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2022届高三一模检验卷—生物B

    (新高考)2022届高三一模检验卷—生物B第1页
    (新高考)2022届高三一模检验卷—生物B第2页
    (新高考)2022届高三一模检验卷—生物B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2022届高三一模检验卷—生物B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2届高三一模检验卷—生物B,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自然·医学》杂志曾经报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新高考)2022届高三一模检验卷
    生 物(B)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临床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时,中国科学家发现除了新冠病毒外,还有其他许多病原微生物也在推波助澜,加重病情,增大治疗难度。科学家从患者体内分离出了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以及黄曲霉等真菌,关于这些病原微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属于原核生物
    B.这些病原微生物属于营寄生的异养型生物
    C.真菌比细菌更难杀灭的原因可能与其结构与人类更相似有关
    D.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与大肠杆菌都有核糖体
    【答案】A
    【解析】由题干信息“科学家从患者体内分离出了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以及黄曲霉等真菌”可知,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这些病原微生物是从患者体内分离出来的,属于营寄生的异养型生物,B正确;真菌比细菌更难杀灭的原因可能与其结构与人类更相似有关,C正确;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是真核生物,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它们都有核糖体,D正确。
    2.细胞中新合成蛋白质的去向由该新生肽末端的信号肽决定。信号肽一般由15—30个氨基酸组成,通常位于分泌蛋白的氨基端,负责把蛋白质引导进具膜结构的细胞器中。已知KDEL序列是位于蛋白质羧基端的四肽序列,凡是含此序列的蛋白质都会被滞留在内质网中,称为内质网驻留蛋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信号肽的组成元素包括C、H、O、N(S),与内质网膜的组成元素不同
    B.信号肽可引导新生成的肽直接转移至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分类、包装
    C.内质网驻留蛋白可能参与其他分泌蛋白的折叠、组装、加工
    D.若将KDEL序列添加到胰岛素前体的羧基端,则胰岛素将滞留在内质网中无法分泌
    【答案】B
    【解析】信号肽是一种长度为15-30个氨基酸的多肽,其组成元素主要有C、H、O、N,内质网膜含有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其组成元素一定有C、H、O、N、P,两者组成元素不同,A正确;信号肽可引导新生成的肽直接转移至内质网进行初步加工,B错误;内质网驻留蛋白是指经核糖体合成、内质网折叠和组装后,留在内质网中的蛋白质,推断内质网驻留蛋白可能参与其他分泌蛋白的折叠、组装、加工,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KDEL序列是位于蛋白质羧基端的四肽序列,凡是含此序列的蛋白质都会被滞留在内质网中”,推断若将KDEL序列添加到胰岛素前体的羧基端,则胰岛素将滞留在内质网中无法分泌,D正确。
    3.下图分别表示正常人、乳糖不耐受患者肠道中乳糖的利用过程。当肠道的碱性环境被破坏时,肠道会分泌出大量的消化液(主要成分是水、NaHCO3-和消化酶)来中和酸性物质,所以容易发生腹胀、腹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乳糖是一种二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
    B.乳糖不耐受症的形成原因是患者体内不产生分解乳糖的乳糖酶
    C.乳糖不耐受症患者利用自身的其他酶可以将乳糖分解为多种产物导致pH下降
    D.喝牛奶腹胀、腹泻的原因可能是代谢产生了气体以及肠道产生的消化液过多
    【答案】C
    【解析】乳糖是一种二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可以水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A正确;患者体内不产生分解乳糖的乳糖酶,因此形成乳糖不耐受症,B正确;乳糖不耐受症患者利用肠道菌群将乳糖分解为CO2、乳酸、乙酸等导致pH下降,C错误;喝牛奶之后,可能是代谢产生了气体以及肠道产生的消化液(主要成分是水、NaHCO3和消化酶)过多,导致腹胀、腹泻,D正确。
    4.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由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干细胞的数量是一定的。科学家在研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更新的实验中发现:在干细胞形成的阶段用3H——胸腺嘧啶标记干细胞的DNA,4周后观察放射性分布情况,绝大多数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放射性强度很低,只有干细胞仍然具有很高的放射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有干细胞的放射性很高,说明此处DNA分子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
    B.干细胞仍具有较高的放射性原因可能是分裂时DNA分子的分配不是随机的
    C.上述实验说明干细胞具有保持DNA母链的能力
    D.干细胞的这种分裂机制有利于维持DNA序列的稳定,降低小肠癌的发生
    【答案】A
    【解析】DNA分子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A错误;据题干信息可推知,分裂时DNA分子的分配不是随机的,含3H的DNA分配给干细胞,导致干细胞仍具有较高的放射性,B正确;在干细胞形成的阶段用3H——胸腺嘧啶标记干细胞的DNA,则DNA母链含有放射性,而4周后观察放射性分布情况,绝大多数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放射性强度很低,只有干细胞仍然具有很高的放射性,实验说明干细胞具有保持DNA母链的能力,C正确;干细胞的这种分裂机制可以减少干细胞积累分裂的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突变,保证把正确的遗传信息传递子代,降低小肠癌的发生,D正确。
    5.在酵母菌线粒体内,呼吸链由一系列按特定顺序排列的结合蛋白质组成。链中每个成员,从前面的成员接受氢或电子,又传递给下一个成员,最后传递给氧。在电子传递的过程中,逐步释放自由能,同时将其中部分能量,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贮存在ATP分子中,具体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通过Ⅰ、Ⅱ、Ⅲ的运输会导致线粒体基质的pH升高
    B.F1是载体蛋白,在线粒体内膜上只起运输作用
    C.在硝化细菌中,也有与酵母菌类似的电子传递系统
    D.在分解脂肪时,通过该电子传递链消耗的氧将增加
    【答案】B
    【解析】H+通过Ⅰ、Ⅱ、Ⅲ的运输会导致线粒体基质的H+减少从而使pH升高,A正确;F1在线粒体内膜上既可充当载体蛋白起运输作用,还可以充当酶来催化ATP的合成,B错误;硝化细菌也进行有氧呼吸,故也有与酵母菌类似的电子传递系统,C正确;在分解脂肪时,由于脂肪的H含量比糖高,故通过该电子传递链消耗的氧将增加,D正确。
    6.减数分裂起始源于程序化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s,DSB)的形成,DSB正常产生是确保减数分裂一系列重要事件顺利进行的前提。在水稻rdr6-mei突变体中,减数分裂DSB的形成明显减少,导致一部分同源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小RNA测序以及转录组分析发现,在水稻rdr6-mei突变体中小RNA含量发生改变,导致基因的表达调控出现异常,从而影响减数分裂DSB的形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抑制细胞中RNA聚合酶的活性,不影响减数分裂DSB的形成
    B.研究DSB形成的机理有助于从分子水平认识正常减数分裂发生机制
    C.减数分裂能正常进行需要DNA正常复制和DSB正常形成
    D.水稻rdr6-mei突变体中部分同源染色体行为异常可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观察到
    【答案】A
    【解析】RNA聚合酶参与基因表达的转录过程,抑制其活性会影响基因表达,根据题干信息,基因的表达调控出现异常,从而影响减数分裂DSB的形成,A项错误;DSB形成的机理与基因表达有关,因此有助于从分子水平认识正常减数分裂发生机制,B项正确;分裂前DNA分子必须先进行复制,题干信息说明DSB正常产生是确保减数分裂一系列重要事件顺利进行的前提,C项正确;在水稻rdr6-mei突变体中,一部分同源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D项正确。
    8.发酵食品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关于家庭制作果酒、果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果酒制作要选择新鲜葡萄冲洗后除去枝梗,再榨汁备用
    B.果酒制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只能拧松发酵瓶盖而不能打开瓶盖
    C.果酒中的酒精可以作为醋酸菌发酵的碳源和能源
    D.果酒制成后只需要将装置移至温度略高的环境中就能酿成果醋
    【答案】D
    【解析】为避免除去枝梗时葡萄皮破损,增加杂菌污染的机会,故果酒制作要选择新鲜葡萄冲洗后除去枝梗,再榨汁备用,A正确;果酒制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不能打开发酵瓶盖,但为及时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应拧松发酵瓶盖,B正确;果酒中的酒精的元素组成为C、H、O三种元素,可以作为醋酸菌发酵的碳源和能源,不能做氮源,C正确;果酒制成后除需要将装置移至温度略高的环境中外,还应持续通入无菌空气才能酿成果醋,D错误。
    9.某人运动后大量出汗,此时最好饮用含糖量5%以下并含有钾、钠、钙、镁等无机盐的碱性饮料,以下理由错误的是( )
    A.饮料的渗透压低于血浆,利于水分快速吸收
    B.补充糖类可直接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补充钙可降低肌肉抽搐发生的可能性
    D.该种饮料有利于保持血浆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答案】B
    【解析】饮料的渗透压低于血浆,利于水分快速吸收,A正确;补充的糖类需要经过细胞呼吸产生ATP,由ATP直接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错误;大量出汗会流失部分钙盐,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故补充钙可降低肌肉抽搐发生的可能性,C正确;该种饮料含多种无机盐且呈碱性,有利于保持血浆渗透压和酸碱平衡,D正确。
    10.某研究小组将若干健康状况相同的小鼠平均分成A、B、C三组,对各组的实验处理如下表,并且在适宜条件下正常饲喂。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分组
    处理
    处理后第5天
    处理后第10天测得的代谢水平
    A组
    切除甲状腺
    不做处理

    B组
    切除甲状腺
    连续5天注射某种溶剂溶解的甲状腺激素

    C组
    切除甲状腺


    A.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可提高代谢速率
    B.本实验采用的基本方法是摘除腺体和注射相应激素相结合的方法
    C.①②处测得的结果分别是代谢水平低下、代谢水平正常
    D.③④处的操作与结果分别是连续5天注射等量的蒸馏水、代谢水平正常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干和题表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细胞代谢速率,A正确;实验采用的基本方法是摘除腺体和注射相应激素相结合的方法,B正确;①②处测得的结果分别是代谢水平低下、代谢水平正常,C正确;③处的操作是连续5天注射等量实验用的溶剂,结果为代谢水平低下,D错误。
    【点睛】本题以实验为背景,考查探究激素作用的基本方法和实验叙述能力,培养科学探究。
    11.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过度表达是导致多种癌症的原因之一,而尼妥珠单抗是我国第一个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功能性单抗药物,它的原理便是通过与癌症细胞的ECFR竞争性结合,从而阻断由癌细胞ECFR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为了增强治疗效果,科学家将ECCG(茶多酚的主要成分)与尼妥珠单抗结合,形成了有效治疗癌症的靶向药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尼妥珠单抗与ECFR结合的特异性,尼妥珠单抗可作为癌症的诊断试剂
    B.与ECCG结合的尼妥珠单抗既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又有运载药物的导向作用
    C.尼妥珠单抗制作过程中,杂交瘤细胞需利用ECFR与其分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进行筛选
    D.传统单抗干扰正常组织细胞信号传导而引起的皮肤毒性反应不属于自身免疫病
    【答案】A
    【解析】由题干可知,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过度表达才会导致癌症,正常表达则不会,而尼妥珠单抗与ECFR的特异性结合无法区别EGFR是否正常表达,故不能作为癌症的诊断试剂,A错误;根据题意,尼妥珠单抗能与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后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ECCG(茶多酚的主要成分)与尼妥珠单抗结合,形成了有效治疗癌症的靶向药物,故与ECCG结合的尼妥珠单抗既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又有运载药物的导向作用,B正确;尼妥珠单抗能与EGFR竞争性结合,故能通过EGFR与其分泌的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进行筛选,C正确;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伤所引起的疾病。单抗不是机体本身产生的,所以传统单抗干扰正常组织细胞信号传导而引起的皮肤毒性反应不属于自身免疫病,D正确。
    17.《自然·医学》杂志曾经报道:科研人员将电子设备植入一名因脊髓受损导致下半身完全瘫痪的病人的脊柱上,当他想站立或者行走的时候,植入的电子设备能接收到他的“想法”并发出信号刺激下肢运动神经元,恢复自主运动能力。若该设备被关闭,他就无法完成想做的动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电子设备将患者的大脑皮层与脊髓重新建立了联系
    B.下肢运动要在大脑皮层感觉中枢的控制下才能完成
    C.患者能运动说明他的下肢运动神经没有受损
    D.在患者下肢运动神经中传递的“信号”是神经冲动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科研人员将电子设备植入一名因脊髓受损导致下半身完全瘫痪的病人的脊柱上,当他想站立或者行走的时候,植入的电子设备能接收到他的“想法”并发出信号刺激下肢运动神经元,恢复自主运动能力”,说明电子设备将患者的大脑皮层与脊髓重新建立了联系,使其能够支配下肢的运动,A正确;下肢运动要在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的控制下才能完成,B错误;根据题意可知,患者受损的部位在脊髓,治疗后患者能运动说明他的下肢运动神经没有受损,C正确;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即患者下肢运动神经中传递的“信号”是神经冲动,D正确。
    12.柑橘全爪螨是广东柑橘的主要害螨之一,主要危害柑橘的叶片和果实,从卵发育至成螨一般需要20-40天(冬季卵滞留至来年春天才发育为成螨),温度超过35℃时不利于其生长。捕食螨等为其天敌。结合图表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

    A.在春秋季投放捕食螨的防治效果比在夏季投放效果更好
    B.同一种强效农药应当连续施用三年以上以保证除螨效果
    C.应在冬季修剪橘树枯枝、病虫叶,施用针对成螨的农药
    D.柑橘全爪螨在树冠上层较下层分布多,体现了群落垂直结构
    【答案】A
    【解析】在春秋季投放捕食螨会使成螨数量减少,减少产卵量,故在春秋季投放捕食螨的防治效果比在夏季投放效果更好,A正确;同一种强效农药若连续施用三年以上,在强效农药的选择下柑橘全爪螨种群中抗药性个体数量所占比例会增加,故同一种强效农药若连续施用三年以上会降低除螨效果,B错误;成螨产卵量在春季最多,故应在春季修剪橘树枯枝,病虫叶,施用针对成螨的农药,C错误;群落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故柑橘全爪螨在树冠分布不均,也不能体现了群落垂直结构,D错误。
    14.正常情况下ALA合成酶催化甘氨酸与琥珀酰CoA生成ALA,再转化为胆色素原(PBG),后者可在PBG脱氨酶作用下逐级合成血红素,代谢过程如下图所示:
    甘氨酸+琥珀酰CoAALA→PBG→血红素
    急性间隙性卟啉症(AIP)患者由于PBG脱氨酶活性丧失,使细胞内的ALA和PBG不能正常转化为血红素,导致其血红素含量下降;而血红素含量下降调节ALA合成酶表达增强,导致细胞中ALA和PBG积聚,最终导致AIP发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通过PBG脱氨酶调控血红素的合成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
    B.用显微镜观察待测个体染色体的结构可判断PBG脱氨酶基因发生改变
    C.PBG脱氨酶活性丧失,使其不能为PBG参加的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
    D.ALA合成酶基因的表达量与细胞内血红素含量的多少有关
    【答案】D
    【解析】基因通过PBG脱氨酶调控血红素的合成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间接控制,A错误;基因改变不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因此用显微镜观察待测个体染色体的结构不能判断PBG脱氨酶基因发生改变,B错误;PBG脱氨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并非为PBG参加的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C错误;ALA合成酶基因的表达量可影响血红素的合成,因此ALA合成酶基因的表达量与细胞内血红素含量的多少有关,D正确。
    15.植物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持续低温才能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生长阶段的现象,称为春化作用,例如对于两年生植物胡萝卜,需要一定天数的低温处理才能开花,否则会表现出莲座状生长而不能抽苔开花。若对这些未经春化作用的植物施用赤霉素GA,其不经低温过程也能诱导开花且效果显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实例说明春化作用可能诱导了赤霉素的产生
    B.赤霉素诱导植物的生长或开花与相关基因表达无关
    C.植物的生长发育受植物激素与环境因素共同调节
    D.植物在营养生长阶段也可能会合成脱落酸
    【答案】B
    【解析】上述实例能说明赤霉素能产生与春化相同的效果,说明春化作用可能诱导了赤霉素的产生,A正确;赤霉素调节作用与基因表述密切相关,B错误;植物生长受激素与环境因素共同调节,C正确;植物在营养生长阶段也会出现叶片凋零,此时叶柄也会合成脱落酸,D正确。
    13.下图为我国新型冠状病毒(RNA病毒)核酸检测的基本流程,采用的是“实时荧光定量RT-RCR”技术,1~2h内即可得到检测结果。其基本原理是DNA的复制,过程中加入与特定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这样每新合成一条DNA链,就会产生一个荧光分子,通过检测荧光信号即可确定是否为阳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过程都需要加入四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
    B.若只考虑一个DNA,其复制了n次,则整个过程中可以检测到2n+1-2个荧光信号
    C.若样本RNA中A占碱基总数的20%,则其产生的DNA中C占碱基总数的30%
    D.在核酸检测过程中出现假阳性,可能是外源DNA片段的污染
    【答案】C
    【解析】①为逆转录,②为复制,两者都是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DNA,因此①②过程都需要加入四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A正确;复制n次,新形成了2n-1个DNA分子,共新产生2n+1-2个脱氧核苷酸链,由于每新合成一条DNA链,就会产生一个荧光分子,则共有2n+1-2个荧光信号,B正确;逆转录时,RNA的碱基与合成的DNA链的碱基互补,即G与C碱基互补,RNA为单链分子,由A含量无法推出C和G的含量,因此无法计算DNA中C占的比例,C错误;外源DNA片段的污染也可能会造成假阳性,D正确。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于无声处听惊雷,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Ardem Patapoutian正是从人类最习以为常的感觉入手研究,发现了触觉受体Piezo。它由三个相同的Piezo蛋白组成“螺旋桨状”三聚体,能直接响应细胞膜上的机械力刺激并介导阳离子进入细胞。下图为Piezo的结构模式图及可能的作用机理基本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Piezo蛋白是一种跨膜蛋白,一定含有元素C、H、O、N
    B.Piezo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C.机械力刺激导致Piezo蛋白构象改变、中央孔打开,离子内流
    D.开发能抑制Piezo功能的药物有望用来治疗机械超敏痛(触摸痛)
    【答案】ACD
    【解析】Piezo蛋白是一种跨膜蛋白,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一定含有元素C、H、O、N,A正确;由题意可知,Piezo蛋白是细胞膜上的触觉受体,需要在核糖体上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运输至细胞膜,B错误;由图可知,机械力刺激导致Piezo蛋白构象改变、中央孔打开,离子内流,C正确;结合题意和图示可知,抑制Piezo功能,机体不能感受到机械力刺激,因此开发能抑制Piezo功能的药物有望用来治疗机械超敏痛(触摸痛),D正确。
    17.已知小麦的耐盐对不耐盐为显性,多粒对少粒为显性,分别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已知含有某种基因的花粉50%致死,现有一颗表现为耐盐多粒的小麦,以其为父本进行测交,测交后代F1的4种表现型为耐盐多粒:耐盐少粒:不耐盐多粒:不耐盐少粒=2:1: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取F1的耐盐多粒小麦和耐盐少粒小麦各一株杂交,后代不耐盐多粒占1/8或1/12
    C.若以该植株为母本进行测交,后代上述4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
    D.若该植株进行自交,后代上述4种表现型比例为15:3:5:1
    【答案】B
    【解析】一颗表现为耐盐多粒的小麦,以其为父本进行测交,测交后代F1的4种表现型为耐盐多粒:耐盐少粒:不耐盐多粒:不耐盐少粒=2:1:2:1,据此可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若耐盐多粒小麦AaBb做母本,耐盐少粒小麦Aabb做父本,则后代不耐盐多粒占1/8,若耐盐多粒小麦AaBb做父本,耐盐少粒小麦Aabb做母本,则后代不耐盐多粒占1/6,因此取F1的耐盐多粒小麦和耐盐少粒小麦各一株杂交,后代不耐盐多粒占1/8或1/6,B错误;以该植株为母本AaBb进行测交,按自由组合定律计算,后代上述4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C正确;若该植株AaBb进行自交,母本产生4种类型的卵细胞1/4AB、1/4Ab、1/4aB、1/4ab,父本产生4种类型的卵细胞2/6AB、1/6Ab、2/6aB、1/6ab,则后代上述4种表现型比例为15:3:5:1,D正确。
    18.研究发现,人体免疫系统中存在一种被称为自然杀伤细胞(NK)的免疫细胞。NK细胞不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无需抗原预先致敏就可识别并攻击与正常细胞不同的任何膜表面发生变化的细胞,如肿瘤细胞或受病毒攻击的细胞。在NK细胞表面还存在多种与其杀伤活化有关的受体,如IgG-Fc受体,通过该受体的介导,可识别杀伤与IgG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肿瘤细胞或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此外,NK细胞活化后还可分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B.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清除作用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
    C.NK细胞受损会导致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D.NK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答案】AB
    【解析】由题意可知,NK细胞不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无需特定抗原预先加以致敏,为非特异性免疫,归于免疫系统第二道防线,A错误;据分析可知,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清除作用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B错误;NK细胞活化后还可分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细胞因子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NK细胞受损会导致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正确;NK细胞属于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D正确。
    19.毛束象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南方等地的害虫,喜食植物嫩梢、幼叶,研究人员对西双版纳植物园的毛束象种群进行了研究,该地只有雨季(5~10月)和旱季(11月~翌年4月)。研究发现毛束象成虫危害主要发生期为4~10月,有2个活动高峰期,其余时间成虫无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调查毛束象的种群数量时,可选择病害较重的植物进行统计
    B.b点数量小于a点,可能是由于幼叶成熟,食物来源减少所致
    C.调查说明毛束象的种群数量受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D.为有效防治毛束象,应在毛束象种群达到a/2前控制种群密度
    【答案】BCD
    【解析】在调查毛束象的种群数量时,要随机取样,如果选择病害较重的植物进行统计会导致结果偏大,A正确;a点对应的是5月份,b点对应的是7月份,根据题干“喜食植物嫩梢、幼叶”可知,b点数量小于a点,可能是由于幼叶成熟,食物来源减少所致,B错误;由题干“该地只有雨季(5~10月)和旱季(11月~翌年4月)。研究发现毛束象成虫危害主要发生期为4~10月”可知,种群受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C错误;有效防治害虫应在种群数量达到K/2之前,D错误。
    20.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株由于发生基因突变而无法合成某种氨基酸,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纯化某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部分流程图,数字代表培养基,A、B、C表示操作步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④为完全培养基,③为基本培养基
    B.A操作的目的是提高该突变菌株的浓度
    C.B操作可用涂布器蘸取菌液均匀的涂布在②表面
    D.经C过程原位影印及培养后,可从④培养基中挑取D菌落进行纯化培养
    【答案】AB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图中①②④为完全培养基,③为基本培养基,A正确;紫外线可以提高突变的频率,A操作的目的是提高突变菌株的浓渡,B正确;B操作是将菌液滴加到培养基表面,再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的涂布在②表面,C错误;从图中可看出,D在基本培养基中无法生长,在完全培养基中可生长,说明D是氨基酸缺陷型菌落,故经C过程影印及培养后,可从④培养基中挑取D菌落进行纯化培养,D正确。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2分)Rubisco酶是暗反应中的关键酶,它催化CO2与RuBP生成三碳化合物。某实验小组欲研究水稻光合作用的相关生理过程,以水稻的低叶绿素含量突变体(YL)与野生型(WT)为实验材料,采用随机分组设计,设置3种氮肥处理,即ON(全生育期不施氨肥)、MN(全生育期施纯氮120kg·hm-2)和HN(全生育期施纯氮240kg·hm-2),并测定饱和光照强度(1000μmol·m-2·s-1)下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YL与WT的叶绿素含量差异时,常用______________提取叶绿素;限制暗反应速率的内在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结果表明,在MN与HN处理下,YL与WT相比,前者气孔导度较大,但二者胞间CO2浓度却无显著差异。由此推断在MN与HN处理下,YL的光合速率_________WT的,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叶绿素含量高并不是叶片光合速率大的必需条件。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存在“冗余”现象,因此,适当降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有助于减少叶片中氮素在合成叶绿素过程中的消耗,最终提高叶片光合速率。
    (4)Rubisco酶催化CO₂与RuBP生成三碳化合物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叶肉细胞中Rubisco酶含量高,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但合成Rubisco酶需要消耗大量的氮素。已知YL的Rubisco酶含量显著高于WT的,结合题图分析,与WT的氮素利用途径相比,YL的氮素利用途径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除特别标注外,每空2分)(1)无水乙醇(1分) 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数量与活性 (2)高于 YL较高的光合速率会较快地固定与消耗胞间CO2,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胞间CO2浓度,使其与WT的胞间CO2浓度差异不大(或在MN与HN处理下,YL的气孔导度大于WT的,但YL与WT的胞间CO2浓度基本相同,YL的光合作用消耗了更多的CO2)(答案合理即可,3分) (3)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 (4)CO2的固定 YL更倾向于将氮素用于Rubisco酶的合成,而不是叶绿素的合成
    【解析】(1)叶绿素的提取用无水乙醇;光合作用内在因素中有关酶的数量与活性可以限制暗反应速率。
    (2)CO2是暗反应的原料,在MN与HN处理下,YL与WT相比,前者气孔导度较大,但二者胞间CO2浓度却无显著差异,所以YL较高的光合速率会较快地固定与消耗胞间CO2,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胞间CO2浓度,使其与WT的胞间CO2浓度差异不大(或在MN与HN处理下,YL的气孔导度大于WT的,但YL与WT的胞间CO2浓度基本相同,YL的光合作用消耗了更多的CO2),因此YL的光合速率高于WT的。
    (3)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存在“冗余”现象,适当降低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有助于减少叶片中氮素在合成叶绿素过程中的消耗,最终提高叶片光合速率。
    (4)由题意可知,Rubisco酶是暗反应中的关键酶,它催化CO2与RuBP生成三碳化合物,此过程称为CO2的固定。合成Rubisco酶需要消耗大量的氮素,结合题图分析,与WT的氮素利用途径相比,YL更倾向于将氮素用于Rubisco酶的合成,而不是叶绿素的合成。
    【点睛】本题考查暗反应中的相关知识,旨在让学生通过题意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提取和分析,结合所学进行准确作答。
    22.(12分)某实验小组在某昆虫(性别决定为XY型)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无眼突变体,为了研究雄性无眼突变体的遗传规律,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F1自由交配得到F2,并得到了相应的实验结果(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及致死现象,且完全显性)。回答下列问题:
    P
    红眼(♀)×无眼(♂)
    F1
    全为红眼
    F2
    红眼:雌雄均有
    白眼:只有雄
    无眼:雌雄均有,比例1∶1
    (1)根据实验结果无眼基因与眼色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的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F2中各性状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区别雌雄)。
    (2)为深入研究无眼基因的位置,利用纯系有眼三体个体,其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如下图所示:试分析该个体形成的原因是其亲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若该三体个体能产生配子(未成功联会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两极)且均可.育,现为验证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是否在第Ⅳ号染色体上,用该个体与无眼进行杂交得F1,F1个体间自由交配,统计F2表现型及数量比。
    ①若出现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在第Ⅳ号染色体上;
    ②若出现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不在第Ⅳ号染色体上。
    【答案】(1)2 有眼、红眼 红眼雌∶红眼雄∶白眼雄∶无眼雌∶无眼雄=6∶3∶3∶2∶2 (2)减数第一次分裂Ⅳ(四/4)号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Ⅳ(四/4)号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3)有眼∶无眼=8∶1 有眼∶无眼=3∶1(每空2分)
    【解析】(1)红眼(♀)×无眼(♂),F1全为红眼,F2中既有红眼又有白眼,说明红眼对白眼为显性,F1全为红眼(有眼),F2中既有红眼(有眼)、白眼(有眼)又有无眼,说明有眼对无眼为显性,在F2中,红眼:雌雄均有,白眼:只有雄,说明果蝇的红眼和白眼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F2中的有眼和无眼性状在雌雄果蝇中均有,说明果蝇的有眼和无眼的遗传与性别无关,控制有眼和无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综上分析可知,无眼基因与眼色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假设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为W、w;控制有眼、无眼的基因为E、e,结合以上分析可进一步推知:亲本红眼(♀)的基因型为EEXWXW、无眼(♂)的基因型为eeXwY,F1果蝇的基因型为EeXWXw、EeXWY,然后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可推出F1自由交配得到F2中各性状及其比例是红眼雌∶红眼雄∶白眼雄∶无眼雌∶无眼雄=6∶3∶3∶2∶2。
    (2)题图所示果蝇为雌性,且IV号染色体较正常情况多了一条,多出的这条染色体既可能来自父方,也可能来自母方,所以该果蝇形成的原因是:父本(或母本)形成配子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Ⅳ(四/4)号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Ⅳ(四/4)号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3)①若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在第Ⅳ号染色体上,则该纯系有眼三体果蝇的基因型为EEE,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EE:E=1:1,它与无眼ee进行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EEe:Ee=1:1,即EEe与Ee的个体各占1/2,EEe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EE:e:Ee:E=1:1:2:2,Ee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E:e=1:1,综上分析,在F1所有个体产生的配子中,e=1/2×1/6+1/2×1/2=1/3,所以F1个体间自由交配,所得的F2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有眼∶无眼=8∶1;②若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不在第Ⅳ号染色体上,则该纯系有眼三体果蝇的基因型为EE,它与无眼ee进行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Ee,F1个体间自由交配,所得的F2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有眼∶无眼=3∶1。
    【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①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发现隐含的信息:红眼和白眼与性别相关联,有眼和无眼性状与性别无关;②若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在第IV号染色体上,则该三体果蝇基因型的确定(由“纯系有眼三体”推出“EEE”),以及F1中EEe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EE:e:Ee:E=1:1:2:2。
    23.(9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指环境中存在的能干扰人类或野生动物内分泌系统正常功能,并产生异常效应的物质。其广泛存在于食品饮料包装、电子元件和纸张涂料等日常接触的物品上。
    (1)研究发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4-氯联苯对甲状腺功能有明显影响。实验人员利用大鼠进行腹腔注射实验,13周后观察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大鼠甲状腺结构严重破坏,导致甲状腺激素含量_________________,促甲状腺激素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_______________,实验组大鼠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状态。
    (2)为了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之一的双酚A(性激素类似物)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实验人员利用成年雄大鼠进行实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饲喂35周后统计大鼠精子畸形率。实验组:选取20只大鼠饲喂特殊饲料(用玉米油溶解适宜浓度双酚A制成混合液,取0.3ml与5g普通大鼠饲料相混合)
    实验结果见表格
    分组
    观察总数(只)
    精子畸形率(‰)
    对照组
    1000
    7.0±2.6
    实验组
    1000
    12.5±2.6
    ①本实验对照组应设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根据实验结果,描述双酚A对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实验结果,有人推测,双酚A通过直接促进睾丸组织细胞的___________,导致无法正常分泌______________;请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双酚A造成该影响的其他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下降 上升 上升 甲状腺肿大、食欲不振 (2)①饲喂等量不含双酚A的玉米油0.3ml与5g普通大鼠饲料的混合物 ②双酚A使雄大鼠精子畸形率显著提高,影响大鼠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 ③衰老或凋亡 雄性激素 与雄性激素竞争受体,减弱雄性激素的调节作用(每空1分)
    【解析】(1)由分析可知,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作用,其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负反馈调节。故实验组大鼠甲状腺结构严重破坏,导致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上升,实验组大鼠因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出现甲状腺肿大、食欲不振等状态。          
    (2)①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饲喂含双酚A的玉米油0.3ml的饲料,因变量为大鼠精子的畸形率,故对照组应设置为饲喂等量不含双酚A的玉米油0.3ml与5g普通大鼠饲料的混合物的大鼠。
    ②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双酚A使雄大鼠精子畸形率显著提高,从而影响大鼠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
    ③根据实验结果,双酚A是性激素类似物,可通过反馈调节减少相关促激素的分泌,抑制睾丸组织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故有人推测,双酚A通过直接促进睾丸组织细胞的衰老或凋亡,导致无法正常分泌雄性激素,从而使精子畸形率提高;激素的作用特点是与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故双酚A对生殖系统的影响,也可能是与雄性激素竞争受体,减弱雄性激素的调节作用导致的。
    【点睛】本题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识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调节,识记激素调节的特点,同时掌握对照实验的原则,能够设计并完善实验。
    24.(10分)近年来,草原鼠害日益严重,不仅引发了草原的沙漠化,还威胁着草原的生态发展和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草原上栖息着50多种鼠类,对草原形成大面积危害的鼠类主要是布氏田鼠、草原鼢鼠等。研究人员为了解某草原的鼠害情况,对该草原鼠种群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采用标记重捕法对草原布氏田鼠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布氏田鼠天性警觉,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调查的结果比实际值______,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草原鼢鼠等地下鼠的种群密度常采用土丘系数法:根据草原鼢鼠等地下鼠具有推土丘的习性,选取代表性样方,统计样方内土丘数,按土丘挖开洞道,用弓箭把鼠捕尽,捕鼠总数与土丘数之比为土丘系数。求出土丘系数后,即可进行大面积调查该区域的土丘数,统计鼠密度。
    ①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选取样方时关键要做到____________。
    ②研究人员用五点取样法选取样方,捕鼠总数为M,样方内平均土丘数为N,已知所调查区域总面积为S,该区域内土丘密度为Q,则计算该草原鼢鼠的种群密度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3)为应对严重的草原鼠害,该地采取投放莪术醇(雌性不育剂)的措施,该措施能够控制鼠类种群密度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大 布氏田鼠天性警觉,经捕获后难以再次捕获 (2)随机取样 QM/5N (3)降低出生率(每空2分)
    【解析】(1)标记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调查。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个体总数:第一捕获并标记个体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由于布氏田鼠天性警觉,经捕获后难以再次捕获,导致调查的结果比实际值大。
    (2)为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选取样方时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
    土丘系数法是指利用土丘系数和单位面积内土丘数估算鼠密度的方法。
    五点取样法含有5个样方,样方内平均土丘数为N,土丘总数为5N。
    土丘系数=鼠数÷土丘数=M÷5N
    鼠的种群密度=土丘密度×土丘系数=Q×M÷5N=QM/5N
    (3)投放莪术醇(雌性不育剂),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育,无法产生后代,导致出生率降低,从而使鼠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达到控制鼠数量的目的。
    【点睛】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要求考生识记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的适用范围、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5.(12分)研究表明,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基因过量表达并聚集是诱发Ⅱ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其机理,科研人员把人IAPP基因导入大鼠胰岛素瘤细胞(hIAPP/INS-1),让其过量表达,并与普通大鼠胰岛素瘤细胞(INS-1)进行对照实验。检测高糖刺激下两种细胞产生的胰岛素量和凋亡率,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组别
    胰岛素/(ng·mL-1)
    凋亡率/‰
    hIAPP/INS-1
    1.85
    20.0
    INS-1
    6.23
    11.7
    (1)健康机体内能促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信号分子有_______;胰岛素分泌后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激活细胞内的信号通路,促进组织细胞_______,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2)培养瘤细胞时,应在合成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等天然成分,置于含5%CO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结果推测,IAPP过量表达并聚集诱发Ⅱ型糖尿病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揭示IAPP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者经反转录PCR(RT-PCR)、电泳技术测定细胞内抗凋亡基因Bcl2、促凋亡基因Bax及β-acti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研究者应从细胞中提取_______,经RT-PCR获得相关基因;β-actin是一种内参基因,在检测基因表达情况变化时常用其作为参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结果推测,IAPP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发挥作用。
    (5)综上研究,请为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除特别标注,每空1分)(1)葡萄糖、神经递质、胰高血糖素(答到两点得分) 特异性受体 加速摄取、利用葡萄糖 (2)动物血清 维持培养液pH的相对稳定 (3)促使胰岛B细胞凋亡,无法产生足够胰岛素(2分) (4)①总mRNA 该基因在相应组织和细胞中表达相对恒定 ②抑制Bcl2的表达,且促进Bax的表达 (5)控制糖类的摄入量,抑制IAPP基因的表达量或注射针对IAPP的单克隆抗体(2分)
    【解析】(1)正常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具有神经-激素调节,所以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信号分子有神经递质、血糖浓度和胰高血糖素等;胰岛素的作用为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激活细胞内的信号通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葡萄糖,使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2)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按其种类、数量严格配制而成的培养基称为合成培养基。动物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 故培养瘤细胞时,应在合成培养液中加入动物血清等天然成分,细胞培养应在含5%的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培养基的pH,维持培养液pH的相对稳定。
    (3)由实验结果可知,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下降,原因可能是 IAPP促使胰岛B细胞凋亡,无法产生足够胰岛素,故IAPP过量表达并聚集可诱发Ⅱ型糖尿病。
    (4)①研究者提取了两种细胞的总RNA,经逆转录后加入2种凋亡相关基因:抗凋亡基因Bc12和促凋亡基因Bax及β-actin基因的引物,PCR扩增后进行电泳分析,分析结果间接反映相关基因的表达量。β-actin基因在相应组织和细胞中表达相对恒定,是PCR中常见的内参基因,在检测基因表达情况变化时常用其作为参照,使结果真实可信。②根据研究结果推测,IAPP能抑制Bcl2的表达,且促进Bax的表达,从而发挥作用。
    (5)根据上述实验结论,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思路:控制糖类的摄入量,抑制IAPP基因的表达量或注射针对IAPP的单克隆抗体。
    【点睛】本题通过实验主要考查学生血糖调节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识图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关试卷

    2022届高三一模检验卷 生物 B卷 学生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一模检验卷 生物 B卷 学生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自然·医学》杂志曾经报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三一模检验卷 生物 B卷 答案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一模检验卷 生物 B卷 答案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自然·医学》杂志曾经报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三一模检验卷 生物 A卷 学生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一模检验卷 生物 A卷 学生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