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精品测试题
展开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章节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一副三角板(直角顶点重合)摆放在桌面上,若∠BOC=20°,则∠AOD等于( )
A.160° B.140° C.130° D.110°
2、已知,则的补角等于( )
A. B. C. D.
3、七巧板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传统智力玩具,由正方形分割成七块板组成(如图),则图中4号部分的小正方形面积是整个正方形面积的( )
A. B. C. D.
4、如图,某同学从处出发,去位于处的同学家交流学习,其最近的路线是( )
A. B.
C. D.
5、如图,将三个三角板直角顶点重叠在一起,公共的直角顶点为点,若,,那么的度数为( )
A. B. C. D.
6、如图,点是线段的中点,点是的中点,若,,则线段的长度是( )
A.3cm B.4cm C.5cm D.6cm
7、如图,木工师傅过木板上的A,B两点,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这种操作所蕴含的数学原理是( )
A.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8、一个角的度数为54°12',则这个角的补角度数等于( )
A.125°48' B.125°88' C.135°48' D.136°48'
9、如图,∠BOC=90°,∠COD=45°,则图中互为补角的角共有( )
A.一对 B.二对 C.三对 D.四对
10、在9:30这一时刻,时钟上的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为(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过某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将这个多边形分成6个三角形,这个多边形是___边形.
2、已知的补角是,则的余角度数是______°.(结果用度表示)
3、如图,C是线段AB上一点,D是线段CB的中点,,.若点E在线段AB上,且,则______.
4、如图,已知点O在直线AB上,OC⊥OD,∠BOD:∠AOC=3:2,那么∠BOD=___度.
5、如图,邮局在学校( )偏( )( )°方向上,距离学校是( )米.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如图,在直线上顺次取A、B、C三点,使得AB=40cm,BC=280cm.点P、点Q分别由A点、B点同时出发向点C运动,运用时间为t(单位:s),点P的速度为3cm/s,点Q的速度为1cm/s
(1)请求出线段AC的长;
(2)若点D是线段AC的中点,请求出线段BD的长;
(3)请求出点P出发多少秒后追上点Q?
(4)请计算出点P出发多少秒后,与点Q的距离是20cm?
2、如图,P是线段AB上不同于点A,B的一点,AB=18cm,C,D两动点分别从点P,B同时出发,在线段AB上向左运动(无论谁先到达A点,均停止运动),点C的运动速度为1cm/s,点D的运动速度为2cm/s.
(1)若AP=PB,
①当动点C,D运动了2s时,AC+PD= cm;
②当C,D两点间的距离为5cm时,则运动的时间为 s;
(2)当点C,D在运动时,总有PD=2AC,
①求AP的长度;
②若在直线AB上存在一点Q,使AQ﹣BQ=PQ,求PQ的长度.
3、如图,∠AOB是平角,,,OM、ON外别是∠AOC、∠BOD的平分线,求∠MON的度数.
4、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
(1)若,则______;若,则______;
(2)猜想∠ACB与∠DCE的大小有何特殊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求∠DCE的度数.
5、如图,已知线段AB=12cm,CD=2cm,线段CD在线段AB上运动,E、F分别是AC、BD的中点.
(1)若AC=4cm,EF=___cm;
(2)当线段CD在线段AB上运动时,试判断EF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请求出EF的长度,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解析】
【分析】
如图可以看出,∠BOC的度数正好是两直角相加减去∠AOD的度数,从而问题可解.
【详解】
解:∵∠AOB=∠COD=90°,∠BOC=20°,
∴∠AOD=∠AOB+∠COD-∠BOC=90°+90°-20°=160°.
故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角的计算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示,发现几个角之间的关系.
2、C
【解析】
【分析】
补角的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据此求解即可.
【详解】
解:∵,
∴的补角等于,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补角,熟知互为补角的两个角之和是180°是解答的关键.
3、C
【解析】
【分析】
把正方形进行分割,可分割成16个面积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4号是正方形,由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占整个正方形面积的.
【详解】
解:把大正方形进行切割,如下图,
由图可知,正方形可分割成16个面积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号正方形,由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
占整个正方形面积的.
故选 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七巧板,正方形的性质,能够正确的识别图形,明确4号部分的正方形是由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构成是解题的关键.
4、B
【解析】
【分析】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对四个选项中的路线作比较即可.
【详解】
解:四个选项均为从A→C然后去B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由C到B的连线是最短的
由于F在CB线上,故可知A→C→F→B是最近的路线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B
【解析】
【分析】
根据∠ABE=45°,由角的和差关系求出∠CBG,再根据∠GBH=30°,由角的和差关系求出∠FBG,最后根据∠FBC=∠FBG-∠CBG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解:∵∠ABE=45°,
∴∠CBE=45°,
∴∠CBG=45°,
∵∠GBH=30°,
∴∠FBG=60°,
∴∠FBC=∠FBG-∠CBG=60°-45°=15°.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了角的和差计算,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角的度数,要能根据图形找出角之间的关系.
6、B
【解析】
【分析】
根据中点的定义求出AE和AD,相减即可得到DE.
【详解】
解:∵D是线段AB的中点,AB=6cm,
∴AD=BD=3cm,
∵E是线段AC的中点,AC=14cm,
∴AE=CE=7cm,
∴DE=AE-AD=7-3=4cm,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中点的定义及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求法,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7、B
【解析】
【分析】
根据“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经过木板上的A、B两个点,只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
∴能解释这一实际应用的数学知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线的性质,掌握“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是解题的关键.
8、A
【解析】
【分析】
由计算求解即可.
【详解】
解:∵
∴这个角的补角度数为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补角.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
9、C
【解析】
【分析】
根据∠BOC=90°,∠COD=45°求出∠AOC=90°,∠BOD=45°,∠AOD=135°,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BOC=90°,∠COD=45°,
∴∠AOC=90°,∠BOD=45°,∠AOD=135°,
∴∠AOC+∠BOC=180°,∠AOD+∠COD=180°,∠AOD+∠BOD=180°,
∴图中互为补角的角共有3对,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补角的定义,理解互为补角的两角之和为180°是解题的关键.
10、A
【解析】
【分析】
根据时针与分针相距的份数乘以每份的度数,可得答案.
【详解】
解:9:30时针与分针相距3.5份,每份的度数是30°,
在时刻9:30,时钟上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小于平角的角)为3.5×30°=105°.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钟面角,利用时针与分针相距的份数乘以每份的度数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
1、八
【解析】
【分析】
根据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3)条对角线,可组成(n-2)个三角形,依此可得n的值,即得出答案.
【详解】
解:由题意得,n-2=6,
解得:n=8,
故答案为:八.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对角线,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一个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将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
2、
【解析】
【分析】
根据180°-求得,根据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解:∵的补角是,
∴
的余角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一个角的补角和余角,角度进制转换,正确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3、4或8##8或4
【解析】
【分析】
先分别求出BD、BC的长度,再分点E在点C的左边和点E在点C的右边求解即可.
【详解】
解:∵AB=10,AD=7,
∴BD=AB-AD=10-7=3,
∵D为CB的中点,
∴BC=2BD=6,
当点E在点C的左边时,如图1,
∵CE=2,
∴BE=BC+CE=6+2=8;
当点E在点C的右边时,如图2,
则BE=BC-CE=6-2=4,
综上,BE=4或8,
故答案为:4或8.
【点睛】
本题考查线段的和与差、线段的中点,熟练掌握线段的运算,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求解是解答的关键.
4、54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角等于180°得到等式为:∠AOC+∠COD+∠DOB=180°,再由∠COD=90°,∠BOD:∠AOC=3:2即可求解.
【详解】
解:∵OC⊥OD,
∴∠COD=90°,
设∠BOD=3x,则∠AOC=2x,
由题意知:2x+90°+3x=180°,
解得:x=18°,
∴∠BOD=3x=54°,
故答案为:54°.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角的定义,属于基础题,计算过程中细心即可.
5、 北
东 45 1000
【解析】
【分析】
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于是即可求出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再根据它们之间的方向关系,即可进行解答.
【详解】
解:邮局在学校北偏东45°的方向上,距离学校 1000米.
故答案为:北,东,45,100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方位角,以及线段比例尺的意义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三、解答题
1、 (1)320cm
(2)120cm
(3)20秒
(4)10或30秒
【解析】
【分析】
(1)根据AB+BC=AC,已知AB=40cm,BC=280cm,代入数据,即可解得线段AC的长;
(2)根据线段的中点定理可得,而BD=AD﹣AB,即可求出线段BD的长;
(3)这属于追击问题,设点P出发t秒后追上点Q,即当追上时有,可方程 3t=t+40,即可得本题之解;
(4)设点P出发t秒,点Q的距离是20cm;分两种情况,①是当P在Q的左侧时,3t=40+t+20;②是当P在Q的右侧时,3t=40+t+20,分别解这两个方程,即可得出本题答案.
(1)
解:∵AB+BC=AC,
∴AC=320cm;
(2)
解:∵D是线段AC的中点,
∴,
∴BD=AD﹣AB=120cm;
(3)
解:设点P出发t秒后追上点Q,
依题意有:3t=t+40,
解得t=20.
答:点P出发20秒后追上点Q.
(4)
解:当P在Q的左侧时,
此时3t+20=40+t,
解得:t=10;
当P在Q的右侧时,
此时3t=40+t+20,
解得:t=30.
答:点P出发10或30秒后,与点Q的距离是20cm.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有关计算,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知识.
2、 (1)①12;②4
(2)①;②或
【解析】
【分析】
(1)①先根据线段和差求出,再根据运动速度和时间求出的长,从而可得的长,由此即可得;
②设运动时间为,先求出的取值范围,再求出当点重合时,,从而可得当时,点一定在点的右侧,然后根据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得;
(2)①设运动时间为,则,从而可得,再根据当在运动时,总有可得在点的运动过程中,点始终在线段上,此时满足,然后根据即可得出答案;
②分点在线段上和点在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分别根据线段和差即可得.
(1)
解:①,
,
当动点运动了时,,
,
,
故答案为:12;
②设运动时间为,
点运动到点所需时间为,点运动到点所需时间为,
则,
由题意得:,
则,
当点重合时,,即,
解得,
所以当时,点一定在点的右侧,
则,即,
解得,
即当两点间的距离为时,运动的时间为,
故答案为:4.
(2)
解:①设运动时间为,则,
,
,
当在运动时,总有,即总有,
的值与点的位置无关,
在点的运动过程中,点始终在线段上,此时满足,
,
又,
,
解得,
答:的长度为;
②由题意,分两种情况:
(Ⅰ)当点在线段上时,
,
点在点的右侧,
,,
代入得:,解得;
(Ⅱ)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则,
代入得:;
综上,的长度为或.
【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和差、一元一次方程的几何应用等知识,较难的是题(2)②,正确分两种情况讨论是解题关键.
3、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再用平角减去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解:∵∠AOB是平角,
∴
∵OM、ON外别是∠AOC、∠BOD的平分线,且∠AOC=80°,∠BOD=30°,
∴,,
∴∠MON=∠AOB-∠AOM-∠BON=180°-40°-15°=12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的平分线的有关计算,性质、角的和差等知识点.解决本题亦可利用:∠MON=∠COD+∠COM+∠DON.
4、 (1)145°,30°
(2)
(3)
【解析】
【分析】
(1)根据求解即可;
(2)(3)方法同(1)
(1)
解:∵,
∴
故答案为:;
(2)
,理由如下,
,
(3)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尺中角度的计算,找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
5、 (1)7
(2)不改变,EF=7cm.
【解析】
【分析】
(1)先求出线段BD,然后再利用线段中点的性质求出AE,BF即可;
(2)利用线段中点的性质证明EF的长度不会发生改变.
(1)
解:∵AB=12cm,CD=2cm,AC=4cm,
∴BD=AB-CD-AC=6(cm),
∵E、F分别是AC、BD的中点,
∴CE=AC=2(cm),DF=BD=3(cm),
∴EF=CE+CD+DF=7(cm);
故答案为:7;
(2)
不改变,
理由:∵AB=12cm,CD=2cm,
∴AC+BD=AB-CD=10(cm),
∵E、F分别是AC、BD的中点,
∴CE=AC,DF=BD,
∴CE+DF=AC+BD=5(cm),
∴EF=CE+CD+DF=7(cm)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两点间距离,熟练掌握线段上两点间距离的求法,灵活应用中点的性质解题是关键.
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两个生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与满足,下列式子表示的角,如图所示,由A到B有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精品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精品同步练习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