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优秀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优秀练习题,共23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专题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图中共有线段( )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2、如图,数轴上的,,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其中,如果,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3、如图,在的内部,且,若的度数是一个正整数,则图中所有角的度数之和可能是( )
A.340° B.350° C.360° D.370°
4、如图,∠BOC=90°,∠COD=45°,则图中互为补角的角共有( )
A.一对 B.二对 C.三对 D.四对
5、如图,点O在CD上,OC平分∠AOB,若∠BOD=153°,则∠DOE的度数是( )
A.27° B.33° C.28° D.63°
6、如果线段,,那么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点在线段上 B.点在直线上
C.点在直线外 D.点可能在直线上,也可能在直线外
7、如图,C为线段上一点,点D为的中点,且,.则的长为( ).
A.18 B.18.5 C.20 D.20.5
8、木匠在木料上画线,先确定两个点的位置,就能把线画得很准确,其依据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9、如图,已知O为直线AB上一点,将直角三角板MON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若OC是的平分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10、若一个角为45°,则它的补角的度数为( )
A.55° B.45° C.135° D.125°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已知∠α与∠β互余,且∠α=35°30′,则∠β=______度.
2、西北方向:_________;西南方向:__________;东南方向:__________;东北方向:__________
3、当时钟指向下午2:40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_________度.
4、计算:________°.
5、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现象可以用数学知识进行解释.如图,要把一根挂衣帽的挂钩架水平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钉______个钉子.用你所学数学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______.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如图1,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a,点B表示数b,O为原点,AB表示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且a,b满足.
(1)若T为线段AB上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求线段OT的长度;
(2)如图2,若Q为线段AB上一点,C、D两点分别从Q、B出发以个单位/s,个单位/s的速度沿直线BA向左运动(C在线段AQ上,D在线段BQ上),运动的时间为ts.若C、D运动到任意时刻时,总有,请求出AQ的长;
(3)如图3,E、F为线段OB上的两点,且满足,,动点M从A点、动点N从F点同时出发,分别以3个单位/s,1个单位/s的速度沿直线AB向右运动,是否存在某个时刻使得成立?若存在,求此时MN的长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如图,已知A,B,C,D四点,按下列要求画图形:
(1)画射线CD;
(2)画直线AB;
(3)连接DA,并延长至E,使得AE=DA.
3、课上,老师提出问题:如图,点O是线段上一点,C,D分别是线段AO,BO的中点,当AB=10时,求线段CD的长度.
(1)下面是小明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的分析及解答过程,请你补全解答过程;
思路方法 | 解答过程 | 知识要素 |
未知线段 已知线段 …… | 因为C,D分别是线段AO,BO的中点, 所以CO=AO,DO= . 因为AB=10, 所以CD=CO+DO =AO+ = = . | 线段中点的定义 线段的和、差 等式的性质 |
(2)小明进行题后反思,提出新的问题:如果点O运动到线段AB的延长线上,CD的长度是否会发生变化?请你帮助小明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4、如图,已知线段AB=12cm,CD=2cm,线段CD在线段AB上运动,E、F分别是AC、BD的中点.
(1)若AC=4cm,EF=___cm;
(2)当线段CD在线段AB上运动时,试判断EF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请求出EF的长度,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
5、数轴上不重合两点A,B.
(1)若点A表示的数为﹣3,点B表示的数为1,点M为线段AB的中点,则点M表示的数为 ;
(2)若点A表示的数为﹣3,线段AB中点N表示的数为1,则点B表示的数为 ;
(3)点O为数轴原点,点D表示的数分别是﹣1,点A从﹣5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正半轴方向移动,点C从﹣3同时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正半轴方向移动,点B为线段CD上一点.设移动的时间为t(t>0)秒,
①用含t的式子填空:点A表示的数为 ;点C表示的数为 ;
②当点O是线段AB的中点时,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解析】
【分析】
分别以为端点数线段,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图中线段有:
共6条,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线段的含义以及数线段的数量,掌握“数线段的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是解本题的关键.
2、C
【解析】
【分析】
根据得到三点与原点的距离大小,利用得到原点的位置即可判断三个数的大小.
【详解】
解:,
点A到原点的距离最大,点其次,点最小,
又,
原点的位置是在点、之间且靠近点的地方,
,
故选:.
【点睛】
此题考查了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确定出原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3、B
【解析】
【分析】
根据角的运算和题意可知,所有角的度数之和是∠AOB+∠BOC+∠COD+∠AOC+∠BOD+
∠AOD,然后根据,的度数是一个正整数,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图中所有角的度数之和是
∠AOB+∠BOC+∠COD+∠AOC+∠BOD+∠AOD=3∠AOD+∠BOC
∵,的度数是一个正整数,
∴A、当3∠AOD+∠BOC=340°时,则= ,不符合题意;
B、当3∠AOD+∠BOC=3×110°+20°=350°时,则=110°,符合题意;
C、当3∠AOD+∠BOC=360°时,则=,不符合题意;
D、当3∠AOD+∠BOC=370°时,则=,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角度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
4、C
【解析】
【分析】
根据∠BOC=90°,∠COD=45°求出∠AOC=90°,∠BOD=45°,∠AOD=135°,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BOC=90°,∠COD=45°,
∴∠AOC=90°,∠BOD=45°,∠AOD=135°,
∴∠AOC+∠BOC=180°,∠AOD+∠COD=180°,∠AOD+∠BOD=180°,
∴图中互为补角的角共有3对,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补角的定义,理解互为补角的两角之和为180°是解题的关键.
5、D
【解析】
【分析】
先根据补角的定义求出∠BOC的度数,再利用角平分线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
解:∵∠BOD=153°,
∴∠BOC=180°-153°=27°,
∵CD为∠AOB的角平分线,
∴∠AOC=∠BOC=27°,
∵∠AOE=90°,
∴∠DOE=90°-∠AOC=63°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角的定义,余角和补角,角平分线定义,求出∠BOC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
6、D
【解析】
【分析】
根据,MA+MB=13cm,得点M的位置不能在线段AB上,由此得到答案.
【详解】
解:∵,MA+MB=13cm,
∴点可能在直线上,也可能在直线外,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了线段的和差关系,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7、C
【解析】
【分析】
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用CD表示BC,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关于CD的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CD的长,AC的长.
【详解】
解:由点D为BC的中点,得
BC=2CD=2BD,
由线段的和差,得
AB=AC+BC,即4CD+2CD=30,
解得CD=5,
AC=4CD=4×5=20cm,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了线段中点的性质,线段的和差.
8、C
【解析】
【分析】
结合题意,根据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结合题意,匠在木料上画线,先确定两个点的位置,就能把线画得很准确,其依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线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直线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
9、B
【解析】
【分析】
先求解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再求解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
平分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角的和差运算,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的运用角的和差关系探究角与角之间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
10、C
【解析】
【分析】
根据补角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
解:∵一个角为45°,
∴它的补角的度数为 .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补角的性质,熟练掌握互补的两个角的和为180°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
【解析】
【分析】
根据90°-∠α即可求得的值.
【详解】
解:∵∠α与∠β互余,且∠α=35°30′,
∴∠β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一个角的余角,角度进制的转化,正确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 射线OE 射线OF 射线OG 射线OH
【解析】
略
3、
【解析】
【分析】
如图,钟面被等分成12份,每一份对应的角为先求解 根据时针每分钟转,再求解 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如图,时钟指向下午2:40时,
钟面被等分成12份,每一份对应的角为
时针每分钟转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钟面角的计算,角的和差关系,掌握“钟面被等分成12份,每一份对应的角为时针每分钟转”是解本题的关键.
4、60.3
【解析】
【分析】
根据1=()°先把18化成0.3°即可.
【详解】
∵
∴18=18=0.3°
∴6018=60.3
故:答案为60.3.
【点睛】
本题考查了度分秒的换算,单位度、分、秒之间是60进制,解题的关键是将高级单位化为低级单位时,乘以60,反之,将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时除以60.在进行度、分、秒的运算时还应注意借位和进位的方法.
5、 2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解析】
【分析】
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解答.
【详解】
解:至少需要钉2个钉子,所学的数学知识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故答案为:2,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点睛】
此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 (1)5
(2)5
(3)存在,9或0
【解析】
【分析】
(1)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及偶次方的非负性求出a=-5,b=10,得到AB=10-(-5)=15,由T为线段AB上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得到BT=5,根据OT=OB-BT求出结果;
(2)由运动速度得到BD=2QC,由C、D运动到任意时刻时,总有,得到BQ=2AQ,即可求出AQ;
(3)先求出BF=4,EF=2,AE=9.当时,得到9-3m+4-m=9,当时,得到3m-9+4-m=9;当m>4时,得到3m-9+m-4=9,解方程即可.
(1)
解:∵,
∴a+5=0,b+2a=0,
∴a=-5,b=10,
∴点A表示数-5,点B表示数10,
∴AB=10-(-5)=15,
∵T为线段AB上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
∴BT=5,
∴OT=OB-BT=5;
(2)
解:∵C、D两点分别从Q、B出发以个单位/s,个单位/s的速度沿直线BA向左运动(C在线段AQ上,D在线段BQ上),
∴BD=2QC,
∵C、D运动到任意时刻时,总有,
∴BQ=2AQ,
∵BQ+AQ=15,
∴AQ=5;
(3)
解:∵,,
∴BF=4,EF=2,AE=9,
设点M运动ms,
当时,如图,
∵EM=9-3m,BN=4-m,,
∴9-3m+4-m=9,
解得m=1,
∴MN=9-3m+2+m=9;
当时,如图,
∵EM=3m-9,BN=4-m,,
∴3m-9+4-m=9,
解得m=7(舍去);
当m>4时,如图,
∵EM=3m-9,BN=m-4,,
∴3m-9+m-4=9,
解得m=;
∴MN=15-3m+m-4=0;
综上,存在,此时MN的长度为9或0.
【点睛】
此题考查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绝对值的非负性及偶次方的非负性,数轴上动点问题,一元一次方程,正确掌握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 (1)见解析
(2)见解析
(3)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画射线CD即可;
(2)画直线AB即可;
(3)连接DA,并延长至E,使得AE=DA即可.
(1)
解:如图所示,射线CD即为所求作的图形;
(2)
解:如图所示,直线AB即为所求作的图形;
(3)
解:如图所示,连接DA,并延长至E,使得AE=D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直线、射线、线段,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语句准确画图.
3、 (1)BO,BO,AB,5
(2)不变,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已知条件及解答过程中的每步推理即可完成;
(2)由线段中点的定义及线段的差即可完成.
(1)
因为C,D分别是线段AO,BO的中点,
所以CO=AO,DO=.
因为AB=10,
所以CD=CO+DO
=AO+BO
=AB
=5.
故答案为:BO,BO,AB,5
(2)
不会发生变化:
理由如下:如图
因为C,D分别是线段AO,BO的中点,
所以,.
因为,
所以.
【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的定义,线段的和、差等知识,掌握这些知识是关键.
4、 (1)7
(2)不改变,EF=7cm.
【解析】
【分析】
(1)先求出线段BD,然后再利用线段中点的性质求出AE,BF即可;
(2)利用线段中点的性质证明EF的长度不会发生改变.
(1)
解:∵AB=12cm,CD=2cm,AC=4cm,
∴BD=AB-CD-AC=6(cm),
∵E、F分别是AC、BD的中点,
∴CE=AC=2(cm),DF=BD=3(cm),
∴EF=CE+CD+DF=7(cm);
故答案为:7;
(2)
不改变,
理由:∵AB=12cm,CD=2cm,
∴AC+BD=AB-CD=10(cm),
∵E、F分别是AC、BD的中点,
∴CE=AC,DF=BD,
∴CE+DF=AC+BD=5(cm),
∴EF=CE+CD+DF=7(cm)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两点间距离,熟练掌握线段上两点间距离的求法,灵活应用中点的性质解题是关键.
5、 (1)
(2)5
(3)①,;②且
【解析】
【分析】
(1)先根据两点距离公式求出AB=1-(-3)=1+3=4,根据点M为AB中点,求出AM,然后利用点A表示的数与AM长求出点M表示的数即可;
(2)根据点A表示的数为﹣3,线段AB中点N表示的数为1,求出AN=1-(-3)=1+3=4,根据点N为AB中点,可求AB=2AN=2×4=8,然后利用点A表示的数与AB的长求出点B表示的数即可;
(3)①用点A运动的速度×运动时间+起点表示数得出点A表示的数为,用点C运动的速度×运动时间+起点表示数得出点C表示的数为;
②点A与点B关于点O,点A从-5出发,点B此时对应的数为5,当点B与点C相遇时满足条件,列方程-3+3t+t=5-(-3)得出点B在CD上t=2,当点A与点B相遇时点A在点O处,三点A、O、B重合,此时没有中点,t≠5,当点B与点D重合时,点A运动到1,列方程-5+t=1解方程即可.
(1)
解:∵点A表示的数为﹣3,点B表示的数为1,
∴AB=1-(-3)=1+3=4,
∵点M为AB中点,
∴AM=BM,
∴点M表示的数为:-3+2=-1,
故答案为:-1;
(2)
解:∵点A表示的数为﹣3,线段AB中点N表示的数为1,
∴AN=1-(-3)=1+3=4,
∵点N为AB中点,
∴AB=2AN=2×4=8,
∴点B表示的数为:-3+8=5,
故答案为:5;
(3)
①点A表示的数为,
点C表示的数为,
故答案为:;;
②点A与点B关于点O对称,点A从-5出发,点B此时对应的数为5,当点B与点C相遇时满足条件,
∴-3+3t+t=5-(-3),
∴t=2,
当点A与点B相遇时点A在点O处,三点A、O、B重合,此时没有中点,
∴t≠5,
当点B与点D重合时,点A运动到1,-5+t=1,
∴t=6,
∴当点O是线段AB的中点时, t的取值范围为2≤t≤6,且t≠5.
【点睛】
本题考查数轴表示数,数轴上两点距离,线段中点,动点问题,列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数轴表示数,数轴上两点距离,线段中点,动点问题,列解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现象,下列两个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习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一幅七巧板中,有我们学过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四个说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能解释,如图,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点E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