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苏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PPT课件+试卷+导学案整套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综合检测含解析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1化学反应的焓变热化学方程式课件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1 次下载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3燃烧热能源的充分利用课件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2.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课件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2.2化学电源课件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文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图说考点,基础知识,molH2O,mol,酸与碱,3测量步骤,ΔH1+ΔH2,盖斯定律,ΔH+ΔH2,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目标1.了解反应热(中和热)测定。2.理解盖斯定律的内容,了解其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3.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
[新知预习]1.中和反应的反应热(1)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__________时的反应热(即所放出的热量),叫中和反应的反应热。(2)注意:①酸、碱溶液必须为稀溶液。②计量标准必须是生成________水。(3)对于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中和热基本上是相等的,表示为H+(aq)+OH-(aq)===H2O(l) ΔH=-57.3 kJ·ml-1。
2.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原理通过一定量的________溶液在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由此求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2)实验装置和实验用品①实验装置:②实验用品:简易量热计、量筒________个、0.50 ml/L盐酸、0.50 ml/L氢氧化钠溶液;
(4)数据记录与处理:
3.盖斯定律(1)内容不论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________的(填“相同”或“不同”)。(2)特点①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始态、终态有关,与________无关。②反应热总值一定,如图表示始态到终态的反应热:则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ΔH3+ΔH4+ΔH5
(3)应用对于进行得很慢的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的反应,有些产品不纯(有副反应发生)的反应,测定这些反应的反应热有困难,如果应用________,就可以________地把它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
4.反应热的计算(1)反应热计算的常用依据①根据盖斯定律计算。②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③根据键能计算。④根据燃烧热或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概念进行计算。
ΔH1-ΔH2=-393.5 kJ/ml-(-283.0 kJ/ml)=-110.5 kJ/ml
[即时性自测]1.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使用下列用品不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A.碎泡沫塑料 B.环形玻璃搅拌棒C.硬纸板 D.两个量筒
解析:碎泡沫塑料起到保温效果,减少热量散失,从而减小实验误差,A项不符合题意;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能加快反应速率,减少热量散失,从而减小实验误差,B项不符合题意;硬纸板覆盖于反应装置上起隔离作用,能减少热量散失,从而减小实验误差,C项不符合题意;两个量筒用来分别盛放和量取酸和碱,对实验误差无影响,因此不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D项符合题意。
2.下列关于盖斯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管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B.反应热不仅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还与反应的途径有关C.有些反应的反应热不能直接测得,可通过盖斯定律间接计算得到D.盖斯定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具体体现
3.S(单斜)和S(正交)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①S(s,单斜)+O2(g)===SO2(g) ΔH1=-297.16 kJ·ml-1②S(s,正交)+O2(g)===SO2(g) ΔH2=-296.83 kJ·ml-1③S(s,单斜)===S(s,正交) Δ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3=+0.33 kJ·ml-1B.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S(s,单斜)===S(s,正交) ΔH3<0,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D.S(s,单斜)===S(s,正交) ΔH3>0,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
4.已知1 ml白磷完全转化为红磷放出29.2 kJ热量,下列两个反应:P4(白,s)+5O2(g)===2P2O5(s) ΔH=-Q1,4P(红,s)+5O2(g)===2P2O5(s) ΔH=-Q2,Q1与Q2的关系是( )A.Q1=Q2 B.Q1>Q2C.Q1ΔH2的是( )A.2H2(g)+O2(g)===2H2O(g) ΔH1;2H2(g)+O2(g)===2H2O(l) ΔH2B.4P(g)+5O2(g)===2P2O5(g) ΔH1;4P(s)+5O2(g)===2P2O5(g) ΔH2C.2SO2(g)+O2(g)⇌2SO3(g) ΔH1;2SO3(g)⇌O2(g)+2SO2(g) ΔH2D.已知反应:C(金刚石,s)===C(石墨,s) ΔH|ΔH1|,且这两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ΔH为负值,所以ΔH1>ΔH2,A项正确;气态P比固态P的能量高,气态P燃烧放出的热量更多,故|ΔH2|ΔH1,B项错误;第一个反应为放热反应,第二个反应为吸热反应,故ΔH2>ΔH1,C项错误;金刚石的能量高,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故|ΔH2|E(s)],可知反应热大小亦不相同。如S(g)+O2(g)===SO2(g) ΔH1=-a kJ·ml-1;S(s)+O2(g)===SO2(g) ΔH2=-b kJ·ml-1
5.注意同素异形体如C(石墨,s)+O2(g)===CO2(g) ΔH1=-c kJ/ml;C(金刚石,s)+O2(g)===CO2(g) ΔH2=-d kJ·ml-1
2N2H4(g)+2NO2(g)===3N2(g)+4H2O(g) ΔH=-1 153.7 kJ·ml-1
N2H4(g)+2F2(g)===N2(g)+4HF(g) ΔH=-1 135 kJ ·ml-1
解析:(1)结合盖斯定律:②×2-①便得反应2N2H4(g)+2NO2(g)===3N2(g)+4H2O(g),其反应热ΔH=(-543 kJ·ml-1)×2-(+67.7 kJ·ml-1)=-1 153.7 kJ·ml-1。(2)结合盖斯定律知:②+③×4-④×2得反应N2H4(g)+2F2(g)===N2(g)+4HF(g),其反应热ΔH=(-543 kJ·ml-1)+(-269 kJ·ml-1)×4-(-242 kJ·ml-1)×2=-1 135 kJ·ml-1。
状元随笔 将所给的热化学方程式通过适当加、减或各系数相应倍数变化后再相加、减的方法得到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焓变也作相应的变化。
[提升3] 根据下列叙述,回答有关问题:(1)如图所示是由SO2生成SO3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曲线b表示的是某条件下由SO2生成SO3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其所代表的热化学方程式与曲线a所代表的热化学方程式是否相同:________(填“是”或“否”)。
(2)已知下列热化学反应方程式:①Fe2O3(s)+3CO(g)===2Fe(s)+3CO2(g)ΔH1=-25 kJ·ml-1②3Fe2O3(s)+CO(g)===2Fe3O4(s)+CO2(g)ΔH2=-5 kJ·ml-1③Fe3O4(s)+CO(g)===3FeO(s)+CO2(g)ΔH3=+19 kJ·ml-1试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g)+FeO(s)===Fe(s)+CO2(g) ΔH=-18 kJ·ml-1
(3)断开1 ml H—H键、1 ml N—H键、1 ml N≡N键需要的能量分别是436 kJ、391 kJ、946 kJ,则1 ml N2完全反应生成NH3的反应热为____________,1 ml H2完全反应生成NH3所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92 kJ·ml-1
解析: (3)由N2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为3H2+N2 2NH3,1 ml N2完全反应生成NH3的反应热ΔH=3×436 kJ·ml-1+946 kJ·ml-1-2×3×391 kJ·ml-1=-92 kJ·ml-1,1 ml H2完全反应生应NH3所放出的热量Q=92 kJ÷3≈30.7 kJ。
状元随笔 该试题中涉及到三种常用的反应热的计算类型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变化图2.盖斯定律计算3.利用化学键键能计算
[关键能力]1.应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的两种方法:(1)虚拟途径法由A生成D可以有两个途径:①由A直接生成D,反应热为ΔH;②由A生成B,由B生成C,再由C生成D,每一步的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ΔH3,则各反应热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状元随笔 盖斯定律的核心是: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取决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与具体反应途径无关。
2.应用盖斯定律计算ΔH的一般步骤
1.关于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使反应进行得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B.为了使反应均匀进行,可以向酸(碱)溶液中分几次加入碱(酸)溶液C.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结果与所用酸(碱)的种类无关D.测完酸溶液的温度后,未冲洗温度计并擦干就直接测碱溶液的温度,会使测得的反应热数值的绝对值偏大
解析: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中,为保证反应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A项正确;分几次加入酸溶液或碱溶液,会导致部分热量散失,B项错误;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结果与所用酸(碱)的种类有关,C项错误;测完酸溶液的温度计表面附着有酸,未冲洗温度计并擦干就直接测量碱溶液的温度,会导致测量的碱溶液温度偏高,从而使测得的温度差值偏小,测得的反应热数值的绝对值偏小,D项错误。
2.某同学用50 mL 0.50 ml·L-1的盐酸与50 mL 0.55 ml·L-1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过程中只需测三次温度B.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玻璃搅拌器C.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主要是固定小烧杯D.若将盐酸的体积改为60 mL,理论上所求中和热不相等
解析:中和热实验应做三次平行实验,每次实验要测三次温度,故需要测 9次温度,A错误;根据题图可知,实验装置缺少玻璃搅拌器,B正确;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除固定小烧杯外,主要是保温,减少热量的损失,C错误;中和热是以生成1 ml H2O作为基准的,是固定值,若将盐酸的体积改为60 mL,生成水的量[n(H2O)]将增大,放出的热量(Q放)将增多,但所求中和热理论上不变,D错误。
3.工业上常用磷精矿[Ca5(PO4)3F]和硫酸反应制备磷酸,副产品为氟化氢。已知在一定条件下:①CaO(s)+H2SO4(l)===CaSO4(s)+H2O(l) ΔH=a kJ·ml-1②5CaO(s)+3H3PO4(l)+HF(g)===Ca5(PO4)3F(s)+5H2O(l) ΔH=b kJ·ml-1则该条件下利用上述反应制取294 g磷酸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kJ)为( )A.5a-b B.5a+bC.a-b D.a+b
解析:分析题给两个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由①×5-②可得Ca5(PO4)3F(s)+5H2SO4(l)===5CaSO4(s)+3H3PO4(l)+HF(g),则该反应的ΔH=(5a-b) kJ·ml-1。294 g磷酸的物质的量为3 ml,故生成3 ml磷酸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5a-b) kJ。
5.键能是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用于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下表是一些化学键的键能:根据键能数据计算每消耗1 ml CH4时,反应CH4(g)+4F2(g)===CF4(g)+4HF(g)的热效应为( )A.放热1 940 kJ B.吸热1 940 kJC.放热485 kJ D.吸热485 kJ
解析:由题给信息可知,ΔH=断裂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形成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4×414 kJ·ml-1+4×155 kJ·ml-1-4×489 kJ·ml-1-4×565 kJ·ml-1=-1 940 kJ·ml-1。
6.已知:2SO2(g)+O2(g)⇌2SO3(g) ΔH=-196.6 kJ·ml-1,实验室测得4 ml SO2发生上述化学反应时放出314.3 kJ热量,参加反应的SO2的物质的量为( )A.1.6 ml B.2.0 mlC.3.2 ml D.3.6 ml
解析:SO2 ~ 热量 2 ml 196.6 kJ n(SO2) 314.3 kJ解得参加反应的SO2为3.2 ml。
8.“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作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古代的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黑火药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 ΔH=x kJ·ml-1已知:碳的燃烧热ΔH1=a kJ·ml-1S(s)+2K(s)===K2S(s) ΔH2=b kJ·ml-12K(s)+N2(g)+3O2(g)===2KNO3(s)ΔH3=c kJ·ml-1则x为( )A.3a+b-c B.c-3a-bC.a+b-c D.c-a-b
9.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5 kJ,水蒸气中1 m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 kJ B.557 kJC.436.5 kJ D.188 kJ
10.(1)下列三个反应在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Fe(s)+CO2(g)===FeO(s)+CO(g)ΔH1=a kJ·ml-1反应②:2CO(g)+O2(g)===2CO2 (g)ΔH2=b kJ·ml-1反应③:2Fe(s)+O2(g)===2FeO(s) ΔH3=________ kJ·m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2)焦炭与CO、CO2、H2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由CO2制备甲醇的过程可能涉及的反应如下: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ΔH1=-49.58 kJ·ml-1反应Ⅱ:CO2(g)+H2(g)⇌CO(g)+H2O(g)ΔH2=+41.19 kJ·ml-1反应Ⅲ:CO(g)+2H2(g)⇌CH3OH(g) ΔH3则反应Ⅲ的ΔH3=________ kJ·ml-1。
解析:(1)分析反应①和②,根据盖斯定律,由①×2+②可得2Fe(s)+O2(g)===2FeO(s),则有ΔH3=2ΔH1+ΔH2=2a kJ·ml-1+b kJ·ml-1=(2a+b) kJ·ml-1。(2)分析反应Ⅰ、Ⅱ及Ⅲ,根据盖斯定律,由反应Ⅰ-Ⅱ可得CO(g)+2H2(g)⇌CH3OH(g),则有ΔH3=ΔH1-ΔH2=(-49.58 kJ·ml-1)-(+41.19 kJ·ml-1)=-90.77 kJ·ml-1。
Al2O3(s)+3C(s)+3Cl2(g)===2AlCl3(g)+3CO(g) ΔH=+174.9 kJ·ml-1
解析:(3)根据盖斯定律,由②×4-①可得CaO(s)+3CO(g)+SO2(g)⇌CaS(s)+3CO2(g),则有ΔH=4ΔH2-ΔH1=(-47.3 kJ·ml-1)×4-(+210.5 kJ·ml-1)=-399.7 kJ·ml-1。(4)根据盖斯定律,将第一个反应减去第二个反应可得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1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50 m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的温度,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l·L-1NaOH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1)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填字母)。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C.轻轻地振荡烧杯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
解析:(1)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
(2)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8 kJ·ml-1
H2SO4与Ba(OH)2反应时生成BaSO4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中和热
解析:(2)取三次实验的平均值代入公式计算即可。即:t1==20.3℃t2= =23.4℃所以ΔH=-≈-51.8 kJ·ml-1(3)因为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时生成BaSO4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故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背景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反应热的测定,盖斯定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集体备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二盖斯定律,三反应热的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文配套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点突破1,反应热的测量实验,分点突破2,盖斯定律,关键能力培养,归纳与论证能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