe和HNO3的反应中,只有一部分HNO3起氧化作用,生成NO,1 mol Fe参加反应时,被还原的HNO3为1 mol,转移了3 mol e-。答案:(1)还原 (2)C (3)①氧化 C ②还原 (4)1 313.(14分) (1)人体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Fe2+,正是这些Fe2+使血红蛋白分子具有载氧功能。亚硝酸钠(NaNO2)可将人体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氧气的结合能力,反应过程中Fe2+发生__________反应,说明亚硝酸钠中氮元素化合价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稀土氟化物是金属热还原法制取单一稀土金属的重要原料。微波法合成CeF3的化学方程式为6CeO2+18NH4F===6CeF3+16NH3↑+12H2O+N2↑,该反应中被还原的是__________,被氧化的是__________,反应中被氧化的氮原子与未被氧化的氮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3)近年来,锂的含氢化合物作为氢源受到广泛关注。化合物LiNH2和LiH都是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释氢材料。将LiNH2和LiH按一定比例混合,在催化剂作用下,所含氢全部以氢气形式放出同时生成Li3N,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每生成一个H2分子,转移__________个电子。【解析】(1)亚硝酸钠(NaNO2)可将人体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反应过程中Fe2+发生氧化反应,说明亚硝酸钠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2)稀土氟化物是金属热还原法制取单一稀土金属的重要原料。微波法合成CeF3的化学方程式为6CeO2+18NH4F===6CeF3+16NH3↑+12H2O+N2↑,该反应中被还原的是CeO2,被氧化的是NH4F,反应中被氧化的氮原子与未被氧化的氮原子个数之比为1∶8。(3)将LiNH2和LiH按一定比例混合,在催化剂作用下,所含氢全部以氢气形式放出同时生成Li3N,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NH2+2LiHLi3N+2H2↑,反应中每生成一个H2分子,转移1个电子。答案:(1)氧化 降低 (2)CeO2 NH4F1∶8 (3)LiNH2+2LiHLi3N+2H2↑ 114.(13分)(2021·武汉高一检测) 流经某中学的河道下游两旁有甲、乙两工厂。化学探究小组对两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进行了初步测定,河水的水样中共含K+、Ag+、Fe3+、Cl-、OH- 、NO六种离子。(1)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厂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为______________。(2)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如果加一定量的__________(填“活性炭”或“铁粉”),可以回收其中的金属__________(填金属元素符号)。(3)另一种设想是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某些离子转化为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可用来浇灌农田。①某些离子转化为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经过滤后的废水中主要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甲厂废水呈碱性,则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与OH-反应的Ag+、Fe3+不能大量存在,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甲厂废水中应含有K+,乙厂废水中含有Ag+、Fe3+,则与Ag+、Fe3+反应的Cl-、OH-不能大量存在,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乙厂废水中还含有NO,由此可知,甲厂废水中含有K+、Cl-、OH-,乙厂废水中含有Ag+、Fe3+、NO。(2)乙厂废水中含有Ag+、Fe3+、NO,活性炭只能吸附杂质,不能置换出金属,所以要置换出金属单质,应该加入铁粉,将银离子转化成金属银。(3)①根据两厂废水中含有的离子可知,混合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Ag++Cl-===AgCl↓、Fe3++3OH-===Fe(OH)3↓;②经过滤后的废水中主要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钾。答案:(1)K+、Cl-、OH- (2)铁粉 Ag(3)①Ag++Cl-===AgCl↓、Fe3++3OH-===Fe(OH)3↓ ②KNO315.(10分)NaNO2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2)根据上述反应,鉴别NaNO2和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①食醋、②淀粉KI试纸、③淀粉、④白酒,你认为必须选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填序号)。(3)某厂废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NaCl B.NH4ClC.HNO3 D.浓H2SO4(4)请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Al+__________NaNO3+__________NaOH===__________NaAlO2+__________N2↑+2H2O若反应过程中转移5 mol e-,则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__________L。【解析】(1)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2)根据题给反应可知,NaNO2在酸性溶液中能将I-氧化成I2,淀粉遇I2变蓝色,故必须选用的物质有①②。(3)NaNO2转化为N2,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所选试剂应充当还原剂,题给选项中只有NH4Cl能还原NaNO2。(4)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10Al+6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根据关系式N2~10e-,若反应过程中转移5 mol e-,则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11.2 L。答案:(1)NaNO2 (2)①② (3)B (4)10 6 4 10 3 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